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17/10/21        

(第三讲)

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我们依然还是请大家合掌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今天我们接着上一次讲到《心经》的经题。在开讲《心经》的时候,也跟大家说过这个《心经》,既然是佛法的核心,是非常高难度的。他在阐述这个究竟圆满的空性的时候,我们还得会听、会用。为什么常说到"有好入,空难解",我们从事相上怎么去起步,怎么去积累,尽管是比较勤苦一些,我们还能够依教奉行。但是在这个玄谈,这个空性的,灵性的道理上,是很难契入进去的。所以说,我们事相上的积累,积功累德这种勤苦的修行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你看我们马上要讲的“波罗蜜多”,上一次讲到六波罗蜜。在另外的《大般若经》里面讲到,如果有的行者不能够久行,就是不能够持久的修前五度,就是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波罗蜜的话,那么终不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连《心经》讲的道理信都信不起来,解也解不了,不要说去证去悟了。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相上的修行。

我们既然知道了上一次讲到般若的内涵,以及般若的这种观照,般若的持之以恒的修法,那下面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就比较好理解了。他是一个名词概念上的描述。因为印度话就是梵语,在这里是一个倒装句。“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多”是到的意思。其实他这个意思也是解释“般若”,就是我们称之为彼岸到,或者到彼岸。相信大家到了庙里边,去朝拜的时候,都会见到有一个碑,上面写四个字“同登彼岸”,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第一个意思他说是“彼岸到”呢?是指我们这些烦恼,痛苦呀,造业的地方我们称之为此岸。那么如果说解脱,出世间,包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都叫彼岸嘛。此岸彼岸间一定有一个苦海,这个苦海就是要由般若为舟船才能够到达,所以就叫做彼岸到。

另外这个“波罗蜜多”还有一个意思叫做度无极。度,就是度脱的度,太极的极。无极,顾明思议就是没有余地了。就等于说,度脱了一切烦恼,一切惑业,都能度脱究竟了。没有任何的,给他留下余地有漏的地方。所以叫做度无极。有时候也叫做远离,远离一切妄想执着。有时候也叫做究竟,圆满了一切智慧,圆满了一切菩提。我们常不是说,如果一个老和尚走了,称之为圆寂。就是圆满一切智慧,寂灭一切惑业。那么“六波罗蜜”,这里指的是波罗蜜多,统称六波罗蜜。我们上面讲的般若为正行,五度为助行。只有般若在的时候为眼,其他万行就像足一样往那走。所以,这就是波罗蜜多的意思。

下面我们就开始要跟大家讲到,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字是一切,不要说佛法了,也不要说世间法了,是一切法的所存在的根本。我们就是依着这个心,而有了六道上下的轮回,也是依着这个心,而去修行解脱成就佛果。所以说,度众生也是用的这个心,六道里面生天堕地狱,也是用的这个心。所以我们都知道“若人欲了之,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家在读《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有一个《华严经》中的觉林菩萨偈:心如工画师。我们常常会说:“万法所生,唯心所现”。所以说,佛法讲的根本法就是一个心法。我们来修行,其实也是修心的。

很多时候现在的佛法,大家不在心地上用功夫,好在身上面做文章。甚至有时候调节的觉得身体舒服了,甚至健康了。当然有时候也会讲到,借假修真这个色身。那么我们对这个色身太在乎,无休止的追求他的健康长寿的时候,一定会忘了心。因为你在妄想中,一定会忘了心的本来面目。所以真正的佛法与外道法在根本上的区别,就是要用这个心,来进行决定、了别、抉择。

所有的宗派,一切的佛法,三藏十二部,其实全都是对我们这个心作为注解的。我们常说到一切的众生,都是靠起心动念而存在的。讲到心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比如说,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那心有生、住、异、灭的这四种状态。如果说去观照这个心,很多时候我们是粗的,粗线条的。根本就觅不到心的真实状态,都是在粗线条这个幻觉上,自以为是的认知他。真正的用心用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呢,我们才知道能把心的相状捕捉到,能跟进的上来。这才叫般若波罗蜜多,我们讲的心法。

但是问题是,这是从凡夫到修行者、到菩萨、佛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凡夫只能够知生的灭相,生、住、异、灭四种相中的灭相。也就是说,往往事情过去了才发现了,后悔了。事情正在发生时候,我们的心跟着事情正在投入的时候,没能够把他止的住,只是过了以后后悔了,木已成舟了。果报现前了以后,凡夫觉得怎么能这样呢,才烦恼。所以说,凡夫只能知道心的灭,灭了的这个相。请大家用自己的心也去进行体悟。那么罗汉这样的圣人,就是修行了脱了生死,出了三界的圣人,他能知道心的异相,生、住、异、灭的异,变异的异。他能够感觉到异,这个异相没异了,观照到心的异相把他看穿了,这个异就空掉了。打个比方,我们梦醒后,觉梦了就没有梦了。认识到错的时候就没有错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罗汉的人,能知道心的异相。

如果说修行到菩萨的次第,大家知道菩萨他能观照到、守得住心的住相。我们在迷的时候,每一个心都是有住的。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住,一个执着。念念积累。所以我们迷的时候,是有住。觉得时候是没有住的。《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觉住的时候就不住了。所有住都是妄心,一切不住就是真心呀。所以不住就是无相。没有人相,没有我相,没有物相。所以说菩萨修行的地步,他能够知道心的住相。

但是,只有佛,才能知道心的生相。为什么说诸法无生才能成佛。你修到快成佛的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分无明,十地菩萨里面,初地还有十分无明。只有佛见到生相的心,才能觉到生是无生法,观一切法无生,能够彻底的究竟圆满的达到这个无生法忍。所以你看为什么说,佛才能够观到不生的心的相状呢?烦恼不生不就是菩提吗?业障不生时不就是解脱吗?生死不生不就是涅槃吗?众生不生了不就是佛了吗?所以说,只有佛对于心的这个生、住、异、灭四相彻底打开最为明白。我们才称之为明心见性。一明就永明了,没有了生了,住、异、灭都没有了。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

这是从观照上来讲,我们怎么来观照心的这个生、住、异、灭的流动状态,这就是一种修行。所以真正的修行,在观心时并不是说我们上一讲时说的,跟心去做斗争一样的。而是跟进,守着,明白着,随他任用自如着。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对于佛法讲的这个心还是吃不透。很多人下意识的就会想到,我们胸腔里的这个肉团心的这个心,其实他只有生长的意义。是没有其他任何意义,只不过维系我们一个色身、假体这样存在,然后让我们用妄想来依附这个条件,作为合二为一,有一个错觉有个我的存在以外,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当我们以为说,咱俩心心相应,都以为说难不成,就是你肚子里这块肉,跟我肚子里的这块肉步调一致了吗?没有任何作用。这就是大错特错把心给误会了。

那我们现在最多的错认的一个心,叫做缘影心,也叫缘虑心。就是我们的攀缘心这个妄识,每时每刻的错觉,就好比说,本来是一个麻的状态,我们把他编成绳,就以为有一个绳子的存在。这个绳呢,其实是麻。再进一步错认知,就以为这个绳子是一条蛇的时候,就会生起恐怖和紧张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每个凡夫,现前心的错觉。这个心本来是平等的、自在的、清净无染,我们常说的打破时空,横遍十方,竖穷三界,遍一切处,本自自觉的。

但是,就因为被我们这个无名的妄想所局限,所迷惘的时候,那我们就把他当真了,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犯的毛病,就有了局限性,就浪费了这本有的心。所以真正这里的《心经》,最后要了悟的是什么呢,就是刚才讲的,佛能观照到的无生之心,也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这个东西真的是我们常在比喻说,成了佛了,他也没有增加一点点,你是凡夫也没有减少一点点,本来就是现成具足的,就是被我们客尘的烦恼所染了。就跟一面大圆的镜子一样,但是上面有了烦恼,有了灰尘了,就被蒙住了。虽然被蒙住了,但是,镜子可以照天照地的这个作用并没有失去。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这个心,大家要有一个观照和了解。

为什么你看《金刚经》里讲到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呢?大家设想一下,就是我们所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其实都是现前一念的妄想铺展开来的,就跟我们刚才,我一直在讲法的过程中说,有人在这里发合掌的头像。那我们设想一下,就是刚才我们在讲,大家在听那个话的时候,跟我们现在又进行到我们在讲这个遍法界,真如心的佛性心的时候,是一念呢,还是两念呢?如果是两念的话,包括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这个念,那我们在顾及到当下的这个念的时候,就回忆不到刚才的那个念了,可是我们可以回忆得到。如果他是一念的话,他为什么又是刚才和现在两种感觉呢?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段呢?所以你看,就同样的一个念头,就看你怎么去认知。

如果你认知时,觉得说都是现前的一个作用,那他就是我们说的现前一念,如果你认为,真的有个刚才和现在,那就把他隔绝开来了,就是妄想。所以,在同样的一个心的状态上,你看见“真”,还是见“妄”,这就是我们说的《心经》的心,怎么善用其心了。刚才你看同样的一个心,生、住、异、灭,凡夫只能见到他灭的部分,罗汉和菩萨见到他住和异的部分。只有佛,才能见到他的真实状态。就这么用心的。所以说,心经讲的这个心,他就是我们平等、究竟。心也罢,佛也罢,众生也罢,没有差别的这个遍法界真如之心。我们修行到最后也是要把这个心修得让他显现出来。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了佛法,才说要成佛,才在这里讲《心经》,就是为了让我们读懂这个心的,从概念到内涵乃至境界都要了解。

从逻辑的思辨次第上,我们要了解他不是缘引心,也不是肉团心,他是真如心。从现前的观照上我们也知道,慢慢地学会观照他的真实状态。所以说只有跟般若相应的心,才能够具足真如的意义,本来的面目,真实的状态。宇宙万法的真理,一定是跟般若相应的心,这就叫《心经》之心。那么就是依着这个般若的智慧,来善用其心,最终一定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这样的一个经典就叫做《心经》。

我们最后一个字,就是给大家讲一下“经”了。什么叫做经?一般我们都知道,只有佛说的叫做经。我们今天这里,用两个层面的意义进行一个理解学习。一个呢,他是不会变的,另一个呢,是我们一定要遵守的。他是一个正常的,有理有据的一个轨迹,而且决不会改变。因为真理只有一条,这样的一个文字的内容才能称之为经。这样,我们了解了以后才知道,为什么说,佛的三藏里面第一个首推就是经藏,他是佛说的,是智慧的。智慧,他既然说了,就是让我们去随着这个智慧,正确地去走在轨道上,我们可以依着这个轨道而达到智慧的顶点。所以从我们了解的这个教法上也罢,从我们依着他的修行也罢,从这个道理的圆满理解也罢,我们都是有轨道可寻的,不能脱离这个轨。

因为大家都会背《心经》了,我们把他的内容进行一个划分。你看在经里面讲到说,开始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至后面说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以及最后说“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一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法的根本轨道,叫做教可轨。这是这个经的教法。那么里面讲的“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最后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说乃至“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是行可轨。我们就依着般若的智慧,不断地这样。后面讲到的“行深般若波罗蜜”,行在智慧之中。那么这就是我们修行的一个轨道,也是经的一个意义。第三个讲到说,究竟涅槃。这就是理可轨。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究竟涅槃,所以这叫做教可轨,行可轨,理可轨,教理行都有这么个轨道,你能不脱离了这个轨道,脱离了这个轨道就不是经法了,也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正义了,这就是我们讲到的“经”字。首先他有一个轨道的意思。

那么这个轨道,既然是正确的,那么他就绝不可能会有第二个轨道出来,他不会变。永远都是,真理就是唯一的,所有我们从教行理上他不会变。比如,经文里面讲到说,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说明这叫行不能变,就这么一个行法,就这么一个操作手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理也不能变,就是为了成佛的。后面讲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乃至最后说“真实不虚”,这叫教不变。就是这么一个教法,你必须依着这个教法。所以教、行、理不能够改变,永远都是这个样子的,这就叫做经。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学习经法呀,这个道理,他真是永远都是亘古不变的,成佛的状态是不会变的,修行的道路是不会变的,最终的目标是不能够变的,只有这样,我们才称之为在学佛的经法,学佛的经教。一旦在这个上面动刀子,给他稀释,不断地歪曲等等,你看我们现在听法如果说我们真正能够意识到,不变和遵守的这两个内涵的话,我们才知道,原来教、理、行、果他就是这样设置的,你不能在上面歪曲、曲解佛意。

由此而言大家要知道,比如我们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经题里,那么依照着经这个宗旨来讲的话,般若,他必须依着般若的智慧才能成佛,那么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到彼岸。一切的般若智慧到达彼岸,在哪个上面展开了呢?就在心上面展开,在心上面得到,在心上面用力,这就叫教、行、理有轨则,不能变。你看从经题上也有这样的意义,经题本身也是这个经内涵的体现。就是这样的一段文字,这样的一段呈现出来的一个道理,提供的方法,然后我们照着这样的一个道理方法,我们就能得到文字里面所行的真实境界,这个就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那么经题,到此就讲圆满了。希望大家对《心经》的经题,常能够思维、意念和行持。下面开始,我们就迈入到经文的讲解。

首先,来看这段经文,就是前二十五个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这是这部《心经》纲领性的陈述,后面所有的,再多的经文也是在讲解,这前四句话表达的意思。这里也表达了四个概念:人、法、因、果。观自在菩萨是指行者,修行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指的是他修行的法。照见五蕴皆空,是他修行得到的因。度一切苦厄,是由于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因,所感的殊胜的果。人、法、因、果就是这四句话,二十五个字的总纲领。

我们首先来看观自在菩萨。菩萨是在人间的。当我们在描绘这个庄严的妙相,无边的神通,觉得离我们很远的时候呢,其实这个就等于是说,把菩萨推得太远了。也就等于说,佛法好像不在生活中来学修了。只有我们真正说,对这种般若的智慧,现前我们人的念头、心力,这样真正是为了趋向于,确实可以做凡夫到圣人的解脱,这样把自己的人生观和身心世界腾飞起来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就是一个行菩萨道的行者。所以,菩萨确实是在人间的,修行也是非常具有生活化和现实意义的。那么就在这样一种行者的修行中,他这里主要的关键词,是你有没有得自在。一切的修行者,也有因地的菩萨,凡夫一发心要成佛的时候,就已经成了菩萨行者了。我们生活中大家一块去受菩萨戒,那也算菩萨了。但是菩萨是有区别的,真正的得自在的菩萨,才能称之为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说,观自心所在,观察自己的真心所在,观自己的心,生、住、异、灭,念念这种差别所在,统一所在,这才叫做观自在。

我们现在不要说自在了,我们连心在哪都搞不清楚。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我们也不能够辨别明了。所以说,为什么能够得自在呢?就是因为他的心,由他的功夫所观照以后,不是心随境转了,而是境被心所转,心能够转境了,这才能叫做自在。一自在,一切自在,这就叫观自在。我们一般下意识的理解的话,因为观世音菩萨也叫观自在菩萨。所以,我们都会把他具体到这尊菩萨,是特指观音菩萨,这也是对的。

从狭义上来讲,可以这么理解。从广义上来讲,一切得到自在的,用心观照,依着观照般若,最后得到实相般若的菩萨,都可以叫做自在。所以,你看我们一般都觉得观音菩萨,在《普门品》里面的话,他是非常自在的。《法华经》普门品里面讲到,只要火烧的时候,念观音菩萨,火就不能烧了;沉溺、漂流巨海的时候,也念观音菩萨,也不能沉,这是人家于水火得自在;如果有人遭苦难、临行,或者要寿终的时候,念彼观音力,就束缚自在了;贪、嗔、痴三毒也能够自在了。特别是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就等于说是生男女自在。甚至在《普门品》里讲到说,供养观音菩萨,跟供养恒河沙,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功德一模一样的,这一个和多个也叫自在了。

最后他应以何身得度,即见何身而为说法,就等于说,于一切色身自在。这一切的自在来于什么呢?来源于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所得的圆通自在,所以叫做观自在。因为观音菩萨具有这样一个代表性的,这种修证功夫和度生的作用,所以我们才把观自在菩萨特指为观世音菩萨,他确实是自在菩萨中的代表。

我们有的时候去庙里拜佛,或者我们家里佛堂供的菩萨就叫自在相。观音菩萨的自在相是什么呢?一般都是坐在一块石头上,须弥座一样的一块石头,一条腿垂下来,一条腿翘起来,胳膊还耷拉在上面,看上去很不合规矩,跟其他的佛菩萨结跏趺坐那样来讲,他没有。但是他给人的感觉又是很舒服、不拘一格,这就是他的自在相,观音菩萨其中的一相。

为什么观音菩萨能够得到这样的功德呢?这里我们特别给大家说一下,因为在其他的经教中,像《悲华经》、《楞严经》、《法华经》里面都讲过,观音菩萨观自在这个名号的来历。首先他宿世发的愿力就是这么说的。他曾经跟大势至菩萨,那会儿他们是亲兄弟,他的爸爸是阿弥陀佛。那么在因地的时候呢,有一尊佛应世,叫宝藏如来。那个时代的时候,观音菩萨是转轮王的第一个太子。有一次这个宝藏如来到他们宫里受供养,这三个月内,他跟其他的太子非常殷勤地供养宝藏如来。后来宝藏如来就问说,你这样供养我是为什么呢?他就说,我以大声音告诸众生,我所有供养的善根,回向我将来成佛以后,行菩萨道的时候,所有苦难众生,只要他受苦他的声音被我所闻,被我的天眼所见,如果他不免除苦难的话,我就不成正觉。所以宝藏如来就说,太随喜赞叹了。你现在就这样的修行发愿,我当为你授记,到时候名观世音。那么等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灭度以后,观音菩萨也成佛,叫做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那个时候是极乐世界,他的佛号叫普光功德山王佛。

所以第一个为什么观音菩萨有自在的名号,有自在的功夫呢,就是他因地发愿的时候,启动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愿力,所以叫做观自在菩萨。那么其次,为什么叫做观自在呢?是跟他因地中修正的法门有关系。因为我们一直也在讲《楞严经》,《楞严经》里面有一段叫做《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里就讲到观音菩萨当时修行,他怎么从不自在到自在的。一开始不自在的时候,他听到别人赞叹他,歌颂或者诽谤,诅咒乃至叹息、欢笑等等,他都不得自在,都会被这些所影响他的情绪。后来他就反过来观察外来声音的闻性,就是他只顾及到他能闻听声音的功能,他把心锁在这个上面,而慢慢地忘却了外在的声音世界。就这么锁着锁着,一直锁着,就把心安住在不生灭的状态下来调教了,没有被外面的生灭的幻相所割裂和起伏。就一直这么做功夫、做功夫,在做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突然间整个把自己的身心世界,跟宇宙万物合二为一了,打通了,就证到了我们刚才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真如遍法界心的状态了。由于这样以后,他就彻底得了自在。

所以他成就了菩萨道以后,成就了佛道,因为他过去叫正法明如来,乘愿再来的嘛。所以他的度生的方法就是寻声救苦,因地以声音入门修的行,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还是以声音为载体来进行救度。应以何身得度,即见何身而为说法,只要有人有求,必然来应,这就叫自在。当然我们也要知道,有求必应不是说你在这儿求,他嗖嗖嗖赶紧风尘仆仆地跑过来了。你在那儿求,他又赶着趟儿跟跑场子一样又到那儿去救。不是这样的。就是他把整个的心打开了以后,所谓的自在就是无处不在。那么你整个遍法界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众生不在这个世界,就在那个世界吗?不在这一道,就在那一道吗?不在这个时间,就在那个时间。所以我们有六道轮回,有三世,有十方。但是观音菩萨彻底打破了这个以后,他就哪哪儿都在,我们在哪儿求,他即刻就来应,这就是自在的内涵。

为什么能够得这个观自在呢?就这三个。一个是因地他发了这么个愿,那么所修证的法门也是这样修的,最后在成了果位上,他利益众生他也是这么利的。所以我们一般说他在这个世界上叫施无谓者。在宝藏佛给他授记的时候名为观世音,其实已经早就成正觉了,叫正法明如来,将来叫做普光功德山王佛。所以这叫做自在。特别跟大家说一下,有很多现的相,像我们现在见到的龙头观音,还有白衣观音,《白衣神咒》就是从白衣观音梦感来的。还有鱼篮观音,还有送子观音,乃至水月观音等等,这都是他示现的一个相。一般的话我们都说妙难酬,“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这就是观自在菩萨。

既然说他能够得到这样的自在,凭什么呢?我们再往后看。就是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理解,就是说行般若空性的智慧,一个是,他一直在这样行,一直在这样修行。二一个是,他已经住到深般若波中所行之处,已经住在这里面如如不动了。一直在行多时,修行很久了,功夫也很深了。一个是住在其中,如如不动已经多时了,这是我们同这两步来理解。

那么首先我们来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那难不成般若也有深有浅吗?确实如此的。这个深呢,一个是从功夫深来讲,一个是从时间久来讲。我们为什么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呢?就是说累劫的这个修行功夫,因为我们过去的念头,还是在我们心上做作用,我们起一念妄想,那么就一定要用般若智慧把他窥破。我们在轮转中,我们一定是在某一生,某一世积累的差不多力量够了以后,从这一生进行突破,然后彻底把生生世世给打开,这就叫深般若。但我们现在如果力量不够的时候呢,就比较麻烦。比如说,我们正在这里听经,听到般若的智慧了,觉得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假的,那么般若的这种慧,他会生起来了。但是,如果你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中,很可能,一个是没有我们共同听法的加持,你也不在道场里面来共修,那么这种记忆呢,就会马上忘却掉我们佛法的般若智慧,来看待一切的现前境界,你又被他转了,就当真的去感受一切现前境界的时候,这就是浅。我们总是行的浅,行不到深。真正行到深的时候呢,就是说,用这种般若智慧始终在,就跟破冰之旅一样,于一切境界上来进行观照,这叫深。

但是我们现在比较浅,所以修行上呢,对境是很重要的。会修也很重要,善于调节也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如果我们现在大家会用心的人,就会随着我们对心地上的观照吧,上次讲的观照般若,心地上的观照久而久之以后,你一定要相匹配自己所适合的境界来修。当然,这也会有佛菩萨的加被和护法的成就。就是如果我们的心力所观照所对的境界,你既不能被你的心力轻易地驾驭了,也不能让你的心力完全够不着。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比如说我们平常日子中,我们听了这个法以后,般若波罗蜜多,就会觉得这种空慧还是具足的,那么在晃晃悠悠的途中呢,有时候稍微这么一作意,他就能用得起来。那就是等于说外面的境界比较平稳。

这个时候呢,也没有什么大的考验,那你就觉得好像自己修行还不错,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是比较浅。深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他不断地,不管是顺境或者逆境,那么他来围攻你的心的时候,你的这个心尽量还能够跟般若相应,来面对这个境界。这个时候呢,确实是外界的境界成就是很重要的。如果这个境界,比如说逆境,逆境太逆了,你根本心跟不上的时候呢,那你就索性又忘失我烦恼去了,这就打失掉了。包括顺境太大了,很大的世间的成功,或者非常突如其来的得到,那么这个时候你看不住了,你觉得一下子就受用去了,享受贪图去的时候,这也打失。

所以,我们所面对的境界,为什么修行人要讲究因缘,讲究时节,要有同行善知识,要有明眼人指导呢?就是你所对的境界,既不能让你很舒服平稳的这样不去长进,但是他让你长进的时候,这个境界他向你涌过来的时候呢,恰到好处地不断的带动你的心劲,往上跟往上走。一下子顺逆境幅度太大的时候呢,你反而跟不上,就把你给夭折了。所以这里讲到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等于说不要说菩萨,所有的行者,都是从时间久,从慢慢行的深上来讲,这么积功累德过来的。大家自己设想一下是不是?因为你平常没有境界的时候呢,你用功了似乎你也在修行,知道般若的智慧。但是有境界的时候呢,就是这个境界,还真的是要刚刚好,不断地引领着你往前走,太少太多都不行。

那么观音菩萨,也就是观自在菩萨,他就是在这里,通过这样的一种积累,功夫深、时间久的积累,最后可以说难行呢,他也能行了,难忍呢,他也能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直到深般若现前的时候,彻底能够像《金刚经》里面讲到的那样,像歌利王,割他的身体的时候,这里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他都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生不起来嗔恨心。这才叫做深般若波罗蜜多。进入到深般若波罗蜜多以后,才能够彻底地把这个空性吃透,注满了。这叫做照见五蕴皆空了,空了五蕴了。

这里我们就要涉及到一个名词,什么是五蕴了?大家都知道,色、受、想、行、识嘛。五蕴有时又叫做五阴,因为他是五种妄想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个阴影一样,把我们本有的真如心、遍法性心,像树荫一样遮挡住了,使我们本来空性的,像观音菩萨般本具的自在发挥不出来。所以说,五阴有的时候,我们当真了就空不掉,没有般若的时候就叫做五蕴,有了般若以后,五蕴就空掉了。所有五蕴又是聚集的意思,就是五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组合在一起,又是阴暗的意思,把我们遮挡住了。

从概念上来讲,色、受、想、行、识,什么是“色”呢?就是质量的意思,障碍的意思。比如说,内是我们的身体和外面的山河大地,总之而言是地水火风,所组合成的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他的最明朗的一个特质,就是他是有质量的,第二个他是会变坏的,这都是一切的色法。那么“受”呢,就是我们所有每天下意识的感受,舒服的时候,我们就领纳的是顺受。不舒服的时候,逆境出来了,我们领纳的就是苦受。

没有感觉了,不苦不乐就是舍受。由于有受,我们就有想,想象嘛。取种种相,做种种想。你看刚才我给大家讲色、受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色想和受想。男的也是,女的也是,老的也是,少的也是,这都属于妄想。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妄想是不断地迁流变化,念念不息,生住异灭的,这样起造作行为,又去造善恶业,这就叫做“行”。那么这一切的色、受、想、行,大家想想我们怎么听明白的,我现在给大家讲,你们怎么听明白的?

因为我们有意识、有心识去了别,我们所对这个语言的概念,大家听了就说有色、受、想、行、识,这就叫“识”,有了别。所以总而言之,大家看,不外乎就是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的错觉结合,组成了一个“我”的幻想的存在,这就叫做五蕴。

所以大家想想,从我们的人而言,我们都是执著自己的身体为我。从小时候一开始,有童蒙起步、有记忆力、有自我认知感的时候,就觉得说这块肉就是我,这种分别的我执已经出现了,就具足了色蕴了。这是粗部分的。那么,随着我们色身我的感觉生起来后,慢慢就会生起受、想、行、识,因为他是跟着我们生生世世的与生俱来具有的,属于心行方面比较微细。因为我们觉得我是这块肉,这个比较粗显。但是微细的就是,比如说,有了我的这个色身、身体以后,我们就需要来长养这个身体,让他变得好,不断地长养。那么我们这个身体对境来长养的时候,就会有感受呀,要希望有衣食住行,那么就会有接受、有领纳的,每天的生活内容,和我们感受的苦乐的感觉。

那我们苦乐的感觉是怎么来的呢?无非就是看有没有达到自己的需求和理想,没有满足自己的心愿,不合自己的这个,就觉得很苦,是苦受。那么如果满足了自己的要求、需求、愿望,适合了自己的习惯,就感到快乐,那么这样的时候,这不就是受吗?由于有了这个享受的需要,这个时候起心动念就起来了,为什么?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永远也填不满,总是想着能够更快乐,不断地辗转不停地想。这就是想。色、受、想,想蕴就开始了。那么光想不行,你还得去造作,怎么实现?有了理想你还得去拼搏,那这就必须要借助于行为了呀,身、口、意,天天去打拼,去劳作呀。

由于有了这个行以后,那么这个行是迁流不息的,不断地附着在我们行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积累,慢慢就有了概念的认知,有了一切感受的习惯性,我们就给他定义,就给他相互的共许,有了沟通等等。这都是要有意识来进行了别,所以你看,这就叫做五蕴。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存在感,就是这五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我以前在讲《心经》的时候,说大家以为我是什么?你是谁呀?你就是这五样东西拼凑成的,如果你这五样当了真,就是凡夫。这五样你如果能够照破他的真实状态,觉得他是一个假象的结合,那就是佛。

另外,在这里跟大家插一句,为什么我们也常说,娑婆世界也叫五浊恶世,这五浊是怎么来的呢?大家想想是怎么来的?既然我们说一切唯心造,那五浊恶世,也是我们的心感召来的呀。我们的劫浊是怎么来的?就是从色蕴上来的。为什么有刀兵劫?为什么有饥馑灾?为什么有瘟疫?等等这些,这不都是从身体上引发的吗?色相上,总是由于我们的对于真正的智慧,般若不够的时候,我们迷著于事物的色相,从而造业受报,不得安宁,这就叫劫浊呀。

那么由于我们的感受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我们所领纳的感受是知见,你是正不正的?与八正道相应呢,还是与我执、贪、嗔,向外攀求相应呢?这就叫见浊呀。所以说见浊怎么来的?就是从受用上所感招的。那烦恼浊是怎么来的?就是想蕴所造的。贪图享受,欲望就应运而生,每天胡思乱想种种烦恼,这就等于说不择手段地、虚诳不实地去斗争,这不就是烦恼浊吗?众生浊是怎么来的呢?众生浊,就是大家的行为全部不遵守了,不遵守道义了,都乱来了,不择手段了。

那就是我们的行蕴所造就的。行啊,对于色、受这种执着追求,身心不净了,不讲道义了等等,家庭不和睦,社会不安宁,国家不稳定这不是众生浊吗?都是从行蕴上迁流造作,到了这么一个漏劣的地步了。命浊,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执著色身,用我们的识来了别,再用我们的心识来造业。然后身心憔悴,寿命短猝等等这一切,都是由我们浑浊不堪的心意识。

所以大家想想,五浊恶世怎么来的?就是由这五蕴合作,而五浊丛生的。为什么我们说圆转五浊?就是因为转嘛,烦恼的这种凡夫的心境中,才会有五蕴造出的五浊的幻相世界。那么我们依照般若的智慧,就可以圆转五浊恶世成清净国土呀,还是在这个心地上。所以说,就是这样的观自在,观自心所在这样的一个菩萨,他能够通过自己在心地上,与般若空慧相应,时间久功夫深,才能够达到照见五蕴的不实在性,是当体即空的,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度一切苦厄。所以这里讲到的照见五蕴皆空,大家要看经典里面,这种用词多么的有智慧。为什么这里面用的是照见五蕴皆空,我们曾经也讲过,为什么他不说,学了五蕴皆空,明白了五蕴皆空,理解了五蕴皆空,而用照呢?

这就是般若。你看,身在百花过,片叶不沾身。照,就是照了的意思,就是灯在屋里照着的时候,他可以照到一切空间里面的东西,都能够明明朗朗,但是,灯并没有挨着屋里面的任何一个东西,这就是般若。虽然在百花,片叶不沾身,这就是照的功德。不去碰这个任何的物体,但是一切的万事万物全体真实的显现,观照的功夫。我们也常说照照照,只要我们的心跟佛法相应的时候,马上就是这种智慧的观照的感觉就出来了,一切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起性空的,这感觉就出来了,这就叫照。你只要一旦忘却了佛法,不忆念佛法,那么你一定忆念的是什么?当即就是五蕴的蒙蔽状态,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各自开始合作,欺骗我们,启动妄想机制,然后开始造业感果,就是这样子的。就是佛法的功用,永远就在真妄之中,来相攻,看谁占上风,看是道占了上风,还是情在占了上风,无非如此。

所以心经心经,就看你怎么来用这个肉团缘影心,还是真如心呢?看你怎么来看,一样的心两样对待。那么因为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够度一切苦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空性的理解,不管从逻辑上,从感知上并没有到位。大家要知道为什么,我们学习佛法不能够相应,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佛法说,要了生死,乃至转凡成圣,我们没有一种认同感,或者说触摸到这个境界。我们很多时候,大家学佛为什么沦落到玩票也罢,小资一下,乃至跟着就这么天天随大流,好像也是在作为佛弟子。

但是,从来没有尝到佛法的味道。圣人到底是什么感觉呢?自在,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我们没有,就是没有跟空性相应过,没有照过见五蕴皆空,不要说皆空了,连相似的空,连甜头那样的空,我们都没有尝到过。所以,才导致我们的信仰禁不起推敲,因为空性必须要修证的。怎么讲呢?打个比方吧,如果你只能够见到能飞起来的人,比如说有的人会飞吧,你只能见到飞起来的人,但是永远不知道飞的味道。那就等于说,我们天天在听闻着佛法,不会飞。只要你能够飞起来一点点,哪怕只离地一寸,你真的是飞起来了,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决定地能够生起说,相信飞起来一万里高空的可能性。因为可能你飞起来一寸的高度,和你飞起来一万公里高度的视野肯定不一样,但是你已经有了飞的体验,这时候你才会真实不虚地说,哎呀,真的能够飞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为什么要有修有证,证量最重要,能证到空性。这样的宗教体验所指导出来的信仰,才是说真实的信仰,是实践佛法的信仰,是求解脱的信仰。所以,我们今天讲到的人、法、因、果。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法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就要讲到五蕴皆空的空法,有什么差别相,度一切苦厄,那么到底有多苦,我们下次再一起来学习。

今天感恩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修,就到这里。下面我们依然把今天听闻佛法的功德做一个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