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界法师  2021/12/04        

(第二十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面,庚二、明修观治病。

这一科是说明调治四大五脏生病的方法。前面的一科是说明修止来治病,就是我内心当中的一种无分别住来治病,这以下是修观,靠这个观想来治病。

次明观治病者: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

这个观想治病,智者大师所提出的观想治病,是观想气息,所以说,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但观心想,什么是观呢?就是心想,心中的想像就是观。想像六种气息来治病。何等六种?以这以发音很重要,因为他观想,是观想这个声相。

一、吹Chui。二、呼Hu。三、嘻Xi。四、呵He。五、嘘Xu。六、呬Xi(四声)。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

这个唇口之中,想心方便,我们解释一下:

讲到气息它就有吸气跟吐气了。你吸气的时候内心是无分别住的,关键是在这个吐气。你吐气的时候,比如说是吹,你就观想那个吹的声相,这个嘴做出那个吹的嘴型,但是这个时候耳不闻声,你耳朵不能听到声音,就是观想那个吹的声相,嘴吧做出吹的嘴型,观想那个吹的声相,但是耳朵不能听到吹的声音。因为它是观想嘛,你一听到声音那就是现量境界了,那怎么是观想呢?观想就是这个境界没有现前,你自己把它想出来,叫观想。所以说,这个声相都是观想产生的,那个是在吐气的时候才观想,吸气的时候不观想的。这就叫唇口之中,想心方便。

转侧而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声相它还不是就一次,它是一次一次,如是的辗转六到九次,就是吸一口气,吹,做出吹的口型,一次两次三次,乃至于到六次,乃至于到九次,这就是转侧而作,重复的一次一次,到六次到九次,这叫转侧而作。绵微而用,就是有次第的,你也不急躁,相续的去用。

这五种气息是配合五脏的失调,你是哪一脏失调就用哪一种气息。这以下智者大师,它提出一个偈颂,来跟这个五脏配合。

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脏热来嘘字至  三焦壅处但言嘻

说这个心脏不好怎么办呢?你打坐的前后,可以做一些吐纳的功夫,吐纳的时候你嘴巴做出呵,呵的嘴型出来,但不要出声,对你的心脏有帮助,你这样子经常吐纳,加强你心脏的功能。

肾属吹,这个吹,对你的肾脏有帮助;脾呼,脾用呼的方式;肺是用呬的方式。圣皆知,一切的圣人都知道这样的方式。肝脏热来嘘字至,肝火特别旺怎么办呢?嘘,你经常吐气的时候,嘴巴做出嘘的嘴形,内心观想嘘的声相。三焦壅处但言嘻,三焦火,消化系统不正常,用这个嘻。

这个是观想六种气息来治五脏的病,这是一个观的方法。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

这也是一个观想的方法。前面的观想气息,他是在吐气的时候观想,吸气的时候是不观想的,这以下十二种气息,他是在吸气的时候观想,吐气的时候不观想。

前面的六种吸是观想它的声相,这以下是观想这个气息它进来,它的功能。比如说这个暖息,我们观想我们吸进来的气息有温暖的功能,这个气息它摄持无量无边的温度,当然它不一定有温度,你可能在寒冰当中打坐,但是你观想你吸进来的气息,它那一口气有无量无边的温度在里面,观想它有热的功能。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忆念阿弥陀佛,我们可以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时候忆念佛号他是忆念它的的声相,不管你出声,不管你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它有个声相,以声相为你的所缘境,你是忆念弥陀的声相。或者忆念弥陀的功德,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光明表示智慧,寿命表示福德,开展出来是无量无边的依正庄严的功德,这个时候你观想的弥陀的德能,功能德用,这也是一个方式。

这以下的气息也是这样,前面是观想气息的声相来治病,他用一个什么样的声相?它用吹,是一个呼,嘻等等。这以下是观想这个气息它所成就的功能,他是观想它的功能,而且是在吸气的时候观想,所以这个地方跟前面不同。所以说,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所以我们心的力量很大,心生则种种法生,你这样子观想气息就有这样子的功能。

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寒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偏治众患,推之可知。

这以下就说明这十二个息,它所对治的病相。

上息治沉重。如果你感到身体很沉重,身体跟脚的活动很不灵活,你观想你这个吸进去的气有上息的功能,这个气息有一种很轻飘的功能,这个气息有轻飘的功德,吸到你的身体,它能够对治你的沉重。

《释禅波罗蜜》解释它是怎么回事呢?上息为什么能够治沉重呢?

说这个四大,地水火风,说一切的物质就是四大所构成,这个四大有内四大跟外四大,内四大就是你个人的色身,你自己这个正报的眼耳鼻舌身,这是内四大。你身体以外的山河大地、宇宙等等,叫做外四大。当然,这当中各有各的磁场,那么你现在内四大失调怎么办呢?你要假借外四大的功能来调整你的内四大,因为外四大是没有明了性的,外四大是很平和的,那我们内四大一天到晚打妄想,四大被我们搞的乱七八糟的,怎么办呢?要调和一下。

我们假借外四大的能量来调内四大,怎么调呢?因为外四大跟内四大有一个沟通的管道,就是气息。我们身体经常跟外四大交流,就靠这一口气在交流。所以说,你身体的沉重,你观想你所吸进来的气息,它有上升的功能来对治你的沉重,是这个意思。假借这个外四大它有上升的功能来对治你内四大沉重的病,是这个意思。

下息治虚悬。这个人走起来好像要跌倒,头重脚轻,虚悬。这个时候你观想你气息有下降的功能,稳固的功能。

满息治枯瘠,你感到自己的身体很枯瘠。满,气息有充满身体的功能。

焦息治肿满。你感到自己的身体太肿太满了,整个身体感到很肿满,这时候你观想你的气息有散发的功能,气息吸进去能够把你身体的肿满给消灭掉,散发出去。

增长息治羸损。感到身体虚弱了,怎么呢?你观想这个气息有增长气力的功能。

灭坏息治增盛。气血太旺盛了,这个时候你观想你吸的气息有灭坏的功能,把太多的增盛的力量把它消灭掉。

暖息治冷。你在打坐的时候全身发冷,温度突然降低,旁边又没有适当的衣服,怎么办呢?你观想你所吸进去的气息,它摄持无量无边的温度,进入你的身体里面去,能够提高你的温度,有这个暖的功能。

冷息治热。你在那打坐,全身流汗,你观想你吸进去的空气,它有寒冷的功能,有清凉的功能。

冲息治壅寒不通。你观想你左右两边的肾脏打坐的时候不通,你观想你吸进来的气息有冲的功能,有冲击的力量。

持息治颤动。身体有颤动,不稳定了,你观想你这个气息有稳定的功能。

和息通治四大不和。你观察你的气息有调和的功能,这是一个总相。任何一个地方不调,这个气息吸进来,它就有调和的功能。

补息资补四大衰。四大衰的时候,你观想你这个气息有滋补的功能。

总之,善用此息,可以偏治众患,推之可知。我们能够好好的吸气的时候,观想这十二种气息的功能,能够偏治众患,推之可知。这个是属于观想来治病。

有师言: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中广说。

总之,有禅师说善用假想观,这地方的假想观跟前面的观想还不完全一样,前面的观想它是假借这个气息来治病。这个假想观,它不必假借这个气息,直接用心来观想。比如说,你身体有这个发冷,你不必观想这个气息,你直接观想你身体当中丹田,它能够生起这个火气,就能够治病。这个在《杂阿含经》当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去查阅的。

这个观想,在三国时代,曹操有一次带兵去打仗,曹操是主帅,带很多军队在行军的时候迷路了,失去了方向,多走了很多路,走到最后,所有的水都喝光了,前也不着村后也不着店,一片看过去都是树林,这个时候很多将军就说了,糟糕了,主帅啊,我们现在军队当中的水都喝光了,这个军心要控制不住了,要躁动了。这曹操很聪明,就出去做一个精神的鼓励说,士兵们,我们不要紧张,这条路我走过,我有把握的,这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梅子林,我上次走过的时候,这个梅子又大又甜,你们现在口渴,我知道,忍一忍,继续往前走,没有多久我们就看到梅子林了,大家就能够坐下来,吃那个又甜又酸的梅子,就不渴了。这么一讲所有的军心就安定下来了,继续往前走,果然没走多久就发现这个水池,就过了这个难关。

当然,曹操他哪知道什么梅子林啊,那他为什么要创造这个梅子林,让士兵的心中想这件事情呢?这有两个理由:第一个,让这个士兵,心中有一个希望,一个人心中有希望,他就能安定他的烦恼。第二个梅子是酸性,我们一想到酸的东西,嘴巴就出口水,它能够对治你的口渴,你想到梅子的时候这个嘴巴就出口水,出口水的时候你那个口渴的相貌就会降低。这个地方,看得出曹操这个人很聪明。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点,它后面也会说明,这整个治病关键在信心,一个人要有希望。很多人得癌症,他不是病死的,是怕死的,被癌症怕死的。你本来时间还有半年乃至于一年,结果你得癌症没多久就死掉了,为什么呢?被癌症怕死的,活活怕死的。

所以一个有信心有愿力的人,这个病毒在他身体当中活动就很羸弱。生命体,心是主人,这句话真的是对的。你要紧的是要内心安定下来,你内心不动,安定,就算是有病,它的势力也不会太大。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没病的,业报身你多多少少有病,但是你内心安定一点,心中有法宝有希望,它的活动势力会降低很多,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这句话是对的。你要能够善巧去调和你的内心,它就能够治重病。

有师言: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

前面的观想是一个假观,用气息来治病,这以下是用空观,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是不可得,我们的四大是假借因缘生,色身都不可得,哪里有病呢?心中的病不可得,众病自差,你心中不认为你自己有病,这个病能降到最低。

《楞严经》也有这个意思,我们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心随境转,那这是一个方向。第二个你不为境转,你就能够转物。说我这个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病痛现前,我不为它所转,你就能够改变它。就是说你要么被它改变,要么你改变它,我们这一念心就是两种情况。

那么你凭什么不为它所转呢?安住在毕竟空,你安住在毕竟空的时候,你这个正念的力量就开始在转它的势力,你就开始在治病了。不为物转即能转物,佛陀在《楞严经》讲这个话讲的非常的真实,不为物转即能转物。你跟这个人接触的时候,他干扰你,你不为他所转,你对他已经有对治的力量,虽然你没讲话,但是你不为他所转,你已经有一种力量在对治他了。不为物转即能转物,就是这个意思。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话只有佛陀能够讲的出来,这是不共于道教的。

前面的用气息对治,道教也是用这样的方式,但是讲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这句话只有佛陀讲的出来,不为物转,即能转物。这个是用正观用空观来治病。

最后把四大五脏治病做一个总结。

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则无病不治也。但今时人根机浅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也不流传。又不得于此更学气术休粮,恐生异见。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如是等种种假想观,用观来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你要能够明白它的宗旨就能治病,一切法因缘生,你掌控它一个正确的因缘,你就能治病。但是现在的人根机浅钝,智者大师讲现代人是指隋朝,根机浅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也不流传。又不得于此更学气术休粮,恐生异见。这个气术指的是气功,休粮是断食。这个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对气功跟断食是赞叹的,你去看就知道。但这个地方他讲,恐生异见,意思是说,这两个方法不是不对,是你不要执着它为究竟。

这个气功的确是有它的道理,因为这个四大,地水火风以风大为主,气调则四大调,智者大师他也强调,调身调息调心,那么你调身调心就好了,为什么多一个调息呢?说明调气息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这个气息没调好,你这个心是调不好的。那当然这个气功你不要去运气了,智者大师说的所谓的气功是自然呼吸,不要用你的心力去移动你的气息,这样是非常危险的,调气是可以的。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消化饮食输送饮食而忙碌,本来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治病的功能,都有免疫系统,那么现在为什么病毒侵进来,免疫系统不发作呢?它没时间,整天忙着工作,不是消化就是输送养分,哪有时间去调整这个病痛呢?

说这一个工厂,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机器坏掉了,大家都知道,也有修复的功能,但是你一天到晚生产,我哪有时间把它修好呢?好,停工三天,不生产了,他就有时间把这个机器修好。断食也是这个道理,身体暂时不要给它其它的工作,它就能专心的来调整你身体失调的功能,它自己就能够调整,而且它是最好的医师。

我们的身体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怎么说呢?现在的医生心粗了。人身的给养,这个给养是过去的果报体啊,那现在的果报体跟以前的不一样了,你要补足这个给养,第一个医生的判断就有问题了,他在把你脉的时候,他并一定能够把你的脉百分百的掌控住;第二个这个药方是古时候的药方,那表示这个药跟你的病有距离,药是这个相貌,你的病是这个相貌,那这些个差额,你要吸收。因为这个药跟这个病不完全相应,那就是一个反作用了,这些差额你还得自己吸收。

那你自己的身体去调治你自己,那是百分之百,你自己去调整自己还会有问题吗?这个断食是天医疗法,这句话有道理。这个断食不要随便断,要有一些知识,断食容易复食难,复食的时候是不是能够遵守复食的规矩,慢慢吃少一点,慢慢的增加,这个最困难了。你复食没有复好,前面的断食前功尽弃,搞不好还有反效果,所以这个断食还得要注意。

智者大师说恐生异见,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气功跟断食当成究竟的法,以免产生身见跟常见。那怎么办呢?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有病就去吃药看医生,忏公师父说了,有些人牙齿痛就去找忏公师父持《大悲咒》,忏公师父说,迷信。自行车摔坏了,就去修理,自行车坏了持《大悲咒》怎么会好啊。对,没错,自行车坏了找人去修理,你四大有病找医生,就是这个意思嘛。

智者大师的意思,我们在四大有病,第一个修止观,不要让这个事情扩大;第二个你只好去找一个高明的中医师来看,是这个意思。一方面治病,一方面用止观把病控制住;一方面吃药,一方面治病。那你有因缘修修气功断断食也无防,但是不要太执着就可以了。

这一段是说明四大五脏的对治方法。

己二、鬼神业报病治法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他,况复具足通达。若都不知,则病生无治,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观之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岂可传于文耳!

这以下讲鬼神跟业报病的治病方法。

若是鬼病,如果你这个病,它的根源不是你的四大失调,就是有这个怨亲债主在障碍你,怎么办呢?强心加咒。 强心就是你要专注,专注力;持咒,这个持咒就是你在禅定之前,最好你在禅定之前就持咒,而且要出声持,这个持咒一定要与三昧相应,一定要合掌,这个手不能放下来,身口意,三昧加持,手要合掌要持咒。

这个持咒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说这个鬼神障碍你,它可以障碍你,但是你没有必要障碍它。换句话说,这个冤家宜解不宜结,所以持咒你一定不可以有对立的心情,如果你有对立的心,冥冥当中这个对方的鬼神你会伤害它,因为你修行人心力强,心力不可思议,咒力也不可思议,这两个力量加起来,那还得了,任何的鬼神都被你伤害了,伤害的时候,若以怨止怨,是怨终不止,用暴力绝对不可能让一个人屈服的,一定是以德服人。你今天气血旺盛,你用咒把它伤害了,它是在等着,等到你临命终的时候,气血虚的时候,看你还能不能持咒,它就出现了,所以这不是办法。

我们看任何一个人吵架,用吵架的方式没有一个人会服气的,这个事情两个人没完没了,一定有一个人先忍下来,大家心平气和才把事情解决掉。所以你持咒,你有权力保护你自己,你可以观想这个咒的力量变成一个蚊帐一样,把自己保护住,可以,这个咒的力量放出一道光明把自己保护住,但是你持咒不能针对某一个人,我跟你拼了,不可以这个样子,你这样子是两败俱伤,它被你伤害了,它心中的恨可没有消掉,所以这不是好办法,一定是慈悲无障碍。

所以这个强心加咒,它是保护自己而不伤害别人,一定不能有对立的心情,这个要注意。

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说我这个病,也不是鬼神干扰你,你看他的眼睛,也没着魔,但是就是觉得病痛很多,药也吃不好,那就是有这个罪业,多分的就是杀业了,一方面修福报,一方面拜《八十八佛》。

这个放生也不错,忏公师父也强调放生。放生,增长慈悲心,也能够灭除你过去的杀业,患则消灭。

患则消灭的意思就是说,不一定是病就消除掉了,但是为什么修福忏悔,能够患则消灭呢?就是说你突然间有贵人出现了,你一下子就找到一个好医生,三贴药把你病治好了。你这个病本来看了十几年病都治不好,突然间贵人出现了,因缘成熟了,患则消灭,是这样的。

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它,况复具足通达。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调身,病生无治。世界上什么病都是这样的,你不去对治它,它不会自己好的。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观之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要紧是你要实际去操作,还不在这个文字上的分别。

总结来说,智者大师讲这个生病,有三个生病的因缘:

第一个四大五脏的失调,是修止观吃药。

第二个有鬼神的障碍,就是强心加咒,持咒来保护自己。

第三个就是有业障病,就是忏悔修福。

这三个方法都可以治病。

己三、结示治病十法

智者大师把这个治病提出了十个主要的原则,来做一个治病的总结。

复次,用心坐中治病,仍须更兼具十法,无不有益。

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起;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

有十个法。

云何谓信?谓信此法必能治病。

这个信,你相信你所用的方法,不管是观想气息,或者是持咒或者是拜忏,你相信这个法门真的能够治病,这个是最根本的方法。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内心当中在操作任何一个法门,这个法门要在你的内心当中生起功德,你还得要你这一念心对你的法有信心。

龙树菩萨说,这个信心就像一双手,能够取宝。说前面智者大师所开示的方法,都是一个宝,那么这个法宝在心中运转是不是能够对你产生功德,就看你是不是有双手,你要相信这个方法真的能够治病,这个是最重要的关键。

何为用?谓随时常用。

有信心还不够,你要经常的操作,熟能生巧,经常的相续的去操作这个方法。

何为勤?谓用之专精不息,取得差得度。

你这个方法不要换来换去,你选择一个方法,专心的深入的去操作。我们持咒也是这样,当然我们早课是《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广结善缘,但是你专修的时候是专持一个咒,《大悲咒》持它个三十万遍一百万遍,这样子才会对你有帮助。就是说,你宁可选择一个法门多修几次,不要攀缘太多法门,就是专精不息,取得差得度,这个法宝不要换来换去的。

何为住缘中?谓细心念念依法,而不异缘。

你做事要专心,不要一天到晚打妄想。异缘,你在操作观想,或者修止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心为业主,任何一个功德的出现是由内心创造的,没有心力,那这个功德就没办法出现。

何为别病因起?如上所说。

就是你要知道你这个病生起的因缘,是四大五脏呢还是鬼神业障,先判断出来,才能够判断方法。

何为方便?谓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

方便就是说你要有正确的方法,吐纳了,或者是在观想的时候,善巧成就,不失其宜。比如说你身体冷,你要观想这个气是热;你如果身体冷,你又观想气息是冷进来,这不得了,这是不得宜了。就是你这个观想方法要正确,不失其宜。

何为久行?谓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计日月,常习不废。

可能刚开始不能有明显的帮助,但是你要有耐性,点点滴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常习不废,要有耐性。

何为知取拾?谓知益即勤,有损即舍之,微细转心调治。

你在用的时候,一方面要观察一下,如果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折损的情况,那你就要稍微换个方法,转心调治。

何为持护?谓善识异缘触犯。

这个很重要。就是说,有时候我们病已经改善了,但是我们犯到禁忌,你吃到不适合的饮食了,或者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这个事情对病痛有增长的功能,你去触犯禁忌,那这样子你的努力就会受到影响了,要善加持护。

何为遮障?谓得益不向外说,未损不生疑谤。

你有功德不要随便向人宣说,智者大师很强调这个观念,不管是治病也好,修止观也好,得益不向外说。一个人要能够忍得住,忍得住气。如果是对这个病没有折损你也不要生起疑谤,什么事情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不是法宝有问题,不要随便去诽谤这个法。

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虚者也。

你能够依止这十个原则,来操作前面的止观,必定有效,不虚者也。是这个意思,这是最后的结劝。

这个是讲到我们在修行,病痛生起的根源,它的相貌,以及他治病的方法。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