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第三十一讲)

大家看到课文啊,今天我们讲到这一段,更说五境竟。我们看课文,对此五境明五三智者。前面讲了境妙,这第二个是什么呢?智妙,是吧?境妙相对应智妙,它是怎样一种对应的关系。

对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相入,五种不同:我们平时都讲三种智慧,是吧?属于大乘的说法,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实际上这三种智呢?既有差别,但是相互之间又能什么?相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不完全地有差别,就从一个意义来说,它们从根本上是一样的。

就像我们说的,菩萨跟佛,跟声闻、缘觉,他们都是圣人,但是呢,他们所证入圣道的这个果位,是不是有差别呢?有差别。但是即使是声闻和缘觉,乃至菩萨,他最终必定要什么呢?要证入佛果,这是肯定的。

我们看,下面五种不同,哪五种不同?一、中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如来藏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中智对两为三智;次、如来藏智入中智,对两智为三智;次、圆三智。是为五差。有这五种情况不同,下面呢,一一都会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就是中智入空智分别为三智者,是怎么一种情况?这里说的这三种智是什么?初、依无漏发一切智;次、依有漏发道种智;后、深观无漏之空,知空亦空,发一切种智。就讲的这三种智慧的一种区别。

比如说第一个,一切智是依什么而发呢?依无漏发而发。比如声闻、缘觉已经证得无漏之道,他应该有什么呢?一切智。但是这里说的一切智,还不只是指声闻缘觉啊,按道理应该指什么?是指菩萨。他这个无漏智,已经不是属于小乘的无漏智了,是大乘的无漏智。

比如说,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这个时候他的这种无漏智才是真正地发起来。但是我们一般不这么讲啊,就说这里面就按照声闻、缘觉这种无漏,就已经可以发起一切智来。但是要发道种智呢?这必然是什么?菩萨才发得起来。

就是说你从无漏这个道里面再什么呢?从空出假。天台宗叫从空出假,这就是依有漏。说是说依有漏,实际上它本身这个根本还是什么呢?建立在无漏的这个道上,大家明白吗?你先证入这个空智,证入这个一切智,然后从一切智的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出道种智。

就说你先得自度,自己已经觉悟了,但是为了要度化众生的话,你必须要依有漏法去发。你所现的种种假法,是为了方便什么呢?教化众生。因为众生不可能直接进入什么?这个无漏法,或者这个无漏道,但必须是说依照有漏。

比如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大家所依的这种方便都是有漏的。我们听佛陀的这个言教,我们看经书,从语言,从文字,这些都是属于有漏的。真正的道不是用语言和文字,你能够什么呢?直接得到的。我们只是间接地通过什么呢?文字和语言去思维藏在文字语言之后的这些真理。大家明白吗?

所以说佛法是什么?是一个桥梁,这个桥梁最终是通向什么呢?无漏之道,就是解脱之道的。就是那个菩提,那个才是真正的东西,叫作无漏。但是我们现在这个桥梁是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啊,它是有漏的。

什么叫作有漏啊?有为法。是因缘所做的法,它就是有漏。当然有些漏的话,它解释叫作烦恼。有烦恼,就叫有漏,是吧?但是为什么有烦恼呢?它是有为法,它是因缘造作所成的,那么这些文字语言不也是人写出来的吗?也不是人说的吗?它都是有形有相的东西。

但是有形有相的东西背后,它蕴含着一些无形无相的道理,这个无漏道在后边,所以说依有漏而发道种智。当然这个道种智是菩萨度众生的一种智慧,属于一种方便的智慧。你看它,它是有漏啊,它只是依有漏而已,它实际上背后的内涵是什么呢?是无漏。

我们说世间有句话是什么?“道似无情却有情”,这一句话可能恰好看似有漏,实则无漏。就是我们有时候看菩萨应化众生,你看嬉笑怒骂,种种让我们看跟凡夫弄得不好还是一样的那种作为,但是实际上人家是什么?是圣人的境界。你觉得:哦,他也就是个凡夫嘛!也是吃喝啊,玩乐啊,也做种种甚至非善法的事情,但是他本身的这种心境,他的境界,已经不是我们凡夫相了,不是我们所能去真正去明白,你不能把他当做凡夫。

再往后,更高了:深观无漏之空,知空亦空,这是一切种智。就是把无漏的这个空也放下,达到一种极致。你不要认为有个什么无漏的空,当然也不能认为什么?有个有漏的有,既没有有漏,也没有无漏。把最后的这些对法的一种执著,也放下。

你觉得无漏道,这才是真道,对真他就会产生一种执著啊,对空也会产生一种执著,空也要空,这就是一切种智。再往上一层啊,这就成了佛,这是佛的智慧。所以你分别对应的话,一切种智是佛才完全具备的。道种智是菩萨,大菩萨才有的。一切智呢?是低位的菩萨,或者是声闻、缘觉,他基本上就具备一切智,叫一切智。

下面就说了,然初心不知空空;初心只知道空,这都还不是指我们这个初心啊,我们空都不知道,这是指的什么呢?小乘圣人,或者初位的菩萨。他知道一切智这个空,但不知道空也是空,他会执著于空。

次虽得空,亦不空空;后能深观于空,次虽,就是指第二个道种智,虽然已经得到了空,但也不能完全把这个空给放下,只有最后这个一切种智,深观于空,空于前空。实际上这里面我们在这里理解的话,说是说空,但实际上有时候实则不空,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没有彻底地、完全地空下来。

比如说你前面证得这个无漏道的时候,你认为这个无漏空这是解脱,但你本身对这个无漏空会什么?产生执著:认为我已经解脱了,我已经证道了。认为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是空了,明白吗?

为什么这个阿罗汉他不愿度众生呢?他认为解脱挺好的,涅槃挺好的,他执著于他所证得的那个空法,执著于空法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没有完全地空掉,他执著自己所证得的那个空性的法,是不是?没有空吧?

而菩萨呢?从有漏发这个道种智,虽然他本质上还是空,但说句实话他还没有完全究竟把这些东西,把那个执著给放下,他虽然从空出有,但是他不能自在地、毕竟地去消掉这个空,或者这个有,对他产生的一种影响,所以他还得继续往下走,空也空,有也空,一切皆空。

但是这个空的话,你怎么去理解?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啊,千万不要这么去理解。哦,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要了——不是这个意思!放下,无相,无住,没有执著。所以空于前空,把前面这个空也放下了。

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二空名字相同,这两种境界也能相合,故言相入。这两种境界比如说,我们说的这个智,这个中智入空智,它是两种智,但是我们说,实际上如果说中智入空智的话,本身这两种智慧也就能够相合了,那你所对应的两种境界也能相合,所以叫相入。

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把它融合在一起,那中智可能还是中智,空智还是空智。比如我们一般说空智是什么?是声闻的智慧,中智是佛的智慧。但是在佛的境界里面说,空智也就是中智,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因为你这里一切皆空了,你这个空智就相当于什么呢?一切种智,已经超越了前面的这个空的一种更高的一个境界。

今若分别,以无漏空为一切智,有漏空为道种智,中道空为一切种智。他这里就说得非常完整了,一切智是什么?是无漏空,证得无漏的中道的空性,这是一切智。但是有漏呢?你还得依有漏法,生道种智,最后把有漏法也得空下,所以说他本身是依有漏法,但是他不住于不执著于这个有漏的法,这叫作有漏空为道种智。

但是你要是声闻人的话,他就有漏跟无漏之间,他是对立的:哦,我只要证得无漏道就可以了,我才不回到这个世间有漏法之中去呢!很烦恼,很麻烦。众生难度啊,是吧?生死很恐惧呀,很畏惧啊,我干嘛还到这个五浊恶世之中去度众生呢?我在这里,清净的这个无漏道中多好啊!他就有这种无漏跟有漏的一种分别。既然是有漏和无漏的分别,说明他对这个有漏有没有空掉啊?没有空掉。

那即使是菩萨,他是不是把有漏都完全空掉了呢?也没有百分之百,他已经做到一定的这个自在,但还没说完全的自在,跟佛还不能比。所以我们说这个有漏空道种智,大家实际上要明白,并不是说真正菩萨证得道种智,一切有漏全部都空掉了,还差一点。真正到后面中道空为一切种智,这时候无漏空也是达到极致,有漏空也是达到极致,这才是真正的叫一切种智。

讲到这里的话,实际上就是跟大家重新捋一下啊。就是前面这个无漏空,也不是真正证得圆满的无漏道。中间的这个有漏空,也并不是完全的这个道种智能够成就完全的空掉的这个有漏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在这里说,这个有漏也就相当于是无漏,无漏跟有漏之间这个区别已经不大了,明白吗?你对于这个有漏没有空掉,实际上说明你就没有完全证得无漏法。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意思?你既然对这个有漏的东西还没有空得彻底,那说明你还有什么呢?还有有漏的东西存在,有有漏的东西存在,反过来就推理到什么呢?说明你还没有证得究竟的无漏。如果你究竟已经无漏了,那这个有漏的东西还会对你产生障碍吗?就不会了。

所以说这个声闻也好,菩萨也好,他都有不完整的地方。他即使度众生,他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是他解决不了的。所以说你若真正彻底的是无漏的话,那有漏的东西肯定也是空的。正是因为无漏空没有证到极致,所以有漏的东西在某些层面上,对你还会造成一定的障碍,或者是影响。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就是说:我都已经很淡泊了,我不执著于世间的东西呀,不要什么财色名食睡,不要这个种种享受。一般的你确实不要了,看不上。但是可能在你内心深处,还有一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你还是放不下,或者说你接受的考验还不够。

你表面上这些比较粗糙的东西,或者你看不上的,低等级的这些东西,色声香味触法,你无所谓了。但是更微妙的,哎呦,娑婆世界这些享受,我实在确实很厌烦了,但是西方极乐世界那种微妙的境界、极乐的境界,你肯定会起贪欲之心吧?

就像我们净土宗经常说,你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你对这些已经浊恶的世界,你看不上眼了,说句实话。但是你有更高的追求,你追求净土的什么?无量寿、无量光,种种方面的一种快乐。实际上这不也还是一种有漏吗?是吧?你有起心动念,你有一种欲望,即使这种欲望是属于对清净善法的一种欲望,它还是欲望。那你这个方面,说明你还没有真正什么呢?证得无漏之道。

真正证得无漏之道的话,这个欣厌心就不必要去产生,说要欣求极乐,厌离娑婆,是对我们凡夫讲的,知道吗?关键我们凡夫这个欣厌心都生不起来,还觉得这个娑婆世界还挺好,干嘛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我这生活得有滋有味,我还且得多活几年呢,活过百岁再说。实际上活了百岁之后,还有可能放不下。对凡夫说欣厌心,你对于真正根机好的,比如说声闻菩萨,你还对他说欣厌心,那不是把人家规格给降低了嘛!

人家能够修更好的法门,就是净土法门里面也有啊,有持名念佛,有观像念佛,有观想念佛,还有实相念佛。如果根机高的人,你要叫他如何观实相,既然是实相的话,还有分别心吗?没有了!实相者,空相也。是吧?一切毕竟空,这就是实相。一切法皆是无常,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法皆是虚幻的,这就是实相。既然是虚幻的,你干嘛还要欣求极乐呢?当然并不是说你不要去生,你生则无生,你已经达到那种境界了。

我们现在还生则无生,你能赶紧生过去就不错了,赶紧跑啊。先找到相对的安全,然后最后再悟得什么?无生法忍。现在是有生啊,你还无生法忍,你先把有生这个关先度过了,到那边花开见佛,再悟无生。你如果当然这里悟得无生的话,说实话你去极乐世界分分秒秒的事。随时想去随时就去,是吧?我们这随时想去,去不了,到死了还更去不了,就麻烦了。

所以咱们在看这些东西的话,有时候经论里面说的,它只是个主体的意思,但是背后的东西,如果说你不好好去思考,你有时候看不到,明白吗?他说的只是主要的这个意思说出来了,他不可能把所有的话全部说清楚。如果全部说清楚,那就一句话说不清的,他后面得附一大段的解释。

这段解释呢,我给大家就,这里就算是给大家补充了一下。这是肯定是这么回事,就是真正在佛的境界,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是什么呢?一心三观,圆融三智。但是呢?一心三智,也可以说一心三观,一心三智,但是你在众生,他是根机有差别的,他必须按照次第,一个一个往上修,先空,再假,最后中。

他是不可能脱离这么一个次第修行的一个过程,只有到最后你根器最好,或者到了佛的智慧,或者接近佛的智慧,你才能空假中本身就是一体。修空就是修假,修假也是修中。一法中具一切法。但我们现在不行呀,你还一法中具一切法,你现在一个法都修不了,你还具一切法?老老实实啊,但我们得明白这些道理。

世人采经论意云:“六地断惑与罗汉齐,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观双流,这是说的菩萨的十地之中的六地断惑,七地修方便道,到八地才是道观双流。就是断惑与罗汉齐,这就是空智;七地修方便道,这是道种智;然后八地道观双流,是一切种智。分别对应,有这种说法。

但是这种说法,不是所有的说法都是一个口径,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这对于别教是这么说法,但是到圆教这里可能就不是这么说法了。当然从八地开始,道观双流是什么呢?修这个一切种智,具备一切种智。破无明成佛”,即此意也。然后才能破无明,最后成佛,这种说法不是属于天台的说法,天台不是这么讲的。

如来藏智入空智分别三智者,依漏无漏发一切智、道种智,不异前。就是跟前面的一样的,一个是中智入空智,这是如来藏智入空智,那么这也是依漏无漏,实际上应该也是依无漏发一切智,依有漏发什么呢?发道种智,跟前面这个中智入空智的说法,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而后不因别境,更修中智,但深观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如来藏。藏与空合,故言相入。实际这种说法跟前面也差不太多,深观空嘛,空也是空,但是这里多了一句什么呢?叫不空。前面是空也空,现在观到了空不但是空,而且能够从空里面见到什么了?不空。这是他的不同的地方,不但知道空,而且知道不空。

以深观空,见不空故,发一切种智。前中道智,但显别理,理之与智,不具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这里藏理,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呢,藏智呢,能够具一切法,大家明白吗?就是前面这个中智,中道智,只显别理,只但显理,不显什么呢?问大家,只显理,不显什么呢?理的对面是什么呢?不显事。

理是只讲空,所以他说空还是空,空也是空,他最后第二个空,这个用空来概括这个智慧,但是这里不仅仅显这个理,而要显这个事,事是什么呢?事是不空的,事是什么?是有的。你不要仅仅只看到空的一面,也要看到什么?不空的一面。不空的,那么就是具足什么呢?诸法。

前面的话,理和智是不具诸法,这个理叫作别理,这个理跟事是有别的,明白吗?这叫作别理。但是这个如来藏理、藏智呢?它不仅仅是理,理中还具有事,具有一切法。那从这个道理来说,他这个理解的程度 就比前面这个中道智要什么?要更进一步了,这是更高的一个道理了,明白吗?

所以说,你即使说大乘的佛法,他有时候讲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是有不同的理解层次的,有时候只讲到第一层,有时候到第二层,有些可能到第三层,不一样的啊。

故异于前。以藏智对两智,为三智也。这是对两种智慧为三智。你说:欸,这个空智也好,什么一切种智也好,或者一切智、道种智也好,它是第三种智。大经云,这个我们说,实际上就是藏智,如来藏智,就很有意思了。你说是它好像是一切种智,但实际上它本身的话,这个一切种智跟前面这个中道智,这个理解又不一样了。就是这个一切种智之中具备什么呢?道种智和一切智,它是实际上具备前面这两种智慧。

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大经是什么?《大涅槃经》。就是声闻,这个证得声闻果位的人,这些圣人只见到空性,但是没有见到不空的这种智慧,这个不空实际上应该属于什么?属于道种智。他只见到一切智,没见到什么?道种智。

但是真正智慧的人,又能见到空,又能见到不空,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什么呢?一切智和道种智的一个融合。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一切种智。

但是这个智者,你看怎么去理解,如果你是菩萨,你是佛,他里面又有不一样的地方。菩萨也能见到空与不空,但是菩萨呢?只能得到道种智,或者一切种智的一部分,一切种智他不完整,他不圆满,但是作为圆满的智者——佛,他能什么呢?圆满证得一切种智。

同样看一件事情,是不是看得究竟、彻底?还不完全一样啊!菩萨跟佛就差这个,是吧?比如我们就说这个月亮,菩萨是什么?前面的非满月,佛是十五的满月。都是月亮,月亮这个本体好像没有区别,但是这个圆缺是有区别的。

大品,《大品般若经》也说,大品云:“一切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即此意也。这里面就说得很清楚了,大家把这几句话一定得记住,大概是这么一种对应方式啊,一切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大概对应啊,千万不要就以为仅仅是这么简单啊,前面跟大家说了,不用我再重复了,是吧?

一切智是声闻智,声闻倒是证得一切智了,但是他的一切智究竟不究竟呀?不究竟。道种智是菩萨智,是,相对应来说,菩萨是属于道种智,但是他的道种智圆不圆满啊?也不圆满,但是已经说是他证得道种智,没问题了。一切种智是佛智,那就毫无问题,佛是完全证得一切种智,而且是圆满的,而且对于道种智、一切智,他也是圆满的。

所以我们也得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就说你如果没有圆满一切种智的话,肯定你的道种智和一切智也有不圆满的地方。打个比方,你说这个一切智就是空,但是他会执著于这个空啊,执著于空的时候,说明你这个空智是不是究竟啊?不究竟。道种智是依有漏法,但是菩萨,还有些众生,他是度不了的,他还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佛能够解决一切。

为什么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本身他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呢。这一说大家就明白了,他内心还有烦恼,还有一些无明的烦恼,虽然已经破掉了一部分,但他自己的那些没有破掉的无明烦恼还存在嘛。这个烦恼是不是有漏啊?还是有漏。

打个比方:这个医生是最高明的医生了,他能治别人的病,但是碰到最难治的病,他治得了吗?自己的绝症,他自己治得了吗?治不了了。他也会碰到这些问题,他有他的短板。世人都会得病,那么好,真正没有病的人是谁呀?只有佛,一切烦恼全部破掉了。

所以,你只要是众生,你都会有病,菩萨从一个境界来说,他也是众生,为什么呢?他内心还会起心动念,他还有烦恼生起,无明的烦恼,虽然微细,但是还有,这就是他的问题所在。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啊。但是从基本的意义来说,声闻是有一切智,菩萨是有道种智,这没什么问题。你不要把它推翻了,不是让你去推翻,只是看到它的另外一个层面。

打个比方,你这个人已经及格了,你这个人已经学得很好了,并不是说代表你学得圆满了,但是确实已经达到我们的要求了,给你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但是你以为你的学位就已经圆满究竟了吗?没有,毕业之后还得继续学啊。它是按照一个普通的标准去衡量你,你已经达标了,但是你要按照更高的标准去衡量的话,继续努力吧。

好,中智对两成三智者,各缘一境,各发一智,对两,就是对前面的一切智和道种智,称三智。

次第深浅,不相滥入。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发心欲除二障,有佛无佛,决定能次第断诸烦恼。”即此意也。就是他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他分别对应的境界、所发的智慧,深浅次第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混乱。

《地持经》就是这么说的:种性菩萨发心欲除二障,有佛无佛决定能次第断诸烦恼,即此意也。这实际上是属于别教的说法,如果到圆教的说法,就不是这样的了。就没什么次第了,也没什么差别,还什么互相混乱,本来就是一回事。

如来藏智入中智为三智者,两智不异前,一切种智小异。就是两智不异前,就是他的两智跟前面中智入空智这个两智不一样,没什么差别,他的一切智跟道种智跟前面这说法是一样的,但是一切种智稍微有一点不同,刚才已经说过了,他不但见到空,而且能够见到不空。

他能见到不空这一部分,跟前面这个中智入三智者,这个一切种智的理解就不完全一样了。说是说小异啊,实际上我觉得不能叫小异了,已经差别相当大了,一半一半。一半是同,一半是不同,甚至可以这么去理解。

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这个境所对应的是理的一种境界,就是真理。比如说我们要观察这个真理,这个理就是一种境界,就是我们用智慧去观察真理,真理就是我们智慧所对应的一个境界。比如说我们不去观察世间的其他的事相,事相也是一种境界,真理、道理也是一种境界。

欲显此理,应修万行显理之智,故名一切种智耳。你要观察中道之理,当然必须要用一切种智,也就可以说是中道的智慧,最高的一种智慧。你只有具备这种中道智慧,才能观到中道实相,或者说中道佛性。你如果没有中智,或者没有一切种智,你是观察不到的。

相应的智慧,是观察相应的境界。比如打个比方,我们现在是肉眼看世界,我们凡人是肉眼观察世界,所以我们观察到的是娑婆世界、是三界、是轮回、是生死无常。但如果我们修到一定的智慧,我们不仅仅是肉眼,我们有慧眼,你看到的就不是现在的这个境界了,你能看到一切即空,看到它的空性的东西,你不仅仅停留在事情的表象之上。

你说这个人长得好看,哎呦,这个人长得不好看;哎呦,我喜欢这个人,不喜欢这个人。这是我们凡夫。你用肉眼你只有这么大的智慧。你为什么长个肉眼出来?有这个业报、这个果报,你就只有这样的眼光、只有这样的智慧,你只能配生个肉眼出来。

如果你有更高的智慧,比如说你有空智了,你有一切智了,你就能生出慧眼。打个比方,你好像是表面长个肉眼,但是你内在的内质是慧眼,你就可能已经不是像普通的凡夫,你还会斤斤计较于外在的事相差别吗?这个人对我好我喜欢,这个人对我不好我特别讨厌。你就这么一点层次,没办法。人家有智慧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东西,已经超越你这个阶段了。再往上,当然还有道种智,还有一切种智,比声闻还高的不知道多少倍了。

今如来藏理含一切法,非直显理之智名一切种智,与前为异,前面都说过了,它不仅仅是显理,而且也能具一切诸法,而且也能显事,能够真正观察种种事相。但是事又不能离开这个理,理之中也具有这个事。

用此智对前为三智也。故地论师云:“缘修显真修,真修发时不须缘修。”前两智即是缘修,大家都明白吧?地论师,专门研究《地持经》的,叫地论师。我们再看看,这里他说什么?缘修显真修,没有缘修哪儿会有真修呢?就是意思说缘修是在真修之前的一种准备阶段,你先读预科班,然后才能进入正科班。

就像我们凡夫,先从凡夫修起,凡夫修到一定的时候才能超凡入圣。你进入圣位之后的修行,还得继续修啊,你还没有圆满啊,进入圣位之后的修行才叫真修。但是这个真修,它是有一定的界定的。比如说你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算不算真修呢?问一下大家,证得阿罗汉道,已经超凡入圣了,证得小乘的果位了、圣果了,算不算?不算。

为什么不算呢?二乘三藏教?这讲三藏教也没什么,为什么他就不算真修呢?你得讲出根本的地方来。所谓的真修它是有个界定的,在别教和圆教里面才会有这个界定,你要破无明惑。这些以前都跟大家讲过,知道吗?都忘了!你要破无明惑,证得法性之后才叫真修啊。二乘人的修行都还不叫真正的真修,知道吗?

那我们的修行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更是缘下的缘修了,是不是?我们是最初级的修行,因为你是带着烦恼去修行。我们是用烦恼心、用分别心去修行: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紧保佑我,阿弥陀佛赶紧让我生活安定,不要生病,要赶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往生,最好是上品往生,是吧?

你心中老是在起心动念,你念个佛的话,心里都不清净,知道吗?一想:哎哟,我这不舒服了,赶紧念佛,赶紧佛帮我弄好吧,保佑我,加持我。你就想这些东西。你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这就是烦恼的呈现,你说你还是真修行?真修行就不起这些心了,知道吗?他直接观到法性,观到法性还住这些法相的东西吗?不会住这些法相。佛法的相都不住,何况是世间法的相呢,是吧?《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我们现在,法你根本就摸不住边,现在非法都不想舍,是吧?不是如法的东西,不是佛法的,我们世间法的东西都想要。多挣点钱,买个更好的房子住,多挣点钱,以后养老我有依靠,是吧?孩子要孝顺一点,以后我病了,他能照顾我,是不是啊?

我们到这个道场来也会有想法:哎呀,师父对我慈悲一点,多关照一点,我什么问题,他都给我解答,帮我解决。你们不都在想这些事吗?是吧?哎呀,同修,大家都要对我尊重一点,要看得起我,怎么怎么着。我要学得好一点,以后我在这里有地位、有面子,是吧?哎呀,吃个斋饭,吃斋饭要做得香一点,好一点,不然我吃不惯。你看,没有我喜欢吃的菜,我下回再也不来了。是吧?住的这个地方,你看卫生条件这么差,师父对我爱搭不理的,一点都不慈悲。

你看,你还什么?都是凡夫心在作怪,你说学佛法,有一点与佛法相应吗?没有。你说你是真修,谁才信啊?所以为什么有些社会上的人,人家看不起我们这些在家的居士啊?确实你这个,叫什么低级趣味,说得不好听一点,还是。反应出的都是,呈现的世间的一般的这种烦恼。弄得不好还说是非,说这个:哎呦,那个居士可好了,那个法师可好了。哎哟,那个人不行,一点都不懂佛法,哎呀,特别的差劲,我以后不跟他来往,是吧?你都这样子的,不能包容,不能慈悲,不能平等,不能把自己的这个心态,心里的烦恼放下,真修不了。

那么好,到了二乘境界,阿罗汉,已经断了见思惑了,已经证入这个无漏道,他所谓的无漏道是解脱,但他的解脱不究竟啊。破了见思惑,但是尘沙惑没有破。破了尘沙惑也不行啊,无明惑还没破。只有真正破无明,根本的烦恼破了,你才是真修。方便惑破了,都不算。见思是方便,知道吗?什么叫作方便?不根本,不是真的,还不是最真实的,知道吗?是进入真实、进入根本之前的一种方便而已。现在大家修的都是方便。我们现在是方便之方便,给你们最方便的,所以劝大家念“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呢?你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烦恼问题,降伏不了,那就直接靠佛力接引吧。你要靠自己,你说:哦,我自己入定了,我解决烦恼了,我自己去啊,西方极乐世界。你去得了吗?你有这个本事吗?你有这个根性吗?没有。一看大家根机不行,最终末法时代,就给大家传授一个什么呢?念佛法门,直接往生净土。生净土也不是你自己生的,是阿弥陀佛接你去的。

就是打个比方,就说你这个人都已经穷得叮当响,反正买张飞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机票,你都买不起了。阿弥陀佛就服务到家,我直接派宇宙飞船,或者直接派人把你接过去得了,你也不用花钱了,让你享受一下吧,因为你念佛了,发愿了。就这样子,可怜到这样。

就打个比方,就说我们自己的这个福报非常的浅薄,智慧也是非常的微弱。所以这么一点点资粮都不够自己去往生,要靠佛来接引。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自己好像多了不起。你现在只能修念佛法门,说明你是属于最下根机的人。

如果你自己能解决问题,还需要阿弥陀佛这么辛苦吗?没事老来接你们,是吧?不仅仅跑娑婆世界,十方世界到处都得去跑。天天到处去接这些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自己一想,一刹那、一动念立即就去了,那才是真正了不起。

像菩萨他就这样的。像阿罗汉,如果他一发心,一发念,他能立即就往生。佛接不接都无所谓了,知道吗?我自己去,不麻烦你。我自己开车去,我自己,我自己的飞机,私人飞机,我自己直接飞过去,那多好啊。这是说的不一样啊。

当然真修发生,就不需要缘修了。你都已经入了这个段位,你还去学吗?你都已经大学毕业,没事还看看小学的课程?重新再来学一遍?没有必要了。就你真修之中已经具备缘修,早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缘修的这个阶段了,所以叫真修发时不须缘修。

就是高的段位是早已经具备下面的这个低的段位的东西。但是低的段位呢?还只是在慢慢地往上走,你得一步一步、一个一个阶梯往上走。但是没有基础也就没有最高的成就了。所以缘修还能显真修。

前两智即是缘修,前面的什么?一切智、道种智,都叫缘修,明白了吗?说的没错吧?声闻、缘觉,当然这个声闻、菩萨,菩萨为什么也叫缘修呢?他没有破这个无明惑的菩萨,是缘修。但是一刹那破了第一念无明惑,就已经从缘修进入到真修,明白吗?

所以说,我说前面这个菩萨对应这个道种智,它不是这么什么呢?说得这么细微、这么详细。实际上菩萨不仅仅有道种智,他也分证什么呢?可能分证一切种智。他证得一部分。这是没给大家讲的。所以你光仅仅看书,如果不把这些弄清楚,搞不清楚的。你懂得其一,不懂其二。

这里也是,前两智是缘修。是,从两智是没事,但是从这个对应的菩萨来讲,他就不仅仅可能是缘修。他有可能是缘修的菩萨,也可能是真修的菩萨。因为菩萨的阶次非常非常的多。

后智发时,即是真修。就是后面一切种智显发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真修。

真修具一切法,不须余也。即是此义(云云)。就是真修就已经具备一切法,再不需要修前面所修的这些两种智啊,或者其他的一些法。他已经自然就具备了,自带的,就是这样子。但是前面,下面的不具备上面的,上面的能具备下面的。

好,这里我们再讲,圆三智者,这是讲到最圆满的了。前面如来藏智还是属于别教说法,这圆三智属于圆教说法。大家看看,有漏即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这简单就是一句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简单就从这个有漏的因缘生法之中,就能直接悟到空、假、中三种智慧。

无漏亦即假、即中,你看,无漏按道理应该是空啊,按照我们普通的理解,是吧?通常的理解。但是,无漏空中竟然也是假。空即是假,空也是中。空不仅仅是空,空之中也有不空。空之中也有什么呢?空非空,就是中。它具一切法。

那么反过来第三句也是,非漏非无漏亦即空、即假。什么叫非漏非无漏啊?就是中。非漏非无漏就是中,中也是空,中也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前面呢?一就是一,一不是三。前面三就是三,三也不是一,因为你没到那种境界。你到了那种境界才知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为在他这里已经了无分别了。

这里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还哪里说什么三种智慧?太啰嗦了!说前面两种智慧都是对你们这些段位不够的人才说的,对声闻、对缘觉、对菩萨说的。对佛还需要说这些吗?没必要了。就一切种智都搞定了,甚至于一切种智都不需要说了,到最后。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已经无所说了,他已经全部都修过了,还需要修吗?不需要了。

当然对我们现在就需要说了。我们说了之后也没什么多大用,说句实话。别说一切种智了,一切智你能修得了吗?现在你都修不到。大家说:哎呀,师父,你说这些东西都是圣人修的智慧,我们可能也修不成啊。但是我们能不能修呢?先修呗,是吧?叫缘修,我们现在都是叫假修。

自己先想一想,用我们凡夫的智慧,用我们凡夫的这种心量,先相似地修修,修总比不修好,是吧?真正虽然没有入门,但是你在外面看一看,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入门了,知道吗?你先积攒这个资粮,积聚资粮。你说:不要修,反正我也修不了,干脆就不要了——那以后就永远没有。

智即是境,境即是智,本来智和境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是吧?智是能照的,境是所照的。比如说我们用智慧去思考一个东西,或者去思考一个概念,或者具体的一个境界。比如我在想象:哦,哪天,今天来这边讲课了,大概在场的来了哪些人,我回忆一下,是吧?实际上就是用一种智慧去照这种境界。虽然是回过来复照,但也是在照啊。

这下我在影现,原来他来了,他也来了,哟,好像某某人没有来,你就在想,这是两种不同的。但是到这里的话,已经合一了。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无碍。跟我这个容通同音不同字啊。融通无碍,就是它本身没有差别,你不要去想。如果你要去想才能想得到的话,说明你这个智慧不究竟、不圆满啊。不用想,它自然就在境前面,明白吗?就像镜子,一放这里,立即这个外在的境界就在这个镜子里面了,是吧?

在镜子里面,说明跟这个镜子已经合为一体了。只要有镜子,它就能照境。而且照境,它这个速度根本就不需要思索的,等于就是零反应,零秒的时间,就进去了,立即就呈现了。反过来呢?有这个境界,他能呈现相应的这种高的境界,就说明他具备这种智慧。

比如说,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他能呈现这样的净土,建立这样的净土,代表只有佛才能成就,只有佛的智慧,佛的愿力,佛的功德,才能成就这样的净土。明白什么意思吗?没有这样的智慧是没有相应的这种境界的,境界出不来。

再讲个非常粗浅的例子。打个比方,一看到这个豪宅,就代表你是有钱人。一看这个豪宅:哎呦,这个宅子起码得值个上亿吧?几亿吧?你不是有钱人,你能盖得起来吗?就想着它背后,它的主人,肯定是有钱的人,有实力的人。

看到这个人,这个人是有实力的,是亿万富翁,那盖个豪宅是分分秒秒的事情,那肯定后面他有其他的对应的物件,有豪车,有豪房,肯定都会有。这不要去起其他的种种反应的时间了。

如此三智,岂同于前?在这个时候,他所理解的圆教的三智,跟前面的如来藏智,或者中智理解的如来藏智,已经不是同一个标准了,它是最高的一个境界了。

所以《释论》云:“三智一心中得,无前无后。为向人说,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说耳。”即是此意(云云)。《释论》是什么论?什么叫作《释论》啊?《大智度论》。大家记一下,《大智度论》。因为《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解释《大品般若经》,所以它简称叫作《释论》。所以看到《释论》,起码在天台宗这里,是专指《大智度论》。

三种智慧只在一心中得,没有前后的差别。不能说从一切智,再到道种智,修了道种智,才能最终修一切种智——没有前后的次第。但是为向人说,就是为我们这些人,为前面这些人说,令我们生起种种容易理解。

因为你不分别说的话,我们不容易理解。那三个智就是一个智,我就说一个智就够了。你能理解到其中的一智能够蕴含三种智慧吗?理解不到。所以还得一个一个分别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反复地说。但最终让你明白,实际上三智即是一智。

打个比方说,你是有分别心的人,我就跟你分别说;你是有烦恼的人,我就跟你说方便的法门;如果你已经没有分别心了,我就跟你说真实的、根本的法门。就是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说得不好听一点,也就是这样子的。

好像我们在世间这个是个贬义的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实际上按道理,这是最符合道理的,大家想一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见人说鬼话,他能听懂,该害怕了。见鬼说人话,人家鬼也听不懂啊?是吧?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能相应地理解层次。你要说他能够听懂的话。你对小孩子,你说大人的话。当然现在的小孩子都已经早熟了,他也不能完全听懂吧?你对这个大人说小孩话,那简直就是胡闹嘛,是不是?

打个比方,对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你说些非常傻的话、糊涂的话。这个人是大乘根器,你跟他说:你好好修五戒、十善,你好好修小乘的法门——人家根本看不上,不愿意听。你跟差根机的人你说佛法,人家根本也听不懂,接受不了。

当然并不是说故意去要掩饰自己,或者说要为求世间的种种名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这是为了度众生,这反而是种好事。说明你的用心,包括你用的方法,都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你用心不对,即使你这种方法是同样的方法,那也是错误的。等于拿把刀,你可以去砍柴,这是好事,这是正事。你拿刀去砍人,那就是坏事。同样都是一把刀,同样都是砍。但是你看是砍的对象是什么?你自己发的心是什么?所以这里面就分成两种不同的。

同样是一心,可以生善,可以生恶。那你心是造恶呢?还是造善?就看你自己决定了。你决定不了,说明你力量不够啊,你去修啊。修好的嘛!让自己善心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后你想造恶都不太容易造了。

但是我们偏偏相反。善法不太想造,想造也无能为力去造。最终又被这个恶心给带走了。他心中一产生这个念头,立即就跟这个恶相应。然后呢?具体的行为就会呈现出来。做的恶事太多了,想当好人都当不了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你要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人太难了。就是你做点小小的事情,偶然做一件,你还是有能力的。要持续地做,做一辈子,你确实是做不到的。说明你这个善缘还不究竟、不圆满。你没这个能力持续地做下去。所以我们得修行,就这样的。

我们要什么呢?要念念不断,念念相续,让这个善心。就跟我们念佛一样的,要什么呢?要一心不乱,要念念相续。

好,先休息下吧!休息一下我们几分钟之后再回来啊,阿弥陀佛!

大家回来啊,天气很冷啊,不容易呀,我们在世间都得克服这些对我们小小的考验。太冷了还受不了,你不多穿点衣服身体就得感冒,就得生病。为什么这样啊?我们也很无奈,这就叫共业呗。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因为业感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他面临着寒来暑往、严寒酷暑都是一样的。

大家这个身体反应也都差不太多。你即使再强壮,那也得多穿衣服,你也不能当作夏天过,只穿件单衣就出去了,时间长了你也扛不住啊。就是你个人的各业、别业可能比那个人稍微好点、强一点,身体强壮。但是共业方面,大概也是相同的。你能扛住一个小时,人家可能扛几分钟就扛不住了,也就这个量级的差别。从这个性质来说,你脱离不了这个凡夫的趣味,不然怎么生到这个世间来了?

所以我们这里就知道,每个人相对应的这些果报,都是因为前面所造的种种业因感得,业感缘起,由业力所感得我们现在现实之中的种种果报。那我们现在也是,在学佛过程中也是面临这些事情。

你学佛的因缘的好坏,你学佛成就的大小,你学佛是不是得到一些收益,和内心产生多大的一种法喜,或者没有法喜,你都不能怪别人,你也不能怪外在的种种境界。你要怪就怪自己去,你修来的,没修好,修得不够。但是我们往往自己都不认账,老是从别人身上去找问题,生烦恼。

有些人表面上:师父,我确实很惭愧,我修得不好,怎么怎么着……但是一到具体事情上,他该怪别人还得怪别人,还是看不透啊!当然你怪别人,肯定是不对的。

你老怪自己,装可怜,你说你这就对了吗?自己坚强努力,去勇敢,有勇气去面对,修得不好慢慢修呗,你着什么急啊?说什么丧气话啊?过分地惭愧或者谦虚,表达你自己一种软弱无力、无能。认账,无所谓,不好的事情、不好的果报我也承受,要还债,还业债。但是受了之后,继续好好修,以后改变。要相信一天会比一天好的。

下面我们再看这一段啊,都很重要。

若欲显智,你怎么才能把这个智慧给显发出来呢?证得这种智慧呢?得到这种智慧呢?需要修因。什么是因啊?观,要须观成。要修观,才能成就。修观行,这个观行,比如说坐禅也好,念佛也好,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把它合在这个观法里的。只有修观,才能成就智慧。你要修行,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你这个智慧才能出得来。

泛论观智,俱通因果,大概地讨论这个观与智之间,它两者都可以通因通果。别则观因智果。但是分别来说,观对应的是因,智对应的是果。因为修了观这个因,最终才能得到智慧这个果。所以观与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例如佛性通于因果,佛性你可以从因上去说,也可以称为佛性,到成佛之后也可以叫作佛性,它是通于因果的。但是别说的话,分别来讲的话,就不一样了。别则因名佛性,果名涅槃。分别来说,佛性只能叫作因。

比如说我们大家,众生皆有佛性,但是我们都是属于因位。你还得去修,你还得知道自己有佛性,还得从佛性起修,你才叫作因。但是以后,你佛性已经证得之后,已经成就涅槃了,这个时候才叫作果。你现在有佛性,那你看得到你自己的佛性吗?看不到啊,它被你掩盖了,它隐身了,知道吧?隐藏起来了,你看不到。

等你什么时候修到一定的程度你有智慧了,能够照见自己的佛性了,得果了。这个时候你照见佛性,佛性就能发挥它的作用了。这个时候你想不涅槃都不行。涅槃不是死啊,就不生不灭,没有生死了,就是生死跟你彻底没关系了。你现在是跟生死有莫大关系,天天都在生,天天都在死;念念都在生,念念都在死。你说我不想起心动念都不可能。

比如说,现在我要给大家讲课,大家一起分享,我要不起心动念,都不知道这课要怎么讲下去。佛还会这么讲吗?讲下来,哎呀真累啊,脑子在高速运转,你要稍微分一下神,都不知道讲到哪里来了,弄得不好就讲错了。

你用这个生灭的念头,用自己凡夫所有的这一点小小的智慧,在运转这些东西,跟真实的智慧完全不是一回事。真实的智慧,那不用去想,自然说的绝对百分之百正确,不会有错误的。讲完之后还会累?哪儿会累!不会累。镜子照这个万物,你说镜子累不累?它一点都不累,你才累呢,是吧?

今就别义,现在我们就别义,为什么就别义呢?因为便于我们去理解。你说:啊,什么都没差别,那就不讲了,不用讲了。不讲还真搞不清楚,因为在我们这里就是有差别,你搞不清楚。为什么没有差别?你要先从差别说起。越说越说越说,越来越没有差别,到最后就没有差别,你就明白了,对我们是相应的。你说一开始就没有差别,你说没差别,我做不到没差别啊。那你还是先跟我说差别做起吧。

我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就说,当你不能放下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干脆就不要放下来,你就拿起来呗。比如你好不容易出家了,哎呦,师父,我虽然身已经出家了,但是我心没有出家,我心中还牵挂很多的事情,我放不下这些五尘的种种尘缘,世间的种种尘缘,怎么办啊?师父说,干脆你还入世吧,你继续去体验世间的这些苦难烦恼吧,等你什么时候已经被逼得没办法了,已经看破了,放下了,你再出家。把这个心得死掉。

你这个凡夫心,你这个烦恼心,你世间的心还没死掉,你想出家都出不了,说明你还有牵挂,还放不下。还想着:我出家之后,要把日子过好一点,吃不能吃得太差,我找个好的寺院,哪个寺院吃得好?住的条件也不能太差,住的起码要干干净净的,舒舒服服的。是不是有热水器呀?是不是有空调啊?寺院每个月单资给你们发多少?我还得有点钱,没有钱的话,万一我生病了怎么办?他都在想这些事情,你说他这个出家出得好吗?天天表面出家也在念经,但效果不大,知道吗?当然你不能说他没有功德,还是有很大功德。但是离我们所要达到的要求太远太远,跟真的出家这个标准来讲,还不符合。

以观为因,成于智果。所以以观为修因,最后成于智慧的这个果报。当然,你观,你怎么观啊?你得用空假中这么一种智慧,用这么一种思维、佛法去观察,你不要随便乱观,还是用原来的那种想法,用凡夫心去观,用分别心、执著心去观,那你越观越倒霉,你还成于智果?

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假是一谛,空是真谛,二谛观。从假入空,但最后着眼的是要空。但是怎么才能空呢?从假才能空,明白吗?就是佛法不离世间法,没有世间法怎么修佛法啊?没有假的,怎么得到真的东西啊?是吧?真的东西不是另外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你单独见到的天上的彩虹,是前面已经有风雨了,有阳光了,所以它才有可能形成彩虹的现象。

那么我们要得到解脱也是,你没有烦恼怎么得到解脱?这个解脱不是凭空自然就给你的。天上掉不下馅饼来,靠自己去争,靠自己去修,知道吗?你要从烦恼之中慢慢去经历,经历种种考验,得到种种感受,最终想种种办法去解决,然后最终一步一步得到解决之后,你才能成就这个解脱,这就叫二谛观,从假入空。

第二,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你不要老是说,得到一个空的认知,对真谛的认知之后,你就沉滞于空,执著于空,从空里面出不来了,我自己解脱了,挺好的,众生跟我关系也不大。你不发菩提心,不行!那你得到的境界就很有限了,很多内心的烦恼还是有,为什么有呢?你不敢面对,你还有不敢面对的世界,还有不敢面对的众生。

你内心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当众生来找你解决的时候,你没有办法去应对呀。别找我麻烦,我都已经解脱了,不了世事了,我不理世事了,你干嘛还来找我呢?是吧?我好不容易都已经出家了,你还来烦我干什么呢?是吧?就是打个这样的比方。我已经是尘外之人,不问世间之事。我已经是涅槃之人,我不再想众生的这些生死烦恼之事,跟我没关系。

那不行!还得从空出假。要起大悲心,要起菩提心。这样的话,就是说,要面对众生,实际上就是更好地面对自我。因为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你不通过众生这个境界,你最终是没办法解决自己内心更深一层次这些烦恼的问题,所以还得从空出假。这是第二个过程,叫平等观。

你不要以为空就是空,空就是解脱了,这个境界很好,再入假,我才不干呢,太烦恼了,太苦恼了。那么假跟空之间是对立的,是不是呀?涅槃多好啊?干嘛还跑到生死之中,我们没事还找你们这些人,我都是圣人了,我不与凡夫为伍。就是内心里很清高,把自己标为圣流,确实你已经入圣了,但是你的圣不完整,你就看不起我们这些凡夫呗。就是这个意思,懂吗?有分别心,那就不平等。真正菩萨应该要平等。

二观为方便道,这第二观叫作方便道。这两种观都叫方便道。一个二谛观,一个平等观,最后从这个方便道入到真实之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最后二谛观也完全圆满了,平等观也完全修成了,这个时候才能成就中道第一义谛观。前面还讲什么?从假入空,从空入假,到中观这里就没有什么了。无来亦无去。还要从假入空?还要从空入假?就没有这些过程了,没有前后了。

次第而修,或者本身这个观是两种不同的观法,那说明你还没修好啊。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不要从哪里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什么叫作如来啊?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你修行也是这样的,还要从这个才能修那个,从这个才能修那个——说明你还离不开它,明白吗?你离不开它你就成不了事,那说明你的能力不够啊!说明你的观法、你的智慧还不够啊!不需要,也能当下成就,因为本身它就在这里,它本身就存在,你就具足的。明白什么意思吗?

打个比方,你要做件什么东西,结果你还到这个商店去买这个材料,到那个商店去买那个零件,然后最终才能把它做出来,不是你现成就有的。你要做什么东西是不是?没问题,我家里什么都有,如来藏嘛,什么都具足,立即,咵,一下就做成了,甚至都不用做它就成了。你要,立即拿出来给你。

哪里还要上网查查啊,淘宝,京东,哪个地方好,货比三家,哎呀,赶紧下单,赶紧付款,赶紧把货拿过来——这都是笨方法,是吧?你要什么立即就给,任你要什么东西,如来藏,宝贝太多了,随时给你。你还用去想?都不要去想,不用费钱,不要费力,不用费时。这就是如来境界,这就是中智的境界。

前面还得有步骤,讲先后,说实话还得费点神,劳点心,虽然是圣人,人家修行起来也不容易啊!为什么修到菩萨境界,后面你要从一个位置到一个位置,他要花更多的时间?不花时间他修不成啊,为什么花的时间更长啊?因为难度越来越大了!前面的难度都是小难度,所以大家不要诉苦了,要诉苦的话,菩萨比我们,当然他不叫苦啊,比我们修行更难。

就是我们自己从凡夫进入小乘圣人的这个阶段、时间,远远比什么呢?菩萨从一个地位到另外一个阶位,比他的时间要短得多。我们世间大家不也都在玩游戏吗?你前面进一关的话,我们得五百分就够了。从第二关到第三关,拿一千分。到几十关的话,拿几万分都不够。它就是这样的,你的积累是不一样的了。当然了,虽然好像这个量是不一样,有大小,但是对于他们容易程度来说,菩萨好像很享受啊,修行就是一种享受、快乐,而且他的效率也高了,所以他也不在乎这些东西。

今用从假入空观为因,得成于果,名一切智;用从空入假观为因,得成道种智果;用中观为因,得成一切种智果也。

这是把三种不同的因果分别对应说出来。当然圆教这里的话,一因一切因,一果一切果。用从假入空观为因,不仅仅得一切智,也能得什么呢?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为什么?你看他好像只是空观,但是空观之中自然就具备什么呢?从空入假观和中道第一观。因非一因,所以,果非一果。因为它一因之中就具足三因,所以它最终所得的一果之中也自然包含什么呢?三种果,这就是不同的事情。

就是打个比方,你能力太弱,你同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人家能力高,同一个时间能做两件事情。能力更高的人,做三件事情。是吧?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做几件事情,我们现在只能是尽力就够了,有限的。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叫分身无术,你来了居士林,家里面还有你吗?没有吧?你只能同时间到一个地方吧?但是菩萨就不一样了,观音菩萨能分身无数,遍尘沙界去度化众生。人家的能量、智慧就不一样,有神通嘛!你能吗?把你一分,完蛋了,死了!是不是?你还真要分啊?学不了的。

所以我们再想这些事情,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你能力高的人,他自然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触类旁通,一通一切通。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有时候都很艰难,还得分步骤地去做。

好,这是讲的这一段。下面我们再看。

上明于智,略有五种。今以观成,亦应五种,细作可知。修观义,如《止观》(云云)。这都是相对应的。智有五智,那么观也有五种,因果都是相对应的,这样我们就不仔细去说了。

言粗妙者,藏、通两佛,虽有一切种智之名,更无别理,不破别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

就是藏教和通教的他们的佛果位,虽然好像也有一切种智之名,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一切种智。我们说的不好听点,叫有名无实,大家明白吗?他也叫名,也叫涅槃。他也叫佛,他甚至也叫菩提,但是他这个小乘的菩提,跟究竟的菩提、佛果菩提完全不可等量而观。他跟真正我们大乘所理解的这个解脱,或者涅槃,或者一切种智,是不一样的,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他是叫名不副实。他实际上没有证得这个究竟的涅槃,也没有真正证得这个一切种智,所以更无别理。实际上他没有这个理的,他只有这个话,只有这个事情、事相上有,叫不破别惑。这个别惑就是指无明惑。

此智不成,当然别理别惑主要是从别教来说的,但是别教之中的东西,跟圆教它就差别不是那么大了。你到了别教的话,就以后成佛,他就已经有希望了。你藏通那个佛不叫真正的佛。

此智不成,故不用也。意思是说,他们的这个智啊,还不能成就,所以不能用。实际也就是说他们的这个智慧比粗,说得不好听点,就这个意思。

中入空智者,虽说中道,因于通门而成两智,后照中道,无广大用。这是属于通教,由通,就是中入空,就是通教可以把中道的智慧,引入到通教的这两种智慧之中。引入到什么呢?一切智和道种智之中。但是呢,后面也能照到中道,但是没有广大的用,就它的用处还不是特别大。

因于拙教,果又不融,是故为粗。就是他的果,跟这个他所修的因,不能完全融为一体。因为通教相对于别教来说,它又属于拙,所以它叫因于拙教。就是它这个起点太低,它本身这个境界还不够高,所以还叫粗。

下面再看,次如来藏入空智者,这如来藏这个境界就不一样了。教果理虽融,因是通门,亦名为粗。把如来藏引入到通教的空智中,虽然从教理上、从果上它理已经融了,但因为它是属于通教的法门,所以它还是粗。

中对二智者,虽不因通,而三智别异,用中道来对应两种智慧者,虽不因通,就是它的因虽然不通,三种智慧呢,也有所差别,所以它的果教未融,是故为粗。就是他所证得的果,跟他所修的教法,没有完全地融为一体,所以还是不通。

就是他不圆满。大家大概听明白,就是他不圆满,因为他的教不圆满,所以他证的果也不能完全圆满。虽然他也能破无明惑了,也能证得部分的法身,但是他这个法身不圆满。

如来藏入中者,在果虽融,因是别门,此因亦粗。它还属于别教的法门,所以还是粗。

这就分别说这几种,其中前面是引入到通教之中,这里是说别教之中。

圆三智就不一样了,圆三智者,因圆果圆,因妙果妙,谛妙智妙。“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故为妙智也。

他大概就是把藏、通、别、圆这四种智慧说了一个遍,就是藏教和通教,乃至于别教,都属于粗智,只有圆教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妙智。即使把别教或者圆教的智慧引入到通教之中,它也不能完全地圆满。真正完全圆满的,只有圆教自身的三种智慧。

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打个比方,你本身这个能力不够,是吧?后来呢,我请了好的老师来教导你。虽然老师非常优秀,但是说实话你这个资历,你这个根机,还是差那么点,知道吗?所以老师所教的东西,你能不能完全地掌握呢?或者你即使掌握了,你花的时间精力是不是要更长啊?肯定存在这些差别。

但是圆教的根器又好,他找的老师又是最好,他因为这个教学的这个教法是最高的,他的根器又最好,所以他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妙。因为你呢,说实话,还是你的因缘不够,说得不好听点,还是没有资源,是不是?资源不够,资粮不够,佛教讲资粮不够。或者是自己的资粮不够,或者是外在的资粮不够。

比如说自己你有时候虽然说已经很聪明,根机也够了,但是因为过去修的这个缘法不够,没有广结善缘,善缘这个等级不够,所以有时候一时半会儿碰不到最好的老师,你可能只能碰到中级的老师。但是教你的话,说实话就有点屈才,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你又能自己具备主观的自己的根机,最好,如若碰上最赏识你的人,最好的老师,这相得益彰,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里面就打了这个比方,就是说,藏和通教的根机是比较差的,知道吗?你即使用最好的圆教的法门去教,他一般也接受不了。他不适合学,根机太差了。如果他自己学自己这个法门呢?他又达不到最高的这个成就。

好,那通教比较特别。通教除了一部分人修不了这个圆教的教法,有一部分人呢?他有可能修得了。但是即使修得了,因为他这个起点低,他的根机还不是特别的好,最多属于中下的根机。所以他即使修了这个,他修起来也很艰难。他花的时间、花的精力、花的时间很长。即使修成之后,他得到的这个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打个比方说,我也过关了,但是考的分不太高,达标了。我们达标是九十分,刚刚过达标线,九十一分。但是人家别教就不一样,别教要是修同样的圆教的法门,他也可以接入,他可能就能考九十五、九十六,甚至九十七八都有可能。那圆教就不一样,全部都考一百分。明白吗?

你好像也有,但是你还是比人家差不少,是做这么个比喻。那你比别人那还是不满啊,这就叫粗啊。人家比你更圆满,叫妙啊。大概是这个意思啊,大家想想啊。要么就是前面根本就不具备资格去学的,要么具备资格,但是资格还不完整,差了那么些火候。

再讲得现实一点,就像我们大家现在都来学《法华经》,师父也在上面讲,当然我讲得不咋地,是吧?要是讲的人好的话,估计大家得益会更多。打个比方,如果是哪个已经开悟的法师来讲,那大家听得很欢喜啊,法喜充满嘛。那以后呢,受益匪浅,修行会达到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成就;如果是菩萨来讲,那就更好了;如果佛来讲,那当然最好了。但是说你也没这个福报,也感不到佛菩萨来讲,是吧?那还得听。你也不要光从讲法的法师身上去找原因了,你找找你的原因。哪怕师父就讲到这个层次,但是不同的人听法的时候,他得到的理解、感受,或最终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一样吗?也不一样。

打个比方,你什么基础都没有,也没有入佛门,连基本佛教的概念都没有。当然你偶然的机会也来这里听课了,听了之后是一头雾水,讲的啥,根本听不懂。哎,如果你学了几年佛了,对基础的一些佛教的知识、教理有所掌握,能听这里,就能相应得更多,受益也会更大。比如大家都已经混了十几年的老居士了,听了这么多课,基础已经相当好了,那听我的课,哎呦,师父讲的我基本上都能懂,那最好。

这它就有这些差别,这里讲的这些,实际上是一样的,我们凡夫有凡夫的差别。但是圣人也有圣人的差别,你以为圣人就没有差别了?圣人是没有凡夫层量的差别,但是圣人在他圣人的层级上,他有他的差别。“一切圣人,因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凡夫,因有为法而有差别,明白吗?

我们差别是有为法,我们层次太低了,所以都是在有为法这个层面上有差别而已。你日子过得好一点,你一个月挣十万;我日子过得差一点,我一个月才挣五千是吧?反正他也能挣钱,你再怎么挣得好一点,你一天也吃三餐,你吃个五餐六餐把你撑坏了,也不行。你就是在这个方面有所差别,但是差别不大。你再怎么样你还能活五百岁?你还跟天人比?比不过啊,是吧?是有为法而差别,当然天上也是有为法。你再怎么样你还能出离三界?你跟圣人,你以有为法跟无为法去拼去比,比不了。

但圣人已经出了三界,三界之内的生死烦恼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界外,还有界外的生死啊。界外有什么生死啊?变易生死,是吧?你破的这些无明惑,破的尘沙惑之间,它就有差别了。见思惑我们都已经解决了,但是我们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啊,是吧?就是原来我们这个温饱已经度过了,我们小康基本上大概都已经达到了,当然我们改革开放要继续深入,就会遇到更严峻的课题。

我们修行也是一样,是吧?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但后面有更严峻、更大的问题在考验我们。当我们有一天已经跨越三界,到三界之外,又有新的问题又面临着,一样的。只有最终成佛了,一切才解决啊。

好,再往下。

若历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种三智;这三种三智是哪三种三智啊?这段是不是讲过啊?没有讲是吧?乳教是三种三智,哪三种三智啊?乳教只有圆教,还有别教,应该是有两种,是不是啊?还有什么呢?只有圆教和别教了。这里面有两种三智,这三种三智是不是文字上有点出入啊?应该按我的理解,应该二种三智,因为它只有什么呢?圆教的三智和别教的三智。乳教是讲华严,华严是什么?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它是应该只有两种三智。说三种三智我就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什么三智,大家说说,哦,别入圆,是这么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了。别入圆,这样的话可以理解,没错。

酪教一种三智;酪教只有一种三智,那就只有藏教的,三藏教的三智,是吧?

生酥具五种三智;生酥是,这五种三智我们想想是哪五种啊,藏通别圆应该都有,乳教,酪教。酪教是阿含时,生酥教是方等时,方等时应该是四教并谈了,四教并谈那么好,这个四教的三智肯定都会有啊,应该有七种是吧?应该这几种都有,前面讲的几种三智,全部都有,应该生酥教是最多的。

所以这里面还是有存在这个问题,他说熟酥亦具五种三智。那么熟酥跟生酥之间应该有所不同了,熟酥已经不讲什么呢?不讲藏教了,当然三藏教你可以说它只有其名没有其义。但是你说有其名没有其义的话,酪教它对应的就是三藏教,但三藏教。是吧?

所以这里面可能还是会有点出入,不是这个地方有出入,就是那个地方有出入。熟酥教已经没有三藏教了,应该比生酥要少一种三智才对,啊?应该六种吧,是吧?所以这地方大家重新再去查一查好不好?如果总共是七种三智,比如说藏通别圆,然后呢?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再加上这三种三智,应该总共是七种三智。那么七种三智,生酥教应该是七种三智都应该有的。不是这么理解吗?应该是这样子的。如果按照这么一个思路的话,应该是这样子的。那么熟酥的话,应该就只有六种,少一种三藏教的,其他的都应该有。

粗妙可知。当然前面都是粗,后面都是妙,相待的粗妙。法华呢?只有圆教三智。法华但一种三智,此是法华破意,即相待妙也。大家看看吧,反正这里面就是,可能这个理解就是我们这些大概还是这样对应的。

还有,再往下,开粗明妙者,这就是说绝待妙了,开粗明妙之后,粗也变成了妙,粗都变成妙的话,就没有粗了,就全部都是妙了。

世智无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低头举手,开粗显妙,悉成佛道,就是世间的智慧,我们按道理说是没有佛道的,它跟佛法是不相应的。但是它能用邪也能入正,能够转邪入正。那么如果真正从佛教里面看,世间的这些治生的产业,做世间的这些事业,实际上也跟诸法实相不相违背。所以你是看到哪个角度,你从最高的境界去看的话,世法跟佛法就是一个法。但是以我们凡夫的角度,世间法就是世间法,佛法呢就是佛法。

我们现在还只有什么呢?世间法,还谈不上佛法。即使说佛法,也是什么呢?从嘴巴上说的,文字语言。你真正跟佛法相应吗?也叫有名无实,说得不好听点。那么在圣人的境界就不一样的,是吧?他触目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实相。所以他即使圣人在做我们普通的人所看到的,凡夫所看到的世间的这些产业,他也是在行佛道,了无差别。他吃饭也在修行,他做什么事情都是修行。你做什么事情就是做什么事情,跟修行没有关系。所以低头举手,都是修行,皆已成佛道。所以开粗显妙,悉成佛道。

何况三乘出世之智?凡夫都是这样,何况是三乘的圣人出世的智慧呢?他自然能够开粗显妙,他要引入到佛的智慧之中,就更加容易了。世间凡夫的,既然也能引入到佛智,何况是三乘之人呢?

故大经云:“声闻缘觉,亦实亦虚。断烦恼故,名之为实。非常住故,名之为虚。”断烦恼故,这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呢,还不是常住,他心里面还有生灭,他还有变易生死,所以不是常住。所以这是虚。我们现在什么?只有虚,没有实。二乘人呢?有虚有实,是吧?要是真正的佛呢?无虚只有实,是这样子的啊。

凡夫未断烦恼,无实唯虚,尚开粗入妙,即是大乘,何况二乘之智?所以说,我们大家都是来假的,我们世间都是虚幻的,三界,是吧?我们三界的生死都是虚幻的,我们自己的生命,和生命所经历的种种境界,都是虚幻的。你要说这种话的话,一般人肯定不会相信。

好在大家学了佛,不信也得信,信不信啊?就是虚的。但是即使是虚,大家以为它虚的就没有作用吗?它有作用,是吧?假作真时真亦假,知道吗?弄假成真,离开虚,哪儿还另有一个实的东西呢?是吧?离开烦恼,哪里还有菩提呀?大家不要以为烦恼就永远是烦恼,虚的就永远是虚的。

虚中自然还有实的东西,但实的东西因为虚,它隐藏起来了,它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你得修,修了之后,这虚之中它自然慢慢就远离,真实的一面它就慢慢就呈现出来了,知道吗?就像你这个恶行越来越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恶行越来越少,什么恶都不做的时候,你的善法就越来越增长。

当你的善法达到圆满的时候,最真实的实相,它就有机会呈现出来了。但到那个时候真正呈现出来了时候,也就没有实、没有虚了。说是说实,实际上已经没有虚了。

好,再往下。

即是大乘,何况二乘之智?凡夫都可以开粗入妙,入大乘之智,何况是二乘之人呢?二乘之智,根败心死,尚得还生,焦芽败种嘛,说这个根都已经败了,你们这个二乘人成佛永远没有希望了,在很多经典里面有这种说法。但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方便说,他最终还能回小向大。有些人说,你这二乘人还不如我们凡夫呢。

凡夫呢,虽然沉沦生死,但是他要发起大乘之心,弄得不好,他的机会比你们还多。但是二乘人因为执著于这个涅槃,执著于这个空,他反而不容易从这个地方解放出来,他有包袱的,知道吗?我们反而光脚不怕穿鞋的,就这个意思,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我们有后发的优势,他先发,到了这个地方,他反而放不下了,他有包袱了。

打个比方,我现在一穷二白,重新建,比你拆除之后再建,是不是负担要小?比如说我们要改造,需要拆了,拆,可费事了,有些人不愿被拆的,拆了你还得补偿,怎么补偿?要安置人家,拆完之后重新再建起来。

我现在反正没有,就没有前面这个步骤了,直接建就可以了,花的代价反而小。所以这里面有两种说法,你不要以为就一定比他强,也未必,但是某些地方可能会比他有优势,明白吗?大家得思辨地去看这个问题。

何况道种之智?何况是菩萨的这种智慧?要进入到一切种智就会更加的容易了。如此开时,一切都妙,既然能够有这个开示的时机,能够开示悟入佛之实相,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那说明因缘已经成熟了。因缘成熟的时候,大家再想想,不同的智慧被引入到佛智之中,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吗?也不一样。

你开始基础好,引入到佛智的时候,你的成就相对来说会更高;你基础要差一点,虽然也被接入了,但是你的境界会低一些。就像我们说,我们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但是每个人修的这个境界,修的这个福德资粮不够,各自的功德不一样。

有些是下品生,有些是中品生,有些是修得好的是上品生,还不得分等级嘛!不是佛想分等级,不得已,只能这样分,是因为你修得不够,佛想给你最好的东西,也给不了。等你自己有本事,应该得到这个最好的东西,自然就上去了。当然起码都叫妙,但是这个妙跟菩萨的妙,跟佛最后的妙,肯定还有距离。

无非实相。七宝大车,其数无量。此是法华会意,即绝待妙也。七宝大车,最好的车,大白牛车都是来接大家的,阿弥陀佛不会说:我只接你不接他——不会,只要念到这个程度,都可以接,都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但是接到那边去,你该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些立即花开见佛,有些还在花里面且待一段时间,是吧?

你也不用着急:哎呦,阿弥陀佛干嘛不让我这个花开啊?实际上佛比你还着急呢,你着急有什么用?你自己以前干什么去了?以前修行怎么不着急?以前怎么不早点学佛呢?以前学佛怎么不学得更像样一点呢?是不是?这都是你自己的原因。佛能够给予你的,全部都已经在这里准备好了,是你自己的准备不够。

就是我们说,机遇永远是给做好准备的人。即使有机遇,如果你自己没做好准备,这个机遇得而复失,它就会失去的,它对你来说就不算是机遇了。但是从客观来说,它实际上是个机遇。我们都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了,那为什么有一部分人能先富起来,有一部分人富不起来。排除种种客观原因之外,你自己的主观原因的差别肯定是存在的,这你不能否认。

那学佛也是一样的。哎呀,师父对他更好,师父给他开小灶,师父对我有意见,师父不给我讲,怎么怎么着……你讲这些东西有意思吗?当然师父也是凡夫,你说没有分别,不可能。但你说分别心有那么大,好像说实话,又有点贬低师父的意思,这话也不能随便说出口,师父听了还不太高兴呢,是吧?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师父对他更好点,师父对我不好呢?那即使师父有差别心,为什么他会有差别心呢?那还不是因为他表现好一些嘛!最终讲来讲去,原因还在自己身上。

那说:哦,师父不应该有差别心,我们有差别心可以,师父应该是平等心——不这么简单,那有些人修得好,能见到佛,有些人修得不好,暂时见不到佛。你说,那佛为什么就感应他不感应我?找佛的原因吗?找不到的。

佛说,我也没有办法,因为确实是人家的福德资粮够了,所以他有因缘来见我一面,他机票已经买了,所以他飞到我这来,能见到我一面。你还缺那么点钱,你机票不够买,你走得慢点,你走路慢慢去,你开个车慢慢去吧,过多少年之后你还能见到我。资粮不够,兜里的财富,就是我们的福德资粮不够,这是个比喻,那你就慢一点,你着什么急呢?是吧?

好,今天时间也就差不多了,我们就其他不再讲,大家回去看看这段文字,这里面的理解可能是有些不同的。

这里有个问题:“师父吉祥,不知道这个问题当问不当问。”你看,都已经问出来了,还当问不当问?别这么谦虚了,别那么客气,问了就当问,不然我根本就没必要去说这个问题。

“净土宗判教属于通教,为了使我们净土行人更好地理解和修持净土宗,恭请师父慈悲开示:净土宗里面有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吗?”

净土宗判教属于通教,这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来的?谁说净土宗就只是通教了?首先我第一个就不太答应,说句实话。你说净土宗,我们依据的是什么呢?《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它属于方等教典,它方等教典好像是应该属于通教,但不能仅仅这么看,明白吗?

它虽然属于方等教典,方等时,但实际上它里面所说的这些内容,已经不仅仅是通教所能涵盖的,大概地、一般地来说,他可以把它判摄为通教,或者判摄为方等时更合适一些,不能叫通教。因为方等是什么?四教并谈,你直接拿个通教就把它给圈住了,师父最后怎么给你回答啊?

首先师父给你讲,你这种说法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一些错误的,净土宗判教是属于方等教,但不叫通教,方等是藏、通、别、圆四教都有,明白吗?所以这里面大家一定得明白这个概念。

但是如果说它通教,肯定有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和体法显中二智,这肯定是有的。

通教本身,它是属于体法智,修体法,体空观嘛,当体即空,看一切法,直接看它的空相,而不要去经过分析,经过思维:哎呦,这个要放下,这个要看破,然后再进入空——当下就是空。所以它的根器比三藏教的要更利一些。

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有什么呢?有通教,别教,圆教的这个听法因缘,但是修的呢?实际上是三藏教的这种修行,就是我们实际上是看不破的,天天听师父教你:当体即空,你要生菩提心,你要修空观、假观、中观,实际上我们哪能空啊?空不了,连空都空不了,还假呢?你假的话,真的是完全是虚的东西,在做世间的这些生死的事了,你不是修菩萨度众生的事业了。

菩萨的假是为了度众生,他的假实际上是建立在空观的基础之上,他虽然做种种事业,实际上他内心没有种种挂碍,他已经证入空智了。

但是我们没有空智,你做假,真的就是修假,人家的假是真正的假中之假,实际上是落在空上面去。但是我们现在呢?还得慢慢分析,还得放下。世间人确实太苦了,不到黄河心不死,你要不碰得头破血流啊,你还真的不认帐,你不觉得这世间是苦。

所以你还得接受这世间的苦的体验之后,才知道,我要离这个苦,才舍得放下,不去做一些糊涂的事情,最终不做这些恶业。不做这些恶业的时候,你才慢慢进入这个空性,你要修集善法。所以,恶还是恶,善还是善,我们现在都是善恶不分,不是不分别哦,不是那种智慧:哦,我们平等了,善恶不分别——那是两回事。

你现在是分别都不清楚,我们说: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你不做分别想,你这个境界完全达不到,你现在不做分别想,你第一阶段,你就达不到。你都不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首先,第一个,认知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第二个,做事情,即使有一点点小小的认知的能力,知道这个是恶,不能做,但是偏偏还抑制不住自己的习惯,还要去做。我就喜欢吃,一看到吃的时候流口水,唉呀,好吃。这是比方啊,就是看到这些事情,本来觉得不应该做的,但还是内心蠢蠢欲动,这个烦恼蠢蠢欲动,你的行为还是跟这个恶行相应。

你说你不分别,你这个时候怎么就分别?你怎么就碰到好吃的就想吃了?是不是?所以你跟后面的不做分别想,又违背了,一个是分别,简单的客观的分别你也做不到。另外,你主观又会起分别的想法,你又做不到。所以我们大家都得从这个地方先简简单单去做。咱们修念佛也是这样子的,你先把这句法号念好就不错了。

念佛的时候,你想念好也不容易,一念佛,嘴巴上在念,有时候心里也会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己还会自己照顾自己,我只要念阿弥陀佛,我只想阿弥陀佛,千万不能再想其他的世间的事情。但你在想的时候,实际上有时候又控制不住了。前一念还在想佛,后一念突然一下,由不得你不去想世间的事情。

突然一想:哎呦,家里好像忘记了一件什么事情没做,明天好像谁谁要约我,要见面,我赶紧想想,到时候我们说些什么事情呢?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又跑了。所以说,这些事情就是我们第一个阶段,你分别一切法,你能不能真正执著于这个正法,现在说执著于正法这种方便的能力都不强,就是把自己的这个心系在这个境界上,系在这个一句佛号上,你都系不住。

就是你打这个结,结不牢,一下就松了,一下就松了。这个牛,这个心牛,你牵不住,它一下又跑了,不听你的使唤。它心也不听你的使唤,你想这样,它偏偏,它心偏偏就不听你这样。实际上这颗心,就不完全属于自己可以控制的这么一个范畴。所以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观心呢?先观察,明辨清楚,然后训练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内心,主宰自己内心的这个念头的这种能力,我们念佛就是这个方便法门。

你要靠其他的念头,比如说,我什么都不想,我就去杂念。但是你拿什么东西来对付这些杂念?没有。所以得拿这个佛号去对治。凡夫不是念这个,他肯定就是念那个,你想无念,不可能。你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无念的境界,那个境界已经基本上达到圣人,或者说是一种圣人的境界了。你先得有个具体的依靠的东西,这个依靠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或者有很大利益的,那么,念佛啊。所以大家好好从这里去理解。

至于说体法,或者说体法含中,那都是后面的话了。你先念到什么呢?叫事一心不乱,念念无有间断,念念能够相续,心中只有佛号,佛号就在我心中,没有其他的事情系于你的心上,障碍你的心。你能达到这种程度,你就了不起了。

先修析法吧,该分别还得分别,分别清楚,不仅仅要分别清楚,而且能够做得到。你修到事一心不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毫无疑问的。但是你没有修到事一心不乱,是不是不能往生?当然也能往生,那就叫不决定往生,明白吗?那个是百分之百,你那个弄得不好,能有百分之五十,你就阿弥陀佛了。

弄得不好,百分之五十都靠不住。你这概率就极其的低了,为什么低?你也怪不了佛,因为你自己的心念,自己没有掌控力了,到临终的时候,业障一现前,你自己比平时的控制力更差了。平时觉得都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到那个时候,你的掌控力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说,你得注意。

所以,我们大家想想,当然,都可以通,但是说实话,你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跟大家讲,也就是凡圣同居土。我们是到凡圣同居土,而且做的是凡夫。如果你真正能够修成这个析法观,析空观修成了,你能够修成这个析法的二智,就是三藏教的两种智慧修成了,你就能生到方便有余土。

体空观能够修成了,体法二智能修成了,也是生到方便有余土,但是这个方便有余土,比前面那个三藏教的方便有余土,它要高一点,但是根本上差别不大。就是你的智慧比他更高一点,但是解决的问题也都是三界内的生死,也就是见思惑的问题。

到后面体法含中二智就不一样了,体法含中二智用别教的两种智慧,来接引通教的这个智慧,他就能修到别教了,叫实报庄严土。体法显中二智,弄得不好,不仅仅是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你也能证得一部分。

分别对应的,不一样。所以,大概是这么讲。所以说,我们现在不要去讲这些教理的东西,先暂时还真用不上。你就明白有这么回事,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到底。当然背后的道理你要明白,但是现在你要切实地先从这一句佛号做起,知道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生死,都是虚幻,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贪著。不要贪著不舍,而应该以这个佛号作为自己的皈依,以西方极乐世界作为自己的归宿,这样的话,你才有希望。

好,其他我们就不讲这么多了,今年一八年最后一次课,我们时间到了,时间过得很快。实际上时间本身也没有什么快慢,我们觉得很快,讲这些东西都是从世间法上去分别,时间有没有?时间到底是快是慢?都是我们人说出来的。

它自然而然这个因缘到什么时候成熟了,或者快,或者慢,它自然有个对应的一个结果,它有自然的一个规律在运转,所以大家把当下这一念做好就可以了,念念要做得更好,那就当然更理想。

起码我们大家对佛法的认知,通过学习《法华经》,对念佛法门也好,对所有的佛法也好,都能对号入座,分门别类。知道佛法是有八万四千法门,知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知道我们所有众生的根机,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知道吗?然后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以后要做什么。

你都得先准备好了,不要说,我现在做这个就可以了,我其他就不学了,这句话千万说不得。我就一句阿弥陀佛,就一本《阿弥陀经》,这种话说得太狭隘了,知道吗?就你现在一句阿弥陀佛,一本《阿弥陀经》,也是当下而言。

以后你还能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本《阿弥陀经》,你度众生怎么度啊?你度自己都不能度得完整,是不是?此一时,彼一时。那么针对所有的信众来讲,你还说一句、一本,那就更不合时宜了,更有问题了。对自己都不能这么讲,个人都不是这种情况,何况对所有的人呢?千差万别。

所以我们什么事情都得全面地、客观地去衡量,理智地看一些问题。不能仅仅从一时、一世,或者暂时的一个机缘去说一句话,这句话只能代表一刹那而已,不能代表永恒,不能用局部去概括所有的全部、全体。

所以,大家学佛也是这样,不要执著于当下这一下。哎呦,我看到这件事情不高兴,这一天都不高兴。你看,因为一刹那,因为一秒,损失了几天几夜。几天几夜之后忘记了这件事情,才缓过劲来。缓过劲来,弄得不好,突然一下子,又重新想起记忆了,又不高兴了。那你怎么修啊?是不是?所以这些事情就没完没了,这也叫作轮回。

这个生命,你看这个生命的因缘,它是相互之间相续的,你心在相续,它所呈现的境界业果就会相续;这业果一相续,以后又会产生新的因,又会相续。所以我们就在这个因上下功夫,什么是可以让它相续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让它相续的。

好,其他的不说了,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最后大家一起合掌。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三遍)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