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辨体(显体)
(一) 说明显体的原因
“显”是显示,“体”是体性。体性是何义?即指离开一切诸法之相状名为“性”。此性是为一切诸法之主质称为“体”,所谓显体即指显示此书的体性,所以称为显体。解释题名之后继续说明显体是何因呢?目的是为了依据此书题名而得领会此书之体性。佛教中的一切大小经论,各有它的根本体性,小乘以三法印为根本体性,大乘以一实相印为根本体性,如果没有正体为印,就等同于魔外之说,纵然依之修行,不可能获得果报。现亦如此,如果没有正体就不符合佛所说正法,亦不可流通于世间。因此对于此书之正体不可不辨析了。
(二)释体义:体含有三类义。
礼体:指礼法。如君为尊上,臣为卑下。父为尊贵,子为卑贱。众臣诸子,人数虽多,君主父亲唯有一位,亦都要遵守于礼法。现在本书之“法体”亦是如此,惟是中道实相一心之一理,统摄一切万法修行之功德庄严以及语言文字。实相一心最为尊贵无上,名为礼体。
体底:如恒河大海,不能测浅深,只有大象和修罗乃可穷其底源。现在此书以中道实相一心为体也是如此,至理甚深,惟有诸佛可以穷其底源,所以称为体底。
体达:如风行空中,通达无碍。现在此书以中道实相一心为体也是如此。如果能够领会此实相之体,证悟此实相之体,就能普遍体证一切万法的本体,没有丝毫之障碍,所以称为体达。
礼体即指中谛义,体底是指真谛义,体达是指俗谛义。总的来说此三谛义,只是一实相一心为体。本书是以空假中三观法门为能观,证得真俗中三谛圆融之境。所以本书是以圆妙的空假中三观真俗中三谛为此书之本体。
(三)总结
总之所谓的显体,即指显明本经的要旨,统摄众义所归趣,就是显体之意。前面所解释的本书题名是假设的名字。现在显体是指本书实质之义。如人之有名字,必有其体躯。所以解释书名之后,必须显明本书之主体。本书之主体,如果简而说之,即以实相一心为体。因为空假中三观真俗中三谛,是从没离开实相一心的。除实相一心外,其他都不是真实的。
因此本书讲述之法,所观之真俗中三谛之境依于空假中三观而修,皆都是以实相为根本。所以本书是以实相一心为体,三谛即是实相之异名。如果有人证到实相之本体,就可以统摄万法而成佛作祖,普遍体证一切万法再也没有留难了。所以要显示本书之体性。
第三节 明宗
(一)介绍“明宗”的原因。
明:是明白
宗:是宗要
所谓明宗即指阐明本书修行宗要。领会修行的宗要是纳受实相本体之关键。前面显体是指显示本书之体性,属于性德范围。现在明宗,是指说明修行之关键,是属于修德范围。目的是让行人,依据性德而起修德,全修德而在性德之中。而性德是秉之于先天,修德必以后天人力之进修才得以成就。因为性德籍修德而显示,修德籍性德为依托,而达到性修不二。
此明宗与显体之关系,如梁柱与虚空,梁柱譬喻明宗,虚空譬喻显体。虚空随处皆遍及,但须施设建架作栋宇,方能遮蔽风雨。如果有体性而无宗要,则如虽有广大的虚空,终不能得以一日的安住。所以显体之后,必须说明修行的宗要。
(二)本书是以正助二行、圆乘因果为宗要。
此“宗要”如书中所说不外乎十章之内容。前五章从第一具缘至第五行五法是助行的内容,第六正修才是正行内容。正助二行就是圆融一乘之实相因。第十章证果,即为圆乘之果。所以本书是以正助二行、圆乘因果为宗要。
第四节 论用
(一)释本义
论:指论述,
用:者力用。
一切经书皆有灭恶的力量和生善的作用,一切经典若无殊胜力用,则是徒劳修行。故明宗之后,必须论述此书的力用。
(二)本书之力用
本书是以除四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阴入界魔)四病为力,直证无上菩提为用。所以本书第八、第九章有觉魔治病之说。
第五节 判教相
(一)释本义
判:指判别。
教:指圣人所遗留之言曰教。
相:指分别一代圣教的次第曰相。
(二)说明“判教相”的原因
佛法众多,大乘小乘,权教实教,顿渐偏圆之理,各各相互陈述。如果不判析分别,则不明白此经是顿是渐,是大是小,难免会有混滥经旨的过失。所以论用后,必须判别教相。
(三)判教的作用
智者大师以通五时、别五时以及化仪、化法两种四教,判释一代佛法的大纲,能使学者迅速掌握佛法大义。
(四)本书在五时中属何时
当属第五时。此书以圆教一乘究竟为教相,因为《摩诃止观》即是法华三昧之修法。此《童蒙止观》是为《摩诃止观》之要略,修此《童蒙止观》即能证入实相之理。此书所诠之理无非中道实相义,因此《童蒙止观》是以圆教一乘究竟为教相。
总结
上来略述五重玄义,以人法为名、以实相一心为体、以正助二行一乘因果为宗、以除四魔四病证无上果为用、以无上圆教一乘究竟为教相。
第四讲 小止观序
第一节 总述
《小止观》
三字如前面已解释。
序:
《资持记》上卷之一说,序有三种解释。
1、端序义。《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即指隔开中堂与东西两夹空的墙。因世俗中的墙序在堂奥之外,以比喻序文在一书之表,故称之端序。
2、次序义。“序”指叙述意。即介绍评述一部著作始终,使文义历然不混。
3、由序义。“序”指绪意。如缲茧得绪则余丝可理,学者观序则诸篇可求,所以称为由序义也。
(序的本义原指学校和季节,今所不取)
天台止观有四本
天台大师所说的止观法本共有四种,即《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门》、《童蒙止观》。天台本来是指山名,因智者大师居住此山,后人为了恭敬,故以所住之处代为人名之称呼。
一曰圆顿止观
圆顿者:“圆”名圆融,即指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又“圆”为圆满,是指三谛一谛相即不二,无有缺减。
顿:指顿足,即指圆见事理,一念具足。所以称为顿足,又“顿”指顿极,即指三观之体本来周备非渐次所成,顿极圆足一切法,因此称为顿极。此《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智者大师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讲于荆州玉泉寺,其内容按五略与十广的次序而宣说。现略介绍如下:
五略:
1、发大心:强调初发心时若不纯正,则无法进至宝城,所以先须阐明邪正,然后呵斥十种非心,依四谛、四弘、六即等层层解说发大心之正确理义。
2、修大行:是摄尽四种三昧的一切法。
3、感大果:是因实践修大行的感召,才能证大果。
4、裂大網:即破除自他疑網。
5、归大处:即进入大般涅槃的宝城。
十广:
即指广泛解释五略当中的十种内容。
1、大意:即是前面五略的内容。
2、释名:即详细讲述止观的含义。
3、体相:说明这止观所显之体。
4、摄法:是在第三章所明止观之体,广泛摄持一切法。
5、偏圆:是第四摄法的加以补述。因为虽然摄一切法,但是法自有偏圆,故必须再检讨。
6、方便:是择取大满圆顿之前,权为进入正观的途径。即指在实践门中首先必具的条件是二十五方便法的阐述。
7、正修:是前所述的种种方便,然后才能证入正修的圆观,所以摩诃止观的真面目,也就尽摄于此了。换句话说,前五章是以教相说明止观,第六的方便即以实践观法的方便为前提,第七正修章,正是大师在天台华顶,作头陀苦行的妙证绝境,为当时及未来的学习禅学们尽其心血吐露的微妙法门,成为空前绝后禅学实践门的依据。
8、果报
9、起教
10、旨归
后三章之义不说,其理由有两种说法:一指大师在玉泉寺安居时所说,安居结束就停讲了。二指不关修持的需要,因此《摩诃止观》原文中此三章不讲。
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
“大师”二字根据《大智度论》中说,唯佛一人才有资格可以称为大师,其余之人都不可以。但智者大师被称为“东土释迦”,所以写序文的元照法师,为表示对智者大师的尊重,因此以大师之号而称之。
荆州玉泉寺说
这句是表明说《摩诃止观》法门的处所。“荆州”现在湖北省境内,“玉泉寺”造于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十二月,根据资料记载,智者大师至荆州回乡造寺,以报答出生地之恩。寺成后,命名为一音寺,后因见此山泉色如玉,遂改为玉泉寺。
据《九祖传》记载:智者大师初到荆州当阳县玉泉山时,看见山色堆篮,想要寻找清净溪流之处,创建道场,初选之处,意中尚嫌逼迫狭隘,遂继续往金龙池北一百余步处,看见有一大树,婆裟偃盖,树干庞大,树中空虚,有如庵室,即于此处,打坐入定。
有一日天地晦冥,风雨怒号,见各类妖怪其形各异,千变万化。并有巨蛇十余丈长,张口向内。而且阴风透骨,鬼魔列阵,飞沙走石,犹如骤雨而下,虽经七日,了无惧色。
智者大师心生悲悯地说:“汝等所作所为,乃是生死众业,现在堕落异道,反而贪着余福,不自伤悲悔过,归向正道。”众妖闻声即灭。
当天晚上云开月明,见有二人举止威仪如王。年长者美须忠厚,少龄者头戴冠帽而秀发,前来致敬说:“我是蜀国义臣关羽。汉朝末年世态纷乱,九州瓜裂,曹操不行仁义,孙权仅为自保,我作为蜀汉义臣,期望恢复汉帝刘室,但时事相违,虽有志而不遂,身死而余烈不灭,因此神识受封,乃住此山,大德圣师,为何来此? ”
智者大师说:“想要在此地建立道场,以报答生身之恩德。”
关羽说:“希望大德哀悯我的愚痴,特别地垂手摄受。大师想要建立道场,从此上去三十里,山形如覆船,其处土地深厚,弟子当与子平建造寺庙化缘供奉以护持佛法,希望大师安禅七天,以待其成。”师既出定之后,看见湫潭千丈,全部化为平址,寺院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神运鬼工。
智者大师遂领大众人等居住于中,日夜演说佛法。有一天关羽敬白大师说:“弟子今日得以获听佛法,希望洗心易念,求受净戒,永为菩提之善本。”智者大师就手秉香炉授之以五戒,于是关羽之威望懿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礼祈祷,莫不肃然起敬。
有一年天大旱,长时不下雨水,智者大师到水源之处,口诵神咒,手挥杨枝,刹那之间,乌云密布,风雨交集。民众大喜,歌颂赞詠声满道旁。
荆州总管王积,进入山中致礼拜谢,一见大师之威严,全身颤抖流汗不已,退后对旁人说:“吾屡次经历两军对阵,临危险而更勇,从来没有像今日之恐怖畏惧。后来荆州总管王积大人以建寺上奏朝廷,隋文帝遂赐额为玉泉寺。智者大师乃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四月二十六日,开始讲此《摩诃止观》。”
章安记为十卷
“章安”是人名,为天台宗第五代祖师,字灌顶,号法云,姓吴氏,浙江临海章安人。后人尊其德行,遂以地名代以人名,而称之章安大师。大师祖居义兴(江苏宜兴)。其祖父时代,迁居临海章安。
陈文帝元嘉二年(西纪561年)出生,才三月,能随母亲称念三宝名号。有僧经过其家之门,对其母亲说:此子非同凡可。后来七岁时出家,入章安陈兵山摄静寺,依随慧拯法师学习佛经儒典,日记万言,一闻不忘。十三岁时因匪乱随师迁住临海涌泉延恩寺(据祖堂记)。
年二十时(陈宣帝大建十二年580年)受具足戒。二十四岁时,恩师慧拯圆寂后,闻智者大师之名,遂到天台山修禅寺,秉受天台教观,研文释疑既然已久,顿时承蒙智者大师印证认可,长期跟随服侍于大师身边。到古都金陵光宅寺,听智者大师讲《法华文句》。
隋开皇十三年章安大师三十岁,是年四月于荆州玉泉寺听《法华玄义》,开皇十四年(594年)听《摩诃止观》。至于其余各处,凡智者大师所说法门,全部给与编结汇集,大小部共有一百余卷。
开皇十七年,智者入寂后,章安大师接掌国清、玉泉两大丛林。炀帝大业十年,时年四十五岁著《涅槃玄义》二卷,《涅槃疏》二卷。当时隋朝末年兵荒马乱,寇盗并起,《涅槃疏》写成时,烈火焚烧不热。
晚年住在会稽称心精舍,讲说《法华经》,当时之人多赞叹他有跨朗笼基、超云迈印之语(“朗”指陈朝时代的兴王寺法朗法师,“基”指法华山慧基法师,“印”指中兴寺僧印法师,“云”指光宅寺法云法师)。会稽郡中有嘉祥寺吉藏法师先曾疏解《法华经》,听闻章安大师之道法,就废止讲经遣散徒众,投足来访请教学业,深深后悔前面作文之谬妄。唐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章安大师终于国清寺,寿七十二。
章安大师有一同学名智希,临终时对旁人说:吾生兜率内院,见先师智者,坐于其中,宝座排行齐列,都已有人,唯有一座空缺。那里天人说,过后六年,灌顶法师来升此座。章安大师居住国清寺时,有一老父沾染奇疾,百药不能疗治。其子求救于章安大师座下,大师即焚香转诵《法华经》,病者当日闻香入鼻,其疾遂愈。
台州仙居县乐安岭南,溪流湍急,一年当中常有溺人,章安大师发誓说:“如果此溪平坦,就当于此讲经。”之后不久,白沙遍涌,平如玉镜。乃讲《金光明经》、《法华经》,以酬答灵感之惠泽。后于摄静寺,讲《涅槃经》时,突然群盗会聚,群贼却见摄静寺门口有天神兵将手执器杖,每位兵将身长丈余,贼众大惊,奔走溃散。当地俗人因此事故,称此为山兵寺。
章安大师每诵经晏坐,经常有天花飘坠其侧。后有吴越王,追封章安大师谥号为总持尊者。
“记为十卷” 此《摩诃止观》前后共有三种版本。第一版本和第二版本都有二十卷,题名都是《圆顿止观》。唯独章安大师所记录之十卷版本,定名为《摩诃止观》。所以称为“记为十卷”。
二曰渐次止观
第二类止观法门简称为《渐次止观》,全称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在天台止观法门中,诠述圆顿止观的修法不落次第,能以凡夫之位顿超到如来三德秘藏境界,即是《摩诃止观》。
而介绍凡夫位上一步步修上去转凡成圣的方法,就是此部《渐次止观》,此部止观又称《禅门修证》、《禅波罗蜜》、《次第禅门》。而在《摩诃止观》里又略称为《禅法》、《坐禅》等之简称。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讲止观二字时,即以“止观”包括佛法的全体修证之义。而在《渐次止观》的特色中,即以“禅”字统括整个的佛教修证法门。
此《渐次止观》亦具十大章之组织,现说明如下:
第一大意章:是针对修行者,虽然发心修习禅定,但还没有得其要领和十种非法的发心予以纠正,并为显示正修必需的条件。
第二释名章:即指解释禅波罗密的名字。
第三明门章:即指说明禅门修法,分为色门、心门等。
第四诠次章:即指说明修禅次第,分为有漏禅的次第和无漏禅的次第等。
第五简法心章:即指简择辨明修禅的方法,把法分为有漏法、无漏法等。简择辨明心也如是,把心分为有漏心、无漏心等。
第六方便章:即指说明正修禅观时的准备条件,把它分为外方便、内方便等。
第七修证章:即指说明修证世间禅相、出世间禅相等,并由浅入深,从欲界初心修行开始,直至金刚三昧为止的所有禅法。
第八果报章:未说。
第九起教章:未说。
第十归趣章:未说。
此部《禅门修证》是智者大师壮年时所撰述,而《摩诃止观》却是晚年的著作。由此可知智者大师实践修证的纲领,从年轻到晚年,其体系始终一贯,是明朗可知的。智者大师又将《禅门修证》十卷,略成为《禅门要略》一卷,有现存本。又从修证实践的理论集略起来,即成天台大师《禅门口诀》一卷。
在瓦官寺说
瓦官寺位于南京凤凰台,“瓦官”原为官府管理陶业机构的官员。东晋兴宁二年(364)因慧力法师之奏请,哀皇帝司马丕于是下诏命令施捨陶官的旧地以创建寺院,掘地而得古时瓦官遗址,因此而称为瓦官寺。
未久慧力法师又建造一塔,后来到了竺法汰法师住持瓦官寺时,更拓建堂宇,兴建重门,并宣讲《放光般若经》,众僧云集,遂成一方名刹。梁朝时增建瓦棺阁。陈朝光大元年(567)智者大师住于此寺宣讲《次第禅门》及《大智度论》并修缮此寺。所以称为“在瓦官寺说”。
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此寺改为升元寺。北宋太平兴国年中(976—983)下敕改名崇胜寺。明朝初年寺基废灭。明朝嘉靖年间,于原址旁重建积庆庵,称为古瓦官寺,然已非旧址,原寺址被改做官园。
明万历十九年(1591)僧圆法师等人,募资于凤凰台之右,建丛桂庵并赎回凤凰台之地,大兴殿宇,号为上瓦官寺,改积庆庵为下瓦官寺。现在上瓦官寺称风游寺,仅存留部分的堂宇。
弟子
学在其后称为“弟”,对文义的理解依从他人得以生起称为“子”。唐·一行禅师说:弟子应具十德:
1、信心具足:即指对于自己的师父,和所传的修法,以及业果,出世间功德等,具足信心。
2、种姓清净:即指出身清净,非为屠杀等造恶业者以及贪嗔痴烦恼等特别严重者。
3、恭敬三宝:即指在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决不对三宝退失信心,知道皆是业报所致,恒能对三宝生起恭敬。
4、深慧严身:意指以很深厚的智慧,来庄严自身。亦即指很愿意学习深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乐此不疲。
5、堪忍不懈怠:即指在修学的过程中,堪忍身心疲倦,以及寒热饥渴等,能排除万难,终不懈怠。
6、尸罗清净:即指在修学的过程中,纵然丢失脓血凑合之身,终不毁坏佛制的清净戒法。
7、忍辱不嗔:即指八风不动,遇到赞誉而能忍辱,心不生喜。遇到毁谤,心不嗔恨。遇到各种打压,终究忍辱不嗔。
8、心不悭悋:即指心不贪惜世间五欲六尘而能奉献身心。
9、勇猛精进:即指身心精进,日以继夜,如果学修未成,终不休歇。
10、坚固愿行:即指修学佛法对所发的誓愿和行持,坚固不退,终不改变。
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
“法慎”法师,初时居住金陵大庄严寺,后来随从智者大师禀受三观十乘之法,豁然很深证入法华三昧,因定而发闻持陀罗尼,一闻能记。陈太建三年(571)智者大师于瓦官寺说《次第禅门》,法慎法师于听闻期中,把《次第禅门》私记下来定为三十卷,尚未修改治定,不幸入灭。
其后章安大师依原稿治定为十卷,即现在《禅波罗蜜》,在天台三类止观当中依渐次而修的止观法门。
智者大师在金陵八年间(569---575)除讲《法华经》《大智度论》外,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指导南方未曾受到重视实践修习的止观法门,针对南方当时的佛教学者,唯重于经文逐句的讲解,而失去实践修持禅定的弊病,致使罕有证道者,且多堕于文字法师,为显现佛陀救世本怀,所以在金陵时,日间宣讲教理,夜间修习止观,勉励徒众,尽力于教观双运的实践修持。
大师前期思想的代表,是融合《大智度论》及印度所传来的所有坐禅实践法,尽量收集,而组织成为渐次止观。所谓渐次止观,乃指将禅门实践法,由浅入深次第,加以精密组织,这在禅观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重要贡献。还可以说是禅学的集大成,若有心于禅学研究,此书实属不可缺少的宝典。
“禅波罗蜜”禅是禅定。波罗蜜:此云到彼岸等。意谓通过修习禅定能达到涅槃境界。波罗蜜又译为事究竟、度无极等。菩萨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所以称为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的广远所以称为度无极。
三曰不定止观
所谓不定止观修法,即指不是初观实相之境而修,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种法门,因由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即称为不定止观,亦即随行者根机渐次圆顿不定。行者正用圆顿止观修法时,忽而成为渐次禅定,本用渐次观法修时,忽而成为圆顿法门境界。修这些法时,不能定为圆顿或渐次,所以称为不定止观。
《不定止观》即指《六妙法门》,亦称《修禅六妙门》。所谓的六妙门即指修此六法,一一都能通向于涅槃之门,所以称为六妙门。《摩诃止观》、《渐次止观》都具有十卷大册,而此《六妙法门》仅只有一卷小册子而已。
所谓六妙法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的六种修法。依此而说明不定止观修证的方法。在《六妙法门》中把修证方法和要旨,分为十科:
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是说明六妙门和禅波罗蜜诸法的关系。
二、次第相生六妙门:是说明数随等六法的互相关系。
三、随便宜。
四、随对治。
五、相摄六妙门,此三科是说明修证六妙门的意义。
六、通别。
七、旋转。
八、观心。
九、圆观六妙门,此三科是说明修证六妙门的实践。
十、证相六妙门,说明六妙门法门的证悟形相。分为次第证、互证、旋转证、圆顿证的四种证悟相,以显示不定止观的特色。
此中需要注意的是,平常所说五时八教的顿教、渐教、不定教、秘密教的化仪四教中的不定教的不定意,和此处所说的不定止观的不同点。五时八教所说的,是限定在前四时中,属于化仪四教之一,对于第五时法华时即不通用。然在此所见到法华三昧等四种三昧中亦修此不定止观。
此不定止观可以从华严阿含乃至法华的教法观门,即于四教五时中随意取空、假、中的一个观。或从一切禅中取一个禅法,随意修行,而能随所启悟开解,即是不定止观。所谓不定止观,非指别有特定的修法,仅是在圆顿或渐次各种法门中明白其义,此处只是在《禅门修证》的全貌中,只取六妙门其中一科,以示不定止观的修证要领而已。
即陈尚书令
陈:朝代名。南北朝时,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拥有现在的长江下游和珠江流域各省市,是南朝时代版图最小的王国。曾经攻占淮南北,不久又失去。589年为隋朝所灭,历五帝三十三年。(武帝、文帝、废帝、宣帝、后主。)
尚书令:秦朝时本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职位很低。到汉成帝时设尚书员,群臣章奏,都要经过尚书,位虽不高而权很大。到隋唐设尚书省,此即为尚书令,以左右副官名为仆射,分管六部,管理国家一切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刑狱,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检查院、最高法院和公安部的组合。
兵部:掌管天下常备兵马,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礼部:掌管接待外使和一应礼仪祭祀,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和后勤部。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和人口,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公安部,掌管户籍的职能组合而成。
吏部:掌管百官升降调度和地方官核查,相当于组织部和纪检。
工部:掌管各类工程建设,相当于建设机构。
此六部都归尚书令所管。
毛喜
“毛喜”(516年-587年),字伯父,阳武人(旧县之名是秦朝所安置,管治现在河南省原阳一带)年少好学,擅于草书隶书。陈宣帝(569—582在位13年)时,为尚书令。参加瓦官法会,恳求禅修要法,躬执弟子礼,受学《六妙门》及《四十二字法门》,早晚研究修习,不因事情多忙而废止。寿年七十二。
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
恳请智者大师说出禅修方法有一卷,就是现在的《六妙门》。
“一卷”即唐朝之前书籍多出之于手工抄写,装成卷子。用若干纸,粘连成长幅,用木杆作轴,也有用金玉牙等作轴。从左到右卷成一束,称为一卷。普通高厚一尺,长度由几尺到二三丈,都称为一卷。“请”即请求,恭敬用词,即请求智者大师说出六妙门的修法。
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
第四种法本称为《小止观》,就是现在这篇文章所说的修法内容。这《小止观》是智者大师为俗家胞兄陈针所说的修行方法。
实大部之梗概
这句意为这部《童蒙止观》实在是大部《摩诃止观》的大略内容。
实:是实在之义。
大部:指《摩诃止观》。
梗概:"梗"和"概"每个单字有其释义和应用方法,梗概二字合在一起即是指大略的意思。
《童蒙止观》中的具缘第一到方便第五,即《摩诃止观》中的第六方便章。《童蒙止观》中的第六正修章,即《摩诃止观》中的第七正修章。
《童蒙止观》第七善发、第八觉魔、第九治病章,在《摩诃止观》中属于正修中的十境之病患境、魔事境、禅定境等。
《童蒙止观》第十证果章,即是《摩诃止观》中第十章旨归篇,不说部分。而《摩诃止观》中的前五章内容在《童蒙止观》中的从首篇“诸恶莫作,一直到最后证于无漏圣果也”之中,都可以一一地相对应出来。
所以元照律师说这《童蒙止观》是大部(《摩诃止观》)之大略了。
入道之枢机
此句意为《童蒙止观》中所介绍的修行方法,就是证入无上道法的关键所在。
入:是证入。
道:指到达目的地的通路。
《俱舍论》卷二十五中说“道”是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准此,道是达成佛教终极目的的修行法则。广义而言,亦指趣向果位的通路。所以《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中说,道有四种:
人天道:以五戒十善布施为道,而求世间之福乐。
声闻道:以三十七道品为道,而求涅槃。
缘觉道:以十二因缘为道,而求辟支果位。
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
“道”梵语是未伽:为了区别于菩提,所以把未伽翻译为“道”,而又称此“道”为因道。“道”分两种,一是因道,二是果道。因道即是上列四种道法,果道即菩提涅槃。在因道中,为了通向于果道的菩提涅槃,必须制伏烦恼。而在断烦恼的因道上说,又分为二种:
一、有漏道,亦称世间道、世俗道。系同于上面记载的人天之道。又在三界九地中,除了有顶天之外的一地,为了断去有顶天以下八地的修惑,在见道前的加行位,以有漏智实践六行观法,都是属于有漏道。
二、无漏道,亦称出世间道、圣道。是以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除有顶天之外的下面三无色界空天定的九地为所依,并以无漏智断去烦恼之道,即称为无漏道。在这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过程中,又把无漏道分为四种道:
加行道:即指为断除烦恼的准备之实践方法。
无间道:即指正断烦恼之道,是以无漏智慧断去烦恼,在正断烦恼时,前后无间隔,所以称为无间道。
解脱道:即指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真理之道,所以称为解脱道。
胜进道:即指在解脱道时,将要进而断除后品烦恼时,此时称为胜进道。
枢机:枢为户枢,即门上的转轴。机为门槛。枢主开,机主闭。所以用枢机二字并言,以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部分。
《易辞》上说“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国语》上说“夫耳目,心之枢机也。心有所欲,耳目为之发动”。而此《童蒙止观》所说法门,是为入圣出凡的枢机,所以元照律师称此止观为“入道之枢机”。
第二节 止观释义
曰止观
二字在释题中已经解释过,为了加深印象,再作一次介绍。
止:是指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的对象上。
观:是由止基础上生起正智慧,而观一特定的对象上。
止与观相辅相成,所以本书上说止观双修,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不可缺一。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即以止观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的实践法完成其组织,有关于止观名义的解说,即将止和观各分三义。
(一)止的三义:
止息义:指“止”能止息烦恼妄想,烦恼由寂照而止息。
停止义:指心系缘于真谛之理,系缘的正念现前,安住于真理之中而心不动。
对不止止义:即指对无明烦恼的躁动“不止”,而说明真如法性本来是 “止”之义,即无明与法性的本体是不二的,而现在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就相待而论,所以这里是以无明烦恼“不止”之义而来说明真如法性本来是“止”之义,故而称之为“对不止止义”。
(二)观的三义:
贯穿义:指修行时利用智慧观照,以贯穿灭除烦恼。
观达义:指修行时以观照智慧通达万法,以契会真如。
对不观观义:即对无明烦恼的不能观照,而说明实相智慧的能观照之义。即无明与法性的本体是不二的,现在称无明烦恼为不能观照,称法性智慧为能观照。此就相待而论,所以这里是以无明烦恼不能观照,而来说明法性智慧能观照之义,故而称之为“对不观观义”。
在《摩诃止观》中,止观具有相待、绝待之义。列表如下:
曰定慧
(一)定的本义
指让心专注于一种对象上,而达到不散乱的精神作用;或指其凝然寂静的状态令心不散的修行,及由此而达到的特殊状态,通称为定。但其所得到的境界有层次不同的差别,又因为在观修时,止观有均衡、不均衡以及有心、无心的不同,就有四禅、四空、二无心定的差别。所以这“定”字是为禅定的总称。
(二)定的意义之种种说
《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或禅或定以及四禅这二者,都可称为定和三昧。《十住毘婆论》卷十一载:禅指四禅,定指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成唯识了义灯》卷五:举出定的异名共有七种,此处略引其中五种来说明。
“三摩泗多”:翻译到中国称为“等引”。等:即指远离心之浮(掉举)沉(昏沉)而保持平衡,达到身心俱安的状态。引:指由自身力量引起(发生功德)之意。能修这些禅定,则能远离各种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等引,通于有心、无心的两种禅定。但不通于散心位。
“三摩地又称三昧”译为等持之义,又翻作正心行处,即指能修这些禅定,使心能端正不曲,安住于一境上而心不动,亦即使心平等摄持的意思。这些禅法通于定心位、散心位的两种位上,但这些禅定仅限于有心位,而不能通于无心位(这是定的本体)。
“三摩钵底”译为等至:即指能修这些定法,即可心中正受现前,大发光明,心庆快乐殊胜无比,虽处污染而不染着,再也没有退转。即指已经到达身心平等的意思。这些禅法仅通于有心定和无心定的两种定法,而不通于散位(是为定的自相)。
“质多医迦阿羯罗多”翻译到中国意为“心一境性”之义。即指修行时摄持自心于一境上,策励正勤而修习。亦即是将心集中于对象上的意思(为定的自性)。
“奢摩他”翻译到中国称为止,又翻为正受。即指止息六根之恶法及不善法,能够消灭一切散乱烦恼。即是离邪乱念头、止心寂静的意思。这些禅定仅限于有心的清净定法。
(三)定的分类
依于定的内容及其修行的阶段,可分为两种:
有心定:包括四禅四空,合称为八定。在初禅可得灭除语言,第二禅以上灭除寻伺,而到四禅顺次灭除忧苦喜乐等各种感受。又初禅已经没有了鼻舌二识,从第二禅以上五识皆无。
无心定分为二种:
无想定:是指凡夫、外道认为无想的状态是真正涅槃,而所修习的禅定。
灭尽定:是指圣者将定的境界,作为无余涅槃界的境界,而所修习的定法。此二种定,都是灭除心所得定。
(四)定的性质
1、味定,又称味等至。与贪爱相应而起,乃爱乐味着于前念(前刹那)净定之定,位于八根本定与中间定。
2、净定,又称净等至。相应于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为:
(1)顺退分定,指顺自地之烦恼而生起味定,使定退失。
(2)顺住分定,指顺自地之净定,安住于定中而不能上进。
(3)顺胜进分定,指顺上地之净定,而能继续上进。
(4)顺决择分定,指顺无漏智而起无漏定。于未至定、中间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
3、无漏定,又称无漏等至。为圣者所依,乃得无漏智之定,系于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静虑)、下三无色定(不包括有顶)所俱有,其断除烦恼之作用甚强。总上所说,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