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第三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丙三、止观差别。

我们前面讲到止观的体性。这个止观的修学,按照它的次第是先修止。站在净土法门当中的止,它的所缘境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所谓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

刚开始我们在念佛之前,应该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依正二报的功德,这句佛号它决定能够使令我现身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使令我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对这个名号我们先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

那么有了这一念的信心以后,我们对这个佛号,再继续的专一相续的安住,透过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使令这个佛号在我们心中,一次一次的分明的显现出来。经过这样子的修行,就能够把我们心中粗重的昏沉跟掉举给消灭,使令我们内心能够明了寂静的在一句佛号当中安住,那么这个时候就叫做成就止的功德。

这当中的整个修行主要是两个内涵:第一个是信心,相信名号能够救拔你;第二个是念力,对佛号能够有一个坚定的意志力。这是两个,一个是信,一个是念。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在这个明了寂静的心当中,开始起观。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死殁无常,思惟我们这一期的生命,死亡是迟早要到来的,而死亡到来的时候,除了我们今生所修学的佛法功德以外,其它的财富眷属地位都要被死亡所破坏。透过这样子的观察就能够提醒我们,我们今生当中要紧的是积功累德。这样的观察可以使令我们看到,今生当中哪些是我们应该要真实去追求的,哪些我们只要随缘尽份就可以了,这个是第一个无常观,来破除我们常见的颠倒,那么第二种是界差别观。界差别观就是说前面的无常观,使令我们今生做出了最好的抉择,但是,当我们的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马上要面临来生,到底我们来生应该去哪里呢?我们可以透过佛法的观察。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娑婆世界的相貌。娑婆世界虽然有人天的可乐果报,但是这种果报夹杂了烦恼障、业障、报障。就是你在受用人天安乐果报的时候,烦恼会障碍你的安乐,罪业会障碍你的安乐,老病死的果报体也会障碍你的安乐,这样就使令我们觉悟到三界的流转是不安全的,是没有安全感的,就像说:三界无安尤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我们这样子观察整个六道当中,没有一个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这样子我们观察流转的过患,使令我们厌离娑婆。

那么我们厌离娑婆,我们到哪里去呢?我们又不能到涅槃,这怎么办呢?欣求极乐,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极乐世界正报的功德,依报的功德,每一个功德都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种清净安乐的功德,这样就使令我们对极乐世界的欣求。透过观察娑婆世界的苦、极乐世界的乐,一种对比的观察,就会加强我们往生的愿力,这个观主要是为我们来生寻求一个皈依处。

前面的无常观是就着今生,我们应该如何的修学;界差别观是说我们来生去哪里。当然,这个界差别观,我们观察一次就加强一次我们往生的愿力,直到我们往生的愿力变成坚固为止。

这个就是我们止观的一个修学内涵。

接下来,我们看丙三的止观的差别种类。

天台智者大师把佛陀一代时教的止观分成四种止观:

一、小止观;   二、渐次止观;

三、圆顿止观;四、不定止观。

先看第一个,小止观:

丙三、止观差别

一、 小止观

即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名《童蒙止观》。

这个小止观的小,不是小乘的小,它是一个大乘法门。为什么称为小呢?因为它文义简要,故名为小。文字及义理简单而扼要,不像圆顿止观,道理讲的太过玄妙,它的每一个方法次第都是容易理解的,所以称为小,文义简要。

这次我们预定花七个讲次,二十八个小时来解释这个《修习止观修学法要》。那么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童蒙止观》,这个童蒙就是基础,它是一切止观的基础。

这个小止观,它的一个特色,智者大师他列出了十科,有十个部分,它能够很明确的引导你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如何的踏出第一步,它有这个特色。它很有次第的告诉你如何具足修止观的条件;在修止观过程当中,你要如何的操作;遇到了问题要如何的克服;最后止观功德相貌的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止观功德,什么是一个魔境,从因到果它有一个明确的次第;所以它有资格称作为《童蒙止观》,一切止观的基础。

二、渐次止观

明止观浅深次第工夫,即《释禅波罗蜜》。

这个《释禅波罗蜜》事实上跟小止观的整个义理整个文字很类似,就像《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一样。《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古人说是同一本经,开合不同,一个小本一个大本,这种观念我们也可以把它放在小止观跟《释禅波罗蜜》。小止观的内容,《释禅波罗蜜》都有,只是《释禅波罗蜜》讲的更详细。

《释禅波罗蜜》这个标题我解释一下:

这个释,就是解释。他解释了两个主要内涵:第一个解释禅,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禅定当然通于佛法通于外道,外道是以禅定为究竟,佛法是以禅定来修观,所以这个地方不同。解释禅定的修学方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解释波罗蜜。波罗蜜是到彼岸,所有的善法只有智慧才有到彼岸的功德,光光是禅定不能到彼岸,它不能超越三界的业力,不可以。这个波罗蜜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这是一种我空法空的智慧。

这个渐次止观,它是解释这个止,也解释这个观,这个观是我空法空观的方法。渐次止观跟小止观事实上是可以列入同一类的,都是有次第的修止观的一个方法。

三、 圆顿止观

明天台圆顿妙观,即《摩诃止观》。

这个圆顿止观,它的一个特色,它是直接观照现前一念心性,直接观心。小止观它的理论内涵讲的少,实际操作讲的多。就是说,它是知易行难,道理明白很简单,但是你要实际去操作,要有一段过程,知易行难。但是圆顿止观不同,你看那个《摩诃止观》,道理讲的很多,因为道理很难明白,那你明白以后你就很好操作了,知难行易,它一再的强调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他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净本然的,不管你打妄想也好,你起善念也好,你的本性还是清净本然的。那么清净本然是一个本体,它的作用有染净的差别,你随顺染、颠倒的思想,你的心就创造烦恼障报障业障;如果你这一念心随顺于清净的思想,它就创造了法身般若解脱三种功德。这个地方一再的强调一种大乘不二的法门,就是说,染污的是你这一念心。

那地狱是谁创造的呢?是你这一念打妄想的心创造的;那以后到极乐世界,怎么有极乐世界呢?也是你这个打妄想的心,它念佛创造的。所以我们这一念心,它是不二,染净不二,惑业苦是它创造的,法身般若解脱也是它创造的。那么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有资格修圆顿止观。

所以这个圆顿止观,他不一定要在打坐中修,像小止观,他很强调一定先在静中修,再历缘对境修;圆顿止观没有所谓的具足二十五个方便,具足种种因缘,要诃责五欲,要调伏烦恼,弃五盖,调五事,调息、调身、调心,完全都不必什么方便,正直舍方便,但修无上道。它要你在二六时中每一个念头正念真如,念念的随顺真如。

这个法是非常的微细,比如我现在看到这朵花,我说,哎呀,这朵花真美,那你这个就违背了圆顿止观,因为你的念头没有随顺佛性,你只要对一个境界生起一个执取的心,不要说二念了,二念那就很粗了,就是说你起了一个善念或者说无记的念头,但是你的内心当中已经动了执取,有我执法执的执取的念头,那就违背了圆顿止观的思想,因为你已经不是念念随顺佛性。

所以这个法门是非常的玄妙、非常的微细,不过它的速度快。中国的禅宗,天台宗圆顿止观,华严宗的事事无碍的法界观,都是这个思想。就是你这个打妄想的念头,直接的趋向于真如佛性,直接跟真如佛性相应,旁边的方便都不需要,这个是利根人来修行。

四、不定止观

明止观浅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门》。

说明止观的浅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法门。这个六妙法门它就是六个法门能够趋向于涅槃,所以叫门,数、随、止、观、还、净六个法门,它不决定是渐次也不决定是圆顿,看这个操作人智慧的浅深来判定是渐是圆顿。

智者大师他列了四个止观,事实上归纳就是两个止观,一个是渐次的,一个是圆顿的,不定就是从渐次和圆顿开展出来的,它也没有体系。这两个操作,如果我们详细的看天台的三大部,智者大师他强调,圆顿不能碍行布,行布不能碍圆融。

所以说圆顿止观,虽然你开了圆顿解,知道你这一念心性它是染净不二,它的本性是清净本然,但是智者大师也强调,就一个烦恼粗重的凡夫下手,你还是要根据次第止观,你一定要息诸缘务,找一个空闲的住所,然后思惟烦恼的过患,诃责烦恼,然后调身调心调息,在静中栽培止观的力量,然后再去动中历练。

智者大师说圆顿不能障碍次第,你在修次第止观的时候,假设你能够明白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那更加殊胜。所以这个地方圆顿跟渐次它还不是分开的,圆顿能够帮助渐次,渐次也能够帮助你明白圆顿,这两个虽然体性是有差别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这两个是互相资助的。

我们这次在讲这个天台的止观,我们是偏重在渐次止观,理论讲的少,实际的修行方法讲的多。这个是天台的止观的四种差别。

前面我们是简单的解释了标题:《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看第二段,甲二、作者略史。这一科是介绍天台智者大师简单的事迹。

我们中国佛教有大乘八宗,八宗当中,我们如果凭心而论,的确有的宗派偏重在教,教理讲的多,建立圆顿的知见非常的好,但是修行实际操作的少,这是有教无观;有些宗派,观讲的多,怎么去实践怎么去摄心,怎么调伏烦恼,它的每一个次第讲的很清楚,但是对于圆顿的思想开显的少,使令我们整个修行没有一个明确的会归处。

只有天台的止观,教观双美。它的教理讲的详细,但是它实际操作的时候也讲的详细,这个智者大师真的是不可思议,在整个中国佛教历代祖师当中,他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一个宗派--天台宗,它的教法它的观法影响了历代很多的人。

当然,佛法的观念,一切法生起要有因缘,天台教观的建立,跟智者大师整个的修学过程,以及他当时的一个时代环境背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教法的生起,我们就有需要去了解智者大师的生平,他这个教观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他当时修学的心路历程,他当时所面临的是什么环境,才会促成他会去建立天台教观,所以我们研究他的历史就非常的重要。

首先,我们看第一段,他出生的情况:

甲二、作者略史

一、 出生

大师俗姓陈氏,世为颖川人,因晋时避乱,止于荆州华容。父起祖,于梁元帝时,封为益阳侯。

先讲他的家庭背景。智者大师他俗姓姓陈,过去他本来是颖川人,但是在西晋的时候有战乱,他们就逃避到荆州华容。智者大师的生长环境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是魏晋南北朝,战乱最频繁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皇帝福报都不大,做皇帝都没有做多久都被推翻了。我们古人说皇上无福百姓遭殃,皇上的福报不够就使令这个政局动荡不安了,智者大师就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成长。

那么他的父亲叫起祖,陈起祖,他父亲是文武兼备,一方面在学问上,学通经传,一方面又精通武术,文武兼备。在五代梁元帝的时候,他是封做大将军,因为屡次的战争中有功,就被梁元帝封为益阳候,古代这个爵位公候伯子男,第二等的爵位,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爵位。所以智者大师的出生,他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他是一个王公大臣的儿子,要以古时候说,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是一个家庭背景。

我们再看他母亲是怎么怀孕的,他是怎么样投胎的:

其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入怀,又梦口吞白鼠,因是而孕。

他的母亲姓徐,传记上记载,他的母亲温良恭俭,偏勤斋戒,就是他母亲的个性很温良,而且对人很恭敬,生活很俭朴,偏勤斋戒,又很喜欢吃素,可是他母亲没有学佛,这后面就看得出来,他母亲很喜欢吃素,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妇人。

那么有一天,梦到香烟五彩,萦回入怀。就是在睡梦当中,梦境当中看到有这种五彩的、五种颜色的香烟,萦回,在她的身边环绕,环绕了几次以后,就跑到她的肚子里面去了,这是第一个他母亲怀孕的梦境。

第二个又梦到她从嘴吧里面吞入白鼠,这个白鼠在过去是一个龙的化身。龙,就是天上的飞龙。天上的飞龙在古时候是一个尊贵的表征,只有皇帝穿的衣服才能够画龙,一种尊贵的化身。智者大师在他母亲怀孕的时候有这么两个征兆,这是讲到他母亲怀孕的一个情况。

再看他出生的一个因缘:

诞灵之时,红光耸霄,邻人见之以为失火,争而视之,并无火事。是师产生,欲烹荤作食,以为庆席,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有二僧扣门曰,此儿道德所钟,必当出家,言讫而隐。

这是第三段,讲他一个出生的情况。诞灵之时,他诞生的时候,这当中有几个特殊的征兆:

第一个红光耸霄。当智者大师生出来的时候,他那个房间有一道红光,这个红光从地面一直高耸到天空,非常有力量的一道红光,从他的房间里面射出来,一直到很高很高的天空上面去。邻人见之以为失火,邻居看到这个红光,以为失火了,赶快出来看,结果不是失火,是生小孩。这是一个征兆,就是有光明相出现。

其次呢,是师产生,欲烹荤作食,以为庆席,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当然智者大师所生长的环境是一个王公大臣,生了小孩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事情了,有很多的贵宾来祝贺,他的父亲就杀鸡宰羊,来宴请这些客人。但是要杀鸡宰羊的时候,要先起火,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起火的时候,没多久又熄灭了;熄灭了以后,再起火,又熄灭了,这个火都是一再的生不起来,这个就是第二个征兆。

第三个,有二僧扣门曰,此儿道德所宗,必当出家,言讫而隐。生出来以后,智者大师长得很可爱,有福报的人看起来就是特别尊贵可爱,大家就争着抱,你抱一抱,我抱一抱,这个时候就有人敲门,门一打开,哦,是两个出家人。这两个出家人说,这个小孩是功德力所招感的,他以后一定会出家。讲完以后,两个出家人就走了,大家追出去,就看不到人了。这个是圣僧来授记。

这个出生这一段,我们有几句话要讲一讲。我在思惟这一段文:时火灭汤冷,为事不成,这句话有一些内涵需要讲一讲。我们在行菩萨道,在整个成佛之道你有两个选择的余地:

第一个你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流转,成熟众生,庄严净土。第二个你思惟这个娑婆世界退转因缘太多了,我愿意到佛的净土去,先成就法身菩萨,再回入娑婆度有情。

佛陀对这两个都赞叹。到净土去,我们就先暂时不提。你要在娑婆世界流转,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你要积功累德,要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要得到人身,这是第一个。你到三恶道去,那你怎么成熟众生,你自己都不能度了。所以说,一般在密宗里面所转世的仁波切,第一个,一定要持戒,而且要修福,一定要让自己的资粮至少足够到人天,最好是在人间,这是第一个,一定要积功累德,要有福德力。

第二个要有愿力,这个很重要。就是要发愿,生生世世遇到三宝,菩萨戒说,菩萨要发十大愿,第一个愿我能够遇到善知识,愿得好师教我大乘佛法,使令我能够不退转。如果你福报很大,但是你一定要遇到有三宝住世的地方,这是根本愿,那么其它当然要发很多愿,你看那个普贤菩萨行愿品上说,普贤菩萨发愿,我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欲习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法皆悉成就。

就是说我们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生一些恶的因缘,那这怎么办呢?就发愿,我在未来生命当中欲习恶法皆悉不成。智者大师过去生中有这个愿力,欲习恶法皆悉不成,所以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的因缘要有恶法出现,他心中那个咒愿力就出现了,就有种力量把这个火给消灭了,菩萨的愿力就是这样的。

所以为什么说火灭汤冷,这是什么力量,又没有沷水,这个火烧的这么炽盛,是什么力量使令它消灭了呢?就是菩萨那个不可思议的愿力使令它消灭。所以这个修生生世世难行道的,他对三宝的皈依,这个发愿就非常重要。

一位上师他亲自讲,他说他看到佛像的时候,他毛细孔会竖起来,这个就是皈依的心生起来了。我们看到佛像没有什么特别感觉,所以我们不能在娑婆世界流转,没有资格流转,因为我们跟三宝的缘结的太浅了,你下辈子做大国王,结果你不信三宝,那不得了,君王一怒血流漂杵,就造恶业了。所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如果是难行道,发愿就非常重要。

那净土法门他的发愿就很专,他的思想就是愿生西方净土中,我一切的愿都不急着发,我先见到阿弥陀佛再说,到了极乐世界再完成以后的工作,这个地方是两个不同的思想。好,这段就这样过去了。

再看他的童年,这个童年就是从出生到十七岁的时候:

二、童年——师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至年七岁,喜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能成诵。

先讲到他七岁的一个情况。

智者大师出生的时候,他的相貌很特别,眉分八彩,目耀重瞳。他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这个跟舜帝是一样的相貌,帝王之相。目耀重瞳,我们一般的人,眼睛就是一个黑色的瞳,他的眼睛是两个重叠的瞳。

有古帝王之相,当然是他的福报力所招感。我看那个传记上说,智者大师小时候,他的母亲不敢让他在外面跑动,这个有帝王之相,这还得了,古时候帝王的心情,他的帝位是要传给他儿子的,不能让别人夺去的,有帝王之相要是被别人发现了,那是要有杀身之祸的。所以他小时候因为他有帝王之相,他的父母把他隐藏的很好,不敢让他到外面去。

到七岁的时候,他经常喜欢去伽蓝,去寺庙,出家人就口授《普门品》一遍,他就把他背下来了,智者大师的智慧善根很强。在历代祖师当中,不管天台,不管华严,不管唯识,这个修行好的,行力强的,福报大的很多,但是这样广大的智慧像智者大师的非常少,那智者大师的智慧,所有的祖师都比不上,他过去所栽培的智慧善根,连他师父慧思禅师都自叹不如。慧思禅师说,论禅定你比不上我,论智慧,我比不上你。智者大师三十八岁在瓦官寺的时候,慧思禅师就亲口跟智者大师说,你宿世的智慧太高了。这个是他的一个七岁的情况。再往下看:

年十五,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叹荣华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于长沙像前,发弘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

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家庭环境背景都是王公大臣,非常的荣华富贵。但是到十五岁的时候,他的整个生命起了很大的变化,怎么说呢?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他的父亲本来是梁孝元帝的一个大臣,益阳候,一个大将军,后来梁元帝被打败了,然后就国破家亡了,家国殄丧,这个殄者,穷尽,国家结束了,国破家就亡了,这个亲属,先朝的大臣,危险性很高,死的死,逃的逃,大家就逃离了。

智者大师他本来是个王公大臣,是一个公子哥,现在变成一个国破家亡的难民了,无家可归的难民,他心中的打击很大,所以在内心当中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看荣华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这是他未来出家的一个善根生起的一个因缘。就是说这个荣华富贵是如此的脆弱,这种凋谢离别的障碍是如此的快就到来。

丰子恺的《放生集》,他讲了一个偈颂,他说: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憔悴剩残枝,明日弃道旁。我们看到一朵好看的花,它的颜色也漂亮,味道也香,但是我们把它剪下来,我们加以受用以后,曾无几日香,它的时间是不持久的,世间荣华富贵的果报是不能持久的。憔悴剩残枝,过了几天以后,憔悴了,花瓣掉落满地,树叶也枯萎了,那怎么办呢?只好明日弃道旁,跟垃圾丢到一起了。

这个心情就可以描述智者大师此时的心情,叹荣华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世间的荣华富贵是如此的无常、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靠不住,他的内心当中就生起了出世的善根,他就在长沙寺,这是一个寺庙的名称,在长沙寺一个佛像前,一个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像前,他发了一个广大的菩提心愿。

这当中有两个内涵:第一个誓做沙门,我今生一定要出家,专心的修行;第二个荷负正法,为己重任。那么你出家以后干什么呢?弘传佛陀的正法为自己一生努力的使命。他因为这个无常的刺激,就许下这么两个心愿。这是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的这么一个情况。

再看他十七岁的一个因缘:

年十七,深厌家狱,思灭苦本,然二亲恩爱,不容听许,虽惟将顺,而寝哺不安,乃刻檀为像,披藏寻经,晓夜礼诵,念念相续。

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发心要出家,但是他真正决定要出家是在十七岁。他十七岁的时候,深厌家狱,思灭苦本,他对家庭的这种不自在的感受,感受就像牢狱一样,特别的强烈,已经是控制不住了,真是想要好好息诸缘务,思灭苦本,消灭心中这种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根源当然是爱取烦恼,爱是苦本。

他虽然有这样的心情,但是二亲恩爱,不容听许。他的父母亲对他非常的宠爱,父母亲不答应,世间的感情放不下,那么智者大师表面上只好随顺,将顺就是随顺,但是他表面上随顺,身体不出家,内心是什么境界呢?寝哺不安。睡觉吃饭,弟子心不安,虽然表面上在家里面安住,但内心当中一心的想要修学圣道。只好刻檀为像,披藏寻经。他自己找了一个檀香木刻了佛像,找了一些藏经,晓夜礼诵,念念相续。一方面看藏经,一方面礼拜忏悔,念念相续。这个追求圣道,弘扬佛法的一个心愿,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断绝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这个地方的童年,基本上任何一个人想要修行,他的一个根本的内心的发动,是从苦谛生起的,但是我们如果详细的研究佛陀所说苦谛的内涵,苦谛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个苦苦,那个三恶道刀山油锅的境界的确是苦,但是佛陀讲苦,重点不是在苦苦,因为苦苦不能普遍三界,佛陀说的苦是坏苦,说虽然人天有暂时安乐的果报出现,这个人天的安乐很好,佛陀你为什么不让我们皈依人天的安乐呢?因为这个人天的安乐,它随时会破坏,因为它假借因缘而生,它随时会破坏。

讲一个譬喻,说在这个黑暗当中,谁也看不清楚前面是什么,一条船在黑暗中行走,人在这个船上又唱歌又跳舞,非常的快乐,但是这个船因为看不清方向,他迟早要撞上障碍物,撞到暗礁或者撞到大地,迟早的,你不知道这个船什么时候会撞到障碍物,然后大家都死掉了。

就是说我们现在受用这个五欲的安乐,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乃至于我们不知道来生会发生什么事,前途茫茫,这样的一种不安全感,这个就是苦,佛法说的苦是在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不安稳性。

智者大师他就是觉悟到这一点了,这种不安稳性通三界的,这种诸天的欲乐,乃至于那种高深的禅定,有这种殊胜的寂静三昧的,每一个众生的内心,在安乐的当下,都有一个定时炸弹,都有一个不安稳性,这就是每一个生长在三界的众生的苦恼的境界,因为你没有安全感,你还没找到一个真正的皈依处,佛陀说苦是在讲这个观念,是讲坏苦,无常故苦,是讲这个意思。

智者大师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体验了这个思想,对他未来的修学就有很大的影响。

好,再看第三、出家,他正式出家的情况。

三、出家——年十八,二亲殄丧,从兄求去,依果愿寺法绪法师出家。

这是第一段。前面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发愿要出家,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就正式出家了,为什么呢?因为二亲殄丧,父母亲过世了。他兄弟两个,他哥哥叫陈曾,他就要求他哥哥让他出家,他哥哥就同意了,他就在果愿寺依止法绪法师出家。

智者大师刚开始出家的道场,不是一个大道场,不是我们说佛光山,中台山这种有名气的道场,是一个偏僻的乡下的道场。他十八岁的时候是一个小沙弥,师父就叫他整天种田,智者大师这个人也是不可思议,你叫我去种田,我就去种田。那么白天种田,智者大师我们知道,他出家不是只是混口饭吃,他当初有信愿的,要荷负正法,为己重任。那么他整天工作以后,晚上就到图书馆去看书,他一定要深入的明白佛法所说的道理。

这一天,法绪法师有一个同参道友,叫慧旷律师,这个律师对智者大师影响很大,我们解释一下:这一天慧旷律师到法绪法师的道场去见法绪法师,晚课以后,他也到图书馆去看书,他发觉智者大师与众不同,一般的小沙弥工作一天,就去睡觉了,他能够在工作之余到图书馆看书,而且他看书的神态,那个意思对佛法就特别的专注特别的好乐。

慧旷律师第二天早上就对他师父说,对法绪法师说,这个小孩,是法门龙象,不是你能够栽培的,你一定要发心把他施舍出去,让他亲近更高的善知识,否则这个小孩的善根就被这个小道场埋没了。他师父也就答应了,慧旷律师就把他带走了,带到哪里去呢?带到大贤山。我们往下看:

后诣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及《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

慧旷律师把他带到大贤山他的道场以后,就先教他诵法华三部,诵《法华经》、《无量义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他在那个地方诵了二十天,就把这三部给学习过了。这个慧旷律师,他本身是一个唯识的学者,他学《摄大乘论的》,慧旷律师刚开始是教授智者大师两个教法,一个是戒律,智者大师这个戒律的思想是跟慧旷律师学的,其次他也跟他学了唯识,这两个地方。他在慧旷律师这儿呆了四年,他除了诵《法华经》、《无量义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以后,他也做了一些行门,就是修忏,往下看:

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勤,胜相现前,见道场广博,妙饰庄严,而诸经像,纵横纷杂,身在高座,足蹑绳床,口诵《法华》,手正经像,是后心神融净,爽利常日。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动,而常乐禅乐,怏怏江东,无足可问!

他在慧旷律师这儿修行,主要就是修忏跟修止观,他那个时候修方等忏。这个方等忏,不容易忏,方等忏整个过程,它不像法华三昧忏,也不像八十八佛忏是任何一个人都能修的,它要有瑞相,这个你要乞求有瑞相才能够修的,这当中有很多严格的次第。

智者大师修方等忏,这个时候心净行勤,慢慢慢慢的,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思惟过去所造的罪业,诃责自己。这个罪业被你一次一次的诃责以后,这个罪业的势力就淡泊下来了,心净行勤。

那么这个遮障消灭以后,他有一次在打坐的寂静心中,胜相现前,有一种殊胜的相状现前,什么样的胜状呢?以下解释:

见道场广博。他看见一个特别广大的大殿,大殿当中妙饰庄严,庄严的很好,大殿当中摆了很多经像,但是纵横纷杂,经像高高低低的,摆设的过程没有一定的次第。智者大师就观想他在大殿的正中央的高座上坐上去,足蹑绳床,他坐在绳床,口诵《法华》,他一方面读诵《法华经》,一方面手正经像,他嘴诵《法华经》,手也没有闲着,手整理经像,就把它整理得很有次第。

这个胜相以后,他从定中出来,心神融净,爽利常日。跟一般的常日不一样,内心特别的寂静,也特别的轻安,这个胜相有这样的功德。

这个地方,他这个胜相也露出了一些消息,以后智者大师,他这个宗派,他是以《法华经》为宗,以《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建立他的五时八教,以《法华经》为根本思想,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这一佛乘是妙法,什么是妙法呢?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智者大师就是以一念的清净心来抉择教法,也依止一念的清净心来建立他的止观法门。他后来的成就,就在这个胜相当中也露出来一个消息,他以《法华经》现前一念清净心的思想,把佛陀的一代时教做了一个有次第的整理。

逮受具戒,律藏精通,先世萌动,而常乐禅乐,怏怏江东,无足可问!到了二十岁受了比丘戒,就跟慧旷律师学比丘戒,学了戒以后,他就修止观,那么这个止观的善根就开始发动了。后常乐禅乐,经常喜欢入定,去安住在这个寂静的境界,但是怏怏江东,无足可问!因为他的师父本身是修唯识跟戒律的,对止观没有深入的了解,他内心怏怏,怏怏就是心中感到不满足,觉得有更大的功德在等着我,但是我如何的去趋向这个更大的功德呢?这中间的过程次第方法,谁能引导我呢?他内心当中无足可问。

这个时候的陏朝,我们看佛教史,在智者大师之前,有些人偏重在教理,教理的研究很深入,但是他们没有实际的操作,没有实际的修学经验;有些人他整天打坐修止观,但是他又不明白教理,他内心当中所思惟的那个道,是不是通往涅槃,不知道;这个法门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也不知道。有的是有教无观,有解无行;有的是有行无解;所以智者大师都无足可问。没有一个人他有正确的正见,又有实际的修行经验,他在二十二岁之前,都找不到一个能够引导他的善知识,心中感到非常不满足,有这样的一个心情。

这个是讲到他刚开始出家的一个过程,他修忏,修习忏法以后,持戒,也试着去修止观,但是他修习止观的过程,很多地方的疑问都没办法突破,这是他刚出家的修学情况。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