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证严法师  2011/03/08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适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本章辗转明白地告诉我们:人生难得的事很多,而我们都得到了。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因缘,不要失去良机。

究竟有哪些事是难得的呢?「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在三界六道中,要离开恶道很难,因为恶道是下堕;众生向下堕容易,向上升很难;所以,要生为人很难。人从无始以来,只为了一念无明,在三界六道中迷转不息;纵使能离开恶道,要转生为人也并不容易。

所以,我们得获人身应该庆幸,因为只有在人间才有机会修行,人间可说是「五趣杂居」地,「五趣」,除了地狱、饿鬼、畜生之外,还有天道及人间(阿修罗遍及五趣);「杂居」,无论是圣凡、善恶,全都处在人间,正由于人间非常复杂,才有机会修行。就如玉要光洁,一定得经过一番琢磨般;修行也是一样,必定要冲破一切恶劣环境的难关,才能显出圣贤的本质。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过去一般人普遍都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即使现在观念已经改变很多,但是女人的生理还是有许多的不便,很多男人不必受的苦,女人却必须承受。不过,也不可据此认为女人就无法发挥良能。例如:观世音菩萨累生累世都示现女身,来人间化度众生,由此看来,佛教也很尊重女人慈悲的特质。不过,「去女即男难」指的是女人通常体力较弱,尤其古时候的女子要能够开扩眼界、成就大丈夫的气慨,确实很困难!

纵使生为男子身,要「六根完具」也很难!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人生无常,在慈济救济的个案中,有很多是六根不完具的人,这些人要在社会上谋生非常不容易!这只是「身」的六根,另外还有「心理」的六识,譬如见解不端的人,就等于是眼根不完备一般。再以耳朵为例,它可以用来分辨外面的声音,使我们了解道理;但是,有些人正当的教法不肯接受,却喜欢听一些不好的靡靡之音,像这样,有耳朵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烦恼,而且助长了罪业。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纵使六根完具,要生在高文化、高教育水平的地方也很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虽然生在文化中心、教育水平高的地方,要遇到佛世也很难。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不说三千大千世界,就以娑婆世界来说,地球也算是不小了。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纵使能与佛同世,但是要能真正得到佛的教法却很难。即使有因缘与佛法僧三宝接近,但要提起信心也很难!

一般人大都是有所求而拜神求佛,这种不是由内心求智识所引发的信仰,并不是真正的信仰。

学道最重要在于智信——从内心发出信仰,依循教理,进而升华自己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智信。所以,佛陀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得道是从正确的信仰中得来的,这样才能长时间培养自己的善根。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然有了正确的信仰,也体悟到佛法是人生的至理而起欢喜心,除了认真追求智识之外,还必须发菩提心、身体力行才行。

有许多学者虽然深信佛法的奥妙,也很认真地研究,却只在文字上追求文字般若,只想知道文章和义理的分析,这也无法产生真正的信心!

所以,我们除了要真诚用心去探究佛理外,还要发菩提心,也就是大道心:追随佛陀的足迹,脚踏实地去实行,真正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担起救世的事业,这才是真正发菩提心。不过,很少有人愿意脚踏实地负起如来家业,所以说「发菩提心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纵然发了菩提心,但是要达到「无修无证」的境界却很难。「无修无证」即「无我相」的境界,人人佛性平等,学佛一定先要去除「我相」,真修实学,才能逐步地进入无修无证的境界。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这一章完全讲「心念」。心若能时时依教奉行,就是近佛;心若离道,就离佛很远了。所以,这里指的距离并不是有形的,而是论心,心若时时持戒,就与佛很接近。

「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佛陀说:真正的佛弟子虽然离我数千里之远,只要他能时时忆念、实行我的教法,将来一定能得道证果。

「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如果常在佛的左右、时时见到佛,却不能顺从佛的教诫,还是不能得道。

多年前,我讲了一部《药师经》,隔年,有一位家庭主妇,她只是听到我在录音带里所讲的「在家五戒」,虽然她没有见过我,但是从那天开始,她就持守清净戒,直到今年(六十八年)来参加打佛七,在这五、六年漫长的时间里,她持戒不断。

这位善女人是一位很平凡的家庭妇女,但是她光听录音带便能持戒坚定,使我非常感动。虽然她离我很远,不过,这部经的要义已深深印入她的心坎里,她说过去她很少听法,而这部《药师经》使她获益匪浅,所以虔心依教奉行;她也觉得师父时时在她面前。

所以学佛者必须听法、思惟并且实行,才能得道。修道就像走路一样,只要方向正确,走久了终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不走,路永远是那么的遥远。

佛教有一则公案——佛陀时代有两位比丘结伴要到舍卫国谒见佛陀。他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之后,感到非常口渴。正好他们来到一口井水边,其中一位比丘赶紧汲水,一饮而尽;另外一位比丘看到水里有虫就不喝水。

那位喝水的比丘问他:「你不是也很口渴吗?为什么现在有了水却不喝呢?」不饮水的比丘回答:「世尊曾经制戒,教我们不可饮用有虫的水。所以,我要奉持佛戒。」

其实,佛要我们不饮用有虫的水,有双重意义:一是顾虑到卫生,喝不干净的水对身体有害。二是水中若有虫,喝了等于杀生,所以,佛禁止比丘饮用有虫的水。

不过,那位饮水比丘又再度劝说:「路途还很遥远!你如果不喝水会渴死,那就见不到佛了。」

不饮水的比丘回答:「我宁愿丧失生命,也不愿破坏佛陀的教诫。」他就这样渴死了。

由于持戒,不饮水的比丘往生之后,灵魂便转生到忉利天,具足天人的庄严身形。当天晚上,他立即到了佛的处所。他先向佛顶礼,然后听闻佛法,当下证得「法眼净」;法眼净就是证了真谛的道理。而那位饮水比丘,再经过两天的跋涉才到佛处。

佛虽然知道这两位比丘结伴而来,以及中途所发生的事,却故意问饮水比丘:「你从何处来?可有同伴?」饮水比丘便据实地向佛禀告之前所发生的经过。

佛陀说:「你没有守持戒律,根本没有见到我!你的同修(结伴的比丘),已经先你而见到我了!」可见,学佛一定要守戒重道;若是放纵轻道、不守戒律,就会离佛很远。修行者不可不留心!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问弟子:「你知道人的生命有多长吗?」

弟子回答:「大概在数日间吧!」

佛说:「你还不了解『生命无常』的道理。」

佛又问另外一位弟子:「人命在几间?」

弟子回答:「在一顿饭的时间。」

佛说:「你对无常的道理,还没有透彻了解。」

佛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这位弟子回答:「人命在『呼吸间』。当一口气呼出去,如果不再吸进来、气断了,生命就已结束。」

佛陀欢喜地说:「很好!我所说的无常之理,你已经了解了。」

这一章,佛警惕世人,生命是很无常短暂的,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而已!有呼吸时,是有生命的人;如果一口气出不来,生命便结束了。

所以我们要把握时间、爱惜生命;要运用有限的生命,做应做的事、行当行的路。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能多行一步;如果一口气断了,修道的路就遥遥无期。我们在六道中轮回,倘若一念无明生起,而与佛法断了缘,将来要「会遇佛道」必定困难重重。

我们乘过去生所造的业,感受今生的依、正二报——环境、身相各自不同的果报;而「本识」的种子就存在我们心意中,「舍此投彼」就是依这些种子,这是永远存在的。凡夫含藏着这些种子,佛也是不离这个本性,但是佛已转识成智,不再堕入轮回二二界六道众生则在其中「生根发芽」轮回生死,众生依本识种子而有一期期的寿命,所以身体不是坚固不变异的,身体既不坚固,时间也极有限,尤其分分秒秒不断在消逝,因此要好好把握时间,莫让无常而短暂的生命空过,要用心精进。

在此举一则公案!

古时西域有一位国王,他不相信佛法的教理。有一天,他问一位祖师说:「我看到外道修种种的苦行,尚且不能断除淫心;而你们这些出家人在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如意的情况下,叉怎能断欲念烦恼呢?」

祖师听了,便请国王做一项实验:释放狱中的一名死囚出来,然后令他双手高高捧着满满的一碗油,在大街道游行,并叫四个人持刀紧跟在后。如果一滴油都没有溢出来,就赦免他的死罪;但是若溢出一滴油,就立刻斩首。另外又命一群美女在一旁歌舞作乐,作为测验。

国王就照祖师的要求去进行。结果,那位死囚走完一遭后,油一滴也没有漏出来。国王便依约赦免他的死罪,并问他:「刚刚走在街道上,可有听见或看到什么吗?」

这位捡回一命的死囚回答:「当时我唯恐碗里的油滴落下来,生命就不保了;因此,我只看到手中这一碗油,其它的完全没看到、也没听到。」

祖师就对国王说:「这名死囚为了生死事大,尽管有歌台舞榭也视若无睹。更何况沙门所关注的是无数劫以来的生死流转之苦,怎能不战胜淫欲呢?」而那些外道的人,并没有透彻无常的真谛道理,所以无法断除欲念烦恼。

国王看过这个试验之后,终于相信了。一辈子的生死都这么在意了,更何况沙门的心志是要自度度人;出家人就是因为体悟无始以来无数生死的痛苦,而不敢耽染淫欲。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人命是在呼吸间啊!

所以,我们要尽今生此世,好好地把握时间、爱惜生命;并将它运用在修行上,好好地深思、再脚踏实地去身体力行、兼利他人。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如食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这句是说学佛的人,不可有分别心。凡是佛陀所说的教法,都应当信顺、用心去研究。

「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就像吃蜜,不论杯中或杯缘的蜜都一样的甜;佛陀的教法也是一样。佛陀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他的教法适合各种不同根机的众生。在浅显的道理中,包含着很深的义理;而高深的道理,也能发挥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很普遍的教法,因此,不仅智识浅的人能了解、欢喜信受;智识高的人也能真心的信顺,这就是佛法的圆融与价值。只要我们好好去运用,就能契理契机。

以前我曾经说过,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分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

曾有一位八岁的小孩来精舍小住,他在一本佛教故事书中读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后,就常常吵着要人带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平时,这个孩子饭吃得很快,但是只要妈妈在场,就吃得慢吞吞的。有一天妈妈来看他时,顺便留下来一道用餐;在我吃完饭时,这孩子还剩下半碗饭。一看到我起身准备离开,他便赶紧拿起桌上的茶水倒在碗里搅一搅,唏哩哗啦很快地就吃完了,还告诉妈妈:「这就是八功德水!」这个比喻十分贴切,也是一种禅机。孩子只是看见书上写的「八功德水」,就时时放在心中,这时忽然说了出来,是不是很契合呢!

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在大人听起来具有很深的禅机,然而孩子拿来应用却是很浅白的。「浅」的用得好,就是「深」:「深」的只要愿意用,不会很困难。

经文中佛陀这段教诲,是要我们不可轻视教法、分别法的深浅。只要适合自己的根机,就是有用的法;如果不合根机,即使是圆教或顿教,对他也毫无帮助,就像没有牙齿却要咬很硬的糖果一般。所以,不论任何教法,只要应机,再善加运用,都能获益匪浅。

佛陀的言教,不出权与实二法。「权」是方便,「实」则是直指明心见性的教法。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使众生能够真正透彻、了解真谛的道理。

因为众生自无始以来,受到世间迷情所遮蔽;因此,佛陀不得不用权巧譬喻的方式来引导众生。就像前一章提到的那位国王,如果那位祖师是用「直指明心见性」的方法,国王就无法了解;所以,他只好用事实来证明,这就是「权」,也就是「方便法」。

佛陀的教育也是这样,由于直接讲高深的道理,很多人将会无法接受,所以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世间种种事物的道理,这就是「以事得理」:实就是理,权就是事,用「事」来比喻,让我们了解其中的道理。

但是,若一味地用方便法来教导也不行。所以,等众生能够分辨善恶事相后,佛陀又进一步「开权显实」——拨开方便法,显扬真实法,让我们了解「人人都具有佛性」这个真理。

《法华经》中曾提到「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生在人间」,什么因缘呢?就是为了「开、示、悟、入」:开启众生的心门,使众生获得安乐。因为众生的心门一向紧闭着,里面既黑暗又污秽。佛陀为了去除众生心地的黑暗,所以苦口婆心地说法,让众生能够觉悟,并引导众生脚踏实地躬身力行,进入佛法真正的教门。

佛陀观机逗教,不出下面四种方法——四悉檀,悉檀意译是「普施」之意。

(一)世界悉檀——佛陀既然化迹于人间,为了随顺众生的观念而讲种种世人能够欢喜接受的法、投众生所喜好,劝人为善,令人得世间正智。

(二)各各为人悉檀——众生有种种的根机,佛陀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施以各别教法,使对方能够领受奉行。

(三)对治悉檀——众生的心理上,有三种大病——贪、瞋、痴。佛陀为贪心的众生讲布施功德,以布施来对治贪欲;若有瞋恚心,佛陀就为他讲慈悲、忍辱有很大的功德;佛陀为痴念重众生讲因缘聚散、精进智慧的功德。这就是对治悉檀。

(四)第一义悉檀——这是实教,也称圆教,佛陀直接讲述实相之理,引导众生入佛境界的教法。

总之,学佛不可轻视法是大或小、是顿或渐;不论什么教法,只要契合,都要好好专心一意地推究。因为每一种教法都可以对治众生的心病,引导众生入门,所以不可轻视。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行道贵在心行,若只是在表面上装模作样或是心不坚固,是没有用的。「沙门行道,无如磨牛。」佛弟子既然发心修行,应该要脚踏实地、专心一志地向道精进!行道若是不用心,就像终日在磨坊里推着石磨绕转的牛一样。古时候的碾米坊有很大的磨石,人无力推动又没有电力,所以借用牛力来推动它。磨牛一天在磨坊内绕了几百圈、用尽了体力,只知道一直磨、一直磨,却不知道自己在磨什么?

学道也是一样,如果每天只是以「身形」在拜佛、念佛,心却不虔诚、不专一,这对心的修养一点也没有帮助。行道若只是这样,就和那头推着石磨的牛没有两样。

「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学道人若是不用心修行,就如同进入一座宝山,却不懂得挖掘里面的宝藏,实在很可惜!

「心道若行,何用行道」,若能用心去实行,就不用去在意哪里有法会、什么是消灾?真正要修行的人,不必执着「一天要拜佛、诵经几个钟头才行」的念头;而是要真正实行教法,只要有这一分诚敬之心,也等于是时时刻刻处在拜佛、念佛中。我们的心和佛心合而为一,这就是敬佛;能依教奉行,就是真正在实行佛陀的教法。

我们身为佛的弟子,传承佛陀的教法,应该真正继承佛陀的精神;佛陀示现人间,为了佛教,付出了多么辛苦的心血啊!看看过去的祖师大德,他们抱着何等的精神,继承佛陀的志向而译经作论,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要教化未来的众生,一一洗除六道众生心中的毛病,使大家得到清净安乐。让佛陀的精神能够万世流传在人间,这是过去祖师大德作论译经的目的。

我们今天读经阅论,要依照经中的教法去实行,精进不退;如此,「身心平行道即隆」。希望每个人都能自我警惕,用自己的「德」去感化别人。所以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你的道德修养够,自然会得到他人的赞叹与追随。因此,不要认为不差一个人——他「黑」,我也跟着一起「黑」,这是害己又害人啊!而且会成为教中的罪人,那就太可惜了。

曾有一位香港的居士告诉我说:「我时常接到从台湾寄来的佛教刊物,里面有许多篇章写得很感人。我当时就想:写这些篇章的人,一定是文学素养俱佳的修行人。」因此在他的心目中,很敬仰那几位作者。

有一次他来台湾,在一家素食馆巧遇某份刊物的发行人。那天,这位发行人正好宴请一些作者,就顺便向他介绍了四、五位。然后,这位居士静静地坐着冷眼旁观,看到他们的言行举止后,内心感到很失望!他们又抽烟又喝酒,谈吐也不检点。而他们在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内容多数是在提倡佛法的威仪、精神和检讨佛弟子的言行;但是写归写,自己的行为却是一点也不知检省。

这样是不是很可悲呢?他们只是用文字来装饰自己,真正的学德却不够!因此那位居士看了,觉得这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他为佛教感到很伤心。

连一位居士看了这种情形都会感到难过了,何况是出家人,大家怎能不用心呢?所以,凡事都要由自身做起;就像一朵清净莲花般,长在污泥中却不受到污染,这才是真正清净的修道者。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这一章,佛陀教修学者要直心念道。「夫为道者」四句,形容学佛修行的人就像一头驮负重物的牛,走在坎坷难行的淤泥路上。平时驮着重物走在平坦的路上就已经很辛苦了,更何况是崎岖泥泞的道路呢?由于战战兢兢、疲倦不已!所以丝毫不敢左右张望。

「出离淤泥,乃可苏息。」等到走过这段淤泥路之后,才能够稍微休息一下。只要看过牛拉车的人都知道,车轮如果陷入淤泥中,一定要就着车行的力道,才能顺势拖出来;如果动作稍微迟缓一点,整个车轮又会陷入烂泥中。

人生的路也一样,是那么地崎岖不平。修行人走在不平坦的路上,尤其周围又充满了各种世俗情欲的诱引,如果不把「欲心之门」谨慎地关好,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身为佛陀的出家弟子,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人,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是信徒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做错了,信徒也会跟着错;而教法更是差毫厘、失千里,疏忽不得!所以,修行一定要非常谨慎,要保持忍辱负重的精神,努力精进。无论肩上荷担的责任是多么沉重都不要畏惧,在恶劣的环境中,更要有坚定勇猛的精神,奋勇向前,直到烦恼断尽的时候,才能稍作休息。

「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学道人要观察情欲比淤泥路更加可怕。淤泥能使车轮深陷,情欲则会使修行人道心堕落。车轮陷下去,只要几个人合力一推,就可继续上路;一旦陷入情欲,就如掉落万丈深渊般,很难自拔。因此,学道人要慎防情欲。

「直心念道,可免苦矣。」我们若能直心学道,自然不会陷入情欲中,也就能避免造业承受苦果了。

例如佛陀在世时,有一次他外出应供,弟子阿难有事没能跟上,只好独自托钵。这时,阿难记起佛陀的教诫:不可到女人出卖色相的地方。

但是他又想行方等慈,因为托钵是为了让信徒有机会种福田。那些出卖色相的女人很可怜,她们过去生种了不好的因,今生才会遭受堕入红尘火坑的果报,现在如果再不让她们植福,未来不是更没有出离的因缘吗?于是,阿难生起慈悲心,决定到那些声色场所去托钵。

途中因为口渴而走到一处井水边,正好有个女子在汲水,阿难就向那名女子乞一碗水喝,喝完随即离去。

这名女子就是摩登伽女,她看到呵难的仪表庄严,不由自主地生起爱慕心。回家之后,日思夜想,阿难的影子一直在她的脑中盘旋,于是就请求母亲设法让她嫁给阿难。

摩登伽女的母亲虽然经营色 情行业,却也很明理,她知道阿难是佛陀的弟子,清净不可侵犯,就劝女儿说:「不要再想阿难了,他是清净的修行人,我们不可扰乱他的道心。」但是,摩登伽女以死威胁母亲说:「我没有阿难就无法活下去!」摩登伽女的母亲为了爱女,只好不惜造业,请人以邪术咒语诱引阿难。

这一天,阿难又独自出外托钵,忽然间心识不知被什么东西迷住,竟不由自主地来到摩登伽女的住处,然后走入她的房里。当时,在精舍的佛陀知道阿难即将毁掉戒体,便赶紧派舍利弗前去救援,而精舍其它的弟子也不断地为阿难持念楞严咒。

就在最紧要的关头,阿难突然像被泼了冷水般地清醒过来。这时,舍利弗就带着阿难和摩登伽女一道回精舍面见佛陀。阿难一见佛陀,十分羞愧、痛哭流涕地向佛陀忏悔。佛陀并没有责备他,只是叫他进去沐浴。

阿难进去后,佛问摩登伽女:「妳真的那么爱阿难吗?」她回答:「是的,我深爱阿难。」佛陀又问:「妳爱阿难的哪一个部分呢?」她回答:「我爱阿难的全部。」佛陀听了,就叫弟子将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对她说:「这是妳最爱的人身上洗出来的水,妳把它喝了吧!」

摩登伽女一看,惊讶地说:「这桶水这么脏,怎么能喝呢?」佛陀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这么的污秽。不过,身体的污秽还可以洗涤,若是内心受到污染,就永远洗不净了!」摩登伽女听了,当下开悟、证了初果,便发心跟随佛陀出家修行,不再执迷于私情小爱。

由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学佛人若是功夫尚未到家、意志还不坚定时,千万不可行这种方便法。内心稍有不正,就会像阿难一样,险些失去清净的戒体。所以,学佛要直心正念,要效仿马牛拉车的精神、谨慎地向前精进,不要有谄曲或过于自信之心。

第四十二章 达世如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知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此章分析圣者看待世间一切事物的眼光,和众生所见的有所不同;佛陀借此教导弟子要去除我、法二执。我们学佛,要学习以佛的眼光来分析宇宙间的物质,如此,道心就不会受到尘染。

「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等四句,指佛视世间的名利地位如同「过隙尘」——像日光透过门缝的光线,所看到的微细灰尘般微不足道;对于金玉宝器,也视同破铜烂铁、瓦砾碎石一般。在娑婆世界,金玉被视为珍贵之物,但是仔细分析后,它们和石头、土、瓦又有何不同?不都是由「四微」所成就的吗?

「四微」就是色、香、味、触之极微。凡夫视金玉为宝贝,是由于心对它起了执着而认为它可贵,这就是在「色」上起分别。另外,对于「香、味、触」也一样,都是由心起分别。

佛未出家前贵为王子,将可继承王位。但是,他却在荣华富贵中看透世间一切如幻如化,因而出家追求真理。

「视纨素之服,如敝帛。」纨素,是一种很轻柔细致的白丝织品,是布匹中最高贵的质料。一般人都喜爱穿华服,但是佛认为衣服只要能遮体就行了;上等质料和粗布衣服,两者功能并无不同,只是众生的心起分别罢了。

「视大千世界,如一诃子。」一般人认为我们所住的世界很大,但是,在佛看来,它就像一个「诃子」罢了。诃子是印度的一种水果,由很多粒果实结成一串。佛看三千大千世界,就如一串水果中的一小粒般大小。

「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阿耨池水被古代印度人视为宝池,因为除了可供人民饮水之外,池中还能产生黄金、钻石、红宝石及玛恼四种宝物。

但是,对佛而言,阿耨池水就像印度人普遍使用的「涂足油」般毫不稀奇。由于印度的气候很炎热,人民很少穿鞋子,他们要在煎逼的土地上行走,大多会先在脚上涂上护足油。而阿耨池水和涂足油在佛的眼中也是平等的;但是对一般人而言,人人都爱阿耨池水而不珍惜涂足油,这都是凡夫的分别心。

「视方便门,如化宝聚。」一般学佛者很重视方便法门,但是佛看它只是化城而已。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阐述佛想引导众生至涅盘境界,但是众生向来好逸恶劳,就像一位导师要引导人民到宝矿山去,但是,人民却因为疲倦畏苦,而不肯再前进。

佛就权巧方便地告诉大家:「你们看,对面那座山就有宝矿,里面都是宝石。」众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看到宝山就在眼前,因而奋力向前。事实上,那地方并非真有宝矿,真正的宝矿还在后面那座山,这就是方便法门,用来激励众生向前行。

「视无上乘,如梦金帛。」一般学佛者认为「无上乘」是最宝贵的教法;但是对佛来说,有如梦中的金帛衣裳般虚幻不实。不管大乘或小乘,都是佛权化给不同根机的众生来依循的法门;如果能依此为目标努力去修行,自然能达到清净的境界。

「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指佛视佛道如眼前花,眼前花虚幻不实;须弥柱也是缘聚所生之物,不生法执之心。

「视涅盘,如昼夕寤。」寤,是清醒的意思。迷茫的人,就像日夜都在睡梦中;而觉悟的人,时时都很清醒。因此,佛将涅盘界视为日夜都很清醒一般。

「视倒正,如六龙舞。」倒是颠倒,正是正见。人本来都有灵觉的本性,只因一念无明生起而迷失了,因此,称为「背觉合尘」。学佛者应该「背尘合觉」,去除污染、反观自省而与本性合在一起,如此意念才会端正。

佛视「倒正」有如六条龙在飞舞。舞龙时,虽然龙头、龙尾相互穿梭出没,但是都不出同一条龙身;同样的,迷与觉都是本性,只是一念无明而产生差别。就像一个人睡时忘了一切,醒时又能明白一切事物。众生心多分别,以为佛就是佛、凡夫就是凡夫,其实,佛与凡夫的本性相同。

「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佛视平等如一踏踏实实之地,即一真法界。世间法与佛法在佛眼看来,完全是平等的。佛教导众生,有如四时草木之荣枯般:因缘到时就出现人间,因缘成熟即普施教化,等众生根机成熟、成就道果,便趋入涅盘,有如叶落一样。但是叶落并不代表结束,草木逢春后又会发芽、随时轮转不已,佛在人间的教化也是如此。

这段是《四十二章经》的结文,经文很明白的细述,佛观一切诸法即出世间法。佛陀要破众生的法执,而众生的无明烦恼大都由见解不正所产生,所以要先破除见解上的执着。对于事物不可起尊贵或轻视的心理,能够用的就是宝贵的东西。

学佛,不只对物质不起分别心,对佛法也不起分别心,因为大乘不能离开小乘的基础,而小乘也应该要进一步趋入大乘的精神,所以,不要起分别心。

在佛的眼中,纵使一颗细小的种子,也有很大的力量。像木瓜子是很微细的东西,但是,当水、土、空气、温度「四大」会合时,这颗极微的种子便能发芽,长成木瓜树。所以,「微」不是真微,它含藏着无限的力量,有这种体会就会有平等观。



   查看完整版