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宏海法师  2018/03/20        

(第十九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请大家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学子晚上吉祥,新年吉祥。很长时间没有在群里面跟大家一起来学修,时间是过得极快的,世事无常中一晃半年就这么过去了,期间我们没有在群里面见面。

其实在某些时候这样去反观,真的是能感受到佛法的难遭遇。一个是听不到接触不到,再一个更难的是虽然接触到了,但是有时候心极少能够缘在法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一种象征性的道念,很难把握到当下,所以有些时间就白白流走了。所幸有这样的共业福报,能够相续在微信的法缘中,请大家多多珍重。

世间法都讲到,某一个技术或者常做的事三天不拿就手生了。本来《净土或问》的讲解应该一气呵成,但是因缘拐了个弯,中间暂停了这一段时间,今天算是又捡起来了。

没有讲《净土或问》的这段时间,有的同修一直在听《弥陀要解》,也还算在相续吧。有的一直群里听闻,这一暂停可能就跟着也停了,当然也所幸有护法的义工菩萨们,一直在群里维护清净道场,发一些相关的法义。大家一直这样固守微信群的道场,而且维系的这么清净,说实在的是非常少见的,所以也请大家珍惜吧。

再者,听净土法门,真的不是说听了久了就疲了而已,更加重要的是的要认识到它的圆顿,我们要从信仰的仰靠和理论闻思的两方面双管齐下。如果说从念佛实践中,谁都可以做圣贤,谁都可以成道,都有极大的往生的希望,期望大家也把这样的意愿和认知珍藏在心里。

天如惟则法师述《净土或问》,含金量是非常之高,而且次第也是层层递进的。前面的一个问题讲到生和无生的融会贯通,那么今天开始讲《净土或问》的第十六问,这一问说既然说往生那可以,问题是路途太远了。来看论文:

“问曰:往生之说,其旨昭然。但今之学者,不能晓了。千人万人,皆疑极乐远隔十万亿国。临命终时,恐难得到。复何策以晓之。”

从这一问我们感受到弘扬佛法决定性的一个层面,真的是“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主要障碍就是解悟不到位,因缘中就有阻隔。为什么佛法要“点化”,并不是说神乎其神的点石成金,而是让我们从心性的缘法上缘到法性、心地上来。

在转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要有人提醒提携,有人来引导才行。往生的原理其实已经讲的这么透彻了,但是还有一些行者不能明了,也就是说没有从道理上明白,并完全相信的去承担法义。好多时候就包括同修们听法也是,听的时候好像是醍醐灌顶,结果还是问老调重弹早已经解决过千百次的问题。

我也不止一次的听到别人赞叹说喜欢听法,特别受用,那问讲了些啥呢?他倒是说了一大堆,结果张冠李戴,根本不是我上次讲的。所以这个问题就是从相上而言,因为极乐世界有十万亿国土的路途,他害怕到不了。因为人走一步也就一米,飞机从中国到美国再快也还得十几个小时,这十万亿国土怎么来一下就到?有时候我们信心起来了就十分法喜,仔细的一想又非常沮丧,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担心临命终的时候到不了。

为什么说佛的一代教法都是给净土法门来服务的。我们说是相信净土,但是始终觉得就是一个固化的、全盘立体式的、承载物一样的东西,不去体悟一切法如幻如化,而用凡夫心力来猜测阿弥陀佛的大愿威德。而且不知一切法唯心,才会心向外求,很多时候专执己见,不能够死信佛语。

所以上一个问题是从心性上解决“生”的问题。这里就从事相上隔断了,在心性上割裂开来了。好像是要么就可以往生,但是必须很近,很容易就到了;要么就觉得很远,好像就不能往生。所以为什么常说要“性相圆融”,这是非常重要的。

来看彻悟禅师的回答。“答曰”,先来了一句,“是可笑也”。为什么呢?“说了许多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到这里犹道不晓。”

祖师爷很无奈。就好像大家听法反记的能力真的也是亘古不变,磨了半天嘴皮子说以念佛为主,太多了反而会杂,他说好好好是这样的,法师说的对,我就是觉得就是这样,功课太杂了反而念佛不为根本了。然后三言两语之间转眼又问,那《金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还要不要诵?不诵好吗?等于前面都白说了。所以祖师这里也是无奈的说,前面一直在讲“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到这里犹道不晓。”

大家一定要把法义、见解坚固下来。几乎所有的净土祖师,特别是禅宗转向净土的这些大祖师们,无一例外不在浓墨重彩的来讲心性广大,心性不二的法义。甚至大幅度从理论、证量和比喻上来论证,就是为了说心性的广大,为什么说用“法界藏身”来陈述阿弥陀佛所开发的功德,其实每个人都有如来藏性,也是法界之藏。

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的心性是“其大无外”的,这个词很关键,大家要再一次的悟入和相应这个话。什么叫做“其大无外”?就是再没有一法能够超出此心,所谓“超越”的“超”,不是说比它大,比它广,而是不能离开我们的心性、如来藏,而独立存在或者显现。所以为什么才讲到周遍法界,或者性海无涯,但是问题还是老调问题,依然还是谬论知见,不知道心性的真实义。

所以讲“土外无心,心外无土”,打个比方再说“心”和“土”吧!“心”就是我们的心性,“土”就是所谓无量无边的国土,二者好比人的肉眼凡胎所说的虚空和宇宙的关系。如果仔细论一下虚空和宇宙的关系,虚空能离得开宇宙?宇宙有多大,虚空就有多大啊!宇宙能够错开虚空吗?也不能。所以这才叫“心外无土,土外无心”,祖师就知道问题出自哪里,他就能一针见血,让人开眼。

具体的错误出自哪里呢,“此无他”,不是其它的毛病,也不是问题出在哪里。“只是众生妄认自心在色身之内,方寸之间”,这是病根,我们一直多次说到心性广大、周遍、不可思议,可是下意识的还是觉得这个心,就在以这个色壳子为一个活动范围的方寸之间,这是错误的认知。

正确的认知应该是怎样的呢?“不知自家心量,元自广大。”要知道心量之广大呀!“岂不闻赞佛偈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这个话常听,讲心量广大的。但是一定要说明,此处所说我们很熟的这句“心量广大”呀,我希望大家在通常理解上有一点点升华。为什么老说心量大,大家都会觉得说能包容,这当然是所谓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形容心胸广阔嘛,这是从善法或者德行上说的一种世间通常所谓的意义上的广大。

可是还有一种出世间见解上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量,“周”就是容量周遍的意思,不单单是单方面的说无限大,还可以十分小。

听起来就好像令人不能接受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怎么居然还说可以十分小呢?不论大或者是小,都是心量,都是心的内容。所以真正意义上论修证或者所谓的境界,除了看他能包容,还同时要看他能放下。有人所谓的心量大或者包容心,是带着一种谋略、运筹,带着希望更好地为“我”服务的,这样的其实是一种私心所体现出来的所谓的宽广,我们容易错认。

所以真正的一个道人,也许心量可以特别大,但是也可以说很小,可是他在修行也就是在道中呀,不论大或者是小的时候,他都能知道心之所在,观自在,这个很重要。显现得特别大度的也是这个心,显现得特别容不下别人,小心眼故意示现的跟别人较真,他同时也知道就是这个心,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量周沙界”。所以一定要把条理弄清楚了,再善用其心。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到了这地步能够这样了,叫善用其心,就是更加明了所谓的十万亿佛土也罢,不远,是自家心量;所谓的一念往生,也不近,还是自家心量,但是确实有十万亿之遥。

“且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被我心量都卢包了。恒沙世界,无量无数。我之心量,一一周遍。如此看来,十万亿国在我心中,其实甚近,何远之有。命终生时,生我心中,其实甚易,何难之有。”

如果能从见解上把这个贯过来,这种功德至少让我们建立起来一种,别人说服不了、破坏不掉的理论上的信心。理论的信心带着宗教体验,就可以说是非常坚固了,有金刚的力量。

所以这里引用了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里边的内容,“岂不见十疑论云:十万亿刹,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

也就是所谓的十万亿国土,是对凡夫的见解和视野来进行的陈述。从中就可以见,同样的一个法,看你是用凡情,还是用圣见圣智。凡情也就是分别染念中,一定是经过生死的格局,才能体现出十万亿的境况,是一种心识的作用,就是这样的呈现。佛也正好就着境况和数据,进行对应的一个方便说明。希望由此对应,而进入到圣人所见的境界,所谓的无量光寿。

能够如是依教奉行,“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这里讲,铁定了这种信愿之心,那就是“临终在定之心”。你动的是佛念,念中是求的西方,佛号相续执持,就像引路,所谓的接引、感应,所谓的莲花化生、三不退,都是由“在定之心”,“受生之心”来相续串成的。

所以,“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

像《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又讲“去此不远。”其实这都是没有错的。大家切莫说反而成了矛盾,这样的话会有以法谤法的讥嫌。

后面禅师继续说,“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生,不须愁远。”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业力不可思议”的话都听的耳朵起茧了,都知道业力的力量大,但是不知道业力的力量还有一个巧劲。因为基本上在常态中,我们是随业力支配的。当然因为凡夫心粗,总是以“我执”这种错以为的主宰,实际上可以说是没有“我”,只有“业”。所以当没有“我”只有“业”的这种情境下的时候,我执有多重,相匹配的妄想中,业力就显现的有多顽固。反过来,我执越发轻微,业力转化成形的环节就显得非常的轻巧。

所以在重重我执的支配下,突然间心念一转,把“我执”全体化为仰仗弥陀、期盼极乐的力量的时候,由于这种转化,就会把它轻巧的那个常态给显现出来,就不可思议。

“一念即生,不须愁远”,就好像人在做梦的时候,“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生净土亦尔,不须疑也。”

所谓的很多法,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现前正在法中行,但是因为“日用而不知”。虽然比喻“如人梦”,好比说人做梦,身虽在床上,但是心意识这儿那儿都可以去。这是一个比喻,但我们一般把它跟要被喻的法,还是看成两码事,实际上是一码事。比如一个人正在做梦的法,其实也是往生的现前法,是一个原理,当然也是六道轮回的现前法,也是解脱无我的现前法,就看你识得识不得,相应不相应现前法。

“经云:一弹指顷,即得往生。又云:屈伸臂顷。又云:顷刻之间。”

这几句话就是不断的在提醒业力轻巧的一面。一念间,就像伸个胳膊腿一样,大家法喜充满的来想一下,往生的时候,一个将要轮回特别是下堕的人,那么沉重痛苦的,在随业力转化,新的成形、旧的脱壳的时候,突然间感觉就像伸个胳膊腿一样的出现在极乐世界了。这是何等的轻巧呀!

所以前面说“又业力不可思议”。如果一定要广义上或者是平等法上来讲,那往生西方也是一种业力,甚至成佛也是一种业力,但是这都把业力发挥的是一种巧劲。我们现在轮回也是用的力量,是一种拙大、坚固、粗枝大叶、沉重的,甚至地狱里面无不是铜是铁,都是这个道理。到了极乐世界,就是莲花,七宝池。

“故自信录云”,《自信录》是曾经一个有名的大居士写的一本书,当时应该还是比较权威流行的。“十万亿刹顷刻至者,自心本妙耳。”

十万亿国土之所以一念间就往生,因为我们的心性太广大微妙。理解这些法义,比如说讲到心性,我们往往是非常粗糙、片面的理解为光有广大的一面,忘了微妙的一面。为什么,就是因为不识心性,所以才要明心见性。为什么开悟了以后修净土万牛都挽不回,这里面都有一个必然的联系。因为得知业之巧妙,这是必然的路途。因为心性我们常讲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具无量功德的。

“此等重重喻说”,比喻的说法,“只是言其生在自己广大心中,甚近而甚易者也”。只要能把心性广大微妙的功能承载,就会发现其实极乐世界真的不远,也很容易去。

后面祖师爷做了一个比喻,“我如今且莫说广大心量。且只就汝色身之内,方寸之间,说个譬喻。”就是打个比方。“譬如此方到西天竺”,就像中国到印度。“动经十万余里”,那会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总以为天圆地方,这十万亿觉得很远很远,一路之间多经国土,不知道要走多久。

可是,“有一人虽未亲到”,好比说有人虽然没有往生极乐世界,还没有到那个点。“曾闻他人讲说一遍”,但是现在听佛说了,那这里就起功用了。“记忆在心。其人后时坐卧之间,忽动一念思量彼国。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万里,便到万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

大家要认可这个法,比喻非常精巧。等于虽然没有到极乐世界,现在听佛讲了以后“记忆在心”,说明信愿在心了,然后在“坐卧之间”,就是我们一天所有的置身之即,“忽动一念思量彼国”,至心信乐,忆念西方。出现的效果就是“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万里,便到万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这简直就好比你想七宝池,就行到七宝池里面了;想宫殿楼阁,就到宫殿楼阁;想极乐世界,就已经在清净海众了。就是这样的。

“以此比之生净土,便是这个道理。”

道理是一模一样,虽然是两套法,一套比喻另一套,但是道理是一模一样的,那就说明法也是一模一样的。现前我们不管做梦,或者心里打妄想,念头飞越,都有这样的功能,都能起这样的妙用。那极乐世界也是这样的一个往生方法,也是这样的一个可行境界。你还怕啥?

“一念便到,何难到之有哉。”但是,“汝若不修净业,要到极难。净业若成,要到极易。但办肯心,决不相赚。”

这里就是极难和极易的差别。你如果不修净业,不具足信愿念佛,则极难;如果念的净土业已经成就了,那就不是说极为容易了,而是必然、非得要不可。所以难易之别也是唯有论资粮。所谓的资粮,也就是围绕发信愿之心和执持名号之行,也就是明心净行。由此这里的极难、极易,我们想到禅宗也这么说,难难难、易易易,实际上也是有诀窍的。可是禅宗的诀窍是密法,不告诉你。此处看出来了,净土也有诀窍,但是一目了然,惟恐你不知,只要净业修成就了,和不修净业绝缘了,上面难易就见分晓了。所以“但办肯心,决不相赚。”这是第十六问。

再往下看第十七问。前面讲到既然修净土可以生西方,是很殊胜之法。那不好好修肯定就难以生净土,或者说不可能生净土,确实如此,这是常法。因为毕竟有付出才有成果,没有错。但是现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经典里面讲逆恶凡夫也能往生。

“问曰,不修净业,要生极难,此诚言也。”没有错。“何故前举逆恶凡夫,临终亦生。”为什么连恶逆的凡夫临终也能往生呢?他一生造恶业,哪里有修净土呀?为什么也能往生?所以,“吾未闻其详。而且有疑。幸详示而释之。”没有了解这样的情况,心存疑惑。

其实这一问听着是很合理,好像应该有解答,但是其实还是对于“心”或者“业”,这种力量和坚固的影响,或者乃至它的轻巧作用所引发的变化,不能有深刻的认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初机浅见的说法,就不能深入。如果能对心力业力有深入的信力(信心力量)或者悟解力,那你对于恶逆之人也能生,就会有一些不同的、深度上的一种挖掘性的认知。

怎么讲呢?常说心性具足了恒沙功德,前面讲到心性广大微妙,自然是具足恒沙功德的,用恒沙来说明,其实就是说明之多、之广,就说明有无量的可能性。在可能性里面,有一些是主流的、常规的,甚至也是超常的,乃至边边角角的,出其不意的这些都有。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有可能会相应的不够全面,所以才会出现这个难、那个易的差别相。所以天如惟则禅师在回答的时候先引了一段《观无量寿佛经》中的话,一方面是一种引证,另一方面也是让我们温习一下圣言量。

“答曰:观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这是本来的走向,就从这里就看到,修行他修了呀。下品下生的这些人本来“作不善业”,作到“五逆十恶”了,就是爹妈也杀了,三宝也谤了,坏事做尽了,这样的愚痴人本来是恶业牵引着他要堕恶道,而且要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一个时间上的多,一个量上的大量的苦。可是这样的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成时法师点评说“素有大因缘”,这个“有大因缘”也是不可思议的,没法说的,学不来的。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这些文句看上去很直白,实际上非常情景化。首先给他种种的安慰,善知识跟他有缘,顺着他能听进去,不会生逆反心。为什么恒顺众生呢?不恒顺众生将来就不具足顺缘,“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他不但听不进去,还有反作用力,你让他念佛,他还会骂佛的,大家不要以为这种人好像说很恶很恶,与我无关。有时候业力发挥出来你不知道的,现在这点修行,还没被菩萨用霹雳手段开始往死里逼,一旦逼着你无量劫中那种恶业恶念出来以后,什么大逆不道谤佛、谤法、谤僧的念头都会出来。

“此人苦逼,不遑念佛”,这个人已经念佛念不起来了。“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就念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还是有大因缘,在这种万般紧张千钧一发之际,他居然能够乖乖地念起来佛,简直无异于在熊熊大火中烧得无处藏身的时候,突然来了一点清凉甘露,他歇下了。

“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这说的是非常具体的。“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又出现了这句话了。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此其详也。”

这里讲到的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原话。我们有时候对于所谓的“如是我闻”呀,佛经呀,其实闻熏得太少,解悟得太不到位了。比如说为什么喜欢问问题,话听起来好像是不近人情,说我们有疑惑来启问才能断疑生信。

对的,这当然没有问题,可是这种疑虑,实际上在佛经里面有现成的答案和说明,一个是熏得少不知道,很多时候反而成了大问题。还有一类是本来熟读的经文,可是怎么也明了不了所指之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离得这么近,就看不出来,那个法所主的七寸点拿不定,甚至拿着佛经但是好像给他提供不了什么内容和功德力,这都是熏习得少,心不笃定。所以这段经给我们提出成功的点数在哪里呢?后面会讲到,以“胜缘”为根本。

“虽十二劫处莲华中,而其受用快乐如忉利天。”这样的人往生了以后,不是一下子莲花化生出来,十二劫时间还在莲花中,但是他所受的自在和乐,跟忉利天是一个水平。释迦牟尼佛为摩耶夫人说法,摩耶夫人就是被释迦牟尼佛给安置在忉利天里呀,做天人来学佛,这也是孕育佛子、太子的功德吧。这样的往生效果这里也说得很明白。

但是,“故古者云:华中快乐如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

虽然五逆十恶的人不是一下子“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可是在莲花中跟在忉利天享的天福一样。不像在人世间父母胎中出来吃喝拉撒,一辈子命运多舛,流离颠沛诸如此类。我们觉得“逆恶”的话,好像不知道有多么的见不得人,多么的陋劣。哪怕你生活的很优越富贵幸福,还是非常陋劣的。实际上整个娑婆世界就是一种逆恶场,说白了就是这样的。

我们有时候还对这种逆恶场心存希望。你对这个世界还心存希望,有亲爱感,那说明还是不行,要知道念佛人一定要厌离心到极致。所以娑婆世界中逆恶也是一种加持力。

“逆恶得生者。观经疏曰: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

刚才讲到了,除了一个根本说“念佛为胜缘”,殊胜的胜,因缘的缘。这就是成功的点数,我们可以理解为殊胜,当然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胜出,意外收获。在心地海中,就像“十如是”(即天台宗里面说的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诸如此类吧,总归就是我们这一堆生活,身心世界,这样的一种因缘果报中呀,它是一个心地海。心地海怎么成形呢,就看哪一项跟哪一项合作到一起了,它在心地海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叫“胜缘”。

现在虽然心性是逆恶的,可是一旦跟弥陀圣号这一项合作在一起的话,再怎么逆恶,因为弥陀圣号的功德太大了,最次最次也要把你带往极乐世界,因为这两项合作了呀,所以这就是圣号灭罪呀。

“余详经意,”就是我再进一步说说为什么经文说“即是念佛灭罪而生。”因为念念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从经文的字面来看,他是因为灭罪而得生西方了,这没错,这是总的说“即是念佛灭罪而生”。

“然以疏论,”也就是《观经四帖疏》和《净土十疑论》,“疏”就是注释《观无量寿佛经》的。“参而明之,则有三义。”就是合起来看看“疏论”里面,说到点儿上比较有道理的这里列了三条。

当然呢,也要搞清楚为什么总的来讲说念念灭多少生死重罪。那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再说心量,为什么说一直在强调心量“其大无外”,又说到这个词了,实际上它还有一种呈现,就是不在东头就在西头,无外嘛。好比常说的带疾延寿,反而因为生病,他越活越长;再比如破财消灾,因为你承载钱的福量不够了,那就必须用色身的寿量来顶呀,这也是心量中的一种类似能源的相互转化呀,这就叫“其大无外”。那为什么也常道乐极生悲、苦尽甘来等等诸如此类,实际上都是表的心量无外的法。这个意思不晓得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就是说心量的发挥,看发挥到哪里,都是心量无外法的一种,看你往哪儿发,再向什么地方挥。

所以说这里讲到“念佛灭罪”,它总的效果是这样的,念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没有错。但是你要细说每个众生,每个根性,每个具体情况,“念佛灭罪”灭罪灭的还各有千秋。为什么呢?“参而明之,则有三义”。

第一个怎么灭的,“一者,或问如何以少时心力,而能胜终身造恶耶?”也许有人会问,怎么能够临命终时,念念甚至十念、一念顷,就能把一辈子造的恶抵挡过了?

“曰:心虽少时,而其力猛利。”虽然只念了几声,可是这几念力量太大,可以说就跟《印祖文钞》里面讲到的,他是拌命念的,拼着命念的。所以,“是心勇决”,勇猛决绝嘛。“名为大心。”心太大了,既然这样,“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勇健的人。

这是说什么呢,说虽然念的少,但是质量、力量大,就拼出来了,就出人头地了,这就是灭罪的一种效果。这是从灭罪的具体后台来看,虽然起到了都是“念佛灭罪”,但是他灭罪的里边各有各的小原理。

“二者,此虽造恶,或现世曾修三昧。”

第二种,有一种人这辈子曾经修行很猛烈,但后来退心了,造恶了。“故临终劝念,定心易成。”他有曾经的训练在,养兵养在那忘了很久了,可是这时候突然间用兵,还能拿出来用。“亦是乘急戒缓人也。”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一类的人应该在教法上比较通达,但是他戒律上有点丢帮跌底的不尽如人意,这一类容易表现成这种状态。其实这也是一种念佛灭罪。

“纵现世不修三昧,”这辈子他没有修过。“亦是宿种今熟。”宿世人家有修呀!所以说真的一点都不会错,你放开因果就是那样的,就不会错,当然除非佛菩萨加持搅局,也有这种情况。

“以宿善业强故,临终得遇知识,十念功成也。”过去善业的力量太大了,就能感得临终遇知识,其他人遇不到他就能遇。其他人造了五逆十恶的话,那现前就有现报了,他这时候现报来了,就遇到善知识了。结果方向一转,“十念功成也”。所以这也是一种念佛灭罪。

“三者,若非宿种,又非现修。”也就是前面的这两种情况都没有。但是这时候他念佛灭罪在往哪里灭呢?

“则其念佛之时,必有重悔。”大家记住,“重悔”。说到忏罪呀,为什么忏悔才能灭罪,大家要知道,如果以念佛的急切之心,他不仅能忏其有为之罪,还能够达到“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的效果,那时候“心亡罪灭两俱空”了,还有啥呢,唯有佛号。所以这里“则其念佛之时,必有重悔”,它是一种更为通透彻底的念佛,等于如虎添翼地念,所以这也是念佛灭罪的又一形式。

前面讲到念念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具足十念念阿弥陀佛,这就能往生,没有问题。

“故永明曰:善恶无定,因缘体空。迹有升沉,事分优劣。”“善恶无定”,说明善恶可以修正呀,就在一念之间。“因缘体空”大家悟这项,就说明有可能,机会常存的。“迹有升沉,事分优劣”,就看你自己怎么用广大又轻巧的心量。

最后,“真金一两,胜百两之叠华。”“叠华”,就好像现在讲的那种集合造型一样的。实际上就是说金子里实打实的一两,就比一堆貌似现代工艺吹出来了,看上去很庞大,实际上没什么真正质地的花一样的。

“爝火微光,爇万仞之积草。”一点点火,就把不知道砍了多久积攒来的柴草给烧掉了,就这么个意思。这就是明确说明五逆十恶之人可以往生,完全有机会。

今天讲的是第十六问和第十七问,功德圆满,下面请大家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我们下次再见!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