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第十九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五面,辛二、修观方法。

这一科是正修,说明止观正式的内容。正修当中,智者大师分成两科,第一个是坐中修,第二个是历缘对境修。坐中修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是修止的方法,第二科是修观的方法。

在修止的方法当中,智者大师提出了三个所缘境:

第一个所缘境是系缘守境止。这个系缘守境止的所缘境是一个色法,是一个色声香味触法的色法。

第二个是制心止。制心止的所缘境是一个心法,就是说随心所取,即便制止,不令其散。所以制心止它的所观境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假设我们这一念心打了妄想,马上把它制止,使令它恢复寂静处,所以说制心止的所缘境是一个心法。

这两个所缘境,不管是色法,不管是心法,都是一个有为的事相。

第三个是体真止。体真止的所缘境是一种无为的真如理,无为的真如理在我们心中是不能显现的,不像色法跟心法都是一个现成的境界。这个真如理在我们凡夫的无明心中是不现前的,不现前,怎么去缘这个所缘境呢?就是你要先修观,你必须观察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假借这个文字的引导,把这个真如的道理,把它在心中现出来,把我空的真如理现出来,然后你再把你这一念心安住在我空的真理境界不动,这样子叫体真止。

这样的所缘境是一种无为的真理,跟前面的两个色法心法有为的事相有所不同。但是因为它们都是止,所以它的一个相貌都是这一念心对所缘境的宁静不动。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相貌都是明了寂静,寂静而明了,对于所缘境的一种无分别的安住,这个时候其实是无分别的。

这以下的观,它是一种观察思惟。既然是观察思惟,它的心是有分别的,有分别住,这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止,它的相貌是无分别住;观,是有分别住。这是简单的把止跟观的内涵做一个拣别,看内容。

辛二、修观方法

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瞋恚。界分别观,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

这个观,当然是对所缘境的观察思惟。智者大师把这个观分成两种,第一个是对治观,第二个是正观。

这个对治观,是针对某一个烦恼来加以对治,比如说不净观对治贪欲。我们内心的贪烦恼特别重,这怎么办呢?修不净观。基本上我们贪心的活动范围,包括了正报的男女的色身,也包括了依报的国土,但是在这个势力当中,以贪爱男女的正报最为炽盛。对治的时候,他主要先观男女色身的不净,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长流于不止,若漏囊盛粪。

我们观察我们的色身,不是那么的清净美妙,它的内在相貌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它是一个白色的骷髅头再加上很多很多的脓血屎尿不净物,再用这一层皮包起来,所以内相是不净的。把这一层皮剖开以后,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

从外表来看,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个不净物它还不是经常的在里面呆着,它会透过我们的九孔,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吧,大便处小便处,它经常的白天晚上流出不净物,就像一个漏囊盛粪,就像一个臭皮囊装着大小便,这个皮革破了九个洞,经常流出不净物。

这样的观察就能够使令我们明白这个色身的真相,对治我们的颠倒,我们的心中对于男女的色身打很多的妄想,认为这个是清净美妙可爱的,这个都是错误的认识。不净观是对治我们的贪欲,使令我们从颠倒当中慢慢的觉悟过来。

第二个是慈心观对治嗔恚。有些人是贪烦恼重,他的脾气不大,他没什么脾气,但是他的贪烦恼重。有些人他贪心很淡泊,但是他脾气很大,嗔心很重。这怎么办呢?修慈心观,慈悲观。这个慈悲观的方法,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阿底峡尊者的七重因果。七重因果是观察如母的有情,观察我们的生命是无量的生命。换句话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过去无量劫有很多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的开始都有一个母亲。换句话说,每一个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不管是天上的小鸟地上的蚂蚁,虽然它现在的果报改变了,但是它们曾经是我的母亲的事实是不能改变的,它们对我们都有生育养育之恩。所以说你观察如母有情以后,你会发现每一个众生跟你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对你有如此重的恩惠,这个时候我们就容易对它生起慈跟悲,我们就会希望它离开痛苦,希望它能够得到安乐。这是阿底峡尊者的一个传承,观如母有情。

其次就是寂天菩萨的一个自他交换。这个自他交换就是说,它的一个道理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情有执着一个我,爱着这个色身的我,有这个我见的思想的凡夫,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个想法说,在这个有情当中,我要离开痛苦,我要得到种种的安乐,别人怎么样跟我没关系,一个人有这样的自我执着,就会有这样的看法。寂天菩萨利用我们这样的思考模式,利用这样的一个势力来修慈悲观,自他交换。

就是你在任何的境界当中,你把你自己跟对方的立场调换一下,假设你是对方,你希望别人对你怎么样?因为我们爱着自己,当我们想像别人是自己的时候,我们就想像,希望别人也能离苦得乐,这样,我们就容易去包容别人,原谅别人,这个就是慈悲观。

寂天菩萨的这个自他交换的方法也是非常的妙,利用凡夫他这种坚固的执着来修慈悲观,不要改变你的思想,但是利用你这种强大的执着心去关怀别人,你观想成自己,你假想你是别人,这个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怎么样,这样我们容易对别人付出慈悲心,用这个慈心观来对治嗔恚。

第三个是界分别观来对治着我。我们认为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这个界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我们把这个生命分成几个界限,或者是五个界限,或者十二个界限,或者十八个界限,透过每一个法的观察,就知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这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对治着我。

第四这个数息观是对治多寻思。这个数息观,事实上它不应该是一个观,它应该是一个止。观察这个息,这个时候调伏了这个寻伺,这个寻伺就是一种分别。寻是一个粗的分别,伺是一个细的分别。

此不分别也。这个地方智者大师不想详细的发挥,这个对治观是容易了解的。因为这个对治观,都是一个事相的观法,不管是不净相,不管是慈悲相,还是界分别相,都是一种有为的事相的观察,智者大师不想详细的说明,他的意思,重点在正观。

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

对治观,它的观法只能对治一个烦恼。不净观对治贪烦恼,不净观不能对治嗔烦恼。正观是对治所有的烦恼,它是从根本去消灭我们的烦恼,这个叫正观,它是观诸法的总相。因为这个不净是一个诸法的别相,不是所有的法都是不净,只是色身不净,而且是凡夫的色身不净,圣人的色身,是报身,功德的报身特别的清净美妙,所以观身不净它只是一种别相,针对某一个因缘所出现的相貌。

正观,等于是修空观,这个空性的道理是遍于一切的时间空间,通于凡夫圣人,这个是一切法的总相。观诸法的无相,一切法本性是毕竟空,无相。怎么说它无相呢?因为它是因缘所生,它是假借业力的因缘而显现,凡夫当然是有漏的善业恶业,圣人就是无漏的戒定慧的业力所庄严,都是因缘生,从它的本性来观察都是无自性的,它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就是实相,这个就是生命的真相。

它的次第,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先破这个所观境,然后再观能观的心也是毕竟空。这个道理,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讲的很详细了,就不再说明。

以下智者大师引用一个经的偈颂,来总持这个修观的内涵。

如经偈中说:

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这个偈颂我们分两段,第一段,讲出一个理论,第二段是讲这个修行的方法,先看这个理论。

观所依止的理论是诸法不牢固。这个世间上的法,不管是有为法,圣人的法或者是凡夫的法,它都是生灭变异的,有变化的,就是不牢固啦。这个不牢固的法是怎么出现的呢?常在于念中,它是我们一念的心性所变现。这个一念的心性所变现,唯识学讲的清楚,唯识学把这个心变现万法,它分成两部分来解释。

第一部分是阿赖耶识,微细的心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变现的我们的根身器界,阿赖耶识有很多善业的种子恶业的种子。假设我们这一期生命是善业起现行就变现可乐的根身器界。这个时候阿赖耶识只是如实的把业力转成我们的依正二报,第八识没有加上它个人的分别执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叫依他起性,这种体性叫依他起性。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根身器界,它只是业力的显现,没有我们个人的分别,依他就是依托众缘而起,众缘当然指的业力的因缘。

我们观察这个依他起性的相貌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所以说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安立做圆成实性。圆成实性跟依他起性加起来就是诸法的实相,一个是真谛理一个是俗谛理,这个是讲第八识,第八识所变现的这一切法,就是依他起跟圆成实性这两个相貌。

另外有一层心识就是第六跟第七。第六识跟第七识去接触我们依正二报的时候,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会把依他起性加以变化,经过我们的名言分别以后,这个境界就会有变化,可能变的更好,可能变的更坏。

比如说,我们吃榴莲。有些人对榴莲有好印象,他看到榴莲的时候,他会安立很好的名言,他会说这个榴莲的颜色特别庄严,味道也很甜美。你在受用这个榴莲的时候,你把它变得太好了,它事实没有这么好,你加强了它好的方面的势力。它不就是一个业力所显现的一个榴莲吗?但是经过你第六意识的分别,你把它的势力加强了。

有些人对榴莲有坏印象,他就用不好的名言来安立榴莲,这个榴莲颜色也不好看,味道也特别的臭,你在受用榴莲的时候,你把它的情况变得太差了,它事情上就是一个榴莲的色声香味触法,它是过去的业力显现的,你自己把它变的太坏了,是你的名言分别把它变坏了。

常在一念中,就是说,我们在受用境界的时候,这个境界本身有两个变化:第一,因缘变,你过去的业力显现一个如实的境界出来。第二个,是你第六第七意识的分别,分别变。你去受用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心中会生起很多的妄想分别,使令这个境界有变化,这叫遍计执。

我过去也有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儿子,这个太太她欢喜这个小儿子,对大儿子印象不好。有一天她去房间的时候,这个大儿子打瞌睡了,手上拿一本书,她很生气就离开了。她到了小儿子的房间一看,小儿子也在打瞌睡,手上拿一本书,她非常的满意,点点头也离开了。

父亲回来了,父亲就问这两个儿子表现怎么样呢?她母亲就描述这两个儿子用功的情况。说我这个大儿子非常的懈怠,怎么知道呢?这个人,拿到书本就打瞌睡,平常不打瞌睡,平常不打瞌睡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非常没有善根的一个人。那小儿子怎么样?小儿子非常了不起,怎么说呢?这个小孩子,打瞌睡的时候还拿着书本,他连打瞌睡都不忍把书本放下去,你看,这个人对法有多么的好乐。

这件事情我们开始去分析我们凡夫的心态:这个母亲她看到了两个相同的境界,但是她的受,我们讲这一念心开始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她去受用这个境界的时候,这个境界给她产生两个不同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反的情况,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不就是一个人在打瞌睡拿着书本吗,就是我们心中的分别,虚妄分别。

我相信我们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有时候我们误会一个人的时候,你误会他偷你的东西,你看他的眼睛,看这个人眼睛就像是一个贼的眼睛,走路也像贼走路的样子。但是这个事情过了以后,这个东西没有被偷,在另外一个抽屉,你再看这一个人,哎呀,眼睛也不像一个贼了,走路也非常正派了。那为什么我们先前看他,我们在受用这个境界的时候会有这个的想法呢?就是我们的遍计执。

这个唯识学的方法非常的妙,唯识的意思就是破遍计执,修无分别智。说你刚开始不要相信你的想法,破遍计执,你对事情的想法跟原来的相貌完全不一样,这个人对你怎么样,你想来想去,事实上他还是他,你心中的想法跟外在的境界那差的十万八千里,你不能够观察到生命的真相,不可以。

所以唯识的意思,你要先否定你的分别心,你要先否定你自己,先破遍计执,才能够证入圆成实性,从圆成实性当中才能够看到如实的依他起,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一切法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而它怎么有的?是依止你一念的心性所显现的,包括你的阿赖耶识的业力显现,也包括你的六七意识的分别而显现。那么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就会修行了。

怎么修行呢?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这个时候的下手,是从空下手,从假入空。因为唯识的思想是说,你一开始,一定要先大死一翻,你一开始不能观依他起,因为你带有个人的我执法执这样的色彩,你观依他起,你看不到依他起的真相。所以说,你一定要观空。观空有两个次第:第一个解,第二个见。先理解空的道理,然后再如实的见,这个见就是证入了。

解、见、空的相貌是什么呢?一切无想念。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心中没有个人的分别的想念。这个无想念,如果你内心当中是一个无分别的状态,但是这个境界是了了分明,套一句唯识的话说,破遍计执,但是不消灭依他起。心中把你的名言拿掉,就是说,你这一念心跟人事境界接触的时候,你心中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讲,把那个话都拿掉,你自己加油添醋的很多名言,全部拿掉,这就是回归到境界的本来面目,那样就是那样,这个就是一切无想念。

这个方法我们在操作的起来,非常的微妙不可思议,尤其是你能够跟佛号来配合使用,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我们会打很多个妄想来系缚自己,让自己打妄想让自己很痛苦,这个时候,你用佛号切断你的名言。让这个佛号切断名言是表示什么意思呢?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意义在里面。

我们讲忏悔,我们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真的是想要把它忏悔清净,当然忏悔有事忏跟理忏。理忏当中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罪的根源是心生起的,身口是不能造罪业的,一定是你打妄想,你心中的意乐,当然这个罪一定是一个染污的意乐,由染污的意乐的推动你身口去造罪业,造杀盗淫妄的罪业,所以说罪业的根源是从心起,即从心起,还从心灭,你要从心去消灭;心若灭时罪亦亡,这句话在修行上有很深的道理。

如果你念佛的时候,你的佛号能一次一次的去截断你心中的妄想、名言,这表示你无始的罪业已经慢慢的消灭了,心若灭时罪亦亡。这个心地法门,它的这个力量很大的。说你一天到晚拜八十八佛,你内心的思想原封不动,我看你灭的罪很有限,非常有限,系缚你的罪障还是系缚着你。你要能够在你心中的名言分别活动的时候,你能够不能念要它念,妄想不能断要它断,你这个佛号的力量果真能调伏你的名言分别,这个时候系缚你的业力就松动,就没有力量了。虽然不一定能够断,但是这个业的力量薄弱了,如果讲带业往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古德把带业往生划了一个标准,以折服现形烦恼为修行之要务。你现在的名言分别活动的时候,你的佛号提起来,你得要折服了它,才表示你这个往生的业力超过了三界的业力,这个就是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你能够从你的心中消灭你的名言,去破坏你的遍计执,这个时候你整个三界的业力,三界的颠倒的想念,慢慢慢慢就消灭了,这个是修观所产生的这么大的力量,它对你的生命是从根本上的改变,跟你在外面,做个慈善事业,你出多少我出多少,那个不同,你那种悠悠的善业,点状的善业,让你得到一时的安乐,但是对你整个生命大方向的改变,是没有改变的,没有作用的,你非得从心地上下功夫才可以。这叫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它能够达到这么大的力量。

这个是第一科,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

己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

对冶心沉浮病修止观,就是我们在修止修观的时候,会有昏沉跟掉举的烦恼出现,这个时候应该对治,所以第一科它是一个止观的总说,二三四五是一个对治了。

说我们在坐禅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什么相貌呢?其心暗塞,内心当中一片黑暗,明了性失掉。这个塞,就是你的心不得自在,内心当中修止也不可以,修观也不可以。什么叫暗塞呢?它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无记瞪瞢,或者是无记,这个瞪瞢这是迷迷糊糊,迷糊不清的样子,叫瞪瞢。这个是昏沉刚开始的相貌,如果你经常的昏沉都不对治,就会变成或时多睡,一坐下去就打瞌睡。

这个昏沉你刚开始不对治,我们内心状态是这样子的,我们讲真如受薰,我们清净本然的心它是受薰的,你经常起某一个烦恼,起久了它的势力就大;你经常修止观,这个止观的影响力也会大,就是什么事情在你的心中重复出现久了,它的势力就会大。那么昏沉在你的心中一次一次的活动,你都放纵它,时间久了,就变成这个样子,或时多睡。不管你睡多久,你身体调的多好,你一坐下去就昏沉,它就习惯了。

这怎么办呢?尔时应当修观照了,应该修观,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心太沉默了,我们应该用观照的力量把心提高。对治昏沉主要是修观,尤其是观光明相,最好。或者观你,让你欢喜的事情,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的功德庄严,想想你未来到极乐世界有种种安乐的境界,这个观就是观些喜乐的境界,或者观想光明的境界。

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

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它是浮动相貌,轻躁不安,这个就是你的分别心太强了。或者你去分别世间法,或者分别佛法,就是这个观太强,这个时候,你应当修止,让内心在佛号当中专一相续的无分别住,把分别的势力停下来。

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

对治止观,你一定要善识药病之相,这个病相就是昏沉跟掉举,你要知道什么是昏沉什么是掉举,先把这个病相抓到,其次这个药相就是止跟观的方法,你要把这个病相跟药相都能够明白,然后一一的去对治。如果你不能够善巧对治,就会有乖僻之失,有过失。这是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这个是约一般的情况。

己三、随便宜修止观

前面的对治心沉浮修止观,一般人就是心太沉默的时候修观,心太浮动的时候修止,这一科是说,随着个人的方便事宜来修止观,有时候有特殊的个案。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然对治心沉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应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

坐禅的时候发现有昏沉的相貌出现,内心开始昏暗,失掉了明了性,一般我们是应该修观照,或者观光明相,或者观我们喜乐的境界。但是这个时候心还是没有明了性,而且心还没有法利,感觉这个观没有什么法味,这个时候你可以试试看修止,就是专注的念佛就好,让心无分别住,如果你修止的时候,觉身心安静,就是安乐跟寂静的相貌出现,那就对了,这个时候你就是适合修止,应用止来安心。

这个昏沉能够用修止来对治,一般来说你这个止有一点功夫了,不是一个初学者能够对治的,你这个禅定你这个佛号能够念到一种功夫了,那么一点昏沉出现,你只要一摄心,昏沉就消失掉了,你多少有一点止的功德了。

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

我们在坐禅的时候,发现这个对治心浮动一般是修止,但是其心不住,亦无法利。

这个事情是这样,一般的浮动,就是有烦恼活动,有贪嗔痴慢的烦恼活动,来障碍你这个止观,一般的情况就是修止,妄想起来以后,就把佛号提起来,转念念佛,一般就会过关了。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烦恼的势力太强,来势汹汹,你让你的心无分别住,不行,这个烦恼一次一次的干扰你。就是说你把它提起来以后三分钟,它又出现,经过几分钟又出现,这个时候,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是无分别住就压得住的。

这个时候,你把佛号先放下来,你只好面对它,面对烦恼,然后你用诃五欲的方法,把这个烦恼这个相貌这个过失,从头到尾把它观察一遍,什么是烦恼?它是假借因缘生,它不是一个独立体性的,它没有因缘是不能活动的,它是没有根的东西,是一个虚妄的东西。先观察到无自性,然后再用过患来诃责它,它像一个贼,一个烦恼贼,夺我的功德,像大火让我热恼,你用前面种种的诃五欲的方法,来诃责它,去观察它的过失,慢慢慢慢,它就调伏了。

而心不住,就是说,这个烦恼的势力太强烈了,这个时候,你不是修止能够压得住的,尔时应当修观,当试修观,用观来观察它是空性的,观察它的过患,来诃责它。在观当中觉得心神明净,寂然安隐,这就是烦恼消灭了,恢复到我们的本来面目了,心神明净,寂然安隐,这个时候,就知道:哦,应当用观来安心。

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

这个是讲到随便宜修止观,关键就是你要能够善约便宜修之,用各人的方便事宜来对治。

这个止观的对治,昏沉掉举到底是修止修观,一般的原则是浮动的时候修止,昏沉的时候修观,一般。但是有特殊的情况,也会有另外的情形出现。这个就是说熟能生巧,你要不断不断的修止观,从经验累积当中,你就知道你现在应该修止应该修观,随便宜修止观就是你要有一些个人的经验。这个就是随个人的便宜,随他适合的情况修止观,是这个意思。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