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学佛释疑》

济群法师  2011/06/22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至诚宣誓,不仅是表达自己将三宝作为人生唯一依赖的愿望,也能因此获得三宝加持,获得诸佛菩萨和历代大德一脉相承的皈依体。

如果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仅无法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身心产生多少作用。我们心中时时都有各种念头来去,仅靠这微不足道的一念,又如何抵挡此起彼伏的妄想?所以,皈依仪式决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我们向成佛之路迈出的坚定一步。

问:对在家居士来说,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答: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这两部分讲得比较清楚,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我们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受菩萨戒。《优婆塞戒经》就是在家居士修学大乘菩萨戒的范本,系统介绍了从发菩提心到行菩萨道的整个修学过程,太虚大师曾大力弘扬。此外,《瑜伽菩萨戒》的开遮也非常善巧,对在家居士修学戒律有极大帮助。而《梵网菩萨戒》是顿戒,相对来说要求会更高,行持起来难度也较大。

问: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破了戒,对戒体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体的,必须通过相关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体。此外,也有不必通过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时具足的“定共戒”,成就无漏圣道时具足的“道共戒”。但从凡夫境界来说,惟有通过受戒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体。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来比较简单,其实严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处处充满考验。为慎重起见,在家居士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没有一点把握,也没有彻底改造自己的决心,之后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犯戒主要指犯轻戒,而破戒则是犯重戒。如杀人就是犯重罪,会失去戒体,就像茶杯落地后摔成碎片,无法修补得完好如初。而犯轻戒的话,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后还能继续使用。所以,犯了轻戒可通过忏悔弥补,这是对治犯戒的有效途径,所谓“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一旦犯了重戒,则会失去戒体。

问:为什么要学佛?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答:学佛,是因为人生存在问题。如果人生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问题,就大可不必学佛了。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就是对生死之迷的追问,对终极归宿的困惑,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所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断除一切疑惑,亲证诸法实相。

如果不是带着这些问题学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但不能算是学佛。学佛,是学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保佑。那样的信,往往会流于迷信,乃至功利心,与学佛本身是背道而驰的。比如佛陀教导我们不要贪心,可我们却带着强烈贪著来到寺院,希望佛菩萨给我们这个、那个,要了平安健康,还要升官发财,恨不得还要佛菩萨保佑自己干了坏事不被发现,这叫学佛吗?

问:学佛是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著,包括对成佛的执著。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想法,还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萨的境界。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还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在佛陀证悟的真理中,佛与众生的差别相都不存在,无佛可成,也无众生可度。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不断消除烦恼,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

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心,那个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心,才是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

问:为什么汉传、藏传、南传看起来如此不同?

答: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之分,除传播地点、时间的不同,对佛法义理也有不同侧重。南传主要继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态及声闻乘、解脱道的思想。汉传虽然同时传译声闻乘、菩萨乘典藉,但实际继承的是声闻乘的行仪,菩萨乘的见地。藏传佛教则主要继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并结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来说,三大语系都是相同的。

问:资助“希望工程”和把钱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区别?

答:当然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放在功德箱里,一个是资助“希望工程”,本身就是区别。至于功德大小,又是如何判断的呢?首先,取决于所供养的对象,他的德行越高,供养所得功德就越大。就像种田,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地播种,收获自然是不同的。若在沙漠耕种,甚至可能颗粒无收。其次,功德还和发心有关。佛经记载,佛陀在世时,很多人点灯供养佛。有个贫苦乞丐看到,也用全部乞讨所得在佛前供上一盏灯。天亮时,所有灯都熄灭了,惟有这盏灯还长明不熄。阿难尊者看到后就请问佛陀,佛陀告诉他:因为他在点灯时发了很大的愿心,愿以这盏灯的功德让世间一切穷苦人摆脱痛苦黑暗。所以,这盏灯大风吹不灭,大海浇不灭。可见,功德大小不在于财物多少,而在于心量有多大。《金刚经》也告诉我们:“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我们能够不住相、无所求地布施,所得利益将如虚空般无穷无尽,不可思量。

问:为何柬埔寨、泰国等佛教国家经济都相对落后?

答:这些例子是不是有些片面呢?泰国是亚洲四小虎,经济不能说是落后。除此而外,韩国是佛教国家,日本是佛教国家,新加坡是佛教国家,台湾是佛教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很发达,应当全面地看待问题。

问:如何看待网络弘法和网络学佛?

答:网络弘法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但面对的众生和问题还是一样的。今天,网络使我们看到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法宝,也可以听到不同法师、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语系佛教的开示,这种便利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网络提供的资讯太多,许多人热衷于在网络到处闲逛、攀缘、论战。虽然看得很多,花的时间也很多,真正落实到生命实处的几乎等于零,甚至造作不少口业,殊为遗憾。若不能亲近善知识并选择一个法门深入修学,网络提供的方便,很可能会给学佛带来负面影响。

问:佛教怎么看待其他宗教?

答: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也能对改善人心和安定社会发挥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宗教的价值,应当彼此尊重。当然,从教义上说,佛教更为圆满、究竟。我曾在北大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作过《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的发言,对佛教和其他宗教进行了比较。区别主要有四点:一、佛教是“无神而非有神”,不建立主宰神,而其他宗教普遍认为世界是神创的;二、佛教是“业力而非神创”,认为人类的吉凶祸福不是由神决定,而是由自身业力、行为所决定;三、佛教是“自力而非他力”,其修行是依靠自身努力而非上帝拯救;四,佛教是“人本而非神本”,认为在修行意义上说,唯有人的身分才能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

问: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有何不同? 

答:对基督徒来说,升到天堂就是究竟归宿,就给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佛教则以为,天道还在六道轮回之中,是不究竟的。因此,佛教徒发愿往生佛国净土而不是天堂。净土虽然有三类九品之分,但只要往生就能获得不退转的资格。有了这个保障,可在净土安心修行,一旦于生死具足自主能力,就能回入娑婆,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而不是停留在净土享乐。

问:佛教所说的“唯心”与哲学的“唯心”有什么区别? 

答:哲学的“唯心”,是以“心”作为世界的第一因,而佛法不建立第一因。其次,哲学所说的“心”是常恒不变的,而佛法所说的“心”是因缘和合的。第三,尽管佛法强调“心”的主导作用,但不认为“心”与世界是先后派生的关系。佛法认为,有心就有境,有境才有心,是相互依赖的存在。我们要改变自身行为,改变世界,必须从“心”开始。比如,一个持刀杀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认为根源是这把刀,有了刀才会杀人,那么把刀毁掉是否就不会发生谋杀事件呢?刀毁了,还可以用枪,用其它凶器。真正的犯罪根源,就在于我们的心,在于罪恶、嗔恨的心。但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心的作用很大,也是离不开因缘的。

问: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应该怎么做?

答:我们对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赞叹的态度,不要因为他们是外道而轻视。作为一个学佛者,即使对普通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态度,何况其他宗教的神祇?我们一样可以合掌问讯,这些礼节也体现着我们的胸怀和修养。再则,我们虽然学佛了,但毕竟还是凡夫,人格未必能和这些神相比,又有什么理由不恭敬他们呢?但是,恭敬和皈依是两回事。我们既然已经皈依三宝,就应将三宝作为唯一依怙,不再皈依任何神教,否则会失去佛教徒的资格。

问:佛教如何看待妇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

答:佛教虽然提倡众生平等,但并不否定事相的差别。在佛教中,声闻乘偏向事相差别,强调男女众的尊卑有序;大乘则重视理体的平等,反对于男女相分别高低。

那么,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呢?如果我们不执著女身的相,也就无所谓厌离。其实,佛教并未要求我们厌离女身,尤其在大乘经典中,觉得男女本身就是假相。《维摩经》记载,舍利弗尊者去探望维摩诘,见天女散花而心中不悦,维摩诘居士就介绍说:这位天女是菩萨再来,非同寻常。舍利弗就问天女:你修行这么长时间,怎么不转成男身呢?天女就以神力将舍利弗变为天女,责问其为何不转成男身。然后,天女又告诉他说:诸法是无相的,只要不执著女相,就没有尊卑分别。

问:器官移植是否会对捐赠者造成极大痛楚?会妨碍往生吗?

答: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部分构成。寿,是一期生命的期限;暖,是色身的温度;识,是精神系统。当色身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降低。所以,死亡后身体很快会变凉,就说明识已离开。那时的色身,不过是我们废弃的一间屋子而已。而在识尚未完全离开时,对亡者进行解剖,确实会对他造成伤害。

对亡者来说,临终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时生起嗔心,很容易堕落恶道。而带着善心离去,更易前往善趣。佛教提倡临终助念,就是为濒死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他回顾善业,并使意念和善法相应,带着欢喜、祥和的心前往他方世界。

问:超度亡人,能否将他度到西方极乐世界?

答: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超度可以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本来要堕落地狱五百年,超度后减少到五十年,或者转投于畜生道,乃至人道、天道。又如本来要投身为人,经超度生到天道。具体效果如何,由超度者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决定。就像我们请人介绍工作,能不能如愿,也要看所托之人是否有能力帮你办事,是否用心帮你办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论。

问:烧纸钱及用品祭拜先人,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只是人们为报答死者采取的一种仪式。虽然这一祭奠方式并非佛教所主张的,但多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许自我安慰。那么,死者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呢?你给他烧汽车,那里没修公路还是开不了;你给他烧电视,那里没有电视台也同样派不上用场。再如纸钱,如果先人已经生到天道,他不会要这个钱;如果先人在畜生道,他用不着这个钱;如果先人在地狱道,更没机会花这个钱。纸钱,只有对生到鬼道的先人有些用处。我们总觉得,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有生前同样的物质需要,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真正对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如诵经、供养三宝、救济社会,并将所修功德回向给他,这样才能对他有所利益。

问:为什么有人死去那么久还未投胎?

答:按照佛教的观点,亡者一般会在七天或四十九天内投胎。但投胎要有因缘,当相关因缘尚未成熟时,比如,来生该当谁的儿子,可这个妈妈还未做好准备,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说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方面,各种因缘都成熟了,才能投胎、降生。

问: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系?

答:《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持续时间很短暂,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当进入下期生命时,中阴身就完成了它的过渡。

佛教所说的鬼道,和中国传统观念不同。国人认为:鬼是归,是人生归宿。任何人死了都会变成鬼。佛教的生命观是不断不常的,既非固定不变,也非彻底断灭,而是在六道流转不休。佛教认为,鬼为六道之一,和人一样,也是一种生命存在形式。它和中阴身的不同在于,任何人在死亡和投胎之间,都要经过中阴身的阶段,但只有一部分会投生为鬼。

中阴身也是色身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存在也是靠识在执持,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当这期色身败坏之后,识就继续下一期生命。就像这个电灯,电在源源不断地输送,但灯泡却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个灯泡坏了,我们再换上一个,再坏就再换。生命延续也是同样,永远处在相似相续的状态。

问: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中国人口怎么会在解放后增加数倍?

答:虽然生命是轮回的,但不是说,某种生命形式会永远存在。如果某种生命形式失去生存因缘,比如失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境等,那么,这类有情就会因其它业力成熟,转而投生为另一种生命形式。佛法告诉我们,“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生与灭,并不意味着永恒与断灭,只是缘聚与缘散。当因缘不再具足,某种动物就会濒临绝境。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环境保护的加强,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为某些濒危动物创造生存环境,转危机为生机,又使它们重新繁衍壮大。所以,灭绝还是生存,是取决于各种条件。

人口增加也是同样。轮回不是局限于人道,也不局限于其它任何一道,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哪一道的生存条件优越,哪一道的众生就会增多。当人道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加之解放初期鼓励生育等种种原因,就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问: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答:真正能够修行的,主要是人道众生。除此以外,天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都很难修行,因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障碍。天道是因为太快乐而想不到修行,地狱道是因为太痛苦而无法修行,畜生道因为太愚痴而没有能力修行。唯人道有苦有乐,能引发离苦得乐的希求,并且人有理性也有能力不断探寻真理。那么,畜生道的众生又如何解脱?难道它们就永远是畜生吗?非也。畜生道的众生也是果报生,果报一旦偿还,就会随着往昔业力继续流转六道,当它们转生到人道之时,就有机会修行了。

问:无法见证六道轮回,我们怎能相信它是真实存在呢?

答:我们这代人接受的常规教育,认为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所谓人死如灯灭。但轮回原理告诉我们:生命并不会因死亡而结束,还会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续。这也是现代人最不容易相信的。因为凡夫总是执著于眼见为实:我能看见、感觉的就是事实,反之,就拒绝接受。但我们很少会去考察,这些感觉是否可靠?事实上,我们的感觉既粗糙又错乱。首先,我们能感觉的事物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为放大镜,我们很难相信微观世界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望远镜,我们也很难相信宇宙的浩瀚无际。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以为千真万确的现象,也未必就是客观真实。何必一定要我亲眼见到,才是真实有呢?

问:“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业是什么意思?

答:当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中,这种力量就是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动力,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不论有过多少,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走。就像我们光着身体来到世间,走的时候,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去。此时,唯有曾经造作的善恶业力及由此积累的各种习气伴随我们,这是一份永远不会丢失,但可通过修行予以更改的生命档案。

问:既然地狱众生痛苦得无法修行,地藏菩萨又是如何救度他们呢?

答:地藏菩萨发心救度这些无法修行的地狱众生,正说明地藏菩萨愿力之深,所谓难行能行。虽然地狱众生无法修行,但在地藏菩萨的教化、加持下,就可能因生起一念善心,当下脱离地狱道。即使不能这样,也可多少种下一点善根。这善的种子,终会有成熟的一天。在座的哪一位能保证自己从未去过地狱呢?我们现在有缘接触佛法,也许正是当初在地藏菩萨那里种下一点善根。我们说动物不能修行,但寺院内的动物因为常常听闻佛法,这一善根也能使它们将来得人身时有缘亲近三宝。

问:从理上能够理解“心能转物”,但有没有实例呢? 

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在现实中,我们也随时都在转物。如将木头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转物”的例子。事实上,人类对世间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属于“心能转物”的范畴。当然,这种转物须借助外在条件。就更高层次来说,有些修行者可直接以心念改变物质的原有状态。很多气功师也有类似能力,可用意念将物体折断等。佛经记载,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国王得罪于他,就用意念下了场冰雹,将整个城市毁灭。佛经还讲到,八地菩萨可随意念将海水变成黄金。在我们看来,外在世界是实实在在的,那是因为我们的业力相同。但在不同业力的生命看来,却有不同境界。唯识宗经常举这个例子:海里的水,我们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饿鬼看到的是脓血,而鱼就像住在房子里一样。又比如,我们看到大便觉得臭秽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所以,我们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以为所看见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使我们非常信赖自我感觉,听到与这些与感觉相违的观点,总是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我们的见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里?

问:对修行来说,应当先悟道,还是先以所学救度众生?

答:这两种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据的。在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国王式的发心、船夫式的发心等。国王式的发心,就是先着力于自己悟道,具备相应能力后再度化众生。船夫式的发心,则是将自利和利他结合在一起,从利他中完善自己,就像划船的船夫那样,和乘客共同抵达彼岸。当我们无私帮助他人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私心;当我们慷慨布施时,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啬。所以,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至于哪种更合适,应根据各人实际情况选择。假如今生不悟道的话,也不必沮丧。生命是无尽的,今生做不完的事,来生可以继续。只要我们的愿力坚固,就能不断在世间广行菩萨事业。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那样成佛太容易了吧?

答: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神通广大的黑齿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预知未来。他算出自己只有几天寿命,很是苦恼,因为神通也不能帮他解决生死问题。在他痛苦彷徨之际,另一位天人让他去求教佛陀。五通仙人立刻捧着两朵花前去见佛,请教生死大事。佛陀告诉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还是叫他放下。他说:我已没东西可放了。佛陀这才对他说: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花,而是你对生死的执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理。所谓的屠刀,并非手中有形的刀,而是我们对生死烦恼、五欲尘劳的执著。这一切,并不是我们说放就能放下的。当我们苦恼时,说一声放下,就能立刻放下那些让我们苦恼不堪的事吗?我们想念亲人时,说一声放下,就能立刻把那个日夜思念的人忘掉吗?若非平日训练有素,你想一下子放下,根本是办不到的。如果放下已经不成问题,那么,成就也是不成问题的。

问: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答:世间一切皆因缘所生,说法当然也离不开因缘,所谓“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就以这个讲座为例,如果讲堂内空荡荡地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来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唯识三十颂》或是《辨中边论》,你们能不能听得懂?所以,还要根据大家的根基说法,这也是因缘之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针对众生不同根机,应机设教,开演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说法需要有大因缘。

问:定中出现的景象是否可信?

答:不论定中出现什么境界,都不可执著,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是好的境界,执著了不会进步;如果是不好的境界,执著了会走火入魔。无论是什么境界,都不要在乎,更不要执著。

问: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答:静坐时,不要刻意追求“静”,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执著“静”,就会因此排斥某些念头。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又会产生相应的反弹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导致的效果,恰恰背离“静”的初衷,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所以,静坐时对各种念头要不取不舍。无论是执著的取,还是讨厌的舍,都会使心浮躁掉举。当妄想到来时,我们只须以正念观照它,不为所动,不随之跑,就是修行的功夫。真正的“静”,并非什么念头都没有,而是不随境转,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问:为什么学佛后反而有很多障碍?

答:学佛有障碍是正常的。有些人学佛后一切顺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学佛后障碍丛生,麻烦不断。本来还平安无事,学佛后反而不顺起来,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都不关照呢?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命历程。有的人业障很多,但一时没有显现。现在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生死,业障就开始显现。就像我们欠下一些债务,本来不到归还期限,但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债主立刻会前来追讨。同样,当我们发心向善时,往昔很多冤家债主就会找上门来。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的违缘。

在《金刚经》中,对于这种情况也有所说明:“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如果学佛后反而出现障缘,是重业转为轻报所致。

问:定业可以改变吗?为什么又说“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呢?

答:“定业不可转”,是说这一业力强大坚固,若不进行对治,就必须承受果报。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若以至诚恳切的心进行忏悔,并使用力量极猛的忏悔法门,还是可能出现转机的。

比如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的“五无间罪”,是所有罪行中最为严重的。因为这些罪业实在太重,依声闻的作法忏不能忏悔。而在《普贤行愿品》、《药师经》等大乘经典中,或通过佛力加持,或通过观罪业实相,觅罪相了不可得,如幻如化,还是可以忏悔的。

问:怎样去除贪心和嗔心?

答: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为什么会起嗔心?同样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根本的对治方法。

但破除我执并非轻而易举。因此,还需要具体、切实可行的对治方法,如多贪众生修不净观等。也就是说,贪心炽盛者应以“不净观”对治自身烦恼。对于热恋中的双方,相互贪恋,这个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不妨以对方来修“不净观”。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身体开始腐烂,在腐烂过程中,恶臭扑鼻,九孔长流不净,又是怎样的污秽不堪,哪有什么可爱之处?哪有什么值得贪恋?所以,要是爱上谁就对谁修观。

而嗔心则以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我们多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心自然无从生起。人为什么有嗔心?无非是因为心胸狭隘,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人的气度。作为一个学佛者,要在无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心,观想一切众生无始劫来曾和我互为父母、互为眷属。如果认识到自他本是一体,嗔心自然逐渐消解。

问:众生皆具佛性,为何不识自家宝藏?

答:佛性,是生命中的清净宝藏。与此相对应的,还有无明。佛性是无始的,无明也是无始的。我们常说“一念不觉”,事实上,我们从未觉悟,是“念念不觉”。虽然我们有佛性,却虽有若无。不仅如此,还认贼为父,反被贪嗔烦恼左右、控制。当贪心现起时,立刻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嗔恨、妒嫉、也是同样。众生为无明所惑,造业流转,无有了期。修行,就是要铲除烦恼之源,将无明我执构成的虚妄世界彻底打破,由此开启本具的佛性。

问:相对于一心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 

答:想将一句佛号念好,并不容易。有些人念着、念着就念不下去了,无法完全放下,也无法使这句佛号在生命中真正产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不重视闻思,不重视经教,所以对其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念到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声音。这时,念“阿弥陀佛”和念“桌子”已没什么区别了。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为深广。若缺乏认识,如何能将这句佛号念到位?念得心心相印?所以说,“不夹杂”是有前提的。若对佛号理解得非常透彻,才可以“一心念佛”。否则,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么之前,就将闻思经教视为夹杂,恐怕会欲速则不达。

问: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宇宙真理?

答: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开智慧、证真实。要认识真理,必须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是错乱的,无论怎样认识,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就像我们戴上黄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而戴上绿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其次,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学到八十岁、八百岁,能穷尽整个宇宙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想以这种有限的经验认识无限的宇宙,是永远办不到的。惟有通过修行,才能去除种种错误知见,开发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由此证得诸法实相。

问: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答:世间一切皆因缘所生,说法当然也离不开因缘,所谓“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就以这个讲座为例,如果讲堂内空荡荡地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来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唯识三十颂》或是《辨中边论》,你们能不能听得懂?所以,还要根据大家的根基说法,这也是因缘之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针对众生不同根机,应机设教,开演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说法需要有大因缘。

问: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答:任何一个法门的弘扬,都有其特定的针对性。《法华经》说,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但佛陀一生说法,并不都是针对菩萨根机而说。有时是针对人天乘根机者而说,有时是针对声闻乘根机者而说,有时又是针对缘觉乘根机者而说。虽然佛陀想把最高的法直接告诉众生,但有些众生暂时只能接受人天善法,有些还可在此基础上逐步接受其他。总之,必须根据对方的接受程度而说。因对象、根机的不同,故佛陀所说教法并非都是直畅本怀、究竟了义的。

我们还要知道的是,虽然佛陀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并不是说,不能弘扬人天乘,不能弘扬声闻乘,而是不能以此为最终目的,不能以为这种引导是最究竟的。

问:什么是贪、嗔、痴?

答:贪,是一种染著的心理。所谓染著,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著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贪、嗔、痴在佛教中被称为“三毒”,即三种危害心灵健康的病毒。 

问: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

答: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烦恼。我们以财富扶贫济困,虽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会使人堕落,或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法布施则不同,它能使有情的生命品质得到彻底改善,并使未来生命不断得益。因此,法布施功德更大。

问: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又能带业往生呢?

答:“带业往生”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并不矛盾。往生净土须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前提下,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另外,“业”和“善根、福德”并不完全对立。福德也是业,是善业。我们所积集的往生净土的资粮,都是善业。若能具足善业,即便有些不善业,在强大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下,也无法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

问:人们常常将佛当做神来拜,或将佛教等同于迷信,根本不愿进一步了解,怎么办?

答:确实有很多人将佛当做神祭拜。但他能够礼拜佛菩萨,总是有向善之心。作为学佛者,我们不应该心生轻视,而应将自己学到的佛法告诉他们,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佛、法、僧三宝。

至于将佛教等同于迷信,同样要以慈悲心,以善巧方便来引导。你可以问他:你了解什么是佛教吗?如果不了解,怎么会认为它是迷信呢?一般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知道佛教是什么。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其作用,恰恰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你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究竟什么是迷信。其实,生活中遍布迷信,或是对金钱、地位的迷信,或是对感情、家庭的迷信,或是对鬼神、巫术的迷信。凡是我们认识不清,而又特别执著、依赖的,皆可称为迷信。有机会,我可以和大家探讨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讲一讲,佛教究竟是什么?是唯心还是唯物?是有神还是无神?是哲学还是宗教?这些都是认识上较有争议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澄清。

问:为考试来寺院求菩萨保佑,有效果吗?

答:祈求佛菩萨帮忙当然可以,不过关键还要自己用功。到考试时,如果自己不加努力,只是等着佛菩萨保佑,恐怕是不行的。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静坐、诵经、拜佛来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再去学习,效果必定更好。若是通过礼佛静坐开了智慧,对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但不是说,完全放弃对学习的努力,而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佛菩萨,那样就流于迷信了。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