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
大家慈悲,在此也随喜诸位还是在这个时间段来听闻佛法,共同学修功德。今天我们讲蕅益大师的几段开示,主要是在精进和长久上而言的。
先来看第一段,这是给一个叫文约的同修开示,可能是这个人在修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懈怠吧,同时还有一些错认,但是他应该不是专修念佛的,而是在修学的功夫相续上有一些障碍。在这样情况下,蕅益大师依照他的问题针对性的做了开示。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呢?其实大家念佛或者每天坚持读诵、礼拜,都需要在见解上进行一个开导,所以今天把《示文约》的这一段,拿出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原文如下: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楞严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乃至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夫昏障慧,扰障定,定慧既障,则睡眠与散乱杂呈。
若欲去其根源,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诸佛证之为定慧,行人修之为止观。止观之功,全即明静之体。唯静故明,唯明故静,既非二致,岂有前后?(《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文约)”
首先来看第一段,还是同样的老调重弹。我们每每讲到修行的时候,都会说这个人工夫怎么样,工夫有两重考察度,一个方面是从他在这一个法门上,念佛、打坐乃至修禅法止观,相续的过程中一直能支撑多久,这是一种工夫的体现,也就是他禅定的能量能够相续多久;另外一重工夫的体现,就是他在境界中的不动度有多少,是轻易的被转了,还是在人和事的境界生起来的时候能够稳得住,能够观的明白。
每个人修学无非是这样的两重工夫,而且也是相得益彰,不是截然分开而论的。如果能够时间上持续的久,比如念佛、持咒、读诵经典的功课,那么必然这个禅定能量会大,至少在心性上比较稳、比较静。如果心性上很难静、很难稳,那说明平常的坚持度不够,这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讲到做工夫的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昏”,一个“散”。“昏”,狭义的理解就是昏沉,神智不太明朗;“散”就是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把身心摄住,随时用主观能动反作用来制止自己向外攀缘的心。这就体现出来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一种逆势,久而久之就会生退悔。
“退”,我们说不进则退;“悔”,不能完全理解成后悔,应理解成不定的意思,就是左摇右摆,现前的境界进退之间不能安住,就像有时候修学用功久了以后,比如说每天功课用功坚持的过程中,突然会生起厌烦感,或者就不想干,乃至久而久之一想马上就想转念,不想想这个事,都会出现。这就是恶心所里面的悔心所,那么出现了这个情况的时候,他一般都不知道根源在哪里。
蕅益大师这里讲到,“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如果粗浅的来讲,就是有我执、有外境,一旦对立面生起来之后,凡夫的知见就立起来了。立起来了以后,特别是不修行还好,修行的人始终在这种坚持一段时间的过程中,有的人他还对法有追求,对觉受有追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像《楞严经》里面说的“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粗浅的讲,就是本来可能没到那个地步,他以为差不多就是那个感觉了。“认悟中迷”,本来不是那个境界,你以为有一种不错的悟境,那这样就“晦昧为空”,就好像当做真的见到空性一样,这是一层理解。
“乃至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每天用功用的心念,其实都是在第六意识波荡之中,但是他以为这就是心性上的那种感觉,错认了。如此一来,必然还脱离不了能所对待,脱离不了对境生心、由心显境,互做增上。那么所有的这一切,前面祖师讲了,根源在哪里呢?就是“昏”和“散”。当然我们也不要听到这样专业的解释,觉得好像很晦涩,也听不太懂。其实“昏”是什么呢?就是每天在生活中,如果你正念提不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昏的,神志随着现前境界起伏跌宕,波来浪去,在这里边你基本上提不起清明之神。“散”就是东一下西一下,你摄不住,心水沉积不下来,自然而然就向外攀援,就像两个同胞兄弟结伴而行一样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夫昏障慧,扰障定”,昏沉不定的感觉会障碍智慧,扰扰会障碍禅定。定和慧这是我们本具的东西,由于“认悟中迷,晦昧为空”,这种错知错觉出现了以后就会障,它滋生出来的这些昏散、弥漫的状态,就会障碍我们本具的定和慧的能力。
“定慧既障,则睡眠与散乱杂呈”,就会出现功夫用不起来的情况。其实我们心向外缘的时候,在世间的境界里面每天好像活的很有劲,这是一种更粗重的烦恼。这里讲到的是一个真正修行人他想用功夫的时候最大的两个障碍,一个是睡眠,一个是散乱。如果不修行,可能还真是到不了睡眠盖的层面。粗浅的烦恼,比如说淫欲心大家可能比较淡,对世间的名利也不那么贪,这时候相续的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它一定要想方设法有一条根绑着你,其他方面绑不住你了,它就在这个上面绑你。所以很多时候禅堂里的禅和子也是这样,只要把腿一盘起来就犯困、睡觉。这就是刚开始的根源“迷己作悟”,其实就是一念心性无明启动了,总要向外觅。
除了睡眠以外,“杂乱”也是一种。“杂乱”具体什么表现呢?相信诸位同修也有。知道今天功课还没有完,应该好好的赶紧当下就要念,他就不想念,往后推脱,最后一天一天靠到底了,没有完成。只要稍微有一个外缘来了,比如有人来搭讪,说来说去就有点乐不思修了,就享受的没完没了,不想去修了,把一天给弄完了,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就是犯这个毛病。
所以蕅益大师说“若欲去其根源”,你想把它连根斩断,“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这里讲的“须识”,就是形容你必须有这个思想境界。首先要知道我们本来的心性,佛性的本体从来是明静的,是没有杂染的。近段时间我在讲《楞严经》,确实加持力非常大。你一旦起一念想,就是把本来清净无染的非要给它加一个东西,说明它是清净无染的,或者发现它是清净无染的,其实就是无明启动之时。
那在这种情况下,“明静”状态是“诸佛证之为定慧”。就是诸佛菩萨特别是佛究竟圆满的,现前具足的这个定慧,就是本来的明静,即不是原来不定,后来把它好像想方设法给弄的定下来了;也不是本来没有这个智慧,把傻的或者无明的东西给去掉了,智慧才立起来的,不是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诸佛证到这个了,那么就叫做定慧。
“行人修之为止观”,就是没有到那个地步在路上的修行人运用的方法叫“止观”,这里引出来这个关键词,“止观”。这段时间大家也都在听曙祥法师讲的“童蒙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这个法门就是“行人修之为止观”,所有的人在向成佛的路上迈进的时候必须用的就是“止观”。“止观”为天台宗所大力提倡,其实包括参禅、持咒、诵经、念佛,都是属于“止观”的内涵。
当时智者大师在讲“童蒙止观”的时候不是说了,“灵山亲承”,当时听释迦牟尼佛讲法就是承的这个法。“大苏妙悟”,智者大师在大苏山悟境显现的时候还是这个止观。纵遍所说,到处给人讲经说法,说的还是这个止观,一代教法唯止观而已,止就是定,观就是慧。
可能大家对于止观还只是在抽象的层面,没有一个具体的触摸。什么叫做止观?如果从现前的每个人每天的六根门头、五欲六尘之中来讲的话,每天大家都过日子,过日子这所有的生活内容不是一种境界吗,那么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的心是随着它往前律动,心是念念向外攀驰的,心念不动,不断流淌,不断攀缘,后念推前念,前念引后念,这个时候你就没有止。
那什么叫做观呢?在习以为常的镶嵌感中,比如说每个人都是镶嵌在生活中的,你突然间有一念反观,回光返照一下,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那就说明你当时的思想是抽身出来,也可以说一个修行人最开始起的念头,这个观,就是不要安分守己的过俗情俗景的日子,一定要反观为什么这样?这个时候就是止观启动的时候,这就是修行。
害怕大家听的找不着感觉,具体打个比方吧。比如说看电影,如果你坐在电影院里,随着剧情的发展,全身心的投入,主角、配角相互的喜怒哀乐,情节的前因后果,你好像觉得自己也是电影中场景里面生活中的一份子,这个时候你就没有观了。那个观的感觉怎么出来了,突然间你发现了我坐在这儿看,这是一个电影一场戏,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有一种至少是相似的观,这就属于观了。
如果你随着电影的情节,心也不断地跟着走,从开始的场景到最后的结局,感受很真切,从开始到结局那你就没有止了。如果你始终觉得我坐在椅子上看,从开始到后面它就是我眼前的一部电影,我在这个电影院里面没有动过,这就是一种止。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就如同看电影这种感觉,能够在看的过程中突然生起的时候了,这就叫止观,有止观的感觉了。这么给大家讲一下,我们自己心里揣摩揣摩。
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若欲去其根源,须识取心性本体,从来明静,诸佛证之为定慧,行人修之为止观。”所有在路上的修行者,这个时候都是指的正在“止观”地进行中。因为“止观”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但是给大家这样稀释的稍微讲一下,想必会有几分感觉。
后面这一句,“止观之功,全即明静之体,唯静故明,唯明故静”,说明“止、观”它是不二的。说粗了来讲,就是心静下来时候,你的心肯定是明的;你的心比较清明的时候,说明你这会儿心的状态它是静的。止观和定慧是不二的,相辅相成的,从因到果,止是因,果就是定;观是因,果就是慧。那么这两个是一体不二的,所以蕅益大师说“既非二致,岂有前后?”这句话说明什么呢?文约这个同修,他肯定是在“止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先止后观,还是先观后止,到底怎么去运用修持,他入不了这个门。刚刚讲了一半,但总之我们记住,能从刚才那个比喻里吸取一点,止观就是观照。
我们先这样讲下去,今天主要是想把这段学习以后,跟我们平常修净土怎么配合的去运用这个法则,也从理论上有一个融会贯通。
再看一段蕅益大师继续给他的开示。前面这段开示,等于说从做功夫讲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本缘由是怎么样。这个缘由过程中,大概所有修行路途中出不了止观的范畴。现在提问人觉得哪里不对呢,你不要把它截然分开,可能他提出的问题是先修止还是先修观?
大家看这一段。“但约对治法门,昏重者观起之,散多者止息之。然息散之止非无观,起昏之观非无止。止观不二,勤修不息,自然本体渐露,客尘渐销。这著工夫,大段间断不得,性急不得。然欲除昏盖,直须打起精神,不可贪恋蒲团稳坐。欲除散乱,正不必厌恶妄想,直须觑破妄想无性。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咄!是谁起灭?’此明心见性者第一先锋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文约)”
这是蕅益大师给他进一步说的,不要把止观分为两码事。我不知道大家听的怎么样,可能也会觉得把止观割裂开来,观是观,止是止,该止的时候止,该观的时候观,不知道谁先谁后,不知道同时运用,怎么运用,有点不能够融合。所以蕅益大师这里说没有前后以后,解释一段说怎么样来运用,大家注意这个很重要。“但约对治法门”,就是说止观虽然不二,可是你侧重哪一个,从哪一个去下手呢?是根据人的根性不同。
“昏重者观起之”,比较容易昏沉的人需要提神,起观的时候要顿彻心身,要先假提神,就是假借主观能动,首先精神抖擞一下,然后对现前境界进行反思观照。“散多者止息之”,心散乱的人,就一定要控制自己,想个办法坐在那儿盘腿,不要觉得反正动中也能练。就说念佛吧,就前绕后绕,这一会儿那一会儿的,不行。如果散乱心多,那你就一定要屏蔽一些因缘,这是从对治的方法上看你哪头占的比较多,那你在哪头方面下手。
下面再看一句,“然息散之止非无观,起昏之观非无止。”现在散乱的话,那你就坐在这儿强行把心给制止住,这个时候并不是没有观的,而是林林密密提神的正念你得在,如果不在的话,散心坐在这儿,它还是制不住的。
而且下一个是“起昏之观非无止”。大家尝试一下,比如说你很昏沉的时候摇一下脑袋,奋力的一提神,思维现前这个境界,这是一种幻相,一种染着,提醒自己一切法无我,乃至一切相都是虚妄。一念反观生起来的时候,心念好像停滞住了,你的心念始终依附在这个上面观照起来,你的心马上就顿然止住了一样的。所以说不是止的时候没有观,观的时候没有止。
下面蕅益大师说了,“止观不二,勤修不息”。重点是什么呢?你不是错在有止没观、有观没止,先观后止或者先止后观。主要的问题在“勤修不息”,这是这一段话的重中之重。“止观不二”,就是但凡一念正念提起来,就具足了止观的功夫了,需要的是“勤修不息”。
“勤修不息,自然本体渐露,客尘渐销,”大家看到了吗,其实烦恼都是客尘的,外来的,无端起的。只要你让它本体显现,客尘就销了。这个本体显现的功德从哪儿来呢,就是“勤修不息”。
讲到这里我就往进来插一段,一般在修行过程中,其实止观大家不是不会运用,都在用也在起,哪怕你没有止观的概念。大家如果在如法持咒,身、口、意三业相应的时候,不断地用咒语绵绵密密的自己念自己听,这不是在观吗?观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心念,观照每念一个咒语的字音,耳朵听得清清楚楚,那念佛、诵经同样也是如此。
如果拜佛拜的比较投入,念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或者一心顶礼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你的全身心系在佛像或者佛的这个观想中的时候,这时候就止住了。怎么止住的呢?一定是你不断的提佛号、提佛像、提礼拜,一拜又一拜不断的提在这个层面的时候,他就是在观,就是离开束缚我们的这个现前境界,奋力向上一提,这就是观的状态。
所以我们修任何法门,其实都是在止观之中的。讲到这里了,最后就想把大家带到这个上面来,那么需要是什么呢?就是“勤修不息。”我们怎么理解念佛法门跟这个止观有什么关系呢?诸位也有的是在持名念佛吧,如果执持名号持的很好了,大家也不要被我转,这是有所针对性的。
如果你持佛名号,始终嘴里念妄想纷飞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不妨起一个观,就是把心系在西方,这个是很妙的。怎么个系法呢?我自己有时候也在琢磨,行住坐卧中,比如说躺着睡觉吧,翻身刚好是朝着西的。那么有时候翻身朝着东了,这个时候哪怕朝着东,你的心念在西。在行进之中你的念头,比如说走路你是朝着东背着西,又或者你坐在办公室里,又或者在做事的时候坐在什么地方,那你一定要指方立向,不要觉得你朝着东没有朝西,这就观不起来西。
哪怕朝着东,不要以为后脑勺朝着西多不好,你的心念是它没有方向感的,你的心念系着西,说明你的身心就朝着西的。这样的情况下,这就叫做观。始终把西方给提起来,走到哪儿你先辨别清楚西方在哪里,这样的话心念始终系在西方。
如果进一步得力,先想着阿弥陀佛的身形,从脸比较清晰,再身形清晰,如果再还有功夫的话,那么连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可以观,这是正报。再有点功夫的话,依报的世界,八功德水、七宝楼阁、行树宝网,等等这些都可以观,这就叫做观。
那么观的时候,大家发现了止在不在呢?肯定在,在哪里呀?只要你一念观,念阿弥陀佛,心念系在西方的时候,现前的所有这些让我们心向外驰的境界马上就止住了。你好像不是置身于其中,而是已经超然于境界之外,为什么?你的全身心都在西方。所以念佛的时候,慢慢的久而久之大家能养成这个心性的话,其实念佛就跟止观是一模一样的。
这个上面确实讲的话,有一些难以契入,大家自己慢慢多去用心,平常在二六时中只要能够提起来心念的话,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心就止住了。如果你的心是止住的时候,这个心念自然而然它就冒出来了,就看你的根基在哪方面比较擅长。你觉得容易把心先止住,比如说念佛,现前境界娑婆世界是苦的,我要出离,先把心定在这个上面。然后不言而喻西方极乐世界是乐的,心就观起来,朝着西方,向往西方,然后作意西方,设想西方,这些都属于观的范畴。
念佛法门跟止观的步调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在念起来的时候,真信、切愿、执持名号,这三个东西不是两样、三样,它就是一样。比如说你发起一个愿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把止观给带起来了。你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那么你的心就是往西方观,往娑婆止。你的真实信心生起来的时候,就信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都在西方,这个时候信心就把以后所有娑婆世界的相续给止住了。信西方有佛、有土,这就是从信心入到观心中了,这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岂止信、愿、行,念着阿弥陀佛的时候也是正在又止又观的时候,止的是攀缘现前娑婆世界的心,观的是把心念系在西方。
当然能够念佛念的名号摄持的比较好,那就随喜大家,你就依着自己相应的方法持之而行就可以了。如果有的同修确实在念佛的时候妄想怎么也息不下来,东一下西一下,前后左右摇摆不定,那么一定要指方立向,向着西方想阿弥陀佛,想西方三圣,想极乐世界。这样口业和意业都同步的话,可以说这个止观的功德比较大,发挥的张力,种的种子的力量与往生西方的正因力量也会相匹配的。
好,我们再看蕅益大师后面讲到,“这著工夫”,你要修止观这个功夫,“大段间断不得”。这大家都是一样的,念佛的工夫“大段间断不得”,千万不要一磋百磋了,每天都要跟进上,每天都要有相续。否则一断了,这个东西对积功累德伤害力非常大的,我们吃饭还说不能断顿。其次,“性急不得”,有的的同修也说恨不得即刻就往生怎么怎么样(但愿他是心口如一吧),不要有这样的心,随缘随份的随因缘活着,该走了,就走了。
后面的这几句是专业的讲到修止观,修禅了。“然欲除昏盖,直须打起精神,不可贪恋蒲团稳坐”,移植到念佛的心性上来讲,如果你老是犯困、犯懒,那就不要老在屋里待着,出去向远处望一望,或者是绕着院子经行念佛,没有院子的话就绕着你的客厅经行去念,这是昏比较重的人,就不要贪恋稳坐蒲团,或者非得端身正坐。
如果想除散乱的,比如有的人正在念佛,一个妄想又一个妄想的,痛苦的不得了,越想越痛苦,结果佛就完全没了,全成了妄想了。蕅益大师这里给教了一个方法,“正不必厌恶妄想,直须觑破妄想无性。”“妄想无性”怎么觑破?这是很高难度的。有时候一些同修在禅法上有一点感觉,觉得用禅的时候好像断的比较清晰痛快,念佛这个力量不大。确实有时候如果实在念佛降伏不住妄想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下反观的这个空法。
蕅益大师后面有一句话是曾经的一个典故,我们以后妄想起来的时候,紧急关头也可以问一下自己。有一位岩头禅师来问:“起灭不停时如何?”一听到这个话,我想各位都有这样的经历,“起灭不停”,妄想降不住,不断的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的时候怎么办?后面蕅益大师就给他开示,“咄,是谁起灭?”你反观自己,起灭不停的时候怎么办?什么怎么办,根本没有一个起灭,谁在起灭?你怎么不从根上去揪它呢?从根上一揪整个所有的起灭就都断了,这是一个很妙的方法。
所以念佛的时候如果心里比较羸劣,妄想多的时候也不妨先停顿下来,这么反问一下,谁在烦恼?这个有一个妙处,就是不管散心、正心念佛,念得久而久之相续的功德还是在的。功德在的时候,念得比如说状态比较好,妄想又起来降不住的时候,你反问一下自己:“谁在念佛?咄,这个妄想谁在起灭的?”这个时候容易入清凉地,突然间感觉到原来妄想是空的,马上正念起来的时候再相续着念佛,中间有时候插一下这个也能顶事。
因为有的人根性不一样,他念佛降不住,这么反观的时候,突然间就跟抖尘埃一样,一下子又抖干净一点,然后再把佛号相续下去,这也是一个可以用的法子。蕅益大师讲到“此明心见性者第一先锋也”,这大概就是上上根器说的禅境。
下面又一段是给一个叫玄暗的同修开示的,这里讲到的是用功的长久。
“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吴江一行人学《法华》,半日不能一句,昼夜不舍六年,而全部成诵。法友熏习已多,所以未沦浃者,不切心故耳。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既得法味,欲罢不能。患不时习,不患不悦也。有忘食之愤,后有忘忧之乐。幸将所听之法,温习勿忘,日久功深,豁然开悟。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矣。”(《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玄暗二则,其二)
蕅益大师讲“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修行也是需要细水长流的,是这么一个工夫。水太粗容易一下就流完,就断了。那么如果你不流也不行,它就没有那个相续的功夫嘛。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提了一个例子。“吴江一行人”,这个地方有一个学修的人,“学法华,半日不能一句。”读《法华经》半天都不能读下去一句,还有这么业障重的人,咱们现在也不至于。半天都读不了一句的人,但是人家“昼夜不舍六年,而全部成诵。”大家要知道“诵”可不是读了,是一部《法华经》背下来了,昼夜不舍六年,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能够全部成诵。为什么由这个进入主题作为引子呢,还是要讲到常流穿石,就是水滴石穿,修行跟前面我们讲到做工夫,就是这个样子的。
“法友熏习已多”,大概称对方为法友,说你学佛大概已经很久了,“所以未沦浃者”,“沦浃”就是佛法还没有深深的入心受到影响,没有深入到其中。“所以未沦浃者”,是什么原因呢?“不切心故耳”,切就是恳切、深切的意思,就是心没有发到这个地步,没当回事,泛泛悠悠,所以说不切心。“不切心故耳”,心没有切,所以才导致这个样子,学了这么久,你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
“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他说出来一个为什么这会儿求蕅益大师开示呢?没有法味。我们跟诸位也讲,学习佛法为什么懈怠乃至退心?尝不到法味。始终觉得枯燥、口干,没有一个正合我意的感觉出来,那么这种情况下不退才怪呢!那这个退的源头在哪里?刚开始发心就没有诚、切,其实就是没有舍身的进来相续,那你肯定没有好的觉受,自然而然就会退,不进则退嘛。所以这里给这个人开示意思是,之所以学佛不能得力,归根结底还是心没有发到,用到,修行工夫没有做到。“诚切心则法味津津现前”,才能够进入一个相续不断的好状态。
是什么呢?“既得法味,欲罢不能”。大概是他学的懈怠,不想学了,或者觉得没什么希望,说你能够坚持熏习的久了,心切起来以后,得到法味的话,想不学都不行了,因为法喜充满呀!我们常说最基本的是法喜充满,再往上修的话如果有轻安,有禅定出来,那就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时候,欲罢不能。你想不学都舍不得,这么好的事怎么会不学呢?这才叫“津津现前”了。
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对比以后,才说害怕什么不害怕什么呢?“患不时习,不患不悦也”。害怕的是你没有相续的像小水常流,去穿石那样的不断相续,不断的去用功熏习去修,不害怕你没有法喜充满。只要你那样修,一定能够渐入佳境的,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
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又用一句世间的话,“有忘食之愤”,你真的想把这个事情弄明白,一下子心愤愤然发起来的话,那连饭都不想吃了。有这样的一种心出来的时候,“后有忘忧之乐”,才能够入到三昧。世间不是常说不疯魔不成活嘛,修学佛法出世间依然如此。
讲到这里再给大家配一下,学佛念佛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净土一门总是这么多人提倡,甚至都提倡滥了。但是大家都会说,反正我不反对,但是我也上不了道。真不能够如祖师们所提倡,乃至有一些追随者所得到的那样的一种全身心忘我的去念佛,法喜充满,对极乐世界充满信心,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就弄得别人看起来说:“有那么好嘛?他就觉得好的不得了吗?”每天就跟准备好了往生这样一种状态,为什么呢?就是人家“有忘食之愤”,之前的那种投入度够,他所有的心开始发的都是很诚恳、恳切的。
如果心没发到那个地步,那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增加不起来呀!说的都是好,可是真情实感没有滋生出来。你念的时候也是假情假意上,在自我完成上,那么这个东西它就入不到那个里面,始终好像一直也在走,可是它的深度不够。这样就没有往生的这种期望感的乐趣,这种法喜,那么自然而然久而久之,就觉得净土法门太枯燥了,又没有道理可讲,又凭非得莫名其妙不容分说的信心,受不了了。
所以这一句还是要好好的对照,“有忘食之愤,后有忘忧之乐。”它永远都是因果的。你一开始的心劲卯足了以后,才能得到后来那种唯有你和佛菩萨感应的法喜和快乐。那种快乐真的不是说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是油然而生,充斥着浑身的每个毛孔,突然间一念生起来的那种相应了,真的是“直须自肯始相应”,谁也说不了,大家自己去体悟。
到了那个境地的时候,你想嘛,对于往生这一法你确凿无疑了,必然将来如此了,那么现前的境界烦恼一定会少了、没有了。这个永远都是,那儿是那样的,这儿一定会这样的。现在懈怠、烦恼,还是你的诚切心不够,这个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只能在这里做一个提倡。
后面蕅益大师说,“幸将所听之法,温习勿忘”,大家也常在闻思讲堂里面听法,“温习勿忘”,不是说每一次每一句都能够好像真的多么的法喜充满、相应,但凡有一次或者有一句你相应了,那么你要常温习不要忘。怎么温习呢?就是在懈怠的时候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法师们讲法的那种激励感,你自己被调出来心的那种虔诚度,你再温习一下,不要忘了。
“日久功深,豁然开悟”。当然我们修净土也不求开悟,但是“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矣”。哎呀,这个形容净土真是太妙了!“既得法喜之乐,便是超脱之缘”,真正对往生生起了真情实感,真的一切就在不言中了。这个东西也跟开悟的境界是一模一样的,说也说不得,学也学不了,只有自己涌出来了,突然间改换了身心世界了。
大家慢慢努力吧,这个东西也是急不得的,反正既然有这个因缘来共同学修净土,一起求往生,日积月累总而总之是在进步的,希望我们的进步一直能够持续到往生。
也很感恩大家每次准点的来听闻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也跟大家一起在共同学习。因为人的心力,大家都是这样的,随时需要祖师的言教来加持和摄受。那么有几分我们今天就得到几分,相应的相应度出来了以后呢,自然而然你自己就会控制不住的想往前行,想老实念佛。这个相应度出不来,那么你也是控制不住的不想念佛。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听法确实还是很重要的,真的是闻思修为什么闻在前面,它对思、修的引导性,绝对是决定性的力量。
今天的法就讲到这里,希望与诸位能够以此功德同生极乐中。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