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  2015/11/12        

问:‘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等;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成三类: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有功德。

行布施时,应该要以慈悲心、恭敬心、平等心来做这件事情,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未来的果报也是无穷尽的。《地藏经》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现在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打知名度,让大众知道他在做善事,为求受到大众的肯定而布施,这样子就是有条件的布施,不是清净的布施。虽然是布施了钱财,也可以得到一些福报,但并非真正的发心,得不到无量的福报。

在经典中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大哥个性好吃懒做、处处计较,甚至一毛不拔,悭贪不舍;弟弟却是很勤奋、很努力,喜欢广结善缘,所谓结善缘也就是布施,因为无论布施钱财、智慧,乃至于布施一个微笑,都有福报。

这两兄弟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有一天遇到天灾地变,两人都往生了,一起到阎王殿报到,阎王对他们说:‘你们两兄弟的个性虽然不一样,但在世的时候,也不是大奸大恶,所以都可以再转世为人,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处是接受人家的供养、布施;另一是专门赚钱修善,来救济人家、行布施。经过调查,这两个去处分别是:姓赵的人家,这是专门布施的,以及姓谢的人家,这是专门接受布施的,你们的意愿为何?’

结果,哥哥真的转世到谢家去,因为家贫如洗,变成了乞丐,接受人家的布施、救济,但一生受苦无穷;而弟弟投胎到赵家,赵家有很多的财富,常将这些财富拿去修善、布施,结果因为勤修布施,不但得好名誉,而且广结善缘,福报愈来愈大。所以,我们都知道‘舍得’‘舍得’,因为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藉由这个公案,我们了解布施才是一种福报。佛经上讲,要惜福、修福,修福就是要布施,没有布施就没有福报。在现今这个社会,我们行布施要基于慈悲心去做,不要存着想得到好名誉的念头,无所求的布施,社会才能够祥和,我们自己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