三十四页。四、人类的思想方式是颠倒性的。
我前面有一张桌子,静静地站在那儿,我们看不出这张桌子有任何的动态;换句话说,眼识告诉我们,这张桌子是静止的,可是我们的意识却告诉我们说,有一点智慧的,有一点知识的,根据科学的证明,这张桌子不但时时刻刻跟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而且组成桌子的原子、电子,更是时时刻刻在那儿转动、运动。眼识和意识,以及其他各识之间,其实经常在那儿打架,没办法协调。打架打得太多了,人类就养成了一个协调的本能,什么叫协调的本能?懒惰,不必去追究;把追根究底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不去追究各识之间争斗冲突的孰是孰非拉,只要各识能够相安无事,各尽其能就算了!就是糊涂的过一生。
如果我们认真的推敲,人类的心识,真是一堆乱糟糟,一篇糊涂帐;为什么?都是看错了。这个桌子明明在动,可是我们看的是静,那么这种各识各自为政,各是其是,先入为主,不求真理的现象,称之为“颠倒性”。“颠倒性”,包括我们这些面前的花,都是在动态里面;只是它的动态,变化得太薄弱了,太微细了,你看不到,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的颠倒性,就是说我们看种种的相,误以为是镜子的;看种种的相,没有真正的去透视。简单讲,我们很少透过理性的分析啊,所以人类的思想方式是颠倒的。
第五、人类的思想方式是虚弱性的。
为什么虚弱性呢?因为它被整个烦恼占据了,所谓虚弱就是不能大用现前,圣人是心产生大的力量,大用,大力用;可是凡夫呢,因为整个心都被烦恼所占用了,我们凡夫的心,都被烦恼所占用了,没有办法大用现前,用不出来;佛能够用大智慧,可是我们众生呢?都用颠倒的分别心;我们用的是一颗烦恼的心,每天都是烦烦恼恼的。
所以人类的思想方式是虚弱性的,它没有办法集中,一天烦恼这个,一天计较这个;明天烦恼这个,后天计较这个;那你说,他怎么能够大用现前,他怎么能够像佛菩萨把这个心的念力用出来,没有智慧啊,用不出来啊;他没有办法集中力量啊,他这个意识整个被这个外相、假相占据了,欲望占去了。底下,人如果不能集中力量,来应付一切事情,是很难成功的。力量集中,实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力量分散,也是失败的主因。
人类心识既然有八个(注),眼、耳、鼻、舌、身、意,那后面有注解,这八个识,又各行其是,力量自然就分散了。我们工作最有效率的时候,也就是诸识集中的力量,向某一个问题进攻的时候。我们在应付一个大问题的时候;我们遇见一个重大的难关的时候,我们总是全神贯注。我告诉你,我做事情就是这样的,今天的问题,我不会留到明天,我一定全神贯注,以前看大藏经也是这样,我不贯通大藏经,誓不起坐,做事情,绝对是这样。所以说,我们这种个性就是强硬,有坏处,急,有坏处,但是也有好处;很有个性,也很有志气,一定要突破初参、二参,最后的末后牢关,三关统统要破。所以师父,如果以前在研究这个经典,碰到什么没有办法突破的,一定全神贯注,今天的问题,绝对不会留到明天,好,明天不能解决,一个礼拜,就是这个问题,搁着,再来,再看下去,一个礼拜后再翻过来,再看,《楞严经》也是这样看法的,全神贯注。
普通人的心识力量,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分散的,或者是消费了,浪费了。为什么?我们一天在怄气、争吵的时间,远比我们有意义的生命来得更长;时间就是在争吵当中消失了它的生命,浪费了它的生命。在进一步说,人的行动跟思想,都是受“习气”所支配,“习气”就是习惯,习惯性;无量的习惯性和潜能,潜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能量,都潜伏在含藏识之内,一碰到机缘,这种潜伏着的种子,就会发生作用(名为现行),在同一刹那,各识的种子,为什么?八识,有八识的种子,因为八识各有这个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都有,八识各有现行,也各有种子,所以啊,
各识的种子,都能够遇缘而现行,而事实上,又往往是诸识并起,因此力量自然分散。诸“智”同时并起,在“佛位”是妙用功德;诸“识”同时并起,在“众生位”就成了过患。
意思就是说“在佛位”,那么这个就是智慧同时起来,那么在“众生位”就是分别心一直起来;执著,这成了过患,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心净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世界都化做清净的净土,心净则佛土净;当我们强烈的分别、争吵、颠倒,那么这个时间,清净的世界也化做黑暗,灰一些,毫无光明的世界。佛法里有一句话:众生以菩提为烦恼。众生把清净自性当做烦恼,而诸佛菩萨是拿这些烦恼悟到空不可得,来化做菩提,是很有意义的。话不要扯得太远。总之,人类的心识是虚弱性的,没有大力量的。要成就诸佛的大力用,以这样虚弱的心识形态,是绝对不行的。
注:八识是一抑异,抑就是或啦,是同一呢,还是不同识呢,为一颇费推敲之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推敲的问题,这要懂得《唯识学》,八识说一也不对,说异也不对,说一为什么讲八?说异为什么来自同一个清净自性呢?所以啊,颇费推敲之问题,此处所谓的八个,也只是为了说明而已,为什么讲八个?在旁边写个“因功能而划分”,“因为功能而划分”,眼识见色,眼的功能;耳,声音的功能;鼻、舌、身,那么就是色、身、香、味、触啰;那么再来,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功能,最大的功能就是分别;第七意识最大的功能就是执著,第八意识最大的功能就是集中,集合种子,就是仓库的意思,什么都放进来。就功能不同才讲八,方便说。所以并不一定指人真的有八个心识,特此声明。我们研究过唯识,也知道一尚不可得,何况有八。
第六、人类的思想方式是执实性的。
那这一点,就是所有众生的毛病,包括当皇帝、皇后;包括全世界、整个宇宙的,只要不是修学佛道的,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一贯道,统统是这个模式,人类的思想方式是执实性,执著一种虚妄的缘起法为实在的,叫做执实性。
这一点,是六种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简单的说,是人类思想的通病,全人类思想的通病,就是执著以为实在性,不了解它是缘起性。无论何时,都“执实”,任何一个时间、空间都执著有一个实在的东西,执实,执万法为实有,或者执万法有定相以及自性。
至于怎样“执”,又怎样“执以为实”,却是个极复杂的心理问题以及哲学的问题。西藏的中观,中观就是讲八不思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一、不异,就是中观的思想;讲一切法不可得,以及无上的密法,那么对这一个问题,有独到的精辟论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再研究。在这个广泛的园地里,今天只想提出一点来谈一谈。
我们看见这一张桌子,那是一根柱子。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肯定的说:这张桌子一定不是那一根柱子,那一根柱子也不是这一张桌子。人类思想的执实性,说来虽然有千万个头绪,但如果能够了解····
底下这几句话,就了解一个基本的执著的形态。那几句话呢?底下看,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底下这个啊,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个花就是这个花,那个墙壁就是那个墙壁;这个不是那个,这个花绝对不是那个墙壁,那个墙壁绝对不是这个花,众生就是执著的,这一个基本执实的形态,也就对执实性有一个相当的了解了。
众生都是这样;普遍一切众生,上到皇帝、皇后,下到贩夫走卒;上到总统百官,下到一切知识份子,贩夫走卒;统统的通病都是执以为实。底下最重要,人类一出生,所受的教育,都是教你执实教育,就是执著的教育,不是解脱的教育,不是佛陀解脱的教育,我们。从小都是教你一加一等于二,就是这种执实的教育。桌子不是椅子,椅子不是桌子;教你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一天到晚,都是装这些执著的观念,执著以为实在的观念。我想再举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帮忙各位了解人类思想的执实性。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在房中无事闲着坐着,身后站着一个小沙弥。那个时候门外有甲乙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问题,双方坚持不下。一会儿,甲和尚气冲冲的跑进来啊,对老和尚这么说了:“师父,我说这个道理啊,是应该如此如此这般,可是乙却说我不对,师父您看看,我说的对,还是他说的对?”老和尚,嗯!面对着甲说:“你说得对!”站在你的角度,当然你说的对,这甲和尚说他对,他一定很高兴,就跑出去了。过了几分钟,乙和尚气愤愤的跑进来,他质问了老和尚说:“师父、师父,刚才甲跟我辩论,他的见解是根本错误的。我是根据佛经上说的,我的意思是如此这般,您说是我对呢,还是他对?”老和尚转过来面对乙和尚说:“嗯!你说得对!”这乙和尚也很欢喜的,因为师父说他对嘛,欢天喜地的跑出去了。乙走了以后,站在老和尚旁边的小和尚、小沙弥,就悄悄地问老和尚啊:“师父啊,要嘛,就是甲对,要嘛,就是乙对,甲如果对,乙就不对嘛;乙如果对,甲就不应该对了,师父您怎么说,您怎么可以向两个人都说“你对”呢?”老和尚很欢喜的掉过头来,对小沙弥望了望,说:“嗯!你也对!”
意思就是,这个世间就没有绝对性的东西,只是告诉你,角度不一样而已啊,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要讲错,统统都不对;要讲对,统统都对,对不对?谁是谁非,很难论断啊。底下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趣味,同时也是极为深刻的故事。这个故事,活现的说明了佛的无碍境界,跟众生的执实境界是大不相同的,把华严的无碍哲学,描写得淋漓尽致!太好了!我们听华严就要听它的无碍。
由于以上所分析人类思想的六大特性,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以人类现有的思想方式,是绝不能得到佛果的。用人类现有的思想方法、心识形态,是绝对不能得到佛的“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佛的“无缘大悲”和佛的“无边大能”,是没有办法的。然而大智、大悲和大能,是不是不可能达到呢?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拿他自己的修行过程作榜样,明白的指示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将现有的心识形态,思维方式转变一下,把六个毛病治好,本来就具有的佛性就能够自然显露。好,翻过来我们复习一下,六种毛病,要背起来。
三十一页,再讲一下,很重要,人类思想的病态,看黑字体的就好。
一、人类的思想方式是累积性的。因为它是由相,一、二、三,一直累积来的,学一句,多一句;学一个思想,多一个思想,累积来的,这方向是错误,教育方向是错误的。
二、人类,翻过来三十二页,看黑字,人类的思想方式是有限性的。为什么有限性的呢?因为人类的眼、耳、鼻、舌、身,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他看到的范畴是很有限的,他不是佛的能力看出来的,所以人类是一种很差的一种能力。
三、人类的思想方式是矛盾性的。因为理智跟感情,它每天都在冲突,我们是很可怜,我们是冲突之下可怜的产物,父母把我们生出来,因为我们的业力,我们每天在理智跟感情的冲突之下,做一个可怜的牺牲品啊。可是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圣人啦,解脱了,所以我们要把矛盾性化做平等性。再来,翻过来,三十四页。
四、人类的思想方式是颠倒性的。为什么?桌子是动态的,他讲静态的,对不对?我们啊,地球在转动,我们说它没有动;我们面前的花,都是一直在变化,而我们看的,它却是如如不动,好象存在,其实天地万物都在变,微细的无常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的思想方式是颠倒的。我们的思想啊,一下子跑东,一下跑西;一下子整个思想就是乱糟糟的,一堆糊涂帐。
五、人类的思想方式是虚弱性的。因为烦恼强,力量就弱,如果我们智慧开采出来,大力用现前,烦恼就弱,烦恼弱,我们力用就强。
六、三十五页,人类的思想方式是执实性的。是一直拼命的执著。
这六种病态要是能够除掉,翻过来,三十七页,把这六个毛病都能治好,本来具有的佛性就能自然显露出来。这听到佛法有多么的福报,多么的可贵。
基于这个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镜”上努力,如科学家对于研究现象界的努力,我们把研究现象界的,这个研究的对外,研究现象界的努力,要像佛,要在“知”,能知的心努力,或者是佛学家对于考据经典的努力。却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工夫,在能知的这一颗心上面下工夫。万法不离心法,我们把“能知的心”扩大和发展到最高峰,大智、大悲和大能,它都会自然的显现。显露出来。
这讲到最后,就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些科学家、哲学家统统方向错误,统统方向错误,这些科学家,太阳系研究完了,还有一个银河系;银河系研究完了,还有一个超群星系;超群星系研究完了,还有无尽的星系,你怎么研究呢?研究不完。回光返照研究到佛理,万法都是唯心所造,万法都是业感缘起,就解决了,统统解决了,所有整个问题,人生的问题,全部在缘起性空里面解决。什么法可以离开缘起,什么法可以离开性空;什么法可以离开唯心所造,没办法离开这几个范畴,那我们人生、宇宙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吃得好、吃得不好,那是我们的福报因缘,无尽的宇宙、无尽的虚空就在我们这当下,这个智慧就可以解决了。
三十九页,怎样消灭病态。既然明白了人类心识的六大特性,实在是障碍成佛的主要原因,而人如果想成佛,则非要根本消除这六种病态不可;刚刚已经念过了,但是这六种病态要怎么样才能够消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讲到佛法最重要的教导----
有“定力”,禅定的功夫,“慧”就是智慧,或者是“止”,“止”就是停止妄想;“观”就是透视的意思,观照就是等于透视,千万不要被假相黏住;“观”就是指透视的意思。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叫做快乐的。那一些开着轿车,那一些到百货公司,那一些名牌,或者那一些大企业、大政治家,你以为他快乐吗?他的痛苦比你学佛的痛苦一百倍一千倍,他只是没有发现他的痛苦,而不是没有痛苦;而学佛的人也会有痛苦,但是他却有一颗摩尼宝珠的智慧,随时能够调整自己。学佛就是拥有真正无上摩尼宝珠的智慧,不怕境界的变化。他就是全家死光光了,他家就是火灾了,碰到了,他还是要接受,这个还是缘起啊,碰到了,他就要调整;他儿子突然死掉了,他也要调整,他就会观照,有一天任何一个人都要死的;他父母死了,他也会观照,全世界的父母亲都要死的,不只是我的爸爸妈妈要死。
任何事情,碰到了他一个学佛的人,薰习久了,他那一个内在的摩尼宝珠的智慧,就显露无遗,佛性就显现出来。他会把世间的这个无常了解这是常态,他会把世间的五欲六尘化作解脱,是重要,世间的人重视五欲六尘,一天到晚往外跑,往外追求;学佛的人,他往内追求,一念之间就可以得到幸福快乐,不需要拥有任何东西,他全身的东西全部舍光了,他也是最幸福的人,他不需要任何东西。就是古来高僧大德一张床、一个椅子、一本书、佛像,印光大师的房间就是这样,要不然就是大藏经,其他什么都没有。那如果是一个不倒单的,更单调,我去看广钦老和尚的房间,就是一个藤椅,没床铺,广钦老和尚,那时侯在开示,房间我们就进去参观一下,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藤椅,一个藤椅而已,什么都没有,里面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藤椅,他坐着睡觉,谁比他更富有,谁比他拥有更多。他是一个大彻大悟、解脱的圣者,人家懂得放弃假相,人家放弃有限,就拥有无限;而我们不是。
所以啊,我们一定要观,这些几个功夫要拿出来用,“定”、“惠”实在是对治这六种根深蒂固的心识毛病的基本方法。禅定非佛法中所仅有,印度教以及中国的道教,对禅定也有极深刻的了解和精博的成就。在佛法中解说禅定和智慧的书籍,真是汗牛充栋,诸位要先看充栋,就是充满整个栋梁,书籍充满整个栋梁,要拿出来啊,都使这个牛汗颜,汗颜就是惭愧啊,牛毛是最多的,拿出来的书比牛毛更多,让那只牛呀,都觉得很惭愧,叫做汗牛充栋;充栋就是书籍很多,比喻书籍很多;这个书籍多到比牛毛更多,这书籍要拿出来,牛都汗颜,叫做汗牛充栋。
这里只能极概括的向各位介绍,作一个开端,人类心识的六大病态,虽然它的表相跟功用,皆互不相同,可是他们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这六大病态,都是“颤动性的”,
Vibrating,颤动性的,就是抖动的;“动作性的”Acting,和“进行性的”,and Progressing,Progressing,所以我想用英文来帮助说明一下,因为这个是在美国研究的,那是Vibrating,Vibrating就是抖动的,Acting,如果是Action的话是行为,如果Acting的话就是进行式,是动作的意思,行、住、坐、卧,and Progressing,就是进行的,这Progressing一般式用于电脑的,用在电脑的;电脑的程序就是这样Progressing,那就是进行性的;电脑的程序,它就是这样讲的,Computer Progressing,就是进行性的,那因为他谈到英文,我们简单的解释一下。
“思想”在英文中有很多的不同,譬如说:Thought····Thought就是过去的记忆,简单讲,存在过去的记忆,叫做Thought,这是过去式;想的过去式,Thought,底下,叫Reflection,Reflection叫做对现实生活的反应;Reflection就是对现实思想的一个反应,现实境界的一个反应,它也是思想的一种。前面Thought接近memory,Reflection接近叫做reaction,就是一种反应;Reflection就是一种反应,就是我们对现实的一种反应思想。Consideration它是一种集中,就是让精神集中的意思;Consideration它是让思想集中,专一的意思;Thinking就是加ing,就是正在进行,我正在想某一种事情,我正在进行思维某一种事情,所以这个思想是用最后一个比较接近。
Thought,Reflection,Consideration,Thinking那么以Thinking,这些字里,我认为Thinking这个动名词,颇能够描写人类思想的动作性和进行式,因为在这个动词Think后面加这个ing,使人直接的感觉到思想的流动性,
那么这个波动性,思想的流动性。这个波动性的思想流续性、流续相,我们的心啊,这个印象一直连续着,这是心识病态的一个基本相状。
只有用禅定的方法,去平息这个波动的心流,注意!禅定要先有透视的功夫,了解如梦幻泡影,记住哦,任何一种禅定的方法,如果不关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叫做外道;外道是强把它压住,使它不起现行;而佛教是透视它,断掉烦恼的禅定,这个是佛道跟外道的分水岭,简单讲,佛道的禅定加上透视的智慧,而外道是强迫把它压下来,压下来,哦!我现在心识进行分别,我把它压下来;不要去看它,不要去讲它;使它不要有伤通,问题还没有解决。
佛教,问题不是这样,佛教不怕谈论,它有充满着透视的智慧,你谈论,它也透视;放着沉默寡言,它也透视;它的禅定是充满智慧的。这是很重要的。Very Important,非常、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佛教的禅定功夫,跟一般的世间的禅定功夫是不一样的。所以真正的佛教的禅定就是什么,彻底的放下,它可以在动态里面放下,静态里面放下;而外道,他一定要坐着,想尽办法把它降伏,可是我们坐着想尽办法降伏,那叫方便,佛教唯一最了不起的就是智慧,就是智慧。
底下说,唯有用禅定的方法,去平息这个波动的心流,才能开始谈到转“识”成“智”。
转分别成大智慧,转意识心成大智慧。人类的流动心识,经过一番平静的锻炼以后,就会发生许多质和相的变化。因为我们的心是一团糟啊,从来没有把它转换过来,变成智慧的心啊,我们的质跟我们这个执著的相整个占据了,烦恼啊、着相、执著、颠倒占据了所有,我们现在要开始调整了,调整了。
所以什么叫做修行?注意!修正观念,使它趋入正知正见叫做修行,再讲一遍,修正观念,修正错误的观念,使它趋向正知正见的观念叫做修行,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先修持,修正这个观念,我们观念错误,你再怎么用功都是错的。
所以,当我们在修正当中,它会起冲突、矛盾、痛苦,这是难免的;经过了创伤、痛苦的洗礼,我们的心,开大智慧是值得的。所以修行人的痛苦是值得的。以禅定的力量作基础,再加上抉择的智慧,就能渐次伏灭心识的六大病态。普通人的心识是波动的,但入禅定的时候的心识是平静的。用图线来说明,就像下图:通常的心识相(见书P40),就是这个,起起伏伏的。禅定的心识相(见书P40)就像,如果你去看那个电影就知道,那个死人的心脏最后的跳动,你看过死人的心脏跳动,嘟嘟……嘟嘟……电影就是这样演的,这样嘟嘟……电脑划一线就是死掉了;那就是那种禅定的功夫,划一个水平,禅定的心识相是没有任何起伏的,它就是跟你讲话,它也没有起伏;它吃再好的东西,它也不会起伏;它拥有过多少的东西,它也不会起伏;它失去多少的东西,也不会起伏。何以故?它后面、背后充满着智慧,这个本来就不是我们的,这个世间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我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这世界也不是,我也没有拥有任何东西;我没有带任何东西来,我也不可能带任何东西去,现在拥有的也是短暂的啊,它怎么会有起伏相呢。
底下,禅定原只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并没有任何的神秘怪诞之处。常人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相互的关联,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作用,自成一套。禅定的心理和生理,也自成一套。不过,如果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禅定,便认为特殊罢了!
这种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有许多不同的名词,譬如说:“静虑”、“禅定”、“止”、“瑜珈”,Yoga瑜珈,在旁边写一个瑜珈就是相应的意思,Yoga,Yoga就是相应,我们《瑜珈师地论》,练了《瑜珈师地论》这个百卷啦,那么就是有相应佛性了,圆满镜智,相应了,这《瑜珈师地论》啦,等等。每个名词都着重在描写这一个特殊的心理、生理的某一方面,梵文里所用的Samadhi(三摩地),Samadhi就是描述禅定的专门名词之一。
现在参照佛法、印度教、中国道教中关于禅定的叙述解释,试对这个“禅定”作如下的定义:禅定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完全透视世间、宇宙,全部放下。什么叫禅定?没有任何的累赘,没有任何的压力,内心多么的安详、知足,充满着透视的智慧,叫做禅定。在这种状态之下,心理方面显著的现象,是心注一境,无波动式妄念起伏的现象。生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呼吸作用、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缓慢、微细以至于绝对的停止。他这个讲的禅定,是指打坐的禅定,不是六祖惠能那种动中的定,定中有慧,不是这样子的定;这种是比较属于闭关式的,就是跑到山上去闭关,坐着禅定,是这种描述的禅定。这还不是自性清净,自性的定,外道也有这种功夫。
佛教的伟大的功夫在那里?在般若智慧。据佛学家们的研究所得,深的禅定境界,大都是呼吸停止,和心脏跳动停止的。这是指打坐的那一方面的,不是动静一如的那种禅定。对于解释人身的生理结构,认为消化系统,注意!消化系统离不开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离不开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离不开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离不开神经系统;这一些系统,都是为了支持神经系统的作用而设的。好,你消化系统没有神经,你怎么消化?呼吸系统没有神经,你怎么呼吸?循环系统没有神经,你怎么循环呢?排泄系统没有神经,就像我们的大肠、小肠,那么如果说我们没有这个神经系统,对不对?你怎么排大便呢?神经系统也只是为了做精神(或者是心识)活动的依靠的一个(缘)而已。在入定的时候,这个心识已经停止其活动了,其实神经系统已经不必忙碌地工作去支持它。
我们人啊,越烦恼,消耗地体力越多、越累,一个人越烦,他的身体会越累;他不必工作,他就会觉得很累,因为他一直消耗他的神经系统,所支持的神经系统的东西。一个人烦恼、哭泣或者动荡不安,他饭一定吃不下,那为什么?很简单,他使这个神经系统太忙碌了,烦恼这个,执著那个;苦恼这个,烦恼这个;他饭一定吃不下,那么为了支持神经系统而设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脏跳动等等这些作用,都变成了多余的,根本不需要。意思就是一个人入禅定,他的心控制得住这些循环系统来支撑神经系统的东西,它暂停,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入定时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等等现象,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或者是发生浅视,或者是怀疑的态度了。
禅定为克治人类心识,把一个人的思想,六大病态的一种方法,就是克治、对治人类的一个心识,六大病态的一种方法,现在更进一步向各位介绍禅定的境界以及重要的修法。禅定的三个步骤,翻过来,四十二页,禅定的境界,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逐渐改变的。大体讲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境界。修禅定的人,如果精进的话,不需要好久,就会觉得在修定的时候,妄念特别多。
譬如说,我们房间里面的灰尘,从来都没有感觉,但是有一天,太阳光很亮照射进来,我们把窗帘一拉开,使这个阳光透进这个窗户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灰尘啊整个浮上来。当我们的心的智慧定下来的时候,你开始发现以前的妄念特别多,比平时不修定的时候还要多得许多。同时烦恼特别的盛,心不能安。这是一般人要遭遇到的第一个步骤。简单讲,要定下来,要有一个状,这个阵痛期;要有一个抖动期,这种现象是好的,是进步的,不是退步的。要晓得普通人的妄念,就像瀑流一样,从来不减少,不过在没有修定的时候,自己不能觉察。从来不修行的时候,你有没有妄想?他一定说:没有啊,我活得很快乐啊。因为他从来没有观照。妄念的瀑流,就像瀑布流下来,叫做瀑流,是一个非常可怕、非常顽固、非常不容易调伏的东西,这个妄念流只有在修定有了相当进步的时候,才能觉察到,才能够观察出每一个妄念的起灭,(一个完整的思想的生灭相)
注意!这个就是很重要,所以禅宗里面讲,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不要往外求;你看这一句话就道出了修行的根本,你不必管外界的对跟错,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不要往外求,这个禅师一语就道破了根本的修行方法,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注意我们的生灭相,不实在的,我们今天的贪,不可得;嗔,不可得;百般的计较也不可得,你所拥有的也不可得,生生灭灭,只是因为我们对相的不了解,对世间的假相不能透视,所以我们有取舍的观念、得失的观念,一直充斥占据我们整个烦恼、整个生命。
底下说,据说定力较好的修行者能觉察到,在持一遍观世音心咒(就是嗡嘛呢叭咪吽)时,有十个以上的妄念生灭;我们啊安乐妙宝念了多少嗡嘛呢叭咪吽,我们还没有觉察到一个妄念生灭是什么样子的,功夫还不够,如果我们啊,再继续用功的时候,就可见到妄念生灭;可见妄念的存在,正像瀑流一样。
《解深密经》上这么说:阿赖耶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种子就是潜伏的一种动力,潜伏在内在的一种烦恼的力量、着相的力量、执著的力量,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去控制它,所以我们受到它的牵制。阿赖耶识很深又很细,微细到什么,凡夫没办法觉察,这一切种子就像瀑流,一切种子,因为出来那个就像没有间隔,让你没办法发现这个间隔,打断不了,一切种子如瀑流,为什么,为什么讲瀑流?因为难断断不了,不容易断。为什么用瀑流来比喻?因为很难断。
我于凡愚不开演,这个凡愚的旁边写指“二乘人”,声闻跟缘觉,我于二乘人、凡夫,凡愚就是指声闻跟缘觉,我对二乘人、凡夫、缘觉不开演,绝对不讲阿赖耶识,这么微细的东西;
恐彼分别执为我,恐怕这个二乘人啊,不了解毕竟空的道理,大般涅盘,不生不灭的心性,只有执著以为有一个常、乐、我、净的“我”,所以啊,二乘人是讲苦空、无常、无我。涅盘有一个常、乐、我、净,告诉你要去追求,舍掉六道凡夫就是舍掉六道轮回,去追求一个什么,去追求一个不生不灭,有一个涅盘存在,二乘人就是这样。
大乘就不一样了,大乘是连涅盘生死都不可得。足证在我们的潜伏心识当中,一切妄念种子的持续不断,就像瀑流一样的汹涌澎湃!很难、很难去调伏的,所以说,为什么讲一切种子如瀑流呢?就是很难断,成佛很难。那成众生就很简单了,就像今天阿妹在北京,几万人,今天,那么在这个香港,刘德华在香港,在香港,他一上台的时候,哦,那个灯光就出来,几万人,那好几万人;刘德华上台就把这个衣服一脱开,哦!底下就尖叫了,底下一个人发一个灯光,像手电筒一样的,给他摇晃的,哈……这样摇晃的,你看,叫他来听佛法那很难啦。
修行者本来就要吃苦的啦,要搞这些啊意识留恋的,或者是这些歌星、影星的,大家是拼死命的啊,拼死命的啊。所以这是很正常的,追求五欲六尘的人一定比较多,走修行觉悟的人一定比较少,因为修行要吃一点苦头,放弃这些色、身、香、味、触、法的执著;但是,任何一个人,世间人,包括总统,包括王永庆,没有一个人会比修行人更快乐。
所以我们一定要讲:我是一个快乐的修行人,我们是一个快乐的修行人。我们拥有很少,我们却很富有,所以佛讲的那一句话,我非常的赞叹,佛陀告诉我们说:我很富有,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的很少。多么有智慧的话,是不是?我很富有,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的很少。这个多么有智慧的话。如果我们对这个世间的要求很少的话,我们有多么的富有、多么的知足,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修行人。
昨天报道的,说现在买那个什么Kitty猫,一个没有嘴巴的Kitty猫,竟然一天以内销售了五十个Kitty猫,你买那个Kitty猫做什么啊,还排队排了,为了有去麦当劳买那个Kitty猫,买那个汉堡送Kitty猫,排得打架,Kitty猫,它出来我一看,这到底是美什么意思的,这实在怎么样想,你就是想不通,他为什么会为了Kitty猫排队排得打架。还没听说过啊,听经,为了听慧律法师讲经排队排到打架的啊,没听说过这样子的,众生的悲哀,众生的着相、颠倒,实在是让人家很同情。那Kitty猫流行完了,以前流行什么?流行养水母,养水母,养水母养完的时候;再流行一些什么?就是珍藏一些什么,就是这样子,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为了Kitty猫,再来不晓得要流行什么了。真的一步一步……来,可是这些怎么变化,我们都知道这是无常啊,一句话就解决了。
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们要很光荣的告诉大家,告诉别人,我是佛弟子,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我们要成圣成佛,做一个彻底解脱的人,我们是多么无上的荣耀,佛陀的荣耀,我们佛弟子统统具足。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念佛,就拿起来,你不要放在口袋里面,你就拿起来,时间到了喔,这录不录没关系啦。就拿起来,有的人在看你念佛的时候,你就跟他讲,这种种善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种种善根,念念佛,种种善根。如果他一直用三角眼看你,你就跟他: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种种善根,修行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什么是佛法,你讲得多好啊,所以这个张澄基博士实在是讲得是太好了。明天我们就把《什么是佛法》结束。
(接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四十三页,禅定的第二个境界,第二步的境界,姑且且名之为“虚幻境界”,
这种虚幻的境界,在有些人啊,容易显露的,就是在修禅定很容易产生幻相。有些人呢修了老半天,什么都没看到,也不容易显露。因为我们的生理跟心理上这个时候已经都有所变化,修行人一观照,那么生理、心理多少都会有点变化,所以会产生了一般所谓的“幻相”,或者是“幻境”。那么有些人在定中看见了光明、看见夜色、看见佛相、看见人相、看见这个山河大地、以及种种的境界色相。如果这个时候心生执著,譬如说,贪恋某一种景色或者是感觉,那么就会出毛病,出什么毛病呢?在旁边写“大我慢”,这个就是《楞严经》讲的,“大我慢”什么叫做“大我慢”?就是认为自己很有修行,那么就阻碍不前了,凡是看到任何一个人都认为我就是你的老师;我够资格教你们,你们不够资格教我,因为我已经可以看到种种的境界了,生“大我慢”,落入着魔,也就是普通所谓的“着魔”。着什么魔?我慢魔。认为自己已经成就菩提道,小小的一点感应,小小的一点瑞相,一点这个幻境、幻相,就自己觉得很有修行。
让我来给各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修行很有成就的西藏喇嘛亲口讲他所经历的一段故事:有一天啊,这个喇嘛在禅定当中看见一只蜘蛛,起初啊这个蜘蛛是很小,后来越来越大,每次禅定打坐,就一定看到这一只蜘蛛。起初这一只蜘蛛离他有四五尺远,后来就越来越近了,靠近了他的脸孔。最后看见这个蜘蛛张大口要咬他。他非常的恐怖啊,于是就念咒,想用咒力去降伏它,他不晓得这是内在的烦恼所影现出来的,恐怖感所影现出来的,但是呢用什么咒都没有效。于是他又作慈悲观,发愿以菩提心来超度这个孽畜。可是这个蜘蛛啊,还是不走!为什么?因为这只蜘蛛不是外来的,是他内心自己所影现出来的,一种恐惧感所影现出来的;是由业力、幻相所影现出来的,由自心所影现出来的,它根本就不在外。他一直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蜘蛛,那么所以说,用什么超度啊,可是啊这个蜘蛛还是不走,他因为烦恼恐怖,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只得将一切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全部的告诉了他的师父。他的师父问他道:“你现在准备怎么办呢?”他说啊:“我准备明天它再出现的时候用刀啊把它杀死,把它杀死!”翻过来,四十四页,师父说:“你先不要忙,等到明天这一只蜘蛛再出现的时候,不要把它杀死,你先用笔啊在它的肚子画一个十字架,后天再杀死它也不迟。”因此就遵照师父的话啊,在蜘蛛出现的时候,用笔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了一个十字架。当他回报师父说已经照办了,师父对他说:“那把你的裤带松看看,松了,看看你肚皮上有什么东西?”他脱下衣服一看,原来肚皮上有一个自己画的十字架!
那就是心所影现出来的境界,其实就是自己。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好。简单讲,一切都是心幻相出来的外境。在《唯识学》里面讲没有外境,唯心所造,万法唯识,唯心所造。总之,总而言之,修定的人啊,所经验到的种种的境界,形形色色,一言难尽。这种因为心理、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幻相,假设能够以般若慧观照,知其实不存在,就会冰消瓦解;但若执著幻境,以为真实,就会出毛病!所以当你在听经闻法的时候,你这就要注意了。
如果哪一个法师告诉你说:他能够飞天走壁,晚上可以跟诸佛菩萨讲话,他一讲起来,就是多么的神通自在,多么的有修行,只有赞叹自己去诽谤别人,这个法师,你就要注意,你就要注意了。这不是一个正见的法师。真正有正见的法师,以佛所讲的法,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两个,一个是因果,一个是第一义谛;离开因果法,离开第一义谛,第一义谛,那就不是正法。离开三法印,离开一实相印,也不是正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或者是一实相印;离开了三法印,离开了一实相印,也不是正法;离开了因果跟第一义谛,就不是正法;离开了权实二教,也不是正法。
所以因此啊,不要讲那些很多希奇古怪、神通的东西来蛊惑众生,有时候讲一讲真正的瑞相,可以给大家勉励、勉励。但是用瑞相来度众生,这下惨了,没有法了。那念感应的人信佛啦;念不感应的人则不信,那么就不是依法不依人啦,是依感应了,不依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啊,有没有感应,法就是要正确。那么感应呢?就像陪衬的一样,极乐世界给我们信息、给我们信心,但是不能执著,不能执著。
第三、禅定的第三个步骤:修定的人,如果不怕妄念烦恼的干扰,也不执著幻境的真实,继续努力,诸位,你要看哦,不怕妄念烦恼的干扰,表示他已经透视烦恼不可得;不执著幻境的真实,表示他已经悟到空性。了境为幻,离幻即真。了幻啊,了解知道这个世间是虚幻的,离幻即觉,《圆觉经》讲的。所以执著,也不执著幻境的真实,继续努力,把身心调得均匀,定力自然渐次的增加,进入了第三境界,入正定的境界。
要入正定的境界,一定要加一个先具足有正见,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没有办法入正定。什么叫正定?不偏慧、也不偏禅定,简单讲,就是定慧均等,又拥有正确的知见,能断烦恼的那种定,叫做正定。不是像外道,不能断烦恼,强压,烦恼一起来就压抑,要不然就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想它;碰到问题的时候,外道就是用这种方法,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接触它,消极、逃避,希望一直把它强压下去,他不知道那个后座力、势力,潜伏在的东西还是存在啊。佛法不怕这个,境界来不怕,就怕你失去正念,我们有般若的智慧、有空慧的思想,有了解无常,有了解缘起跟性空的这个思想,那么境界来了我们要面对它,要面对它,一定要面对境界,才有正定啊;一直逃避这个境界,那是外道的啦,外道,消极的外道,才一直逃避境界啦。
积极的佛教是绝对面对境界的,而且是透视它,然后进入不二的法门,烦恼当下就是菩提。此时妄念不生,心注一境,气息微细或者是停止,这是一种生理上的变化啦,次第内心就产生了“乐”;“乐”的旁边就写一个“安详”,“安详”。“明”就是轻安,内在充满着智慧,有点轻安,“乐”就是一种喜,安详的喜悦,内在的“明”也充满着智慧啊。“无念”就是没有任何的执著,我们想要得到快乐吗?那很简单,你一定要有安详的心态,要有透视智慧的观照力,叫做明,要必须无所执著,叫做无念,要有共同具足这三个强而有力的正见,那么烦恼起不来,微细的烦恼也拿你没办法,“乐”、“明”、“无念”的境界来了。心理、生理都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已经跟凡人是不同了。得定了以后,人们原有的六种心识病态渐渐的消除,那个时候轻安自在,智慧自然生长;修行人凭借定力、愿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般若现观,般若现观,趋入无分别智,则圆满佛性,则将豁然显露,豁然显露。
禅定的实际修法,四十五页,以上概括地,将禅定的三步境界讲了一下,现在略述禅定的实际修法,一般人每每将打坐或者禅定连在一起,其实盘膝打坐仅不过是禅修方便中的一种,底下加两个字,“方便”而已,他这个讲得不够圆满,他说:仅不过是禅定修行中的一种,其实是“方便”,这是其中一种方便而已。如果一定要打坐的话,那释迦牟尼佛怎么起坐来弘法利生呢?六祖惠能大师怎么讲动中有定、静中有定呢?对不对?自性里面,无所谓的菩提,也无所谓的烦恼;无所谓生死,也没有所谓涅盘,涅盘生死等同空花,菩提涅盘等同幻灭。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禅定的修法,种类很多,现在只将较重要的六种禅定的修法,简单介绍一下,作为一个引子,就是一个引导啦。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依此引导,作进一步的研究以及实践。
那六种禅定修法呢?一、依专注修禅定。
专注修禅定。这个专注修禅定,就是以心专缘一处而修定,这专缘的一处,可以是外境的某一点。譬如说,我看了一朵花,就好好的看,就是外面的某一点;与其看这个花,不如看佛像,我还是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同意什么?观佛像。你要看外面,就看贴在墙壁或者是桌上的西方三圣,为什么?看佛像,八识田中印下来还有功德。可以是外境的某一点,干脆看佛像,观像念佛;也可以在内身的,内身的某一点。那就注意听自己心中的念佛的声音,这是我所主张的,这很重要的。你看外面,妄想多只是造业,你看佛像,有功德,念佛又有功德,所以不管看外面、看里面那一个点,外面也是佛,里面还是佛。
譬如说道教通常习定的方法,在专守身上的某一个窍,身上某一个窍,像一贯道讲的啊,人死后一定要从这两眼的中间出去啊,怎么样啊,这一点啊就得救了,一点就得救了,一点就得救了。他不晓得,他就是没有看过《唯识学》,顶圣眼升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这一贯道的就是没看过《唯识学》所讲的东西,他才会说:哎呀!人死了以后,由这个眼睛的眉毛两点跑出去。我们的神识是不一定的,看你随你的业力变化的,那一个地方最满冷,那你就投胎哪一道。像我们去加持这个罗汉,周罗汉,哦!这个顶部就是热的啰,顶部就是热的,我还赶快牵法天师的手啊,叫:法天来,你判断看看,师父叫你判断一个怎么样一个人叫做往生,他就碰全身,叫法天来摸,摸脚啊、摸手啊,都是凉的;摸头,热的,那一定往生。那个时候脸色还很难看呢,我说这一定往生,我们这个经验啊,三百个以上啊,那个时候脸色,我说往生,冈山那些信徒觉得很莫名其妙,他戴着氧气罩,那个脸痛苦的样子,脸又黑、又黑,又做心导管,然后一下从医院运回来,师父又说往生,恩!没有人相信,我说慢慢的看,我就跟罗汉嬷说:助念到晚上八点到十二点,你就会知道,他的脸会微笑的;结果念到晚上八点,哎!脸就真的微笑了,这经验很重要啊,我们有助念三百个人的经验。以前啊,什么状况,再痛苦的状况我们都碰过,去,就赶快加持,靠上师的力量,靠大众助缘的力量,赶快立牌位,立牌位。所以我跟诸位讲,能够在一个团体的修持之下,是尽量不要离开,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团结起来,那力量就大,力量就大。所以因此啊,这位罗汉伯啊,就在这样状况之下,念到晚上十一点啊,哇!人家打电话来了,哎呀!师父啊非常庄严啊,都在笑啊,都在笑啊,连他的女儿出家啊,从菲律宾回来呀,都非常感谢师父,会处理跟不会处理就差这么多,就差这么多。因此啊,我们要了解无论是身外的某一点,无论是身内的某一点,你记住,统统要好好的念佛。那么其他道教所修的习定方法,是专守身上的某一个窍。大致说来,心缘外境,譬如说,缘鼻子外面十六指的地方,我们一般人讲,说是四寸啦,或者是观面前的木头、或者是石头,出毛病的机会比较少,因为往外看;但是得定也是比较慢。如果说专注自己身内的某一点,得到定就快,那么增长觉受也快,但是比较容易出毛病,比较容易出毛病。
二、依观想修禅定。
观想修禅定,观想就是观想佛像啦,例如《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六观,跟密宗的坛城、或者是本尊,密宗的坛城跟本尊,因为张澄基博士他修的是密宗的,所以他所提出来的理念啊,很多都是以密宗的角度来说。那我们是修显教的人比较多,当然我们也修《安乐妙宝》的密宗,但是师父也修过好几年的密宗,灌过十几个顶,那么大家也并不一定有师父的因缘,那么所以说,我希望说,诸位观想是观想西方三圣,西方三圣。忏公画的那西方三圣,就是简单讲我们讲堂后面这三尊西方三圣,这是忏公画的。忏公画的。都是属于这种观想修定法的。
前面所讲的专注修定,是一种比较硬性的修观法,专集中在一点,很多人是没有办法办到的。因为把一个习惯于流放奔驰的心流,硬要系在一点不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般人修行啊,是很难的,因为他活泼乱撞,我们的心一团糟,一下子要把他捆在一点,那简直是很难;就像是一个野马啊,一只野马啊,脱缰的野马,硬要把它拖回来,固定在一个点,那野马一定是乱撞的;或者是一条,一头野牛。我们的心就是,或者是心猿意马,就像一只定不下来的猴子,硬要把它拖来绑在一根柱子,这猴子就跳来跳去、跳来跳去的。我们的心也是一样,没有训练过的这颗心,叫它不动是很难、很难的,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观想则比较放开一点。观想是主宰地去训练这个心,叫心的动、静都操之在我。这一句话,有许多人恐怕不会同意,也不了解,他们一定怀疑:“心是我自己的,我要想什么就想什么,要它动就动,要它静就静,何必要训练呢?”其实这一些没有学习过禅定的人,根本不了解要制伏这个心的困难,这有多难;从来没有修过禅定的人,不了解这个要降伏这颗心的妄想的心,实在是有够难。当一个人一打坐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好难、好难,这就是实验的重要了。你非自己亲身经历实验体会,别人是无法使你了解的。
所以师父一直重复的告诉你,你想要往生吗?你现在都要训练放下,碰到任何的境界都要忍耐、放下,慈悲的对待每一个众生;很多事情不需要去了解,但需要忍辱跟宽恕,很多事情有很多的无奈,你不要去抱怨,你只需要去接受它。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无奈,没有办法去解释可以清楚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个人的立场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需要很大的智慧的忍辱,这样慢慢训练放下,慢慢的训练放下,一直到临命终撒手就走,撒手就走。
总之,人顶多只能部分地操纵自己的心,要全部的操纵自己的心,则非下一番死功夫,就决办不到。很简单啦,我问你:晚上可以操纵你的意识的人请举手,你能够让晚上做梦的做梦,不做梦就不做梦的,你有这种功夫的请举手。换句话说,再问清楚一点,你能够使晚上控制的不做梦的请举手,永远,从此以后都不做梦,没办法!到圆教菩萨里面啊,信、住、行、向、地、藏、通、别、圆,圆教里面要到二地菩萨,二地菩萨,三业清净,那么六根清净,到二地菩萨晚上才不做梦,二地菩萨。那么目腱连、释迦牟尼佛、阿难尊者,晚上做不做梦?做梦。那《阿含经》就讲得很清楚了,阿难就梦到什么?梦到一个月亮下沉,梦到狮子死掉了,就问了佛陀:佛陀我为什么做这种梦呢。佛陀就告诉他:我再几个月,众生啊,众生就没有导师了,我再几个月后,我就要入涅盘了,你梦的境界,就是显现你的主人、主导,就是释尊即将要入涅盘。哇!梦到这个就开始紧张了,梦到就开始紧张了,就是这样子。所以有时候梦境也不全然都是啊,都是不好的。
所以有的人啊,有个祖师大德啊,他梦见什么?梦见有一只狮子来跟他打架,打架,一只狮子跟他打架;打了以后,他把整只狮子吞进去,从此以后大开智慧,他打赢狮子,吞进去,醒过来以后大开智慧啊,大开智慧,吞进去,不简单!不过像我的话,前几天也有做一个梦,梦见有一个人汇了七千万进来我这个银行的帐户,第二天去问银行:他说没有。真是的,就差很多,七千万,不过那七千万,在梦境里面也没有觉得很高兴哦,还觉得很少哦,因为要印很多的经典,七千万不够的喔。所以说我们实在没办法操纵这个心啊,一直在做梦当中,很难啦。
底下说,在观想的禅定法当中,西藏密宗里面,有观身内的脉轮和坛城的修法,尤能迅速调顺心气,迅疾入定。
那么这个当然要请示这些密宗的大德们了。所以,因为张澄基博士是亲近密宗德,他都是用这种方法,那么我们亲近的都是比较显教的。像忏公,他就说气要顺其自然,佛号要随时记取在心中,这是忏公,我跟他一生一世,跟他这几年,他重复的一直强调,打坐不要刻意的拉高你的气,也不要刻意的缓和你的气,这样会伤身体,很自然的呼吸,记住,呼气也好,吸气也好,统统没有关系,要记住念佛,忏公就是重复这样讲;一直这样讲,走路也好、打坐也好,不要忘记佛号,要培养变成习惯,所以忏公没有叫人家一定要调这个呼吸是怎么样,调这个气怎么样,没有,他都是坐着的时候,忏公强调,自然就好,自然就好;不要使这个气太长,也不要使这个气太短,很自然的呼吸,不要憋住,然后,顺着你的呼吸,一定要记住念佛,一定要记住用功,佛号不能丢掉,不能丢掉。包括你在切菜,包括你在厨房、走路、坐车,佛号不能丢掉,关于我们的气啊就随个人,你的气慢慢的自己去调,以自己的最受益的气自己去调,不要刻意,要顺其自然,这是忏公一直重复的强调。普通人从未用意识连续不断的“观想”,或者是用意识绘画一物,这种继续不断的观想作用,如果能够持续,那么这个就能够易入禅定了。
三、依调息修禅定。
佛法中的基本修定的方法为数息观,这是小乘很重要的一个修行法,数息观。吸进去,数一,吐出来不数,数进就不数出嘛,吸进去,或者吐出来,一,吸进去不数,吐出来,二,吸进去,吐出来,三;数到十的时候,高僧大德告诉我们,数到十的时候,不要从一再算到十,要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算回来,因为这个心,这样心才会定。我们第一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顺的;而如果再继续数下去,要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问说:“师父为什么?”他说:“这样子会训练得头脑更清楚。”因为一打妄想,就不晓得数到那里去了,数去、数顺的习惯了,简单,数回来啊,他不顺,不顺就要注意了,心就要注意算了。还有那个松山的住持,以前叫做这个什么大德啊,道安,到我们逢甲大学来讲这个禅坐,我听了禅坐以后,很受益,非常受益,他说:“可用禅坐来训练你念佛的功夫。”所以我从那一次以后,就听道安法师的,道安法师是坐缸的喔,也是金刚不坏,道安法师是坐缸的,台北松山寺,坐缸的。他这个临命终交代清楚的,把他坐到这个龛里面,坐缸,我有去,那时侯入龛啊怎么样,我有去,我跟广化老和尚也去,去做仪式。哎呀!看那个徒弟啊哭得实在是,在家居士啊,哎呀!哭得很……因为他算是我的恩师啊,有去逢甲大学给我们开禅定的课,他就这样教我们,他说:你也不要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不要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他说:你怎么数呢,一举两得,打坐同时念佛。他教我们,吸进去、吸进来<阿弥>,吐出去<陀佛>,<阿弥> <陀佛>,我就问了啊,说:“敢问大师,有的人讲数进不数出,数出不数进,大师你为什么主张,吸进去念<阿弥>,吐出来念<陀佛>。”他说:也因人而异,要这样也可以,不过我这样教导了很多人,都是用吸进去念<阿弥>,吐出来念<陀佛>,却很受益,诸位你可以试试看。也可以吐出来<阿弥陀佛>,吸进去不要念,他们说这样会有病啊;可是道安大师这样教导以后,不是东晋那个道安大师哦,是民国这个道安大师哦,也叫做道安,他现在走了,也是金刚不坏身啊,他就教我们,吸进去念<阿弥>,吐出来念<陀佛>,要记住,不要把气拉长,也不要把气拉短,很自然,吸进去<阿弥>,吐出来<陀佛>;一定要使得内外身心,哎呀!都保持得很愉快,感觉很好,这样去调,哎呀!我那时侯就知道了。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从他的方式得到很棒的一个方式,很棒的一个方式,包括在呼吸都在念佛。那最后就说:“敢问大师,你为什么要教这个方式呢?”他说:“我们人类最后的断是断气,当一个人跟着气一直念佛的时候,到最后就一定会跟着佛去。”因为你呼吸都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习惯了,你呼吸就会有意识存在啊,呼吸就会有修行的存在啊,一呼一吸,你的佛号就完成了,一呼一吸佛号完成,今天这样,明天这样,他说到你最后临命终,一呼一出去就跟着阿弥陀佛去。哎!我觉得这个方法倒是很好,方法还不错啰。他还说:还要因人而异,还要看个人多少,每一个人的这个根器啊都不一样,所以啊要看个人。好,底下,密宗除了数息观以外,数息观就是数这个呼吸啊,还有金刚诵、还有宝瓶气等修法。那当然这要问密宗大德啦,我们这是外行,不能在这里乱讲,如果大家有了解金刚诵的、或者宝瓶气的,等我们问一问,再来教大家,这个不是内行的,我们不能乱讲。道教中也有许多特别和特殊的调息修行、修法,柔和的调息法实在是最稳妥的修定方法,也是为佛陀所倡导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