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证严法师  2011/03/08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假使对贤人起了恶念,就像「仰天吐痰」一样,吐出来的痰不但不能到达天上,反而会向下坠落到自己的脸上;又如「逆风扬尘」般,抓一把沙土撒向他人,也一样会让逆风吹向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鹿子母精舍对弟子们说法之后,就整装外出托钵。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婆罗门教徒。婆罗门教在当时的印度十分盛行,而佛教则是新兴的宗教,所以,有很多婆罗门教徒对佛教非常的排斥,甚至常常辱骂佛陀和僧众。

那位婆罗门教徒一看到佛陀,就开始破口大骂,所有难听的话都骂出来了。不过,佛陀却若无其事、从容安详地继续向前走。那位婆罗门教徒看到佛陀被骂还不理会,脸上还带着笑容,心里十分生气!他就随手抓起一把泥土,跑到佛陀的身后撒了过去。当他撒这把泥土时,刚好迎面有一阵风吹过来,因此这把泥沙反而撒到他自己身上。

佛陀转过身来,还是脸上带着微笑,以慈祥而严肃的声音对他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分平静的心。不管是受到毁谤或赞誉,内心都能保持平和。但是凡夫不明道理,瞋怒的怨心一起,就起心动念、甚至造恶,这样就会损害自己的道念。所以,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就在此。

在《阿含经》里,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有一天佛陀遇到一位外道教徒,他也恶口辱骂佛陀。等他骂完之后,佛陀问他:「如果有朋友前去探访你,你准备了一桌酒菜;可是你的朋友并没有吃,那桌菜肴要还给谁呢?」婆罗门教徒回答:「如果朋友不吃,还是自己吃啊!」

佛陀再问:「如果你有礼物要送人,但是人家不收呢?」他回答:「别人不收,我自己收。」佛陀就说:「是啊!你骂别人时,别人不收——像你现在骂我,我并没有收下你的辱骂一样。其实,你发这分怒气对我并没有损伤,对你的品行却有损失呀!」

这时,那位婆罗门教徒终于觉悟:「对啊!我为什么一直在发怒、骂人呢?对方那么安详,到底是谁损失了呢?」

贤人是行于天地、依循真理的人,他有高尚的人格,真正的贤人,外在的毁谤对他并无损伤。所以,我们要十分谨慎,不要做一个毁谤他人、造作是非的小人,要做一位行事光明坦荡的正人君子。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进,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陀教示我们,学道之人一定要有目标,也就是要专心;若能心专志一,自然能与道相合。

现在很多学道的人,着重「博闻爱道」而心不专,初出家修行就迷于名利,让心志向外奔驰,自以为去哪个丛林读过书,修学了很多佛法,人格就高人一等,这就是现今修学者的大毛病。

现在的人就是有这样的心态,志不守、意不坚。很多东西都想去参学。但是只用耳朵在听,根本没有把道理深入心中去体会,这只是形态上的「博闻爱道」;像这样当然就「道必难会」,真理绝对没有办法和他的心相合。

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本心;道即是心。有一句偈文:「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灵山塔,所以我们不必向外远求;当下有机会就要好好把握,有好事做,我们就要赶快去做,做就对了,这就是「道」啊!但是有些人却颠倒妄想、心向外求,不知「道」本来就在我们的内心,因此,难免会徒劳无功。

那么要如何对治呢?要「守志奉道」。我们除了目标要正确,时刻保持原始的那分热心与初发心的殷勤外,还要心心念念朝着菩提正道精进。只要心中存有一念正道、不被名利所杂染,并为人群争取福利,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但自救还能救人的菩提正道。若能如此,则「其道甚大」,这种道才能称为大道。「大道」是什么呢?就是真谛(真正的道理),也就是无为法、大菩提心。我们若能守志奉道,就是真正进入菩提道。

在修学方法上,我们必须认真听「闻」;听了之后,要用心深「思」观察,并且脚踏实地去「修」行这条菩提大道。我们若能闻而思,思而修,这样就能体会道理了。

学佛最怕的是什么呢?「不宜但为口耳之学」,不能只重视「我学会讲经了,我已经听很多佛法。」如果说归说,行为却背道而行,那么光会听、会讲也没有用。我们必定要学到把佛法深入心中,而且以身作则去力行;实行以后,才会有真正的体会。

再说经文里的「奉道」,是指从心念上去体会、推究心源。在《四十二章经》的一开始,便已提到「识心达本」,就是希望我们能在念念之中寻找心源;心要时时刻刻反省自问: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于正道?有没有违背道理?若不时时警惕自心,心源就会迷失。

这短短几句话,包含了极深的道理。佛陀是大智慧者,能够教化当时及未来一切众生,我们要谨记佛陀的教诫,抱持「守志奉道」的心,不要只是「博闻爱道」;因为佛性原本就是要以心会道,若是向外追求容易落入迷途,使心更杂乱!如此,心意就无法坚定。

但并非要舍弃道理、不听闻佛法,而是由博闻爱道返回到「守志奉道」。就像前文所说的,听了以后要好好地深思,思考清楚后再去实行,实行后再说给别人听;不要只是学讲或听法而已,必定要放下名利心与文字相,专心一意恒持力行,不要一暴十寒,这样「道」才会弘大。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这段经文,教我们要随喜功德。有的人做善事,喜欢自己做;以为自己做的才能得福,让别人做,自己就没有福,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学佛,要有「自做、使人做,自学、使人学」的精神。因为个人的力量有限,能够集合众人之力成就事业,才是无量功德。

所谓「施道」有三种方法,也就是平常佛教所说的「三施」:

(一)资生施——资生物是人生的必需品,一欠缺就无法生存。譬如现在的慈济工作,对照顾户(贫户)布施食物,使他们得到饱足;或对贫病、寒冻的人施予医药、衣物等等,这些就是资生施,也叫做「财施」。

(二)无畏施——他人遭受灾难时,协助他脱离苦境、使他们得到安定,就叫做「无畏施」。有些人虽然财物不缺,但在精神上却遇到打击而惶惧不安,这时若能给予安慰、鼓励,这种心灵的支持,称作「无畏施」。

比如:在突如其来的灾变中予人安慰,并解除他们身心的苦难,使他们心宽、无畏,这些都是无畏施。

(三)法施——两项是一般性的社会工作,而「法施」则是超越世俗的精神资粮。人生苦空无常,三界有如火宅。有些人尽管一切都很富足,但却无法得到永恒自在的快乐。这时唯有引导他们修学佛法中的「三无漏学」——戒、定、慧,让他们开启心门,止恶行善,才能脱离三界火宅,得到身心彻底的快乐。

而且,对于功德不要有独占心,如果我们没有独占心,自然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有些人知道行善有功德,就很认真去做;但是看到别人也要帮忙时,心里就很担忧,他认为:「自己做,功德都归我;你来帮我做,功德不就被你瓜分了吗?」这就是不明道理、智慧未开的人。

其实,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少呢?慈济能够发展至今天的规模,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吗?不可能。一定要集合很多人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理想。

我们做好事,别人欢喜赞助:别人做好事,我们也欢喜赞助,彼此鼓励、欢喜赞叹,这就是功德。有时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只要是善事,我们同样欢喜赞叹,这样的随喜,也是功德。

「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佛陀在此举了一则「火炬」的譬喻——人就像一支蜡烛,在黑暗中一支蜡烛的光亮足够照明吗?当然不够。适时如果有成千上万支蜡烛从它那儿引火,结果,对原来的蜡烛并不会有影响,反而增加了室内的光明。

总之,学佛的人,心量要宽广,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这些经文都很简短,每一段都可以作为日常生活、语默动静修行的借镜。大家若能熟背即可入心,并能灵活运用。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第十一章说明「供养福田的胜劣」;种福田的方法,从理上而言皆平等,从事相上来说则有差别。在「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境界之前有:恶人、善人、持五戒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舍、阿罗汉、辟支佛这八种境界。福田是一种比喻,如世间稻田,一粒谷种可长成一株苗,结一串稻穗、约有几百粒的谷子;这里的福田是指心田,种一福因,可收百福,供养布施可得大福报,但因对象不同,所得之福也有不同。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饭,是「布施」的意思:布施一百位恶人的功德,不如布施一位善人的功德。以此类推,一直到供养一位三世诸佛,胜过供养百亿辟支佛,等于是供养一「三世诸佛」的功德,胜过布施千千万万亿恶人的福。

前八种是从「事相」来说,也配合修行的次第,到了第九种「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则是从「心」和「理」来说。但因凡夫的心还没有通达一切诸法,所以必须从事相中入「理」,才能了解「念本无念」的真义。

「无念」,念而无念,就是没有住着心;佛陀依次第教导我们,最高的境界是修而无修,没有「我修行已得道成功」,也没有「我能教人或辅导他人」的执着念头,因此可以利益很多人。而凡夫则处处执着、时时「有念」,因此无法了解「无念」的境界,仍需不断地精进思惟、体会佛心,才能更上层楼。

「无住」的意思是:圣者因为不忍众生苦,所以,不住「常乐我净」的寂光土而倒驾慈航、随缘度众。所以,他对众生的恩情、他的境界胜过三世诸佛(指藏教佛果),圣者在过去世曾一次次渐渐地修行,直到佛的果位而至寂光土。然而,佛陀为了度化众生,不住果位而倒驾慈航,这叫做「无住」。

「无修」也是指佛的境界。有人说:「我们本来就有佛性,还修什么呢?」其实,如果我们能体解佛的境界,就可以从凡夫地顿超佛境,而不必再一地一地的渐修。问题是:就「性」来说是佛,但以「行」来说,往往不是佛言佛行。就如现在叮咛大家要断「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可是离开讲堂后,那些「结」很快又会打在一起,像这样,怎能说是「佛」呢?

因此,自性无着的佛,为了教导愚迷的众生而倒驾慈航回入娑婆,用修行的经验、方法来引度众生,他为了教导众生如何修行,才现「八相成道」(注),让我们知道:佛陀也同样生于人间,看到世间的无常而生起厌离心,进而发心修行,示现成佛的过程。

「无证」指已经证悟佛性,不需要再修证的境界。但是,这些境界并不是「有念有住、有修有证」的我们可以了解的,所以才要下功夫好好的修学、印证。

正如〈第十章〉中说的,只要点燃一支火炬,就可以引燃百千支火炬而不失其原有的光明。同理,佛陀的法身虽然遍满虚空,但为了引导迷茫中的众生,所以再来世间,引度群伦。

众生因为无法理解平等法,也就无法了解众生与佛平等的境界,因此才在平等法中分别胜劣。有些人认为:供养佛陀就会得到庇佑,福报会很大;这是有求、有计量的心,也是众生的差别心。

其实,人和佛是平等的,只不过佛和人的修养不同;人的恶习,佛已完全断除;佛的福慧,人却还没有具足,差别就在这里。不过,纵使是乞丐、贫民也有成佛的可能,佛在过去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期间,历经了六道中无数种不同的身形,甚至示现为乞丐、贫民或畜生道的鹿王、猴子也曾经历过,可见众生的佛性本自具足。

所以,不论什么身形、阶级,都有佛的本性;只要我们心存尊重恭敬,勤于布施修慧,自然就有功德;而且,尊重到什么程度,功德就大到什么程度。

注:八相成道:指佛陀降生、度世的过程——一、降兜率相;二、托胎相;三、降生相;四、出家相;五、降魔相;六、成道相;七、说法相;八、涅盘相。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这段经文,说尽了世人好逸恶劳,顺物欲迷情容易、逆之则难的习性。「顺物欲迷情」是指随顺世俗名闻利欲人情,也就是「迷情」。一般凡夫劳劳碌碌追求五欲、情爱名利,这是沉迷的私情,将会引人堕入生死轮回,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很少人会考虑到后果,大都是短视地沉迷在世俗的情欲上,这样就随波逐流了。因为这是错误的迷途,所以佛陀劝化众生要及时醒悟,不要随顺私己迷情。

在这里,佛陀列举了二十种「难」:想行善的人,环境却有重重困难;有的人财力足够,却有自心重重的障碍;也有人纵情附势等等毛病。要除去这二十种毛病很困难,就如逆流而上,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可见要逆生死之流,远离五欲迷情,也是十分困难的。

然而,是否真的「难」行呢?世间人往往在出发之前,就预设路远难行而放弃,这样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想要逆迷情确实有重重困难,但是一切成功的事业,都是在不畏艰难中创造出来的;如果畏难,便无法成就事业。只要我们能真正发深广心(即守志奉道的心),则天下无难事。

如果一味随流附和世俗之情,即使是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复杂。所以我们学道,要学真道,不要学迷情俗道,只要能发心对治,难行的反面,便是大道无碍。我们现今劳心劳力,虽然会觉得很苦,但也蕴藏着寂静的快乐,所以不要贪迷一时的世间情欲,而种下无穷的烦恼根。

下面举出二十种难事:

(一)贫穷布施难。贫穷的人,物质上都非常困乏;但是他若能在刻苦中尽力布施,纵然只是少许的奉献,福报仍是很大。

譬如佛门中出家众穿的衣服,背后都有一块「印」,这是为了饮水思源,感念佛世时一位贫婆虔敬的供养心。

佛陀在世时,一些国王、大臣、长者等富裕人家,经常来供养佛陀。有一次佛陀外出托钵,一位贫困的老太婆看到佛陀时,激动地跪在佛陀面前,哭得很伤心。佛陀问她有什么困难?老妇人抬头说:「佛啊!我没有遇到困难。我虽然贫穷,却活得很安心!因为我能生值佛世,与佛踩在同一块土地上,所以我很高兴。但是却也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我无力供养您!」

佛陀说:「妳也可以布施呀!」贫婆说道:「我身无长物,要用什么来布施呢?」佛陀说:「只要妳肯发心布施,任何东西我都欢喜接受!」贫婆回头看看自己,拉拉身上的破衣服问道:「佛呀!我身上只有这件破衣服,可以吗?」佛陀回答:「可以。只要衣服上的一角,我就很欢喜了!」贫婆听后,很高兴地撕下衣角上的一块布供养佛陀,佛陀立即将那块破布搭在身上。

佛陀回去之后,告诉阿难:「阿难!布施这块布,比布施千万匹布的功德还大,因为她已尽其所能!从今以后,每个弟子都要纪念贫婆这块布!」从此,凡是佛门弟子,衣服的背衬都右、一块「印」,以感念当年佛陀领受贫婆供养的那分「心」。如此贫穷困苦,想布施的确是困难,可是只要真诚有心,也非绝对的困难,这便是「贫中之富」的人生。

在慈济世界里,常可看到有些清贫的人,他们深知贫穷的困苦,所以稍有能力时,也愿意帮助比他们更穷苦的人,因此十元、二十元也很乐意尽力布施,这也是为自己种福田。反观有些富有的人,要拿出财物来布施,却比较困难,因为他没有尝过贫穷的滋味;再则,布施的钱捐少了,觉得太小气,不好意思;钱捐多了,又舍不得。所以富人反而较难发心布施。这正是一种悭贪的心理,亦即所谓「富中之贫」的人。

(二)豪贵学道难。富贵人家要学道,如同布施一样困难。因为富贵人家生活享受,无法体会贫困的苦境。有的常与达官显要为伍,纸醉金迷地应酬;如此,怎会有机会学道呢?因为他们不觉得苦、不知学道的可贵,所以财富名利未必是福,他们常常在迷情的境界中打转,因此学道较困难。

(三)弃命必死难。一般人最重视的是生命,任他再贪爱世间的一切物质,一旦生命受到威胁,他同样会舍弃物质以求保命。所以,有些人为了身体上的享受,往往畏惧身心的劳苦而不肯学道。但是自古以来,没有听过惜命畏死的人真能长生不死,传说彭祖活到八百二十岁,但是如今何在?就算真有八百二十岁的寿命,照样有结束的一天。所以,任凭你怎么重视生命,都无法长生不死!

学佛人要有「殉道」的精神,将生命奉献给宗教。例如:我们现在有中文佛经可研读,要感恩过去的高僧大德,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千辛万苦到印度取经,由于古时代的中、印交通非常不便,但是他们克服了「弃命必死难」的关卡,才能带回珍贵的三藏十二部经。

有心学道的人如果太执着于身体,道业就难以成就。人生无常,我们应好好利用身体而力行、成就道业,才能趋入涅盘,慧命长生。

(四)得睹佛经难。现代的印刷业十分发达,发心印经的人也很多,很容易可以取得经书,为什么还会「得睹佛经难」?因为佛经道理深奥、文句艰涩,不易理解,一般人往往看不懂。而且,佛经中有很多警惕世人的语句,不看则已,越看越烦恼:因为许多令人趋之若骛的事,在佛经里都明文禁止,所以有些人就干脆不看。

还有一些人佛经看归看、听归听,却没有用心彻底地研究思考;这和没看、没听又有什么差别?所以听闻佛法之后,能好好地体解护持,甚至「得一妙法而拳拳服膺」,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五)生值佛世难。成就一尊佛,必须经过好长好长的时间。经中说自释迦牟尼佛到未来的弥勒佛,中间就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而我们现在距释迦牟尼佛离世,才二千五百多年而已!离弥勒佛下生人间还有好长好长的时间,那时我们能否与佛同世?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但是佛陀曾说:「若能奉持我的教法,虽离我千里亦与我同室无异,虽离我千年亦与我同世无异,若不深入研究听闻佛法,纵使与我同室,也与千里距离无异。」所以,我们若能依照佛陀遗留的教法,脚踏实地的实行,那就与佛陀在世没什么差别。

(六)色忍欲难。物欲当前,不沉迷也难。财、色、名、食、睡,这些嗜欲是人之常情,人们不能自主地一再追求,在五欲漩涡中团团转,起惑造业,顺迷情而流转生死,说来实在很可怕。有智慧的人应该平心静气去观察,其实,世间一切欲乐在事过境迁之后,究竟能残留多少意义?歌台舞榭、一阵喧嚣娱乐之后,究竟快乐的感觉能保持多久?又如私情小爱,当时或许觉得很快乐,但是情越浓、爱越深,往往痛苦也越深。一切的埋怨、仇恨,常常是由最亲近的人所造成。所以,「小爱」能有几许喜乐呢?一切欲乐,只是过眼烟云啊!

《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所感受的、看得到的一切,就像梦境或水上的泡影般稍纵即逝:因为纵欲过后,留下的只是如幻的印象,摸不到、也触不着。哪怕再高的地位、再大的名利,一切的快乐只不过像一场梦,也像草上的露珠一样,阳光一照射后,很快就会消失了;也像闪电般,刹那一闪就过去了,这都是「无常」。所以修学佛道者,要能忍色忍贪欲,常以「一切有为法……」等四句偈来警惕、鞭策自己。

(七)见好不求难。人都喜欢追求好的事物,凡是他人所享受的一切美好的境界,而自己也跟着盲目地追求,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而凡夫却无法自制!

我们若能好好地静心思惟、观察,贪求物欲的心自然就能降伏。世间愚昧凡夫情不自禁,易被诱惑而随顺「爱欲」,就佛法而言却是痴迷烦恼的苦源;常比较别人住高楼大厦,随心所欲享受福乐,而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福分呢?的确是「见好不求难」,贪求即痛苦,如能知理知足、守本分,则愚昧的贪心、虚荣心自然就会消除。

(八)被辱不瞋难。受到屈辱而不瞋,的确是很难,一般人都有好胜心,希望自己胜过别人,这也是凡夫心。第八章提过「恶人害贤者」,贤者应该坦然不作响应,在遭人侮辱时,我们若能提起怜悯心宽恕对方,自然不会生气,不会怨憎:对方屈辱不了心宽的人。所以与人相处,若对方起瞋心无明时,不要和他针锋相对;要用宽恕的态度来处理,如此瞋心自然会平息。若和对方一般见识,瞋火延烧入心,即苦不堪言。

(九)有势不临难。权势当前而不执取,着实也难。一般人都不甘卑微,总是要追求显赫的地位;可是在如愿之后,能够不骄傲不炫耀的人,实在不多;若是有很好的地位等着他,而他完全无意争取,这对凡夫而言,也是非常的难,这就是「有势不临难」。世间的一切五欲,就像清晨草上的露珠一般,很快就会消失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心,在得意时不要忘形,要更加谨慎,才不会得罪人;进而超越财势、功名的诱引。

(十)触事无心难。遇事能保持平常心,无挂碍、不执着,确实困难。一般凡夫,常将人我是非、得失搁在心上,导致内心无法开朗。须知事境如梦,若是过于计较是很痛苦的事。因此,我们不要将过去的事一直放在心里盘绕。内心有烦恼就无法吸收清新的妙法;因为心不专、意杂乱,真正的佛法就无法摄受铭心,所以要体悟因缘生灭,切莫触事而「心随境转」。

(十一)广学博究难。要研读经论、彻悟义理,实非易事,佛法如大海,又深又广,有些人虽然发心修学,却不认真推究深奥的佛理,只是听经、读经,道理并未心会意解,也无法运用于人、事、物中,这和没有读过差不了多少。如何能与法理合一?必须身体力行,才能与理会合。所以说「广学博究难」,光学而不实行,只是徒劳无功。学了要实行也颇为困难,但是只要学道者「守志奉道」,自然「难亦非难」了。

(十二)除灭我慢难。凡夫愚昧自大,当小有成就时,容易生起「我慢心」,表现出骄傲的态度,这并不是修学者应有的心态,真正的修学者要能舍离我慢心。俗话说:「稻子越饱满,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半生不熟的稻穗才会挺直不垂;同理,人学得不彻底才有我慢心。正如一畦肥沃的稻田中,若掺入稗草,就会妨害稻禾的成长。因此,「学」是要修养自己,不是要卖弄口舌,更不是为了名利。若是为「名」而学,就会生起我慢心;若为修养而学,自然能破除我慢。

(十三)不轻未学难。佛陀曾经说过,世间有四种力量不可以轻视。一是火苗虽小,不可忽视。因为小小的火种,可以烧尽千万甲的山林,也会让都市中的高楼大厦付之一炬。所以尽管火苗很小,力量却很可怕,因此不可忽视。

二是龙虽小,不可忽视。以前的人说龙有覆云降雨的力量,对大地万物影响至钜,所以不可忽视。

三是王子虽小,不可忽视。在帝国时代,王位代代世袭。王子虽然幼小,长大后却能掌理一国之政,所以不可忽视小王子。

四是沙门虽小,不可忽视。小沙弥从小就在寺院中修学佛道,长大后成为法师,可宣扬佛法、度化众生,对佛教的影响很大,因此不可轻视。

有些人自以为学得够多了,就轻视那些初学的人,这是因为他们不知「不可忽视」的道理。现在既然知道了,便不可「倚老卖老」而加以轻视。

(十四)心行平等难。众生皆有佛性,学佛者应等视一切众生。一般人却很难有平等心,对亲近的人即生「执着心」,特别关爱照顾,但无法以同等的爱心来对待疏远的人。

修行就是要扩大爱心,从世情的分别中,推广到无色之爱,将所有的蠢动含灵,都视同「未来佛」般地爱惜与尊重,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若能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心行平等」。

(十五)不说是非难。众生由于有人我的见解、好恶之心,而有是非的分别。例如: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明知「巧言令色,鲜矣仁」,明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却偏偏不爱听忠言而喜欢被献殷勤,这就是「是非」心。

虽然人要脱离是非很困难,但是学佛人就是要将「难」转为「不难」,若能拨开成见,化小我为大我而等视一切众生,则一切均是佛法。

(十六)会善知识难。有人说:「名师出高徒」,真正要能成就道业,就要亲近严师,也就是善知识。但是一般人由于个人的情见在是非中,让人教不得也骂不得;对于真正能引导我们体会真道的善知识,反而「敬而远之」不愿亲近,所以说「会善知识难」。

然而善知识果真难遇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与人间,如果能时时敞开心胸、谦冲好学,缩小自己而爱护他人,那么即使是小孩的一句善言,也有很大的启示。如此,世间一切万物形态,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呢?因此真正的丛林必须有道气和清规,而且要严守规律,懂得分辨是非,才能会见真正的善知识。

(十七)见性学道难。「见性」就是会道。我们学佛,一定要学真实的实相,也就是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

有很多学佛的人,大多是学在「名字相」上,只求会讲、会看,能成名就好,这样绝对无法会道。要如何才能会道呢?学佛人必定要守住一念真心;不可以有应付的心态,因为在入道之时,往往会有种种的魔障现前,所以必须抱持非成道不可的决心,才能冲过考验而真正见道。

(十八)随化度人难。学佛,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然已经立愿「守志奉道」,必定还要「下化众生」。因为唯有兼利他人,才是真正的佛道,所以要下化众生,必须学很多道理,也就是「权实之道」。「权」是指权巧方便的方法,也就是适合众生的根性,用各种方便的法门,引度众生进入正法;「实」是一实相、明心见性。

因为众生有种种的心欲及困难,想要解开他的心欲,就要用种种方法来解决他的困境。

唯有解除困境、看淡心欲,才能渐入佛法的正道;所以要利益众生,必须广学一切法门。守志奉道,并且博闻广究,才能利益、度化众生。

(十九)睹境不动难。人心,常会随境而变化。有人说,修行要找一个非常宁静的环境才能成就。其实,并非如此;矿山中的玉石,在开采以前虽然有玉质,却因为掺杂土石而不值钱;黄金提炼前,在旷山中同样没有价值。要使玉石晶莹剔透,使金矿有价值,一定要经过一番人工的锤炼、琢磨,才能成就它的美与价值;修行也是如此,能在人群中磨练,才是上乘的修行。

学佛一定要能达到「随化度人」的境界;否则,无法真正体会十法界的境界。「十法界」是指:佛、菩萨、辟支佛、声闻、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种境界。「佛」的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将爱心普施一切众生。我们若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境,这就与佛菩萨的心境相似,也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守志奉道。

「缘觉」的境界是独善其身、心境清净,观照世间幻化的道理而体会四谛法门,也就是辟支佛的境界。「声闻」是追求觉道和教理的小乘修行者。「天人」,是指在快乐的天堂境界享福的人。另外,还有「人」的境界,能守规行善,才能生于人间。而「阿修罗」道的众生,喜欢发脾气,不能忍耐,常常嫉火、瞋火攻心。「地狱」是极为痛苦的境界,人间也有很多地狱的境界,如往医院、贫民窟走一遭,就可以看到病人、穷人身心遭受煎熬的人间地狱、饿鬼的境界,以上总称为「十法界」,这十法界的境界,我们如果不在众生中磨练、观察,是无法体会的。

例如面对毁谤我们的人时,不要把他们当作是「恶人」,要视为「增上缘」,感谢对方有如洪炉般的对待,让我们有磨练的机会;我们要将责骂当作鼓励,把毁谤当作鞭策提醒,不可轻易发瞋而生怒,要在众生中磨练沉着的心,修养宽恕心。若能如此,任何的境界现前,都无法动摇我们的心。反之,如果时常处在没有外境干扰的环境中,就没有机会练就一心不乱的功夫。所以,要调伏自心,不要随境动心。

(二十)善解方便难。能适当地体会方便法确实很难,因为众生的习性大多有偏执,有的执迷事相,有的迷于理论,所以不能事理圆融,易生种种烦恼,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原因。但是,如能晓了方便妙法则无难不解。

而学佛人,要如何运用善巧的方法教导他人呢?这就要先「会理」才能「用事」——要先在人事的境界中,观察体解十法界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然后在理中施展权巧方便,以符合众生的根机,使众生容易纳受。若能如此,善解方便也就不难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离这二十种难;所以,我们要时时不断自我反省。若能在这「二十」种困难逆境中奋力上游,就能渐入圣贤的境界;若是随顺世情,就会顺生死而无法自拔。

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铁块也要经过洪炉烈火的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利器;修学也是如此,唯有坚定心念、不畏艰苦,才能有所成就。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有些学佛的人往往舍本逐末,还没有真修实学就想求「宿命通」;想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这是错误的观念和追求。

「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世时,跟随在佛身边的弟子,为免后学者求神通不成,反而走入邪途,便向佛陀提出这个问题——要用什么方法修行才能证果、得知宿命?

佛陀在这里提出纠正:「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净心,即是漏尽、烦恼尽除、心无挂碍;人因为有欲爱——痴心、爱重、情迷,所以心不清净。而学道就是要回复清净的本性,守住学佛成圣的最初那一念志愿,并终身奉行。

世间人往往行事颠倒,譬如为了一次「作醮」大拜拜,可以连吃三天清净素、守不淫戒。但在三天的清净戒之后,却又大开杀戒,这样根本没有用。我们的修行,要终身守志,不能只发短暂的心,这样才能回复清净的本性。「可会至道」,在返回本性之后,就能与道会合,真正体悟佛陀的教法。

「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古时候镜子是由铜或石器制成,制镜时,都需要经过一番磨亮的功夫;磨得越光亮,照得越清楚。不过,一旦镜面蒙上一层雾或染着尘埃,就无法清楚地映照出万物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磨镜为譬喻,就是要我们好好的磨练、修行,若能触境而不动心,人事尘埃才不会污染心镜;也唯有修行净心,去除烦恼,纯良的本质才会显现。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爱欲若能断除,心境自然明朗。因为爱欲会使人愚痴,无法认清现前的境界。眼前的事理都辨认不清了,要如何了解过去、未来呢?因此,一定要断除爱欲;把现前的境界分清楚,要了解过去、未来也就没问题了。

本章提问内容着重在「宿命、神通」;而佛陀的回答则重在「会道」。能够了解道理、心与理会合,自然能知道宿命,也就是要我们好好地脚踏实地修行。

不仅佛教有这方面的探讨,儒家也有一段类似的对话——弟子问:「敢问死?」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时候,做人的道理都还不知道,何必问死后的事?同理,修行也是要踏实地去修持,不要一开始就只想求神通。

一个有修行的人,必定会了达宿命;而知道宿命的人却未必真有修行。例如一些帮人算命的人,往往自己的命却算不准。慈济曾有一个救济个案,案主原本以卜卦算命维生,他能预知问卜者未来会得到什么功名或遭遇厄运,并为他们指点迷津;但是他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落魄,到后来还得被救济,连他的后事也是慈济代为处理。像这样的「宿命通」,又有什么用呢?

又如:「催眠术」就是让被催眠的人忘掉现在的事,引导他说出过去生的事。另外,通灵也一样,必须先让现实的境界消失掉,才能通灵。这都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邪术的一种。

不管是催眠或通灵,只是很短暂的时间,而且是迷昧的状态,不是出于自己清楚的意识。修行若能修得应用自如、能克服诱惑,随心所欲不踰矩,才是真正有神通。总之,必定要先修心、回复本性后,自然万事无障碍;能明心会道,自然明白宿命,通达无碍,切不可舍本逐末,以免落入邪道。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适合者大。」

守志行道很重要。前一章是「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这一章讲到要立志、守真;若能守真奉道,同样能与道会合。所以,修行离不开净心、守志、守真。

「善莫善于真修,大莫大于实证也」,世间人行善有很多种出发点: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些人则是因一时怜悯而行善:虽然都名之为善,但是并非真善。要能行道守真,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从自己的心,推到整个家庭,再推及社会、国家乃至普天下,脚踏实地去力行,并且无求无私,如此,才能称为「真善」。

佛弟子问「什么最大」呢?「大莫大于实证」,志与道相合就是大,任何事情,都是从立下坚定的志愿开始。佛教所谓的圣人与凡夫,区别就在于志向。人若不肯立志则容易沉迷;若能坚定志向,如法实行,就能真正证入法的境界,这样才叫「大」。志与道会合,应用后所得到的感受就称为「证」,由实践当中而去惑证真,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大莫大于实证」。

总之,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名利或想逃避一切,而是要身体力行、自证教人,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若能言行一致,并能守住一念真心,就能达到真诚、至善、美满的境界,这样宇宙间一切的至善大道就能会合。

古人云:「理通,万理彻。」志与道会合理就通,也就是法界体圆。何谓「法界」?宇宙间包括有情、无情,一切人事、物理的实相统称为「法界」。「法」是宇宙一切诸法,「界」是分别的境界。十法界中,众生的境界各自不同,但佛性不二。

例如十法界中「六凡」——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的境界各自不同,但本性却相同。堕地狱是自己造了恶因,而结下堕地狱的苦果;若是认真守志修行而到达佛的境界,也是自己所造的,所以,本性都相同,只是心灵境界不同。

凡夫因为迷失了法界、不能明白本性常住的道理,因而生起三业:起惑、造业、受苦,这就是轮回的境界;修行,是为了彻法界的道理、觉悟法性的存在。所以,在了解佛法之后,要守志奉道,藉身体作载道器(修行的工具),将教法善加运用而不抵触,这才能逐渐进入佳境。



   查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