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修行

2014/01/15        

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叫做《国王的三个问题》,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位年轻的国王,刚刚登基,他想到三个问题:如果他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做他应该做的事(最恰当的时机);知道应该与哪些人交往,不应该与哪些人交往(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如果他总是知道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那么他就永不会犯错误,可以做一个伟大的国王。

于是,他便张榜向全国的人宣布,谁能够告诉他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拜其为师,并提供很高的奖赏。很多人前来应试,但都不能使国王满意。

最后,他决定去请教一位住在深山里以智慧闻名的隐士。为了表示尊重,国王穿上朴素的服装,并且在山脚就下马,把侍卫留在后面,自己一个人前去。

来到一个小屋前,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挖菜园。国王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并请教那三个问题。老人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铲土。老人年事已高,铲土的时候,沉重地喘着气。

年轻的国王看到这个情形,说:“请把铲子给我吧,我来挖一会。”“谢谢。”老人说着把铲子交给国王,然后坐在地上。

时间慢慢过去,太阳已经开始落到树后,国王再次恭敬地向老人请教:“老人家,我来找您是要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您无法给我答案,不妨明白地告诉我。”正在这时,他们看到一个陌生人跑过来,这人双手捂着自己的肚子,血从他的指头之间流出来,忽然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国王和老人急忙把受伤的人抬进小屋,包扎伤口,悉心照料,一直忙活到大半夜。国王累极了,就靠在门坎旁休息。睁开眼睛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他发现那个受伤的陌生人正以奇怪的眼神盯着他。

陌生人以一种微弱的声音说,“您不认识我,但我认识您。我们两家是世仇,您曾杀死我的哥哥,抢夺我家族的财产。我知道您单独来找隐士,所以决定在您返回的途中杀您。但是一天过去了,您却没有回来。我离开埋伏的地方去寻找您,却遇见您的武士。他们认出我,打伤了我。我本想杀您,而您却救了我的命。经历这一番生死,我也看明白了,我们两个家族和解吧!”国王很高兴能有这样的结果,他可不想每天被仇敌谋杀。

下山之前,国王最后一次希望老人回答他的问题。老人说:“你的问题已经得到答案了。”

“我的问题如何得到解答呢?”国王奇怪地问。

老人说:“你昨天如果没有同情我年老体弱,帮我挖菜园,而是自己一个人转回去,就会在路上碰到你的仇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最重要的时间就是你帮我挖菜园的时候;我就是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就是帮助年迈的我。”

“然后,当那个人跑向我们时,最重要的时间是你照顾他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照顾他,他就会死去,你们两个家族就会更加仇恨,因此他又是最重要的人;而你去照料他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最重要的时间永远是当下——此时此刻,它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唯有当下,我们才能自由支配,过去和未来是我们无法自由掌控的;而最重要的人,是此时此刻跟你在一起的人;(当你独处的时候,最重要的人便是你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则是帮助眼前的这个人,使他从烦恼痛苦中解脱,使他快乐。因此,要专注于做好当下的事,并随时随地善待身边的人,因为人只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越南一行禅师曾高度评价托尔斯泰的这篇小说,说其中揭示的人生智慧不亚于任何神圣的经文。

我们经常会谈到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世界的和平尽力,发愿对一切众生慈悲;然而我们却常常会忘记,身边的人正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一个朋友谈到他面临的困境,他正在静坐,观修慈悲心,观想着把一切众生的痛苦吸入体内,然后把自己的功德、喜悦供养给一切众生,全身充满了慈爱、喜悦的觉受。正在这时,妻子在门外喊他,请他帮忙打扫一下房间,他生气地回答:“在我修行的时候,请不要打扰好吗?!”

如果你不能为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父母服务,你要怎么服务社会?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快乐,你又怎能期望为别人带来快乐?所以,修行真的是要脚踏实地,要缩小范围,回到当下,回到自己,回到家庭,回到亲友,回到同事,回到自己所住的社区。

我们要如何活在当下,在此时此刻与身边的人一起活在当下,帮他们减轻痛苦,让他们生活的更快乐一点。我们要怎么做?

答案是:我们必须要修持正念,把正念贯彻到生活中去。

托尔斯泰给的原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若要付诸实践,就得藉助正念的方法去寻找这条生活中的修行之路。幸运的是,孔子在2500年前,已经清楚地指点我们,在生活中修行有九个要点。

二、 九思:在生活中修行的九个要点

《论语﹒季氏第十六》有一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常常做九个方面的反省: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耳朵是否听得清楚,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言语是否诚恳,办事是否认真专注,有疑惑是否向人请教,发脾气是否考虑后果,见有所得考虑是否适宜。”

儒家的学问,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这一章很重要,可以当成儒家修行的一个口诀,这是孔子讲真东西了,把修行的口诀都告诉了大家。“君子有九思”,这就详细地谈到了入世修行的九个要点。

儒家是入世的修行。所谓入世修行,即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无非是在待人接物上,磨炼自己的心性。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它是要求,随时随地、每时每刻保持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工夫,也是“明明德”的下手工夫。

每时每刻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照,用佛教的话说就叫保持正念。一般我们讲,保持正念都是把觉照力放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儒家是在待人接物上修行,不仅要觉知自己,同时要觉知到他人,这个难度就更大。

在待人接物当中,如何保持你的觉照力?这里,孔子就提到了九个要点,它有一定的次序,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境”,第二个阶段是“表态”,第三个阶段是“行动”。

三、对境——你真的看到了吗?

第一个阶段是“对境”。境,就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待人接物,无非是人与人、人与事物的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视思明”,你的眼睛是否看得明白;“听思聪”,耳朵是否听得清楚。

做过一点修养工夫的人就会知道,眼睛在看,但不一定看得明白;耳朵在听,但不一定听得清楚。往往是,你只看见了你想看的东西,你只听见了你想听的东西。大家常说眼见为实,其实眼见的也不一定是实,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带了一副隐形的“有色眼镜”。

我曾经在很多讲座上放过一段几分钟的录像,内容是白衣球队和黑衣球队在练习传球。我请大家注意录像中白衣球队一共传了几次球。大家聚精会神地看完录像,很多人都能准确无误地告诉我白衣球队前后共传了次球。这时我微笑着问大家:有没有人看见黑猩猩?什么?除了黑衣球员、白衣球员,还有一只大猩猩?每个班上都有超过60%的人没有发现!大家纷纷猜测那一定是躲在某个角落里的一个猩猩图标,大家太专心数人数,没注意到这些细枝末节。

可是我说那是一只跟人一样大的猩猩,还张牙舞爪地跳舞呢。这怎么可能!大家不相信自己居然会缺乏观察力到这种地步?于是重放一遍录像。这回,不用数白衣球员,也不用数黑衣球员,什么都不用做,只是看录像。果然,录像放到一半时,一个人装扮成一只黑猩猩闯进来,在画面中央手舞足蹈,足足有一分钟才离开。这回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看不见的大猩猩”是心理学史上最知名的实验之一,在实验中,大约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看见大猩猩。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即使最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这是由于我们的注意力本身具有“先天的缺陷”,注意力本身只能观察到局部,而不能观察到整体。这不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实验吗?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没有看见、没有听见事实的真相。

这不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吗?所以,孔子这里讲的“视思明,听思聪”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在看的时候,往往有偏见有局限,听的时候,也有偏见有局限。那么我们能不能意识到这个偏见局限的“有色眼镜”呢,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会看不清楚、听不清楚外部世界,是因为我们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当我们在看、在听的时候,要注意观心,观看我们的内心有没有贪心、嗔心、慢心、疑心等等,这些都是“有色眼镜”,导致我们看不清楚,听不清楚。

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疑人盗斧”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家里丢了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盗了他的斧子。他就仔细观察邻居,越观察,邻居越像个小偷,怎么观察都像个小偷。过了三天呢,他从自己的床底下,发现了斧子,原来是自己不小心,把斧子放在床底下去了,才知道冤枉了邻居。这时候再看邻居,怎么看也不像个小偷哎。这就是疑心在起误导作用。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个人要能做到:看就是看,听就是听,这样你做事情才能准确,与人沟通才能有效。为什么人与人会有矛盾、冲突,就是因为有误解,他说的话你没有听明白,那就有误解。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与人交流沟通过程中,因为没有听清楚对方讲些什么,而造成彼此的不愉快。

这是一位叫珍珍的大学生,她本人的真实记录:

有一次,我跟妈妈打电话时,她问我最近在学什么,我说在学针灸。她说:“绝对不能在你自己身上试”。我一听就很生气,因为我们练针灸必须在自己身上试,不在自己身上试就去扎患者,是很不负责的行为。我说:“我们必须在自己身上试,这是老师要求的!”妈妈说:“那也不行,万一扎坏了你,怎么办?”我说:“不会的,我们专门学这个的,怎么会扎坏呢?”妈妈说:“就是不行,可不能拿你自己做实验,本来好好的,别没事再给扎出病来。”她已经是命令的口气了,我没法再说下去,很委屈。我常常感到,跟父母是没法讲道理的。虽然我是学医的,这是我的专业,但是他们根本听不进我的话。

我为这个事纠结了几周,觉得妈妈不可理喻,总是干涉我,而且不相信我。后来,我突然想到了“需要”,妈妈的需要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我只知道她很担心我。下一次打电话时,当她告诫我不准在自己身上练针时,我突然不生气了,只是很平静地听着。我问道:“妈妈,你在担心什么呢?”妈妈愣了一下,说:“我就是担心你身体不好啊,万一扎坏了怎么办?”我这次突然明白了她的担忧,原来她不是要故意干涉我,而是真的担心我的健康。于是我回答:“其实你不用担心的,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师在旁边看着,一点危险也没有……”我向她解释了我们的练习过程,她默然不语了,我想她是同意了,只是不好意思说。

珍珍同学第一次与妈妈交流时,是带着有色眼镜的,所以她会认为妈妈不讲道理、故意干涉她,于是就很郁闷;第二次交流时,是很诚恳地倾听,想要了解妈妈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了解妈妈的需要,于是她发现了妈妈对她的关爱。

上面的几个例子告诉我们,看清楚、听明白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怎么才能看清楚、听明白呢?这就要做格物致知的工夫,随时保持觉照,内心里面要很宁静,不要带有偏见,不要带有情绪。如果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带着偏见,那我们就会看不清楚,听不清楚。

格物致知的具体方法,后面会详细向大家介绍。

四、神态——关爱与尊重

在待人接物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神态表现至关重要。“色思温,貌思恭”,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这是态度。之所以说待人接物的态度非常重要,是因为人们只能通过表面现象,才能判断他内心的活动。如果我们的脸色很温和,容貌很谦恭,人家自然就会知道,你是关心人家、尊敬人家的,你是体谅人家的。所以人家就会很乐意与你交流。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脸色和态度,是保持温和、谦虚、恭敬,还是板着脸,态度傲慢。我们态度一傲慢,别人就不愿意跟我们沟通。所以我们在待人接物过程中的神色与态度,是能否有效沟通,能否有效处理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随时保持觉照,要觉知到。

(一) 仁与礼:满足人类的两种基本精神需要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除了物质层面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有着更深层的精神需要。而被爱、被尊重是人类的两种基本的精神需要,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们发现,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而这两项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

观察一下孩子的天真表现,那是很有趣的。

阳光照进客厅里,两三个孩子在嬉戏,妈妈坐在沙发里织毛衣。“妈妈!看看我!”一个孩子向妈妈跑过来,妈妈只要微笑着回应一下,或者抚摸一下孩子的脑袋,孩子便心满意足地又跑去玩了。如果妈妈走了神,没有及时回应,孩子便会使出他能想到的所有把戏,哭闹、撒娇、发脾气、装可爱……直到确认得到妈妈的爱与关注为止。

这些需求中最主要的,就是归属感。在孩子们努力追求归属感的过程中,他们很快便发现,如果想要得到关爱,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具有特殊的价值。他们便会做出一些行为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父母关爱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不管他们有没有特殊价值,父母其实一直在关爱他们。

这种行为模式一直持续到成年人,小的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注,成年后,我们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关爱和尊重,为了获得爱和尊重,我们会追求事业、金钱、地位、名声,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尊重的。站在这个角度看人类,我们其实都还只是个孩子。

儒家真是很慈悲,他发现人类需要被爱,便去爱世人,这就是“仁”;他发现人类需要被关注、被尊重,便去尊敬世人,这就是“礼”。“曲礼曰:勿不敬。”儒家提倡仁与礼,其实就像我们慈爱的父母,尽量来满足我们这些孩子的需要。

(二)真诚的虚伪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色思温,貌思恭”,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只有当我们内心真诚地关心对方,我们的脸色才会温和;只有当我们内心真诚地尊重对方,我们的态度才会恭敬。

不过,这是很难做到的。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的脸色确实很温和,不过那是装出来的,不是出自内心真诚地关心对方,而是想让对方觉得我很关心他,从而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关爱;我们的态度确实很恭敬,不过那也是装出来的,不是出自内心真诚地尊重对方,而是想让对方知道我很尊重他,从而赢得对方的尊重。

有一次到内蒙,一位认识不久的朋友很热情地接待我。晚上,他很热情地向我介绍呼市的风味小吃。我为了回应他的热情,便装着兴致勃勃地提议去喝奶茶。其实刚吃过晚饭,已经没有太大的胃口喝奶茶,几碗下来,肚子已然撑了。但看到朋友那么热情,只好多喝几碗,脸上还要痛苦地装出微笑。但是忽然我发现,他的脸上偶尔也露出不自然的微笑,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两个都想支持对方假装的这份敬意。于是,我果断地终止了这场“演出”。我感觉自己轻松地呼出一口气,而朋友也显得轻松多了,而交谈却更加轻松融洽。

我们认为必须要这么做,才能让对方觉得我们很关爱他、尊重他,于是我们很真诚地在演一出出虚伪的戏剧。很不幸地,这种“真诚的虚伪”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千年以降,我们民族被培养成一个被西方人所不齿的“虚伪的民族”。

儒家的思想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孔子当年所批评的虚伪的“色温”、“貌恭”,反倒被后人理解为儒家思想的精华,也真实匪夷所思了。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一个人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表达自己,不自我欺骗,也不欺骗他人,这才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可惜我们却一直“真诚”地欺骗自己,“真诚”地欺骗他人,生活在“真诚的虚伪”之中。

(三)爱与需要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真诚的虚伪”之中呢?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看清楚内心世界,不懂得区分什么是爱,什么是需要,而把需要错认为是爱。

什么是需要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尊重,而表现出关爱和尊重对方,这种关爱与尊重其实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其立足点还是自我,所以是不真诚的,在本质上是自己的需要。当我们向他人表达这种“爱”的时候,其实是在表达“我需要你。”这种装出来的关爱是“虚假的爱”。

什么是爱呢?爱是无条件的。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与尊重,而是真正地对对方感兴趣,而自然地流露出关爱与尊重。其立足点是对方,是真诚的。在这个真诚地表达自我的过程中,自己得到极大的喜悦,对方也得到了真诚的关爱与尊重,从而得到极大的满足。这种关爱是“真实的爱”。

当我们错把需要当成爱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真诚的虚伪”之中;当我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真实的爱”,也就是“仁”,“色思温,貌思恭”也就自自然然地做到了。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桩事情,当我们需要对方的爱和尊重的时候,我们其实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尊重,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那是假的,我们自己隔离了爱和尊重,这大概就叫“求不得苦”吧。而当我们停止向对方索取爱和尊重的时候,却会惊讶地发现,我们一直生活在爱和尊重之中,我们就有能力真正地爱自己、尊重自己,也就有了能力爱别人、尊重别人。

我们真正明白了“仁”与“礼”,爱与尊重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起来。世界便自然充满了爱与尊重。

五、言语与做事的原则

“言思忠,事思敬”,言语是否诚恳,办事是否认真。这就进入了待人接物的第三个阶段——行动。行动,无非是两个行为,一个是怎么说,一个是怎么做。言语是否诚恳,办事是否认真。我们现在的人,言语真的能做到诚恳吗?办事真的能做到认真专注吗?

(一)“言思忠”从不妄语开始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主要通过语言。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同时,也是用来自欺欺人的工具。

“言思忠”的意思,是要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要自欺欺人。“忠”字从中从心,心要不偏不倚,合乎中道才叫“忠”。诚意正心的工夫做到一定程度,才能合乎“忠”。这个比较难。比较容易的下手处,可以从不妄语开始。

不妄语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不欺骗他人,二是不欺骗自己。而不欺骗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欺骗自己的人一定会欺骗他人。

所谓不欺骗自己,就是如实地面对自己,如实地表达自己,对自己的念头要观照清楚,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所欺骗。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自己的念头所欺骗,而不自知。

这是朋友告诉我的真实的故事。他太太和两个闺蜜进城购物,晚上九点多还未返回。她们到家之前,我的朋友有点担心,便打电话问候一下。另外一位的老公也打电话询问。没想到第二位密友吃醋了,别人的老公都打电话关心自己的老婆,唯有自己的老公不打电话问候,太不关心人了!太不尊重人了!便开始发脾气,准备回家和老公大吵一架。她气哼哼地回到家后,发现家里没人,才忽然想起来老公早上曾经告诉他,要到外地出差两天,她当时忙着做饭,没有注意。这时,才知道冤枉了老公,满腔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才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自己的想法欺骗了,活在了幻觉当中而不自知。

怎么样才能不被自己的想法所欺骗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培养觉照力,做格物致知的工夫。

我有一次到上海,从火车站坐出租车到下榻的宾馆。司机是一位50多岁的上海人,出租车开出一刻钟左右,司机忽然对我说:“这个时间段,走这个路线比较堵车,不如换一条路线。”我顿时警觉起来,是要宰客吗!马上有一种冲动,想要指责司机。幸好佛菩萨加持自己,还有一点觉照力,即时觉照到是自己的疑心升起来了,司机真实的意图我此时并不知道,我只是在怀疑他要宰客。差点被自己的疑心所欺骗!看清楚自己的念头后,我很自然地告诉司机:“我不认识路,您是老司机,有经验,听您的,您只要把我送到宾馆就行!”没想到老司机很感动,他说他开车很多年了,自己的一番好心往往被人误解,很少听到这么信任他的话,更多的是怀疑和指责。一路上我们交谈的很开心,成了好朋友。

不欺骗自己还包括要勇于表达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想法、情绪、需要等等,这是儒家所提倡的“直道”。

不欺骗他人,内涵比较明显,此不赘述。

(二) 善意沟通的四个要素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总结出非暴力沟通模式,归纳出善意沟通的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方面要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去批评、指责;另一方面要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先看如何诚实地表达自己。

譬如,每次你看到老公或孩子满地乱丢臭袜子,就会唠叨他们,惹得他们烦,你也烦。而善意沟通的方式就是:

第一句(观察):当我看到你把袜子又丢在地上(要述说事实,任何人都不可以反驳的事实。比方说,乱丢,就是一个批判,不是事实,也许人家觉得袜子本来就该放地上的!!)

第二句(感受):我觉得很不舒服(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第三句(需要):因为我很不喜欢家里看起来凌乱(把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归咎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说对方引起的。因为我不喜欢凌乱,我才不喜欢你把袜子丢地上,否则我一点也不在乎的,不是吗?)

第四句(请求):可以请你捡起来吗?或是以后你可以把袜子放到洗衣袋里面吗?(提出一个可行的要求,对方可以照着做的合理要求。)

再看如何关切地倾听他人。

还是举前面珍珍同学与妈妈的沟通。

第一句(观察):妈妈,当您听到我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

第二句(感受):您感到很担心,是吗?

第三句(需要):妈妈,您在担心什么呢?(妈妈愣了一下,说:“我就是担心你身体不好啊,万一扎坏了怎么办?”)

第四句(请求):所以,您告诫我不准在自己身上练针,您是担心我的健康。其实您不用担心的,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师在旁边看着,一点危险也没有……”(我向她解释了我们的练习过程,她默然不语了,我想她是同意了,只是不好意思说。)

这种沟通方法很有效,可以化解很多纠纷。但是,必须要有高度的觉照力,实修格物致知一段时间的以后,才能使得出来这个工夫。

以上所言,是“言思忠”的内容。

(二)“事思敬”从专注开始

我们现在做事,普遍就是心不在焉、毛手毛脚的。很难体会到敬的感觉。

什么是敬呢?宋儒程灏程明道先生说:“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这一句话值得反复体会,你存一个要把字写好的心,那就已经不是敬了。这一点大家要仔细体会,练过书法的人更容易明白,当你存一个要把字写好的想法时,身上会感到紧张,会害怕写不好,处于这种状态,就很难正常发挥。相反,当你没有要把字写好的想法时,写字只是写字,你会很放松,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反倒可以超水平发挥。

那么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洗碗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洗碗只是洗碗。我们不是吧?我们洗碗是想快快把碗洗干净。洗干净是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心就已经不是敬了。如果洗碗只是洗碗,把心就安住在洗碗上,而不是为了把碗洗干净。当你洗碗只是洗碗的时候,这个敬就能体现出来了。把心放在当下,自自然然的碗就能洗得干净。因为他就没有存把碗洗干净的心。这就是儒家讲的敬。这个也要从工夫当中去体会。当你存一个心,存一个目的,就已经背离敬了。

那么我们做事,要培养敬的精神,可以从培养专注的觉照力开始。当我们把心放在当下的事上,专注地去做的时候,很快便会体验到一种深深的喜悦。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称之为“劳动的喜悦”。

一位旅日的朋友讲到他在日本搬家,所观察到的事情。那些搬家工都是小伙子,穿着整洁的制服,搬家前要恭恭敬敬地对房子鞠躬,对所搬的家具鞠躬,然后细心地把家具用布包好。搬到新居后,还要对房子鞠躬,对放好的家具鞠躬,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始至终毕恭毕敬,就像举行宗教仪式似的。朋友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说这是公司培训的流程;那也没必要这么认真啊!朋友问道。这些年轻的工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很乐意这样做,这样做我们可以体验到快乐!”

这是“事思敬”所带来的利益。可惜的是,现代人的劳动观念已经发生极大的改变,很少有人认为工作是快乐的,社会上普遍认为,劳动是为了挣钱不得不做的事情,没有快乐可言。只有休闲才能带来快乐,所以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用最少的劳动赚取最大的报酬,都在争取每周的工作时间再少一点。当然,这样一来,也就很少有人能够体验到“劳动的喜悦”了。

六、格物致知的五个步骤

九思最后的三项,“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讲在待人接物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的事项。要随时随地防止这三类有色眼镜,这叫防非。

为什么有疑惑呢?这是来自于愚痴。为什么会有忿恨呢?忿恨来自于嗔心。得,要做有所得,来自于贪心。贪、嗔、痴,这是三大类有色眼镜,也叫三毒,影响了我们做人做事,影响了我们的觉照力。所以要随时随地注意到它们。

要怎么注意到它们呢?

“疑思问”,有疑惑就不要轻举妄动,首先要反省,要思考,如果还不清楚,就要向善知识请教,这个疑惑就能破除。“忿思难”,发脾气要考虑后果,一考虑后果,注意到发脾气不好,气就消掉了。“见得思义”,见有所得,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是否有贪心。贪心、嗔心、愚痴心,这是三类有色眼镜,会使我们的事情做不好。对境、态度、行动,这是我们待人接物的三个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里面,都会不知不觉的带上这三类有色眼镜。

贪嗔痴三毒,在儒家被称为“物欲”,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工夫来消融。

(一)何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儒家经典《大学》的最核心内容。

“格物”的物,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第一类是对主体(我们自己)的观察,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身),情感情绪(心),思想观念(意)等;第二类是对客体(外境)的观察,包括家,国,天下。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符合事实,而不是臆测和妄想,这就要身临其境,直接和各种现象“面对面”。格物就是与事物“面对面”,进行直接的观察和体验。格物的下手处从观察自己开始,即内观。具体下手处从观心或观身开始均可,但是对于刚起步实修的人,建议先从观身开始。原因是,身的现象比较明显、粗大,便于观察。然后逐渐过渡到对外境家国天下的观察。

致知,就是在深入观察中逐渐清除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知,生起真知灼见,看清事情的真相,看清生命的本质。真知灼见最究竟的地步,就是观察到“天地万物为一体”。消除不正确的观念,获得真知灼见,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反复观察,看清生命,看清世界的本质。格物致知的目标,就是要看到生命现象,以及万事万物的真相,了解我们的生命,乃至于万事万物的运行方式。

(二) 对待烦恼的四种态度

前面谈到,贪、嗔、痴,这是三大类有色眼镜,也叫三毒,是人类的根本烦恼,影响了我们做人做事,影响了我们的觉照力。所以要随时随地注意到它们,不被它们所控制,成为它们的奴隶。所以,格除这些“物欲”成为格物致知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待这些物欲烦恼,归纳起来,有四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是“随”,贪嗔痴的烦恼一旦起来,完全被它们控制,没有丝毫自主权,随着这些烦恼漂流而去。此谓之“随”。

二是“顶”,烦恼升起,用意志力去对抗,竭力压制,此谓之“顶”。这样做并不总是成功,往往会有反弹;并且久而久之,这种压制的心态会导致身心的疾病。这是一种不太高明的“忍辱”。

三是“丢”,顶不住只好逃避,不敢再次面对烦恼。都市里的宅男宅女,酒吧歌厅里流连忘返的人,其中很多人其实是在逃避。此谓之“丢”。

前面三种态度,我们都不太提倡。我们提倡的是第四种对待烦恼的态度,即“不顶不丢”。这是一种全然接纳的人生态度,对待烦恼先接纳,然后运用智慧去观察,去发现它们的真相。原来一切烦恼都是纸老虎。

(三) 以譬喻来说明格物致知

第一个譬喻,黑暗体验。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从一个明亮的地方忽然来到黑暗处,开始的感觉往往是心中有些紧张,好像什么都看不见。不过,只要放松下来,或者闭一闭眼睛,再睁眼适应一会儿,便会发现其实在黑暗中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东西的。黑暗譬喻我们的烦恼,乍一看似乎很强大,然而只要放松下来,以接纳的心态包容它们,观察它们,便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第二个譬喻,庐山云雾。

庐山烟雨是一大景观。苏东坡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云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远看似有,近观实无。远远看去,遮蔽视线;靠近观察,却了无所得。烦恼亦复如是。

第三个譬喻,主人与客人。

客人的特点是,来来往往,不在此处久住;主人则不同,他会在此处久住,接待客人。即便偶尔外出,晚上一定返回。运用这个譬喻反观内心,烦恼幢幢往来,生生灭灭,不会长久安住,所以是客人;而那个知道烦恼升起,也知道烦恼灭去的,他不在烦恼里,是主人, 阳明先生谓之:“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主人。良知不是烦恼,他可以接待烦恼这个客人。

第四个譬喻,高空观云。

阴雨天乘飞机的体验是很奇妙的。在地面的时候,仰望高空,乌云密布,好像整个世界都阴郁压抑;而当飞机穿过云层,飞到高空,从高空俯视的时候,发现晴空万里,一朵朵云层如绽放的棉花一般美丽庄严。云层譬喻烦恼,晴空譬喻良知,当我们陷入情绪之中的时候,就好像从地面仰望高空,只能看到乌云;而良知觉察到我们陷入情绪时,主人便回来了,他自然会接待客人。主人意识到自己是主人,客人便自然只能是客人,而不再喧宾夺主。乌云就成为可以欣赏的景致,烦恼原来是菩提。

(四)格物致知的五个步骤

下面以处理贪嗔痴三毒烦恼为例,简要介绍格物致知的五个步骤。贪嗔痴烦恼的升起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这时恰恰是做工夫的最佳时机。

格物致知的第一步是觉知。

例如,我们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某个人的言语行为刺痛了我们,我们心中升起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有一种想要反击的冲动。这时我们要保持觉知,及时觉知到这种情绪。

第二步是命名。

对这种情绪觉知到之后,要对其准确命名。这种令我不舒服的情绪叫“嗔”,一方面体验、观察这种情绪,同时心中给这个情绪贴标签,默念“嗔,嗔,嗔……”

第三步是观察。

一边心中默念“嗔,嗔,嗔,”一边体会、观察这种情绪的变化,同时注意身体的感觉。情绪的变化必然带来身体感觉的变化,当嗔心升起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身体的紧张、心跳的加快、呼吸的急促等等,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觉受上,慢慢地我们会很自然地感觉到身体平静下来,情绪也烟消云散。

这时,自然进入第四步,真相。

我们看到了烦恼的真相,它是无常的,它不是主人,而是象云朵一样飘来飘去。我们以前错把客人当主人,错把杭州作汴梁。

当我们观察到烦恼的真相,烦恼便丧失了控制能力,我们便从业习之中走了出来,一种解脱感、轻松感会自然升起。内心的温柔、慈悲、喜悦会自然涌现,此时是良知呈现的状态,不再是被逼迫的状态,良知自然会引导我们的行动,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是第五步,谓之“知行合一”。

这便是格物致知的五个步骤,初开始练习时,要严格格式化,每一个步骤都不要省略,要一步一步严格做完。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会品尝到味道,产生喜悦,进而乐此不疲,智慧、慈悲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显发出来。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道理。

七、总结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是孔子修行经验的总结,是儒家入世修炼的口诀。我们把它背下来,认真体会,落实在生活工作之中。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就可以少犯很多很多的过失。与人沟通,交流,做事,效率就会提高。

虽然讲到九个要点,但是总结出来只是一个要领,就是随时随地的立足于当下,所谓心要“在焉”,使良知起觉照的作用,对当下的身心状态、内外境界保持觉察。这不仅仅是儒家修行的要领,对我们佛教徒,乃至任何一个宗教的修行人来说,都是修行的要点。对自己当下身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保持清清楚楚的觉照,这是最重要的一桩事情,这是修行当中一个最核心的要领。

南无阿弥陀佛!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