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宏海法师  2018/07/24        

第四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我们大和尚慈悲,诸位常住师父慈悲。

今天是我们讲《弥陀要解》的第四讲了。我想大家来闻这个净土法,一切法都有它的核心处。净土法门,我们学过来看过去,一定要把目光最后锁定到几个点。你比如说在往生之前,我们要知道怎么往生,就是不是说这个成佛如此之难,往生快速成佛,这个事情就与我无关。或者你听得入心了,听对了,一不留神往生了,这辈子就成道了。其次呢就是说怎么往生,利用我们的这个心地法门,它到底往生的时候掌握怎样的诀窍,其实或许很简单,也很保险。第三个,有时候目光投不到那儿,但是我们在教法上要了解到,就是往生后意味着什么。一旦成功往生,成为清净海众的一份子,经典里面讲说,“皆是阿鞞跋致”啊,“多有一生补处”啊等等,他们有什么待遇?一个凡夫一旦入到这个会所里边,这个人脉圈里边,你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加持?这是这三个点了解了以后呢,才能够说有把握,把自己的心依在净土上。

那因为我们刚开始讲呢,速度稍微放得比较慢,也把它掰开了讲。慢慢地我们就会进入到一个相对来讲,贯文贯得快一点。

今天我们开始从,你看上一讲讲到“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下面的一句,“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讲这个横超,讲净土法门。“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这是讲行门,独自把它这个执持名号这一法呢,给它提炼出来了。所以我们来先看这两句。确实蕅益大师讲的《弥陀要解》呀,字字句句都在“要”上。你就是想把它删掉一个标点符号好像都不妥,多增一个字又觉得多余。

这里讲到的净土法门,他形容的是“直捷圆顿”。这就回到我们刚才讲到的几点。它怎么个圆顿法?第一个圆顿就是可以以信代解。什么意思呢?一切佛法的修证无非就是要信解行证。大家知道,见道以后才能开始修道,修道然后才能再论证道,这是定论,千古不易的铁律。可是我们要知道,这里边信解行证,虽然说修行呀,证果呀这个非常久远,艰辛,最难的是见道这一关。

相信的话,听了佛法,但有几分慢慢地就入了这个道了。可是你要见道,也就是开悟,依照着教下叫做“大开圆解”,依照着禅宗就叫“明心见性”,很不容易。其实我们现在有时候,横插一句啊,就讲到这个密法里边的“即身成佛”。末法时期“即身成佛”还是这个水平,是知见跟佛一样了,不是说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成了二死永亡,三德究竟的圆满佛。“即身成佛”就是这个开悟。所有的行者里面最难的就是通这一关,可是你这一关通不了的话,就叫盲修瞎练。只有净土不一样,净土是只要你信愿持名,你觉得西方是有,这个三资粮可以往生。一旦往生,常讲到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第一个圆顿就是,圆顿在它不必求悟的顿悟之法。也就等于说,信心为什么这么要求高啊?你看信愿行三资粮,净土里边是极其要求你的信心要纯粹,要不夹杂的。它就等于说信心把最难的开悟开解的这一关,给引带过来了,四两拨千斤,念佛开始就入了正修,就开始圆修了,不是盲修了。这是第一个圆顿。

再一个圆顿的话,你比如说,从法门校量上,怎么个直捷法呢。我们通常说所有的法门里边,最直捷的不就是禅宗嘛。一直在讲说,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这个已经够直捷圆顿了,可是净土法门,特别是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讲到了八个字,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我们在忆念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怎么样呢?当体就是心作佛,“作”就是向那儿靠拢,“是”就是当体本来就是。所以就这么一个法,更为痛快直捷。可是从难易上而言呀,大家想,见性得有多难。现在我们去,你看看远的这个公案就不说了,就近这是最能够亲近到的虚云老和尚,这个应无所住呀,年谱里边数次的开示就为了这一念说,能够桶底脱落。

一辈子带了那么多弟子,依然还是为了引到这桶底脱落。但是你要离心意识呀。大家知道,我们要离开这个心意识,就跟等于说离开地球引力腾空一跃起来一样,是非常难的。这才叫做灵光显现了,叫见性。可是持名观想的话,只要我们想着阿弥陀佛,想着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作佛是佛。所以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就评价过这个法门,他说如此看来,怎么呢?见性难,作佛易。就是你要开悟,你都太不容易了,但是你念佛往生成佛比开悟要容易。甚至有的讲到说,得人身比往生都要难,这个不是过分话的。得人身,杀盗淫妄酒五样儿你得持全,至少一样儿要全了,无漏了,是得人身的资格。往生只需要三个资粮,信愿持名。所以这个帐你随便一算的话,就很明了了。头一个就是说举信,光讲信的时候悟已经给它带过来了,最难的就是开悟。后一个讲到举修的时候,证就给它带过来了,就不用说先修后证,修的时候就是证,证本身就是修,这就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大家想,这就是往生的关键点都在这里,看我们的纯真信心。所谓的直捷圆顿。

再一个圆顿,我们常讲到的,这个净土法门它可以临时抱佛脚,能够抱得住。在《观经》里边这个下品下生,临终十念,你都是五逆十恶的这个不善之人,只要有重悔,发自内心的忏悔和善知识的开示,再怎么重的这个业,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念能消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所以大家看看,就是真的是一句名号,千稳万当,圆顿法。

还有一点我们也要了解到,这都是一些净土法的关键啊。比如说,我们说通途修法的话,修不修且不说,从道理上而言,我们至少要把见思烦恼,稍微读过佛学院的都了解到,什么贪嗔痴慢疑,这是五钝使。不正见里边有什么邪见呀,边见呀,身见呀等等,总之说叫做十使嘛,十种烦恼。如果依着我们自己修行的话,每个人随着自己习气的偏重,他在这方面发挥得不一样,无非就是这些见思烦恼。见解上的还比较好断,你比如说如果我们相应了说,佛讲的这个因果,那就等于说把拔无因果的这个邪见就给断掉了。可是这个断它,你伏住了可以,或者说在平常风平浪静的时候,你这么认为可以,一旦有事出来了,你依然能不能依着这个因果而行就不一定了。所以为什么叫见惑和思惑,思惑比见惑难在什么呢?思惑就是说虽然你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个事情出来之后,依然你这个习气推着你,就怎么也不能够依因果正因正果而行。总是还依着习气,最后造了这个颠倒轮回因。所以要断这个见思烦恼,经典里讲到,就直接把四十里的这个速度的流水,给它截断。这是我们如果自己努力地这么去修,这是最基本的要面临的这个层面,才能跳出三界。

可是净土不是这样的,净土的修法,它不在断惑多少,为什么说凡夫可以带业往生?它不在你把烦恼断了多少,不在这个上面论。在什么呢?在遇缘大小。你的这个成就就在遇到什么样的缘,你呈现什么样的生活水准,它是这么一个得度方法。遇什么缘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相信这个四十八愿与决定的增上的强缘,可以摄受我们带业往生,就能成功。这又是它的直捷圆顿之处。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能了解到这个点的,你了解不到这个点,你就觉得修行很难,或者我自己还是个罪恶生死凡夫,就觉得与己无关。这就是法门殊胜之处。这个遇缘大小也是很微妙的,你看我们就这个世间里面的有一些事情,有一些情景,或者物理吧,一样的碳元素,那它在常温常压下就是一块儿煤球,也不咋地值钱。但是一样的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它就是金刚石,元素是一样的,一个元素,没有,不二的。这就叫遇缘大小。就再陋劣的一个罪恶凡夫,只要你跟这个四十八愿一对接,就跟磁铁跟铁一样。或许你还修得可以,比如说你是铜,你是金银,或者翡翠,和田玉都可以,问题是你不是铁的这个成分,就是没有往生的愿力,四十八愿跟你发生不了这个对接,没有这个感应。所以为什么说“得生与否,凭信愿之有无”,就在这里。这是它的圆顿之处,“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这个念佛法门之中的话,就是讲到持名的殊胜。因为阿弥陀佛,《佛说阿弥陀经》里边的唯一的提到的就是执持名号,只讲了这一法。依着华严宗有一个宗密祖师的话,他也判到说,其实念佛有很多种方法。你比如说像我们现在说的禅宗的这个参究呀,其实就属于念佛方法,也没有超出念佛之外,只不过叫实相念佛,就念这个自性天真佛,本来面目。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也是这个道理。就念这个自性,我们本有的清净心,跟佛是无二无别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是它这个根基要求很高,如果你理路吃不透的话,这还容易着魔。念这个实相佛,你看为什么说实相无相呢,你不能有一念执着。你不修行还好,如果一旦修行,越到高处越危险。

咱们山上,你看有师父们闭关嘛,闭关有的比较这个,可能就是顺水顺帆的,修得渐入佳境。有的有时候就会有问题,心地越清净,那么但凡起一念,他就等于说,一下子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甚至导致这个发狂着魔的也有。我记得那会儿在普陀山,那个在关房里面嘛,也有一个师父,就是可能有一点烦恼了。这个时候,他可能就是一念着相生起来,就引发了。那会儿大和尚给他去开示,他说要去参善知识去,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参访去。大和尚说,你哪里去参善知识,哪里有?你不参自己的自性善知识,你跑去向外参什么善知识?诶,一点呢,就把这个妄心给息掉了。否则他这个一念起来了,这就叫,他念实相,他一旦有一念虚相干扰,就麻烦了。可是你去念这个实相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入到断灭空。因为实相还是无不相,就是一切万法,都是实相的一相。有的误以为这个了,就认不清这个路头了。这个断灭空,比那个执着,这个贪嗔痴烦恼更麻烦,这修行人的这些。所以说,这个念实相佛呢,他的根基要求非常高。

那还有两种呢,就是介于两者之间,一个是观想念佛。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读过《观无量寿经》,熟不熟啊。你看里边的十六种观法,从这个落日开始,作为引子,什么这个地观呀,水观呀,慢慢地,这样的到这个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到西方三圣的正报庄严,你都要一一观成。现在我们修观,我觉得出家师父其实修观,因为毕竟这个善根已经积累了在那儿,还是应该可以的。我本人,有时候还逃不脱这个观想。这可能跟自己的缘法有关。你看,我那会儿讲这个净土五经呀,第一部讲的就是《观无量寿经》。那到现在,我有时候,你就不管站在哪里,心要下意识地知道西方在哪儿。然后这样地,就是把心系在西方,再加以持名,这样地去念。可是呢,在经里面说到了,如果我们的心不定,因为我们现在,善导大师讲的,这个障比较重啊,境很细,心很粗,那你的这个识和这个神是非常飞扬的,很难成就。境细心粗很难成就。有时候你稍微观啊,观一下,观阿弥陀佛,观着观着就成了冤亲债主了,或者你贪恋的人就会出来了。这也是,你看,这个我们现在的障碍是非常明显。正是观着佛像,观白毫,观着观着,一会儿就面目可憎了。你定不在那个。它的要求是,你开眼闭眼不能够移。这是叫观想念佛。

那观像念佛,那顾名思义,就是有你自己相应的佛像,盯着他念,这样好像神不容易走嘛。要不然,有时候说,念着佛神游三千大千世界。可是这个不方便。为什么?因为像在的时候呢,你相应这尊像还行,像不在了,或者你不相应这尊佛像了,就修不起来了,容易打失。

所以这里推出来的是什么呢?就是“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指的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方便到如此,谁都会,但凡你这个,不要是盲聋喑哑,盲聋喑哑都可以,你心声念也可以。下手易,成功高。所以后来的祖师们,虽然注释这些经典,也是讲说到,这样的念佛,那样的念佛,可是他最后都导归到这个持名上。智者大师那会儿讲《观无量寿经》,他讲到最后一句说的是什么呢?他说,“观虽十六”虽然有十六种观法,“言佛便周”就只要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全了。在《无量寿经》里面讲到说,佛就给说了,“汝好持是语”就是你好好念这句话,“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你好好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部《无量寿经》最后落脚点,还是让他执持名号。所以,你看我们现在学《弥陀经》里面,确实执持名号。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妙不可言。

持名一法呢,是非常这个不可思议的。有些时候呀,我自己也讲经这么久了,甚至久而久之会麻木、疲厌。但是听到一些消息,你比如说最近,有一个同修,他家里这个狗呢,一直喂着喂着,也是算寿终正寝了。他们就给它念佛号,念得这个狗居然还烧出了舍利了,当时听的我也觉得,这是也不是呢,谁知道平常吃什么呢?后来照片还发过来,他们拿个盒子把它装起来,还各种颜色的。我想想,他也不会骗人故意说这些。它这个事真的发生了呀。很多现在在都市里面走的比较突然,那么家里有信佛的,有这个因缘给他一旦接上了。现在像北京呀,这个一线城市里面都有这个莲花助念团的,有一些发心的居士,他们确实非常发心,就是只要叫,随叫随到,一组一组地编排好。然后他也不喝你的水,甚至吃东西,自己带水、自己带水杯,就为了立这个规矩,给你助念,轮番助念。他真的念得,最后是走的时候身体僵硬,念着念着,他给念软了,去火化的时候又软了,面色还很红润。真是不可思议。所以持名念佛它就有这个功德,稳当。这里讲到的说“简易至稳当者”。

圆瑛法师就说到,为什么稳当?一个是念佛众生呢,只要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佛的光明所照,就是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我们念一声佛,就魔事它是不会来扰的,不招魔事,所以稳当。再一个呢,念佛的人一生精进,临命终的时候蒙接引,他可以免什么呢?免这个隔阴之迷。因为你一旦认错了消息,那会儿,平常嘛,这个说一说没关系。一到四大要分离的时候呀,做不了主,每个人都要四大分离,肯定要死的,随时都有可能死。可是一到四大分离了,他会什么?他第六意识不现行了呀,四大分离的时候,这个第六意识你做不了主了,就凭着阿赖耶识里面,你攒了一些什么业,它在那会儿就开始斗争了,争天下了。谁能够揭竿而起,谁就占山为王。我们人也是这样的,就是到了那个时候,你自己没有自主能力,一旦滑落到中阴身开始的时候就很麻烦。只有这个临终的时候,你看《弥陀经》后面讲到“是人临命终时”,大家要听明白,不是命已终,是临命终,将要终而未终之时,阿弥陀佛现在其前,他是这个标准。所以你就不用去,做不了主,他来给你做主,这是一个稳当。再一个就是刚才讲到具足信愿资粮。哪怕这辈子没有开悟,没有关系,生到极乐世界保准能开悟。所以这里讲到了说,千稳万当这么一个法门。大家知道,真的是稳当至极。

我们再说一点,你就说刚才讲的这个接引。且不说,能够不管你什么品位,反正你往生到西方,哪怕边地疑城,你都不会再堕入轮回,这是一个稳当。二一个你蒙佛接引,到了那儿即刻入不退。哪怕你是个凡夫,你还没有到这个位不退。位不退至少要证到阿罗汉了,不会再退入生死了。但是,往生了以后,他就圆证三不退,就是也不会堕入到生死了,也不会退你的这个大菩提心了,也不会退你这个不断修行的六度万行这个资质。最稳当最稳当的是什么呢?就是临终接引,法界独此一家。这个临终接引法,你看他方国土里边,现在我们有时候有的一些同修呀,或者每个师父他因缘不一样,各个法门也不一样,其实也都在修。有的会修,你比如说,像药师法门,或者像这个,再加藏传佛教里面各种国土净土,可是所有十方法界,只有弥陀净土有接引这一方便法。当然其他法门也有接引,都是接引,大家知道,整个佛法都是接引。其他的法都是从哪接引呢?只从理上接引,教法讲给你听,然后你自己往这儿修,一切法门只在理上接引。只有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除了理上接引,还有事上接引,这又是一点很重要的信息。不但理上能够接引,事上“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是很惊心动魄的信息,这才叫做稳当至极。这个稳当甚至到了什么,就是说你能够修到哪儿,佛就能够接到哪儿,唯一的条件只要你愿意。

你看善导大师那会儿给《观无量寿经》写注释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他提出来的条件就是,摄凡夫入报土。他认为三辈九品全部是给生死凡夫而设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教内呀,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那会儿像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这个教法非常的发达。发达发达的,因为这个净土法门它是横超法,他力法。很多法师因为他用这个教理,就叫什么?给它作竖出解,他怎么判呢?你比如说,像《观经》里边讲到的说,上品上生怎样怎样,上品中生怎样怎样,他最后判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只有登地的菩萨才有上品上生的资格。比如说修到二乘,声闻圣者他才有中品的这个资格。最后判的就是说,像我们这些凡夫,最后只能靠下品中的这些往生了,上品、中品没你的份儿了。就这么来判。

判的最后就把净土的门槛,给一下子顿提高了很多。很多人就望洋兴叹。所以你看善导大师,他当时做了一个,开讲的时候给大家讲了一个叫《观经四帖疏》。这是阿弥陀佛来指导他写的这部论典。每天晚上他写的时候都祈祷,祈祷就跟入定做梦一样,就是有一个老者来给他指点说,讲这个《观无量寿经》,到底它的佛意在何处?他就是听着他,这么写出来的。这个书呢,又叫做楷定书。他就最后提出来说,你们说错了,说三辈九品全部是接引凡夫的,在凡夫的修证差别相里边,怎么怎么到哪一品哪一品,为什么?他说,圣人已经到了彼岸了,已经到了彼岸了,你去接他干嘛呢?他已经到这个岸上了呀,不在水深火热中了,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救水深火热中的凡夫众生。最后才把这个正法眼给厘清。他说净土法门就是摄凡夫入报土的。那会儿就觉得,因为你说入报土,如果说实报庄严土的话,凭借阿罗汉,就是罗汉凭借自己的力量,修证功夫,都没资格去到实报庄严土。所以这就叫做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你说他往生了,他是往生了,可是他还是个凡夫;你说他还是个凡夫嘛,他又跟圣人在同一个法境。这后面讲到这个法,就是为什么说不可思议,人家那儿的教法,在我们这儿,你以为的这种通途法,行不通,不在一个水准。所以说这个就是最好的净土的一个方便吧。这个“简易至稳当者”。

当然说了这么多的,这个是从法门从行门上来独显净土的圆顿和简易,保险。当然一切的法门行门都是方便,前面讲到的方便有多门,它是为了引导我们去解脱去成佛服务的。那么你就是说再怎么殊胜方便的描绘,我们得领这个情。就是说这个法还是说我们前面讲的,得有了生死这个概念,而且是真的想了生死,还想快点了生死,速速地成就佛道。那么这个法才有价值、才值钱。就是才能吃透它的相关利害。你看后面佛说了,“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就我们得追求,对这个利我们有所兴趣。那这个利,在这里面蕅益大师就给提炼得非常到位,要解要解,处处都在“要”。他说修行不容易,这个归元路中呢快慢又不一样,难易的差别很大,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看你能不能一了百了,能不能保证成功,这才叫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两句话的讲的就是大致这个地方。

好,我们再来看下面,“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这就是指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这就是找到现前的证据了,所有天下丛林道场早晚课诵中,为什么有《弥陀经》。

“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这就是盛赞。你看这里就讲到了三根,从上根来讲,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惑,觉得自己还有点那个自以为是,就觉得念佛念佛,万一我这辈子能开悟呢?但是后来,也有善知识说,你如果是个开悟的根器,你念佛念得也能开悟,它不会耽搁你的。还有一些,这辈子连开悟是什么、怎么回事,也搞不清楚,他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信,他同等也能往生。虽然前提不一样,只在往生的水平上就持平了,这就叫三根普被。所以大家想,这个在经典论著里面,千经万论同宣。像文殊普贤这一等的大菩萨,经典里面有明文说都全部发愿往生,《普贤行愿品》,文殊菩萨也有愿文。

像这样的大祖师,龙树菩萨、马鸣菩萨,龙树菩萨被称为八宗共祖,可是在经典里面还是授记说,证得欢喜地,已经登地了,往生安乐国。为什么?就是越修到最后啊,特别是到了等觉的时候,他才越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来得快。象我们现在还这么循循善诱地讲信愿行,有的还不上道。那像我们东土的像智者大师,永明延寿禅师,这太多太多了,这是上根;下根而言,直到打铁的,完全摸不着边,就给他讲了一下说,说你干什么呢?说打铁的,你念佛吧,最后念着念着说,“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就成就了。杀牛的也是如此,寿命到了,杀了那么多牛来索命了,追他的命来了的时候,有这个僧人说,你现在只有念佛能够救你,念着念着,诶,被牛索命的境界就转成佛来接引的境界了,一声“佛来了”,就走了。就这样的根性,这抱佛脚抱的已经占了大便宜了,依然可以成就。那想想这从上到下,那我们必然在其中,一想到这个的话,真是法喜充满。所以道业成佛其实跟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就在此生。

后面讲到说“摄事理以无遗”,那我们后面会讲到说,念佛念的有事一心不乱还有理一心不乱,什么叫事执持名号,什么叫理执持名号,我们后面再讲。他这里讲到“统宗教而无外”, 这些话呀,每一句每一字都有内容的,这里讲你比如说宗教两个字,“统宗教而无外”其实就是说,从教下来也罢,所有的经论讲的这个修行法门;从宗门也罢,就是这一念教外别传,也在净土中。我还要跟诸位大德讲,虽然禅宗叫教外别传,净土也叫教外别传,它不但是别传而且是教内也是别传,为什么?因为是横超法。这不可思议的。

说从宗教而言也是如此,你看我们现在学习经典的话,把所有三藏十二部抽出来代表性的无非就是《华严》嘛、《法华》嘛,从一开始直畅本怀到最后开权显实,中间还有个《楞严》嘛。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富贵,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可是《华严经》里面的内容,四十一位菩萨从他的因心到直至趣向成佛的果位,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念佛法门,什么离世间品开始到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然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从《法华经》里面讲,“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就出自《法华》啊。“开示悟入佛知见”,念念都是趣向于佛果。这是不是念佛呢?《楞严经》里面一开始就觅这个如来藏,不生不灭成佛的真因,最后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直至突然“获二殊胜”,是不是念佛法门?依然是念佛法门,一代教法无非就是念佛法门。这我刚才在普门讲堂还讲过,这个《彻悟禅师语录》就是这样的。这教法上,这经典是教法的代表了,无一例外。

从宗门而言,我们常说到:世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我觉得像这样的,如果说平常我们也不说修证,就说思维法义上,如果你心没到过这,真的还觉得说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儿吹牛。你只有活泼泼灵动地彻底,有时候一心念住在这个理中的时候呢,偶尔的这么体悟一下,啊,原来如此,真实不虚。就是世人但念,“但”字很重要,为什么以前有老祖师爷,这些信徒们去开示,今天有这个问题了,明天修行又不行了,说你念佛。下一次又去问,说又出了什么问题,说你念得还不够,再念。第三次去了还说,说不行,依然就让他念佛。除了念佛没有二事,连散心念还是摄心念你都不要想,你就只管念,便是无上深妙禅。至于说宗门下面说佛这个字我不喜欢听,这也叫真念佛,前面讲到的实相念佛。所以你看,“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诸位法师,这就不可思议法,我们只有信的份儿。在《西方合论》里面讲到说,净土法门是摄受一切有情之不思议之究竟不思议净土,他讲到最后就是说为什么,说譬如这个,为什么到春天百花就开?为什么秋天树叶就落?为什么山的影子能够倒映在水中?为什么我们牙齿是硬的,这个嘴唇是软的?说你能给说出来为什么吗?他说一切法是不思议法,净土法是“毕竟不可思议不思议义”,拟议就不堪。所以诸佛菩萨吐心吐胆也只说一个稀有难信而已,这是这一段,一个段落告已。

下面开始就是蕅益大师要讲到他著述《要解》的初衷。我们来看:“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这是从古来而言,一个时间段,就是很多人给这个《弥陀经》做注释,但是有的已经散失掉了,现在我们亲近不了了。那么再下面开始就转到近代了,近代就有了,“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这是一本,《弥陀疏钞》。“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这是二本,《弥陀圆中钞》。那我们讲到这里呢,这三部注疏,包括《弥陀要解》,这是对《弥陀经》注疏最能够相得益彰的三部经典,代表作。印祖就说了“得此三疏”呢,就是这三部论典,注释《弥陀经》的,那么“法无不备、机无不收”,就是你把《弥陀经》就能够吃透,没有问题了。

这里讲到的云栖呢,是一个山名,大家都知道了,云栖和尚就是莲池大师。他当时在杭州,看到有一个五彩祥云,就栖在这个山上了,他就觉得这儿山明水秀,就在这儿建道场。后来呢,远近的僧人来依附他修法,就成了丛林,叫云栖寺,所以这里尊称为云栖和尚。莲池大师也是彻悟以后才转弘净土的,大家知道。莲池大师一开始也是参禅,参得最后在这个参笑岩大悟,说什么“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这个话我原来也不懂,后来慢慢地学《楞严经》有一点点眉目,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二十年前事可疑”,就是二十年前就搞不清楚这个问题,起了疑情了。“三千里外遇何奇”,就是直到走了这么多年的云水生涯,其实这个闻性,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就是我们的心性还没有动过,从来没有变过,一直是如如不动,虽然随缘,从来不动、不变。

所以说二十年前到现在,还是这个疑情,三千里外云游生涯解的还是这个疑惑。才发现说,最后说“焚香掷戟浑闲事”,就是我们在这儿上一炷香这么恭敬,我们到战场上杀敌,把人给杀死了,这么十恶不赦的事,浑闲事,都是没有一个善恶差别,“魔佛空争是与非”。后来大家就把他的这个作为他的开悟偈。尽管如此大彻大悟,依然是转弘净土,著的《弥陀疏钞》。可是《弥陀疏钞》呢非常,你看他用的词叫“广大精微”,很庞大。他用的当时是《华严经》的思想 ,一开始注的就是用的十玄门,我们后面要讲五重玄义,他是用十玄门来讲这个《弥陀经》。所以,这里蕅益大师赞叹他,称之为云栖和尚。“和尚”不是我们通常现在讲的,你是出家和尚,这是非常尊贵的尊称,他不敢直呼其名。

大家知道,不敢说他说,像我们现在有时候还说袾宏莲池。因为莲池大师是他的亲教师,一个,他学他的《竹窗随笔》而入道的;另外一个呢,他在他的塔前受的戒,蕅益大师跟莲池大师的因缘,所以他这里把他尊称为和尚,我们就听出来了。和尚其实就是本尊上师的意思。汉语里面有时候又把它叫为和阇,就是阿阇梨的那个阇,叫和阇。后来罗什法师还把它翻译成叫力生, 就是力量的力、生活的生。由于我们借着师父的力量,能够生我们的智慧,这叫做和尚。所以大丛林里边,你看出去介绍的时候,有时候说,和尚这几天去哪里了?和尚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非常,等于说既亲切又尊贵的称谓。外人那么称大和尚,是这个意思啊。“广大精微”就是它的义理非常深广,幽微难至。确实如此。

再看“幽溪师伯”,为什么叫师伯呢?因为这个幽溪法师就是传灯大师,他当时住在智者大师建的道场叫天台山的幽溪高明寺。这是明朝的一位天台宗的祖师爷,他是最典型的教演天台、导归净土的一位大师。像他著的著作还有《净土生无生论》,还有《净土法语》,都是弘扬净土法门的。这个传灯大师每次登座讲法,天乐盈空,大家都能听得到,他的讲法就殊胜到这种地步。他著的叫做《弥陀圆中钞》。为什么叫《圆中钞》呢?就是用这个天台的圆顿教理,当时有一位大佑法师,把《弥陀经》做了一个《弥陀略解》,他的《圆中钞》是对这个《略解》的再注释,所以叫做《弥陀圆中钞》。那蕅益大师讲到的叫“高深洪博”,就是他的义理道理非常的圆融广博。所以他说“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就像日月两轮一样,在天上。

但是他这个比喻非常也很微妙。“有目皆睹”是什么意思?有了眼睛的都能看得到,没眼睛的怎么办?所以他的言外之意也是说,他们只能够被上根之人,下根无智者就入不进来了。为什么呢?你看,“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就讲得太玄了,太专业,现在我们去看,有时候都看不懂,有些还得过来过去去贯。那么,“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你看,导致就是刚开始学的人,他这个信愿就发不起来,连第一个台阶都上不来,那后面就更不要说了。所以蕅益大师也是把这个提出来,衬托出虽然有目共睹的两部著作,可是不是久修的人,它不能够利,由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他才著的《弥陀要解》。

所以说,我们后面学习《要解》呀,也可以看得到,净土一门的特色就是以信愿为根本,而不特别注重在这个教法上的演绎。太演绎过度了,就把信愿给拆散了,这是一个弊病;二一个呢,因为持名是重在实修,它不重在这个说理和修观。大家知道,天台宗为什么要这么讲次第呀?它有一个随文修观的一个功德,特别是中观宗里边也这么提倡,它并不认为说我们学教法讲道理的时候,是讲完了道理然后再去修行。它认为我们的心依在道理上,在听道理的时候,你的心跟这个道理是同步的,本身就是修行,这就叫随文入观。它认为学教就是在修观,确实如此。可是净土的修法它重在持名,不在修观。所以呢,他对这个教法的发挥尽量地可以说能省就省,所有的讲或说,都往信愿上来会,那么这也是蕅益大师著述《要解》的缘起是意在于此。《要解》的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的这个特别直接痛快的风格,他就是直指信愿,偏赞持名。如果涉及到教理或者义理的知识,他尽量就一笔带过。

所以这是他的一个对比说前面两位大德,那他是怎么想的,“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当然这是他,蕅益大师的一个谦虚了。后面打的这个比方非常好,“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这是他写《要解》的立场。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写的《要解》,也不是为了跟两位前辈说在词章呀义理上来比多么的深广,多么的增光夺彩,不敢,不敢为了标新立异才作《要解》。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弥补信愿难阶的缺憾,我只不过是为了接地气一点,这是“不敢与二翁竞异”。后一句,“亦不必与二翁强同”,也就是说,我也不需要非得跟两位前辈同一个论调,也就是不需要附庸他们,也得照着他们的说,那也没什么作用。这是他著述的立场。

给大家讲一个小插曲,你看为什么前面讲到说印祖把这个《要解》又给注释校回过来?蕅益大师徒弟成时法师呀,他当时在写这两句话的时候就给写错了,写的说“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敢与二翁强同”,听起来好像说,哎呀我可不敢,我可不敢。后来印祖就说了,说你把蕅益大师的心意就给歪曲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说不敢与二翁强同的话,有点儿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们讲的这些,两部著作,我可不敢苟同,我不敢跟你一样,就等于说把蕅益大师栽赃陷害,说他有我慢心出来了一样。印祖,你看心细到什么程度?他就发现了这个字用得不对,后来又给改回来,叫做“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诶,这个口气就顺了,既是晚辈,又符合这个立场。所以从中我们说,印祖对于现在我们看到《净土十要》真的是功不可没。

那好,看这个比喻:“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这是打了一个比喻,妙喻,用庐山的风景来做他的《要解》的定位,和这三部注释,来形容这个最佳效果。那大家,庐山应该有的去过啊,江西庐山,东林寺就在那儿,那确实是一个神奇地儿。当时在这个,东晋慧远大师法驾到这里开辟道场,成为祖庭。庐山还真是有很多的灵瑞的感应事迹。庐山在慧远大师的时代呀,就跟北方的这个,我们上次讲罗什法师在逍遥园,就是草堂寺,并列为当时中国两大佛教教育中心。当时慧远大师还写过几个书信,去问法罗什法师。你看人家这个大祖师这么大的地位,他写过《沙门不敬王者论》。当时的皇帝打天下路过他那儿了,地方官劝他出来迎接,他说我不去,从来送人不越虎溪,那个虎溪现在还在东林寺门口。

但是东林寺现在已经修得也是很辉煌了,很多原来的旧迹也看不到了。那么这个道气也在。去过庐山的人,现在住在庐山的人也有福报。庐山上面的那个镇子,我觉得就是跟天人福还没享完,就跟享天福一样。庐山上面镇子里的人,他们的福利非常好,好到就是说几乎也不用怎么工作出来,想开店的就开开店赚点小钱,不想开的反正天天就拉个狗呀、拖个孩子呀,就在他们那个山上,因为庐山它山上也有一个就跟小镇子这样一个平坦地儿,就在那转悠。所以你看我们现在的这些领袖们也很喜欢庐山,到那儿有很多人文古迹,它就是一个福地。站在东林寺的,我记得我那会儿我去打佛七,站在东林寺的天王殿,真的面对的就是那个香炉峰。从小读古诗说,不是写的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那会儿想的说这是夸张拟人手法吧。真的这个香炉峰太阳照的时候生的是紫烟,它不知道什么作用,就是真的冒起来是色彩斑斓,这么一个地方,现在去东林寺还可以见。

那么苏东坡也为折服了,游到此,题过一首绝唱,叫“题西林壁”。东林寺现在旁边还有一个西林寺,西林寺是台湾的老比丘尼她在那儿住持,是一个女众道场。那西林寺的塔也摇摇欲坠了现在,但是现在进去了还有一个石头,她们还把这首诗题在那儿。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这个诗呢,从世间人来看,是形容它绝貌并变化多端的风景。如果依着道人的佛法的角度,确实在这里是一个绝佳的妙喻,正好说我们的心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循业发挥的诸法实相。为什么呢?你看,你说横看竖看高低不同,气象万千。那为什么看不清楚这个庐山真境?是你身在其中,其实就是你的心不平等,因为有我与庐山相对,庐山在我的六根门头显现,心向外转。

那么我们常说的,就是一叶挡目,就失去了这个真境。所以你如果说庐山即是我,我即是庐山,心庐不二,那就不一样了。庐山的真境这一念真面目心,如果你说在横,它就呈现的是岭,在竖它就呈现的是峰,在近它就是显的高,在远就显的低,都是庐山循业发挥的,所以它根本上当体也是庐山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借庐山说心性啊。为什么?因为苏东坡他也是一个禅师转世嘛,苏东坡是五祖戒的后身啊。五祖寺的戒禅师,那会儿门庭非常高峻,可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又投生成个苏东坡了。后来印祖都说了,说那他虽然投生了,肯定没有,至少没有证初果,因为圣人初果就任运持戒清净了,但是苏东坡转世前后了,到后来他还去个青楼去逛一逛,去寻花问柳。

所以你看这个修行靠自力有多难。大概是他当时喜欢跟这些什么文人呀什么墨客喜欢吟诗作对,一下子这一念心引得把一世的禅法福报转化成又一世的盖世才情了。你说,说才的话,太有才了,什么“明月几时有”,这个词一出,其他咏月叹月的词都废掉了,可是依然还是个凡夫。但是他还是学过法,也算是一个道人,悟道的人,在这里就事说理。什么呢?用庐山的事来说这个佛法的理,就是因为我们为什么现在不能够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呢?就是因为有我,挡住了,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像我们现在说日用而不知嘛,他是比喻这个意思。

所以《楞严经》里面讲到说,我们自己的色身,因为我们这个一念无明起动了,又向两端发挥,发挥成一个自我的色身的错觉,那么就想明白外境的景象是如何。外境的景象不断地攀,又激荡着我们色心这个想知道的这个心识生起,两个向两头一牵,人相我相就出现了。实际上,我也罢,色身,外境的大地山河也罢,都是我们本有的妙明心性中所显现的,循业发挥。所以你看这不管庐山横竖峰岭,都是循业发挥的,当体无一例外,本身就是庐山的本来面目。他在表这个法。

莲池大师写过,解《楞严经》,解过有一篇叫《楞严摸象记》。他在里面就讲到说,对于经典,当然我们现在说论著,或者说就庐山吧,为什么弄不清楚啊?就跟瞎子摸象一样,所有的瞎子摸象,摸到肚子的,他说像块大石头;摸到尾巴的,他说像辫子;摸到腿脚的,他说像个大水桶杯;摸到耳朵的,说像垂下来的一片叶子。各自在那儿讲大象是什么什么样。可是明眼人,就是眼睛好的人,不是瞎子的,在旁边就看他们在那儿相互是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象的全体,他们就看不清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眼没有开,所以我们现在学习,比如说了解庐山这个比喻也是, 不是说为了真的要看清楚是哪个是峰哪个是岭,是要开你的这个眼,看庐山的这个眼。其实就是要开悟,悟了以后知道心性就是一切都是循业发挥,唯心所现。现在我们基本上,莲池大师比喻的说,用情识手,情见的情,意识的识,用情识手摸这个分别象。实际上是摸不清楚的,真正不是为了看象,而是为了开眼,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就比喻,借东坡的这个诗的喻法,把《弥陀经》比作庐山,庐山真境;把注释比作有的是峰有的是岭,各个都有一个姿态,但各个都是庐山真面目。就比喻说前面的《疏钞》、《圆中钞》包括我的《要解》,纵然大家学习了,不能够全盘托出佛意,可是呢每一步也都能够亲见佛理,就是这个道理。

好,“将释经文,五重玄义”就讲到这里。哎呀,现在讲法呀,几乎没人愿意提五重玄义,我已经被批过无数次了,在外面讲都说我讲不接地气。说你还那么老调刻板干什么?说现在的人谁听这些什么五重玄义。大家知道五重玄义呀,是最为科学有效的讲经模式,它不是编排出来的,是以讲经作为最根本代表的宗派天台宗,讲经人里面最杰出的代表智者大师,在讲经过程中慢慢总结出来这么一个模式。说应该这样地先去理解经文的前行,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加地了解经文大意的这样的一个效果。可是现在我们一听五重玄义都赶紧十万八千地说,还弄这一套。后来我就专攻五重玄义了。最近在普门讲堂这次虽然讲《彻悟禅师语录》,我也用五重玄义给它判的讲的。

最后讲的他们有的,他们自己说虽然是“小白”,就是一张白纸嘛,听了还不是完全听不懂。为什么,因为只有五重玄义它非常科学性。它先把经典进行一个规划,让你知道怎么解,哪个方位哪个角度,立体地来了解把握,所以有一个总持的能力,和对经典条理的清晰。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就误区了,佛教的有些东西啊,有些需要宏通,有些需要固守。我们普陀山让我观察有很多固守的东西反而是最得天独厚的,外围看上去好多就是不断的好像到了时代了,要与时俱进,最后弄得弄得一盘散沙,原汁原味都没有了。

那今天我们既然学《弥陀要解》,蕅益大师也是用五重玄义,我们先了解一下五重玄义是什么五重:释名,显体,明宗,论用,教相,就是判教,这五个点。因为下面不是要讲到这个五重玄义了,我们先了解一下。那么“释名”呢,因为经首它有名字,这个经是怎么一个题名,它有名称的。“显体”就是显这个经的本体,也就是众生的本来的这个根本体性。万法,宇宙万法的根本平台就是这个体,众生的心性也是这个体,佛性也是这个体,万法不离这个根本宗旨,你要显出来,要不然会乱套。那么显体,你要达到这个心体怎么样操作才能见到这个体呀,这部经典告诉你怎么样的一个修行方法,套路是怎样的你得明白,这就叫“明宗”,什么宗旨。你像这部经它是以诸法实相为体,一切大乘经典皆是如此,它是以信愿持名为宗。那讲了这么多的体,又讲了这么多的修行方法,最后你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你给我提供什么好处,我修了以后得到什么样的待遇,这就叫“论用”,你有什么力用,得到什么好处,起什么作用。那既然如此的殊胜,你这部经典在佛说的教法中,它处于什么水平,一代教法中在什么位置。仅此而已,这就叫五重玄义。

所以我们往往在理解五重玄义,玄义,马上就下意识把它讲得很远很玄。“玄”叫什么?也许这个玄就是说我们现在头晕得受不了了,晕得都直到盯在你面前你都认不出来,“玄”就是幽微难至嘛。可能这个“义”就是说,其实就是深知所以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哪儿去了?众生都讲轮回,轮回是怎么轮回的?你搞明白这就叫“义”。五重玄义是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高深,很接地气。

你看做个比方,比如说“释名”就是说,现在比较了解一个人吧,比如说这部经典是一个人,释名就是他叫张三还是李四,叫什么名字。我们诸位师父在常住上比如说要了解这个,你叫什么,法号怎么尊称。那么“显体”就是说你长什么样,高矮胖瘦是怎么形容,你长什么样。“明宗”就是说你在常住上你是干什么的,你是香灯师父呢,在哪个殿香灯,还是在库房,还是首座和尚,还是当家师,这就叫你的宗。如果这个人是一部经,这个宗旨就是这样。“力用”就是说你这个做的这个常住上发心,能给众生带来什么利益,或者说常住上维护什么功德,这就叫“论用”。最后“判教”,就是你在整个这个丛林里边你处于什么位置,起的什么作用,这就叫五重玄义。

一部经典依着这个五重玄义来学,前行中就非常明了,就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把这个玄义以为有多玄。当然它的这个一部经典的总纲要就在这个前行中先要了解。所以我们学习五重玄义有三点,一个是了解到提纲挈领。一部经里有的,《弥陀经》还短呀,《楞严经》那么大,《华严经》更大,那如果没有这个提纲挈领的解释,乱掉了,逐字逐句地这样泛泛地谈开了,那根本就不知道总纲是什么了,围绕不起来。就像智者大师说的,智慧就退了。其次呢就是为了楷定见解,楷定我们的见解,见地。虽然这个经典的这个文辞多变,它的原则是统一的。你看显体,一切的大乘经典都是以诸法实相,你不能变。你有时候我们不楷定见解啊,防止有人乱说大家知道吗。

现在很多法师甚至很著名的法师,有时候说出来的这个就乱说得简直是不能容忍了,也没人管,大家也不了解。反正他就在那一说,很畅快,可是说的简直是让人笑得牙齿发冷。你有时候不照着佛和祖师的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不行,完全不顾根本。五重玄义可以让我们楷定见解,就知道他说对说错。第三个就是依根本法。我们讲大乘经,一切的大乘经典,刚才讲,都是以般若波罗蜜诸法实相为体的,万变不离其宗,一旦超开这个法就是外道法。所以说整个一代教法里面,凡有所得,那不是般若波罗蜜,就是外道法。凡信愿持名之外,再说净土怎样怎样,那你就是乱佛的法,没在这个纲宗里边。

现在很多时候讲净土,法师们你不要看好修,还难讲。为什么?你不能给它上面,佛说的如此的三根普被的法门,你不能给它上面在这个门槛上面加厚度,否则你就是害人家的法身慧命。所以说很多注意,一个是你不能把净土当做横超法做竖出用,当做做功夫一句佛号,它是靠信愿来往生的。你也不能把它做竖出解释,我们这的教法是怎样的,那么极乐世界按照这个判好像这个行不通,人家那就行得通。所以说要依根本法。其实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一个就是般若法,一个就是往生法,不要绕开这两个法。

好,这是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了,请诸位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好,感恩诸位,阿弥陀佛。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