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也应该要发愿呢?看第二段。
(二)《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这段是引用《往生论注》,昙鸾大师的一个批注。昙鸾大师在解释发菩提心时,先引用《无量寿经》。他说《无量寿经》讲到往生有三种情况叫三辈往生。三辈往生修行的资粮的确是有高低的差别,但是它们都有个共同点:有一个成佛的目标。就是每一个人往生净土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佛而去的。
三辈往生,我们也解释一下。上辈的往生,是“舍欲出家,而作沙门,严持净戒,修诸功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上辈是出家人,出了家以后,严持净戒,修诸功德,这是第一个。那么中辈呢?虽不能出家,“奉持斋戒,供养三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人可能有因缘不能出家,但是他经常能够受持斋戒,护持三宝,最后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中辈。
那么下辈呢?虽然他没有能力供养三宝,但是听闻三宝功德,欢喜信乐、随喜赞叹,别人修善法时,他要上班不能去,但是内心当中念念随喜赞叹,最后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说,虽然这三个人所发的资粮力不同,但是他们内心有一个共同点,有一个引导力——发起无上菩提心。
什么是无上菩提心呢?就是“愿作佛心”,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不想再继续轮回下去了。那么愿作佛心,就必须要有度化众生的心。度化众生的心怎么做呢?就是普愿一切众生往生净土。
我们作一个总结:愿生彼安乐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假设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他只是思考极乐世界的快乐,为了追求快乐而往生,这个人是不能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