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净慧法师  2023/10/08        

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其核心内容;就密教而言,从最简单的“嗡嘛呢叭咪吽”,到复杂一点的《大悲咒》,都是观世音法门的内容。所有学佛的人,都会念诵《心经》,都会持诵《大悲咒》,实际上我们都在修观世音法门。

观世音法门怎么修呢?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是一个观世音法门。观——世——音,“观”者,首先是观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观好了才有本钱、有本领、有把握来观世间苦难的声音,才有能力救度世间的苦难。所以《心经》上讲要“观自在”。

怎么样才能自在呢?要“行深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智慧到彼岸”,有大智慧才能到彼岸,才能有度众生的能力;没有大智慧,没有到彼岸,要度众生只能说是学着去做,还不能真正做到究竟圆满。

所以“观”字是观世音法门的根本内容、根本方法。“观”,首先是观自心。不是用肉眼来观,而是用心眼来观。这个“观”在菩萨来讲就是用“妙观察智”来观。

佛教讲,每一个人有八识,在迷的阶段就是识,到了悟的阶段就转八识为四智。所谓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是第六识转变的结果,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

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我们每一个人在迷的时候,就是八识。如果真正大彻大悟了,八识就变成四智。观世音菩萨的“观”,就是“妙观察智”的运用。观世音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使用的方便就是“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

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千眼体现的就是“妙观察智”,千手体现的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前五识转变的结果。千手表示大慈悲,千眼表示大智慧。成所作智——大慈悲;妙观察智——大智慧。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智慧——广;平等——大。怎么样才能大得了呢?平等才能广大,不平等就不能广大。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就是把千手千眼、大智慧大慈悲统一无碍,圆照十方,作到“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我们天天在念诵《心经》,要把念诵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落实在日常言行当中,才不会空过,才不会成为口头禅。我们每天念诵的经文都和观世音菩萨有关,禅宗的寺院早上一般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我们口里在念,心里要想,口诵心惟。

然后要把这种精神牢牢地记在心上,在行为当中,按照菩萨的精神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确实不容易,要在改变中提高,没有改变就没有提高。

怎么改变呢?我们众生第一位考虑的总是“我”,一切都从“我”出发,没有想到还有“他人”。比如说,大家到寺院里来上殿、听经,首先考虑到的是“我”。“我”怎么样呢?

“我”要找一个好位置。起了这个心,动了这个念,就要采取一些行动,把香袋放在一个蒲团上,把海青放在一个蒲团上,甚至早早地就来坐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我的,别人就不要动了。这就是说,我要听经,我要找个地方。

要找个地方可以,但是早早地占个地方,这就不好了。为什么呢?这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好事给别人、坏事留给自己的精神不符合。我们有些学习佛法的人,往往并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是缺点。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个缺点其实很严重。

由此类推,拜佛要找个好地方,打坐要找个好地方,睡觉要找个好地方,吃饭要找个好地方,所有的好地方、好事情都要留给自己。那么下一句话就不好说了。不好的地方给谁呢?还有一些事情也非常好笑。

比如说今天要到一个地方去,要坐汽车,汽车在路上耽误了,因为前面有车祸,往往这个时候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幸灾乐祸的思想:“哎呀,观世音菩萨真是保佑我啊,我就没坐到那辆车上!”那么,坐那一辆车的人就该倒霉么?

学佛的人,心态应该不是这样的。学佛人的心态,应该是不回避这些困难,回避困难的思想其出发点就不是菩萨的精神。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都没有回避困难的想法,不但是自己不要遇到困难,也要希望天下所有的人万事如意,一切吉祥。有这种心态,这才是菩萨的心态,才是修行人的心态。

我们学佛,佛的心态是什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学佛的人要不要学佛的心态呢?要!如果不学佛的心态,学佛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了。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逐步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那些比较狭隘的想法,要时时刻刻想到众生。

像《华严经·净行品》所说的那样:吃饭要“当愿众生……”,睡觉要“当愿众生……”,走路要“当愿众生……”,一天当中的每一件事都不要忘记众生。我们只有做到和众生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和众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众生的需求联系在一起,那才可以说是在学习佛法,是在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如果我们没有想到众生的苦难,我们就不可能去帮助众生解除苦难。帮助众生解除苦难要做许多实际的工作,不只是坐在这里念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还要自己去学观世音菩萨、亲自动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那才叫做修菩萨行、行菩萨道。

所以我们今天纪念观世音菩萨,首先就要学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把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贯穿到我们做人做事的具体行为当中去,这样学习佛法就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以上就是第一点的内容。

第二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首先就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刚才讲到,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显教以《心经》为根本教义,密教以《大悲咒》为修行的根本法门。

《心经》靠持,靠诵,靠理解,靠悟;《大悲咒》就是靠念,靠持,靠诵。因为咒语是秘密,故不翻译。是什么内容我们不要去管,只要做到身口意三业与观世音菩萨的清净三业相应了,所谓三密相应,我们就能有功德,就能有感应。

修《心经》的观世音法门,最重要的两句是“行深般若”和“五蕴皆空”。这是菩萨的法门,我们迷失的众生要去做很困难,但是再困难也要去学去修去做。没有“深般若”,可以先学一点“小智小慧”。没有“小智小慧”,“深般若”就不可能逐步得到。修,就是要“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是什么呢?所谓色、受、想、行、识。人的生命就是由这五件事组成。其中色蕴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法尘中的色法部分(不是前根五所缘,唯有意识能缘的色法),一共有这十一种。

眼所见者为色,耳所听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触者为触。色法无论有没有形质、可见不可见、有障碍没有障碍,都有具体明确的对象或者境界为前五识或者唯为意识所认知,这个对象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物质,物质在佛教里就叫做色法。

眼耳鼻舌身五根在感触外界事物时候,往往表现为三种心态,所谓三种受——乐受、苦受、舍受。见到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有快乐的感觉,有舒服的感觉,贪心起来了,那就是乐受;不好玩的、不好吃的、不好看的,感觉到不需要、不追求了,那就是苦受;还有一种感受,不苦也不乐,平平淡淡的,也就无所谓追求和不追求了,那就是舍受。我们的心态平常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三种。

色是色法,受、想、行、识是心法。受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一种精神状态。受了以后,就要想。好东西摆到眼前,吃了挺舒服,看了很顺眼,就开始想怎么样让它永远都在这个地方不要跑掉,这次享受了下次还要享受,思想里面就在进行种种构想。

想了以后就行,不断地想、不断地构想。最后归结到意识,也就是识。意识起判断和分别的作用,这都是心理精神状态。色、受、想、行、识五蕴总的说起来就是两大部分,物质的部分和精神的部分。物质的部分就是色,精神的部分就是受、想、行、识。

为什么说要“照见五蕴皆空”呢?桌子摆在这儿明明是有啊,杯子放在上面也明明是有啊!佛教说“有而不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的事物,一切的色法,一切的心法,精神与物质,没有哪一件是不需要条件而存在的。

条件在佛教里叫做“缘”,一切法都是因“缘”而起,一切法都是条件的组合。既然是有条件的,就有可分性、暂时性、可变性、运动性,佛教叫作“苦、空、无常、无我”。一切有条件的,一切因缘所生的事物,包括精神活动,没有一个是稳定的,所以说是空。

空不等于没有,空是说这件事情、那件事情、所有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固定不变的。既然是空,既然不稳定,如果我们要去执著它,希望一切事物都永恒存在、不要改变,那就会很痛苦。你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看不到事物的不稳定性,非要执著那是稳定的,非要执著那是不变的,就会很痛苦。

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苦厄从哪里来呢?苦厄是从把万事万物都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而来。这个田地是我的,这个房屋是我的,我要永远不老,我要永远有钱,我要永远吃好的喝好的,我要永远都有娇妻美妾。这些要求办得到还是办不到呢?一切法无常,万事不稳定,怎么办得到啊!一切都在变,你的思想跟不上,你就苦。

如果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没有一件是稳定的,你的思想马上就会有智慧了,你就不苦了。一切事情都在变,你的思想也变了。变得有智慧了,变得聪明起来了。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痛苦就会少很多。

如果真正有了大智慧,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时刻住在“深般若”大智慧当中,一切痛苦就没有了。因为他能够随顺因缘,有无住的智慧。所以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还要修习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要懂得在生活当中时时处处观照万事万物不稳定、都在变。我们的思想不能停留在某一点上,停留在某一点上就会痛苦万分。

照此说来,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把握呢?

第三点,要学会万事随缘,随顺因缘。随顺因缘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时代在变,大家都在进步,如果你的思想不变,那你就停留在后边。时代是什么呢?时代是一个大因缘。大众是什么呢?大众也是一个大因缘。

这个大因缘时时在变,这个大因缘在发展,如果我们的思想跟不上,就会很痛苦;如果我们的思想跟上了,你就会随顺因缘,安乐自在。一个不知道随顺因缘的人,就不会安乐、不会自在。所以我们要想不断地进步,就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佛法,学习佛的教导,学习怎么样观察万事万物,怎么样随顺因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观世间苦难的声音,以一切众生的苦难为修行的出发点。菩萨具备这种精神,就没有痛苦,把众生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众生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需求,把众生的愿望当作自己的愿望。

自己一切无所求,一切根据众生的愿望去做,所谓满众生愿,作众生的不请之友,广度众生,这些都是说菩萨那种无我的精神,只有众生,没有自我。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就是一个彻底地认识了因缘、随顺因缘的人,那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做一个随缘的人,做一个最快乐的人。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